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新品系的创制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1
作者 冯爱卿 汪聪颖 +8 位作者 苏菁 封金奇 陈凯玲 林晓鹏 陈炳 梁美玲 杨健源 朱小源 陈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7-596,共10页
【目的】创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新品系,为进一步培育抗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品种提供核心种质材料。【方法】通过多代回交、自交,结合分子标辅助选择技术和GSR40K芯片检测,以来自孟加拉国含抗细菌性条斑病Xo2基因的稻种资源BHADOIA 30... 【目的】创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新品系,为进一步培育抗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品种提供核心种质材料。【方法】通过多代回交、自交,结合分子标辅助选择技术和GSR40K芯片检测,以来自孟加拉国含抗细菌性条斑病Xo2基因的稻种资源BHADOIA 303为供体,以优良籼稻品种五山丝苗为受体,培育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株系,并分别通过田间成株期人工喷雾法和浸入法接种鉴定这些株系的抗病性,评价其农艺性状。【结果】分子标记和GSR40K芯片检测表明最终获得稳定携带Xo2基因片段的10个新品系(BC4F5);无论是喷雾法接种还是渗入法接种,导入抗病基因的株系和五山丝苗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均差异显著,10个测定株系均表现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其平均病情指数为5.00~10.37,病斑长度为0.70~0.99 cm,其中以株系1~3抗性表现最好。这3个抗性较好的株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指标有些与五山丝苗相似,其中株系1的千粒重、谷粒长、宽与五山丝苗相似,结实率优于五山丝苗;株系2每穗总粒数与五山丝苗相似,谷粒比五山丝苗长些、宽些,千粒重优于五山丝苗;株系3千粒重、结实率与五山丝苗相似,单株穗数优于五山丝苗。【结论】获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显著增强且农艺性状较优良的3个株系,为细菌性条斑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抗性新材料,有利于加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分子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XO2 抗性改良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从纸浆运输供需看纸浆供应链发展趋势
2
作者 杨健源 《造纸信息》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在纸浆运输需求端,运输需求在2024年及以后集中爆发;且新增年运输量达800万t,大部分起运地集中在南美区域。在纸浆运输供给端,运力交付需要一定周期,短期内无法满足所有承运需求;目前,新造散货纸浆运力仅能满足约300万t纸浆发运需求,仍... 在纸浆运输需求端,运输需求在2024年及以后集中爆发;且新增年运输量达800万t,大部分起运地集中在南美区域。在纸浆运输供给端,运力交付需要一定周期,短期内无法满足所有承运需求;目前,新造散货纸浆运力仅能满足约300万t纸浆发运需求,仍存在约550万t供需缺口;南美航线上集装箱补充的增量舱位,每年仅能满足150万~200万t供需缺口,因此综合考虑集装箱和散货纸浆船运力情况,纸浆运力仍有近350万t的需求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运 纸浆 供应链 供需
下载PDF
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对广东省籼稻稻瘟病菌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健源 陈深 +3 位作者 曾列先 李亦龙 陈珍 朱小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对来自不同抗源的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进行了小种专化抗性及田间抗性的分析和评价。30个单基因系对163个广东省稻瘟病菌株的抗谱介于0.6%~89.6%,大多数单基因系对测试的病菌表现出较窄的抗谱,在病区表现为高度感病,但含有Pikh... 对来自不同抗源的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进行了小种专化抗性及田间抗性的分析和评价。30个单基因系对163个广东省稻瘟病菌株的抗谱介于0.6%~89.6%,大多数单基因系对测试的病菌表现出较窄的抗谱,在病区表现为高度感病,但含有Pikh和Pil(t)的单基因系表现出广谱抗性,抗谱分别为89.6%和82.2%,在病区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抗性。基于抗性基因与163个稻瘟病菌的抗感互作聚类分析,将30个单基因系的小种专化抗性划分为15个类型。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9个类型的小种专化抗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可解释总变异的81.3%。含有Pik、Piz^5、Pi9、Pish的单基因系在小种专化抗性上有别于广东省骨干亲本,这些基因在今后抗性育种中可重点引入。Pik^h[或Pil(t)]、Pi9(或Piz^5)及Pish(或Pita2)的基因聚合有利于提高广东省水稻品种对该地区稻瘟病菌的抗谱。并就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种专化抗性 田间抗性 稻瘟病菌 抗性基因
下载PDF
我国稻曲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健源 曾列先 +4 位作者 陈深 李传瑛 韦靖鸾 谭新球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79,共3页
