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山连续性云海过程的天气学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有训 王克强 +3 位作者 杨保桂 程铁军 金其龙 吴继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6,共4页
用美国NCEP/NCAR的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分析了黄山1 984年1月1 9~2 4日连续6天云海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和物理量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50 0hPa平均高度场鄂霍次克海为阻高,乌拉尔山以东为高压脊,我国东北存在一低压,黄山受偏西气流... 用美国NCEP/NCAR的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分析了黄山1 984年1月1 9~2 4日连续6天云海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和物理量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50 0hPa平均高度场鄂霍次克海为阻高,乌拉尔山以东为高压脊,我国东北存在一低压,黄山受偏西气流影响;1 0 0 0hPa平均高度场黄山处在南伸的高压底部,受NE气流影响。物理量时间演变图上,1 8~1 9日降温、降湿,垂直速度由上升气流转变为弱下沉气流;云海出现阶段,气温、比湿、垂直速度稳定少变,风速较小,风向较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分析 黄山 云海 连续性 NCEP/NCAR 平均高度场 时间演变特征 500hPa 1984年 鄂霍次克海 大气环流 天气过程 下沉气流 垂直速度 速度稳定 物理量 日平均 高压脊 乌拉尔 上升 气温 比湿 风速 风向
下载PDF
黄山云海的天气气候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有训 杨保桂 +2 位作者 王克强 华荣贵 徐巍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4,共8页
用黄山气象站1956~1995年4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山云海的时空分布特征,云海与测站温度、湿度、降水和风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山年平均出现云海次数为223.85次,最多年份有370次,最少的年份只有105次,年际差异明显;并存在准12 a周... 用黄山气象站1956~1995年4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山云海的时空分布特征,云海与测站温度、湿度、降水和风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山年平均出现云海次数为223.85次,最多年份有370次,最少的年份只有105次,年际差异明显;并存在准12 a周期的低频变化现象.逐旬大于等于8(5)成平均云海日数序列与测站逐旬平均气温序列相关系数为-0.89(-0.83),与测站逐旬平均相对湿度序列相关系数为-0.69(-0.61).黄山云海形成的前一天或当天一般都有降水发生.统计分析各月大于等于8成云海与风关系,黄山云海出现时最多风向为西至西北风(除6月为东风外),平均风速5.0 m/s,即黄山云海的出现与一定环流形势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云海 天气气候分析
下载PDF
2003年梅雨期安徽淮河流域强降水及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有训 王克强 +5 位作者 胡文运 李敬义 杨保桂 程雪生 陈平 方四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用 2 0 0 3年 6月 2 1日~ 7月 2 2日安徽淮河流域 3 1站逐日降水和ECMWF分析的格点气象资料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安徽淮河流域梅雨量 660 .1mm ,占全年降水量的 72 %,大到暴雨日数 8d ;平均日降水量存在准 10d周期性变化。持续区域性... 用 2 0 0 3年 6月 2 1日~ 7月 2 2日安徽淮河流域 3 1站逐日降水和ECMWF分析的格点气象资料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安徽淮河流域梅雨量 660 .1mm ,占全年降水量的 72 %,大到暴雨日数 8d ;平均日降水量存在准 10d周期性变化。持续区域性暴雨过程环流特征在 5 0 0hPa图上表现为鄂霍次克海和乌拉尔山分别为阻塞高压 ,西太平洋为东西带状副高 ,中纬度西风带上有短波槽东移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淮河流域 降水 大气环流
下载PDF
1998年南海夏季风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有训 王克强 +5 位作者 杨保桂 程雪生 李敬义 胡文运 郑光明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1221-1224,共4页
