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吡啶-2,6(1H,3H)二酮生物碱对ADP、AA、Collagen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杨俊旺
梁永录
李文广
刘茵
张蜜过
吴勇杰
石建功
汪汉卿
|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2
|
|
2
|
几种阿魏酸衍生物高分子药物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_(Ⅰα)产生的影响 |
杨俊旺
梁永录
肖丽英
李天锡
单春文
林继红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8
|
|
3
|
以实验课为主的药学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
杨俊旺
孙新
席阿丽
林睿
胡永灿
祁海林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3 |
5
|
|
4
|
药学实验教学中使用量化评估教学的方法学探讨 |
杨俊旺
林睿
吴芳
孙新
张勇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1 |
5
|
|
5
|
面向21世纪我国药学教育体制的现状与思考 |
杨俊旺
孙新
祁海林
张建林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2 |
3
|
|
6
|
改革我国现行药学教育体制的几点思考 |
杨俊旺
张建林
董云
吴芳
张勇
|
《西北医学教育》
|
2001 |
3
|
|
7
|
建立现代药学教学体系的方法探讨 |
杨俊旺
张建林
孙新
席阿丽
祁海林
林睿
张戎
|
《西北医学教育》
|
2004 |
1
|
|
8
|
FI、FIS等载体衍生物对兔血小板聚集和TXB_2释放的影响 |
杨俊旺
梁永录
刘茵
李文燕
李天锡
李文广
吴勇杰
|
《兰州医学院学报》
|
1999 |
0 |
|
9
|
吡啶-2,6(1H,3H)二酮生物碱对兔血小板聚集和TXB_2,6-keto-PGF_(1α)产生的影响 |
杨俊旺
刘莉
鲁润华
汪汉卿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0
|
药理学教学中的分类学 |
杨俊旺
刘茵
李文燕
|
《卫生职业教育》
|
1998 |
0 |
|
11
|
阿魏酸衍生物高分子药物的合成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和对TXB_2,6-Keto-PGF_(1α)释放的影响 |
李天锡
袁才英
杨俊旺
单春文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
1999 |
14
|
|
12
|
吡啶-2,6(1H,3H)二酮生物碱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_(Iα)的影响 |
杨俊旺
梁永录
侯玉燕
刘茵
田文艳
李文燕
|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8 |
0 |
|
13
|
不同产地连翘中连翘苷含量差异比较 |
郑尚永
顾樱花
杨俊旺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4
|
SARS病毒S2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分析 |
郑尚永
杨俊旺
熊清平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5
|
吡啶-2,6(1H,3H)二酮生物碱对ADP、AA、Collagen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杨俊旺
梁永录
李文广
刘茵
张蜜过
吴勇杰
石建功
|
《西北药学杂志》
CAS
|
1997 |
0 |
|
16
|
实现药学多元化教学体系的方法探讨 |
杨俊旺
孙新
席阿丽
祁海林
林睿
张建林
张戎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4 |
1
|
|
17
|
甘肃冬虫夏草与人工虫草菌丝体药理作用比较 |
梁永录
刘茵
杨俊旺
刘莉
|
《西北药学杂志》
CAS
|
1994 |
4
|
|
18
|
点击“情境教育”与“教学机智” |
王策
张晓龙
杨俊旺
|
《卫生职业教育》
|
2002 |
1
|
|
19
|
浅谈《有机化学》目标教学中的四个环节 |
王策
张晓龙
杨俊旺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2 |
1
|
|
20
|
精炼工艺对亚麻籽油中反式酸含量的影响 |
张明
李桂华
赵芳
杨俊旺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