稻曲病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综述了近年来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抗性鉴定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人工培养、人工接种、分级标准等问题。
关键词 稻曲病 抗性鉴定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的建立及其在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健源 康金平 +6 位作者 黄显良 姜先芽 赖添奎 陈深 李传瑛 曾列先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59-61,共3页
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病圃应设置在不同水稻生态区域的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并插植合适的感病诱发品种群。广东3个病圃设置合理、小种多样性、代表性好,年度间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 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病圃应设置在不同水稻生态区域的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并插植合适的感病诱发品种群。广东3个病圃设置合理、小种多样性、代表性好,年度间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004~2006年对145个广东省区试品种在病圃进行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米质、产量提高的同时稻瘟病抗性水平均有所提高。说明将病圃作为抗性筛选基地对亲本或低分离世代进行抗瘟筛选有益于降低抗病育种的盲目性和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自然诱发病圃 抗性鉴定
下载PDF
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健源 曾列先 +5 位作者 陈深 伍圣远 李亦龙 周少川 李康活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1-62,共2页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的害虫主要是二化螟、三化螟、台湾稻螟和稻纵卷叶螟,病害主要是稻曲病、颖枯病和纹枯病,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早晚稻相比基本相同。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控制一季中晚稻病虫害的危害,阿维菌素、...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的害虫主要是二化螟、三化螟、台湾稻螟和稻纵卷叶螟,病害主要是稻曲病、颖枯病和纹枯病,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早晚稻相比基本相同。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控制一季中晚稻病虫害的危害,阿维菌素、锐劲特可以作为杀虫单的轮换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三黄占2号EMS诱变突变体库的构建与稻瘟病抗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健源 张少红 +7 位作者 姜先芽 黄显良 黄章慧 曾列先 李传瑛 HEI LEUNG 朱小源 刘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3,共3页
三黄占2号是国际公认、具有稻瘟病持久抗性的籼稻品种。为了获得用于三黄占2号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鉴定及机制研究的突变体,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对三黄占2号进行诱变处理,创建突变体库,并对三黄占2号EMS突变体进行稻瘟病抗性评价。以成苗率... 三黄占2号是国际公认、具有稻瘟病持久抗性的籼稻品种。为了获得用于三黄占2号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鉴定及机制研究的突变体,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对三黄占2号进行诱变处理,创建突变体库,并对三黄占2号EMS突变体进行稻瘟病抗性评价。以成苗率50%为标准,筛选出最佳EMS诱变浓度为0.8%。从M2代起以单粒传方法进行突变体库的构建,获得了性状相对稳定的7 387份M4代突变体。广东阳江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约有5.9%和5.4%的材料的叶瘟和穗瘟抗性分别发生了突变,并观察到多种抗性变化类型,从中筛选出300份突变体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占2号 EMS 突变体 稻瘟病抗性评价
下载PDF
华南籼稻新品种稻曲病抗性评价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健源 冯爱卿 +5 位作者 曾列先 陈深 李传瑛 韩靖鸾 谭新球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5-56,共2页
用注射菌丝碎片与分生孢子混合液的人工接种方法,对近年来的华南水稻籼稻新品种(组合)140个在网室内进行了稻曲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接种方法是成功可行的,55.8%的参试品种病粒率在30%以下,筛选出6个高感品种可作为人工接种的感病对... 用注射菌丝碎片与分生孢子混合液的人工接种方法,对近年来的华南水稻籼稻新品种(组合)140个在网室内进行了稻曲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接种方法是成功可行的,55.8%的参试品种病粒率在30%以下,筛选出6个高感品种可作为人工接种的感病对照,病粒率小于10%的材料有3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稻曲病 抗性评价 华南地区
下载PDF
我国杂草科学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健源 杨贤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6-29,共4页