用美国NECP/NCAR的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和国家气象中心的历史天气图 ,研究了 1998年南海夏季风大气环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风爆发候 (5月 5候 ) 85 0hPa上 ,为印度东部沿海低槽前部的西南气流、跨赤道索马里急流转向的偏西... 用美国NECP/NCAR的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和国家气象中心的历史天气图 ,研究了 1998年南海夏季风大气环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风爆发候 (5月 5候 ) 85 0hPa上 ,为印度东部沿海低槽前部的西南气流、跨赤道索马里急流转向的偏西气流和 110~ 12 0°E越赤道气流这 3支气流进入南海地区 ;2 0 0hPa上为南亚高压的东北气流控制 ,高低空的风向垂直切变明显。南海夏季风爆发候 ,索马里急流只出现在对流层低层 ;在对流层中低层有较强的西南气流进入南海地区。 5月底 ,南海地区低层西南风力爆发性增强 ,并向中高纬度地区推进 ,南亚高压的移动对低层环流变化有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大气环流 演变
下载PDF
2003年华南·江南地区高温天气及大气环流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有训 刘勇 +6 位作者 叶金印 陶曙华 曹树新 汪腊宝 杨保桂 郑光明 潘荣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994-996,共3页
用ECMWF气象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气温资料对 2 0 0 3年夏季我国华南、江南异常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 ;多项高温天气指标超过历史最高值。鄂霍次克海和乌拉尔山阻高异常强大... 用ECMWF气象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气温资料对 2 0 0 3年夏季我国华南、江南异常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 ;多项高温天气指标超过历史最高值。鄂霍次克海和乌拉尔山阻高异常强大、稳定 ,使增强西伸北扩的西太平洋副高长时期控制这一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江南 高温天气 大气环流
下载PDF
黄山冬季气温分类及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吴有训 陈健武 +4 位作者 杨保桂 张兵 江斌 徐巍 王进宝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6-384,共9页
用对应分析方法对黄山1956~1996年冬季气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Ⅰ类冬季气温特点,后冬冷于前冬,隆冬气温很高,冬季气温低;Ⅱ类特点,前冬暖后冬冷,隆冬气温很低,冬季气温正常;Ⅲ类后冬暖前冬冷,隆冬气温偏高,冬季气温高... 用对应分析方法对黄山1956~1996年冬季气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Ⅰ类冬季气温特点,后冬冷于前冬,隆冬气温很高,冬季气温低;Ⅱ类特点,前冬暖后冬冷,隆冬气温很低,冬季气温正常;Ⅲ类后冬暖前冬冷,隆冬气温偏高,冬季气温高。Ⅰ类冬季降雪、积雪、雨凇和雾凇日数多;Ⅱ类冬季积雪日数多,降雪、雨凇和雪凇日数少;Ⅲ类冬季降雪日数正常,雨凇日数偏多,积雪和雾凇日数偏少。各类冬季降雪、积雪、雨凇和雾凇日数的冬季月分布差异明显。ENSO对黄山冬季气温有明显影响,ElNino年黄山多为暖冬年份,冬季平均气温正距平百分比18.8%。关于中高纬度和极区环流与黄山冬季气温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冬季 气温 雨凇 雾凇
下载PDF
皖东南地区寒潮的气候特征(简报)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有训 张曙辉 +3 位作者 郑光明 程雪生 杨保桂 唐毓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用皖东南地区1961年10月1日~1991年3月31日每年的冬半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皖东南地区寒潮冷空气源于北冰洋,其路径88%经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南下影响本地区。(2)全区性寒潮每年平均1.6次,但... 用皖东南地区1961年10月1日~1991年3月31日每年的冬半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皖东南地区寒潮冷空气源于北冰洋,其路径88%经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南下影响本地区。(2)全区性寒潮每年平均1.6次,但年际差异较大;2~3月份出现寒潮次数最多,10月份无寒潮出现。(3)测站的海拔高度高则寒潮年平均次数多;宣城、郎溪、广德地区年平均次数最少,旌德、绩溪最多。(4)寒潮48h最大降温幅度为19.4℃,24h最大降温幅度为15.0℃;寒潮最低气温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灾害性天气 气候特征
下载PDF
皖东南地区森林火险天气分析和预报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守顺 吴有训 +1 位作者 杨保桂 王周青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42-44,共3页
建立的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的PPM预报方法,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前2—5天作出区域和区域内各地的火险等级预报,预报时效较长,准确率较高,系统由人机对话方式操作,有较强的业务使用价值。
关键词 森林 火灾 预测 天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