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K-MB、Hcy、BNP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李佳星 杨保同 刘亚林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2例AMI患者为研究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不同组别、不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CK-MB、Hcy、BNP水平的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指标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组患者予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依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s分为MACEs发生者、MACEs未发生者,并分析各组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CK-MB、Hcy、BN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1个月各血清指标水平对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K-MB、Hcy、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K-MB、Hcy、BNP与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MACEs发生者术后1个月血清CK-MB、Hcy、BNP水平高于未发生者(P<0.05)。术后1个月血清CK-MB、Hcy、BNP联合预测MACEs的AUC值为0.943,高于单项指标预测的AUC值0.769、0.847和0.794(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CK-MB、Hcy、BNP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上述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MACE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 同型半胱氨酸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实验室指标WBC、ESR、CRP、PCT联合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诊断效能
2
作者 李佳星 杨保同 刘亚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373-2375,2402,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诊断效能... 目的:探讨入院时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郏县人民医院诊治的99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另选取同期99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WBC、ESR、CRP、PCT水平,比较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入院时WBC、ESR、CRP、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WBC、ESR、CRP、PCT联合检测早期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及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能。结果:肺炎组入院时WBC、ESR、CRP、PC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入院时WBC、ESR、CRP、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患儿(P<0.05);入院时WBC、ESR、CRP、PCT水平联合早期诊断支气管肺炎患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敏感度分别为0.925、87.88%,均高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入院时WBC、ESR、CRP、PCT水平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的AUC、最佳敏感度分别为0.906、93.48%,均高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结论:入院时WBC、ESR、CRP、PCT水平与小儿支气管肺炎关系密切,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早期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开孔聚氨酯真空绝热板芯材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阚安康 韩厚德 +1 位作者 纪珺 杨保同 《聚氨酯工业》 2007年第4期42-45,共4页
采用开孔聚氨酯硬质泡沫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讨论了该芯材和板内真空度对真空绝热板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开孔聚氨酯硬质泡沫所制备的真空绝热板芯材孔径在140~220μm、开孔率在95%以上、密度为45~60kg/m3、板内真空度在10P... 采用开孔聚氨酯硬质泡沫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讨论了该芯材和板内真空度对真空绝热板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开孔聚氨酯硬质泡沫所制备的真空绝热板芯材孔径在140~220μm、开孔率在95%以上、密度为45~60kg/m3、板内真空度在10Pa以下时,具有良好的绝热效果。使用开孔聚氨酯硬质泡沫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导热系数可以降到10mW/(m.K)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板 开孔聚氨酯 开孔率 真空度 导热系数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PRA抗体对受者预后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晓 杨保同 吕润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PRA抗体与移植肾的肾功能、病理表现及受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01~2016-06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86例,根据PRA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PRA阳性组和PRA阴性组。观察两组移植肾的存活率、肾功能及病理表现。结果:...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PRA抗体与移植肾的肾功能、病理表现及受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01~2016-06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86例,根据PRA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PRA阳性组和PRA阴性组。观察两组移植肾的存活率、肾功能及病理表现。结果:PRA阴性组术后移植物存活率明显高于PRA阳性组(P<0.01);PRA阴性组的移植肾功能明显优于PRA阳性组(P<0.05);PRA阳性组的病理结果中,出现血管内膜炎、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小管炎、管周毛细血管炎、C4d阳性的病例数明显比PRA阴性组高(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PRA抗体阳性能引起排斥反应,损害受者的肾功能,降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肾移植术前和术后通过检测PRA水平,可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群体反应性抗体 排斥反应 预后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干佳玥 杨保同 赵大治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将患者分为肠道菌群正常骨质疏松组(29例)和肠道菌群失调骨质疏松组(31例),另选择51例老年胃肠道疾病患者(肠道菌...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将患者分为肠道菌群正常骨质疏松组(29例)和肠道菌群失调骨质疏松组(31例),另选择51例老年胃肠道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无骨质疏松组)和60例体检肠道菌群正常无骨质疏松老人(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肠道菌群与骨密度和β-CTX、B-ALP、PINP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肠道菌群与老年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 双歧杆菌、梭状芽胞杆菌、韦荣氏球菌相对丰度在对照组、肠道菌群正常骨质疏松组、肠道菌群失调无骨质疏松组、肠道菌群失调骨质疏松组依次降低(F=254.724、141.006、139.338,P<0.01),粪便拟杆菌、单形拟杆菌、多行拟杆菌、诺迪拟杆菌相对丰度依次升高(F=114.496、139.730、354.754、1 227.073,P<0.01)。