1我国杂草科学研究进展1.1我国杂草的种类、分布与危害我国农田杂草的种类是相当多的。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10多年来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303个县市3万多块样点的调查,发现杂草77科580种,其中水田、旱地和... 1我国杂草科学研究进展1.1我国杂草的种类、分布与危害我国农田杂草的种类是相当多的。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10多年来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303个县市3万多块样点的调查,发现杂草77科580种,其中水田、旱地和水旱田杂草各占22%、74%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杂草 中国 生物学 生态学
下载PDF
30%爱苗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与增产作用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健源 李传瑛 +4 位作者 曾列先 李新杰 刘晓鹏 周少川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3-64,共2页
在常规稻和杂交稻进行的30%爱苗防治水稻纹枯病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目前生产上常用药剂井冈霉素、三唑酮等相比,每667 m2使用30%爱苗乳油15 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且能抗早衰,有效提高结实率和产量(增产10%以上)可在生产... 在常规稻和杂交稻进行的30%爱苗防治水稻纹枯病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目前生产上常用药剂井冈霉素、三唑酮等相比,每667 m2使用30%爱苗乳油15 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且能抗早衰,有效提高结实率和产量(增产10%以上)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苗 杀菌剂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花生丛枝病病原的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健源 梁志慧 唐伟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61,共4页
本研究首次制备了花生丛枝病 ( PWB)植原体的专化性鼠腹水抗体 ,效价为 1∶ 1 2 80 ,比较了 5种间接 ELISA方法检测植原体的效果 ,并对 6种植原体病原提纯物进行了血清学研究。结果表明 ,鼠腹水抗体除与 PWB有血清学反应外 ,还与豇豆丛... 本研究首次制备了花生丛枝病 ( PWB)植原体的专化性鼠腹水抗体 ,效价为 1∶ 1 2 80 ,比较了 5种间接 ELISA方法检测植原体的效果 ,并对 6种植原体病原提纯物进行了血清学研究。结果表明 ,鼠腹水抗体除与 PWB有血清学反应外 ,还与豇豆丛枝病原 ( Co WB)具有一定的血清学关系 ,而与 TWB、Ch WB、SWB和BWB无血清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丛枝病 血清学 植原体 病原
下载PDF
广州市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健源 冯爱卿 +2 位作者 陈深 朱小源 曾列先 《中国稻米》 2011年第6期69-70,共2页
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的方法,评价了广州市近年的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参试11个品种对稻瘟病抗病的有7个,占63.6%。其中,高抗的2个,占18.2%;抗的3个,占27.3%;中抗的2个,占18.2%;感病(中感)的4个,占36.4%。... 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的方法,评价了广州市近年的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参试11个品种对稻瘟病抗病的有7个,占63.6%。其中,高抗的2个,占18.2%;抗的3个,占27.3%;中抗的2个,占18.2%;感病(中感)的4个,占36.4%。对白叶枯病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的抗性,表现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5个类型。抗的1个,占9.1%;中抗的3个,占27.3%;中感的5个,占45.5%;感病的1个,占9.1%;高感的1个,占9.1%;所有参试品种不抗强毒菌系Ⅴ型菌。对白叶枯病Ⅳ型菌和稻瘟病双抗的品种有黄华占、粤晶丝苗2号和丰秀占3个,占27.3%。广州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对主要病害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总体抗性比较好,这些品种在广州稻区推广种植能较有效地抵御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性
下载PDF
优良的公路护坡草坪草——百喜草
13
作者 杨健源 张德雍 +1 位作者 孙姒纫 陈添文 《广东园林》 2003年第S1期77-80,共4页
百喜草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建坪成本低、养护费用少、利用年限长,固土护坡绿化效果好,适宜在我省公路护坡绿化项目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公路护坡 草坪草 百喜草
下载PDF
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籼稻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力分析 被引量:41
14
作者 朱小源 杨祁云 +3 位作者 杨健源 雷财林 王久林 凌忠专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8,共8页
