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依国 《光源与照明》 2023年第9期246-248,共3页
文章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其电能计量数据出现异常的原因,进一步探究了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及电能计量数据异常的检测方式,并提出了解决电能计量数据异常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推动电力系统发展。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电能计量 数据分析
下载PDF
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依国 《光源与照明》 2023年第10期222-224,共3页
集抄技术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他各领域的不断进步为国家低压电能表的普及与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网稳定、可靠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增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在电网... 集抄技术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他各领域的不断进步为国家低压电能表的普及与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网稳定、可靠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增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在电网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应用展开系统化研究,分析了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要介绍了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原理、核心部件及工作特点,重点分析了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抄技术 低压电能表 电力系统
下载PDF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心理探讨
3
作者 杨依国 靳杰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12期36-37,共2页
《琵琶行》是一首名篇佳作,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篇目,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学习的地方。上课时,对于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所体现的琵琶女心理状态,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学生说琵琶女是出于女性的娇羞... 《琵琶行》是一首名篇佳作,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篇目,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学习的地方。上课时,对于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所体现的琵琶女心理状态,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学生说琵琶女是出于女性的娇羞、羞怯的心理,所以显出女子的忸怩之态;有的学生说是其恃才自大,故意吊人胃口。学生们的观点似乎都有道理,那么这句话究竟体现了琵琶女什么样的心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 琵琶女 语文学习 《琵琶行》 学生 名篇 高中 课时
下载PDF
考试任务驱动型作文说理例谈
4
作者 靳杰 杨依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6期141-141,共1页
任务型写作是2015年高考作文新出现的新题型,命题方向坚持"一点四面"(以立德树人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为四个方面),常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引领考生关注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这类... 任务型写作是2015年高考作文新出现的新题型,命题方向坚持"一点四面"(以立德树人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为四个方面),常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引领考生关注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这类作文如何就事论事,流畅说理,是学生写作时经常思考的问题。现举例浅析如下:一、作文材料(原创)至2017年9月15日,《战狼2》票房高达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型 考试 依法治国 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 价值观 写作 学生
下载PDF
辩证法在作文中的应用
5
作者 靳杰 杨依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10期43-43,共1页
学生要在作文中深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的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说理严谨,便离不开辩证法的运用。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现以材料作文"兔子脚... 学生要在作文中深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的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说理严谨,便离不开辩证法的运用。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现以材料作文"兔子脚印"为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应用 世界 逻辑
下载PDF
如何让议论文更深刻例谈
6
作者 靳杰 杨依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16期69-69,共1页
思想的深刻性,是高考议论文发展等级的重要一环。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更深刻,是高中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
关键词 论文 学生作文
下载PDF
白居易为何要“夜”送客
7
作者 杨依国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9-79,共1页
《琵琶行》是经典名篇,在课堂上,师生对“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夜”有争议:“夜”字在这里究竟是一般写实,还是有意为之,另有深意呢?诗人为什么会在“夜”里送客?“夜”表明送客的时间,这一点大家没有异议。我认为“夜”在这里... 《琵琶行》是经典名篇,在课堂上,师生对“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夜”有争议:“夜”字在这里究竟是一般写实,还是有意为之,另有深意呢?诗人为什么会在“夜”里送客?“夜”表明送客的时间,这一点大家没有异议。我认为“夜”在这里是有意味的。“夜”不仅交代了送别时间,而且还有以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