骨密度、血清B-ALP、PINP水平在对照组、肠道菌群失调无骨质疏松组、肠道菌群正常骨质疏松组、肠道菌群失调骨质疏松组依次降低(F=152.316、25.390、124.455,P<0.01),血清β-CTX水平依次升高(F=166.962,P<0.01)。双歧杆菌、梭状芽胞杆菌、韦荣氏球菌相对丰度与骨密度、B-ALP、PINP呈正相关(r=0.741、0.805、0.812;0.762、0.809、0.821;0.749、0.796、0.763,P均<0.01),与β-CTX呈负相关(r=-0.749、-0.782、-0.766,P均<0.01),粪便拟杆菌、单形拟杆菌、多行拟杆菌、诺迪拟杆菌相对丰度与骨密度、B-ALP、PINP呈负相关(r=-0.752、-0.759、-0.801;-0.769、-0.763、-0.795;-0.803、-0.748、-0.762;-0.811、-0.748、-0.762,P均<0.01),与β-CTX呈正相关(r=0.750、0.749、0.769、0.758,P均<0.01)。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是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1),校正糖尿病影响后肠道菌群失调(OR=1.307,95%CI:1.015~1.543,)仍与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P<0.01)。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紊乱和骨密度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优势菌
下载PDF
在IT项目中实施全面绩效管理
6
作者 杨保同 《项目管理技术》 2008年第S1期77-80,共4页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IT项目产生于信息时代,集中体现了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IT项目中,知识的密集程度和对知识型员工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类项目或活动,结合IT项目知识...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IT项目产生于信息时代,集中体现了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IT项目中,知识的密集程度和对知识型员工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类项目或活动,结合IT项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研究了全面绩效管理在IT项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绩效管理 知识型员工 IT项目
原文传递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及效果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保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1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选取60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上述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为上述两组患儿开展...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选取60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上述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为上述两组患儿开展血清检验和微生物培养检查,对上述两种检查措施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种检查措施分别应用于不同年龄与病程患儿临床诊断中的阳性率情况。结果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P<0.05;血清学检验中以6~10岁患儿的阳性率最高,0~2岁患儿阳性率最低,微生物为0~2岁阳性率最高,6~10岁最低;血清学检验病程>7天阳性率较病程≤7天高,微生物培养检验则为病程≤7天阳性率高于病程>7天,P<0.05。结论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查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均有较高的价值,其在不同年龄、不同病程患儿中应用均有各自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培养检查
原文传递
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构成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保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0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构成情况。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中选取9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为上述患儿开展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病毒抗原,完成病毒核酸检测,对病毒分型、病原微生物分布特... 目的分析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构成情况。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中选取9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为上述患儿开展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病毒抗原,完成病毒核酸检测,对病毒分型、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同时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季节分布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61.11%,6~8月为杯状病毒高发期,12~2月为轮状病毒高发期。结论小儿腹泻微生物检验通常表现为病毒,且季节分布规律明显,临床可结合患儿微生物感染类型与分布规律,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病原微生物 构成分析
原文传递
免疫组化染色在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保同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0年第2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在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20例。对入选患者初诊或接受化疗治疗前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涂片进行抗生物素蛋白复合物(ABC-AP)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将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在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20例。对入选患者初诊或接受化疗治疗前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涂片进行抗生物素蛋白复合物(ABC-AP)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结合,诊断疾病并确定分型。结果本组初发患者中54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6例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另4例患者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系变。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髓细胞系相关抗原表达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阳性率最高为CD68。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22例CD19阳性,20例CD10阳性,8例CD20阳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4例患者CD7阳性,6例患者CD3阳性,2例患者CD5阳性。4例慢粒急变患者过氧化物酶阳性率为0~1%,非特异酯酶全部表现为阴性,同时糖原染色阳性率>40%,存在CD10阳性表达,不存在髓系相关抗原表达。结论免疫组化染色在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染色 白血病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