利用 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 14 6个来自广东的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 ,其中 17个单基因系对测试菌株的致病性有较好的鉴别力。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对 17个单基因系和 14 6个菌株组成的互作变量矩阵进行了因子提取 ... 利用 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 14 6个来自广东的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 ,其中 17个单基因系对测试菌株的致病性有较好的鉴别力。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对 17个单基因系和 14 6个菌株组成的互作变量矩阵进行了因子提取 ,结果表明其中 9个单基因系为代表的抽提因子可以解释变量总方差的 80 .4 37% ,初步组建了这 9个单基因系构成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单基因系鉴别寄主。按其对变量方差贡献大小排序 ,它们分别是 :IRBLkp K6 0 (Pi kp)、IRBLi F5(Pi i)、F12 8 1(Pi ta2 )、IRBL9 W (Pi 9(t) )、IRBLsh S (Pi sh (1) )、IRBLz Fu(Pi z)、IRBLkh K3(Pi kh)、IRBL1 CL(Pi 1)、IRBLz5 CA(Pi z5)。用这 9个单基因系可将 14 6个菌株划分为 83个小种 ,将来自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籼稻区的 5 4个菌株划分为 2 6个小种。筛选的 9个单基因系对我国籼稻区稻瘟病菌致病性有较强的鉴别力。在抗病性鉴定中 ,基于单基因系的代表菌株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病基因 单基因系 籼稻 生理小种 鉴别力 近等基因系
下载PDF
抗稻瘟病 Pi2/9/z-t 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37
15
作者 华丽霞 汪文娟 +5 位作者 陈深 汪聪颖 曾烈先 杨健源 朱小源 苏菁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5-310,共6页
通过对已克隆的抗稻瘟病基因Pi2、Pi9以及Piz-t进行序列比对,寻找各自特异的核苷酸差异,成功开发了基于PCR技术以及电泳检测技术的Pi2/Pi9/Piz-t以及Piz-t的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将Pi2/Pi9/Piz-t与该位点上的其他抗性等位基因及... 通过对已克隆的抗稻瘟病基因Pi2、Pi9以及Piz-t进行序列比对,寻找各自特异的核苷酸差异,成功开发了基于PCR技术以及电泳检测技术的Pi2/Pi9/Piz-t以及Piz-t的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将Pi2/Pi9/Piz-t与该位点上的其他抗性等位基因及感病等位基因区分开,这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抗病基因聚合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用Pi2/Pi9/Pizt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来自全国各稻区的共101份水稻品种和育种亲本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除2个品种检测到Piz-t带型之外,大部分水稻品种不携带这3个抗性基因,这为有目的地开展品种的抗性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Pi2/9位点
下载PDF
八个抗稻瘟病基因在华南籼型杂交水稻中的分布 被引量:30
16
作者 汪文娟 周继勇 +7 位作者 汪聪颖 苏菁 封金奇 陈炳 冯爱卿 杨健源 陈深 朱小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9-306,共8页
【目的】已克隆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k-p、Pik-h、Pi2、Pi9、Piz-t、Pita、Pii对不同稻区的稻瘟病菌表现较广谱的抗性,被广泛应用于水稻抗瘟性育种。为了明确上述抗性基因在华南稻区杂交稻组合中的分布及其组合的抗病有效性,【方法... 【目的】已克隆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k-p、Pik-h、Pi2、Pi9、Piz-t、Pita、Pii对不同稻区的稻瘟病菌表现较广谱的抗性,被广泛应用于水稻抗瘟性育种。为了明确上述抗性基因在华南稻区杂交稻组合中的分布及其组合的抗病有效性,【方法】利用上述8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华南328个杂交稻组合进行了抗瘟基因型分子检测。【结果】抗性基因Pita和Pii分布频率最高,在测试组合中检出率分别为84.76%与67.68%;其次是Pi2与Pik-p,分别为22.87%与13.72%;检出频率较低的是Pi1、Piz-t和Pik-h,分别为5.18%、3.35%与2.13%,检测的品种都不携带抗性基因Pi9。在单个杂交稻组合中,检出的抗瘟基因数量最多是4个。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中检出的抗病基因数量越多,其表现为抗病品种的频率就越高;含4个抗病基因的杂交稻组合中,抗病品种所占比率达91.67%。含有不同抗瘟基因的组合表现出不同水平的抗瘟性,其中Pi2与Pi1对华南稻区稻瘟病的抗病性贡献最大,其他抗病基因的贡献大小依次是Pik-h、Pik-p、Pita、Pii与Piz-t。【结论】本研究为华南稻区杂交稻抗病品种基因型的合理布局以及抗瘟基因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组合 抗病基因 稻瘟病 基因型分析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广东水稻白叶枯病菌新致病型的发现及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20
17
作者 曾列先 朱小源 +3 位作者 杨健源 伍圣远 陈珍 陈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8-59,共2页
在对广东省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变异动态监测中 ,发现了在中国鉴别寄主金刚 3 0、Tetep、南粳 15、Ja va14、IR2 6上的反应为SSSSS模式的菌株。该菌株有别于SRRRR(Ⅰ型 )、SSRRR(Ⅱ型 )、SSSRR (Ⅲ型 )、SSSSR(Ⅳ型 )、SSRRS(Ⅴ型 )... 在对广东省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变异动态监测中 ,发现了在中国鉴别寄主金刚 3 0、Tetep、南粳 15、Ja va14、IR2 6上的反应为SSSSS模式的菌株。该菌株有别于SRRRR(Ⅰ型 )、SSRRR(Ⅱ型 )、SSSRR (Ⅲ型 )、SSSSR(Ⅳ型 )、SSRRS(Ⅴ型 )、SRSRR(Ⅵ型 )、SRSSR(Ⅶ型 )、RRRSR(云南菌型 ) 8个类型 ,是一个新致病型菌系。对该菌系致病性测定的结果显示 ,其致病谱广、毒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型 菌系 水稻白叶枯病菌 高致病性 鉴别寄主 菌株 变异 病谱 菌型 发现
下载PDF
广东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分析与利用策略 被引量:32
18
作者 朱小源 杨健源 +10 位作者 刘景梅 司徒志谋 康金平 胡学应 朱敏记 罗森辉 杨祁云 林佩珍 曾列先 姜先芽 陈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37,共4页
采用室内苗期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方法,对广东154个早晚籼稻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综合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结果,把154个品种归为6个类别,高抗的22个,占14.29%,抗的有23个,占14.94%,中抗的有30个,占19.48%... 采用室内苗期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方法,对广东154个早晚籼稻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综合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结果,把154个品种归为6个类别,高抗的22个,占14.29%,抗的有23个,占14.94%,中抗的有30个,占19.48%,中感的有22个,占14.29%,感的有27个,占17.53%,高感的有30个,占19.48%。比较了品种的抗谱、田间叶瘟以及穗瘟三者间的关系,大部分品种三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但有少数品种的相关性较低。3个稻瘟病圃的病害严重度排序为从化病圃、阳江病圃及龙川病圃。对抗~高抗的部分品种进行亲本分析,结果表明:广东近年来新品种的抗稻瘟病亲本来源主要有28占、巴太早香、IR64等抗源稻种。提出在抗病品种的选用上,尽量考虑抗病品种的多样性,避免来源于相同抗源的抗病品种在一个区域的单一种植,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抗病性 抗性评价
下载PDF
引致天优998抗性丧失的稻瘟病菌小种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20
19
作者 朱小源 杨健源 +4 位作者 陈玉托 杨维新 陈喜劳 曾列先 陈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4-86,共3页
对采自雷州严重感染稻瘟病的杂交稻天优998穗颈瘟标样进行了病菌单孢分离,获得11个来自不同地点的分离物,并利用中国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品种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1个单孢分离菌株均属于ZB3小种。选取TY1、TY4、TY21等3个菌株对... 对采自雷州严重感染稻瘟病的杂交稻天优998穗颈瘟标样进行了病菌单孢分离,获得11个来自不同地点的分离物,并利用中国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品种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1个单孢分离菌株均属于ZB3小种。选取TY1、TY4、TY21等3个菌株对广东部分品种(组合)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在测试的44个品种(组合)中,对测试菌表现高感的有天优998、博优998、博优903等11个品种组合;表现中感的有Ⅱ优3550、汕优3550、K优451、金优253、两优326、特籼占13、野丝占等7个品种组合;对测试病菌表现抗性反应的有优优122、龙优665、汕优46、粤杂763、粳籼89、粤香占、丰丝占、白香占等26个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优998 稻瘟病菌 小种 致病性
下载PDF
7种杀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冯爱卿 陈深 +5 位作者 汪聪颖 陈凯玲 封金奇 杨健源 曾列先 朱小源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2-286,共5页
为科学合理选用防治白叶枯病的杀菌剂,本研究采用田间人工剪叶接种方法,开展了7种杀菌剂对白叶枯病防效评价。测试的杀菌剂对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和病斑抑制率均差异显著,其中20%噻唑锌SC防效最好,其次是20%噻菌铜SC,其他药剂防效和病斑... 为科学合理选用防治白叶枯病的杀菌剂,本研究采用田间人工剪叶接种方法,开展了7种杀菌剂对白叶枯病防效评价。测试的杀菌剂对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和病斑抑制率均差异显著,其中20%噻唑锌SC防效最好,其次是20%噻菌铜SC,其他药剂防效和病斑抑制效果均较差。20%噻唑锌SC 450.00 mL/hm^2喷施2次处理的防效达62.84%、病斑抑制率为73.11%;20%噻菌铜SC 450.00 mL/hm^2防效为43.15%,病斑抑制率为54.84%。高效药剂的合理选用对提高病害防效具有显著作用。20%噻唑锌SC和20%噻菌铜SC是目前防治白叶枯病的较好药剂,建议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杀菌剂 防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