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外源硒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丽
杨傅嵩
叶红强
-
机构
佳木斯大学生物与农业学院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3期7-10,共4页
-
文摘
实验采用实验室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浓度Se^(4+)(0.8、1.6、2.4、3.2、4.0 mg/L)在重金属Cd^(2+)(10、15、20 mg/L)胁迫下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e^(4+)对3种浓度Cd^(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的含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Se^(4+)浓度为2.4 mg/L时对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缓解作用最佳。在10 mg/L,15 mg/L Cd^(2+)的胁迫下,且Se^(4+)浓度为1.6 mg/L时脯氨酸含量最高;在20 mg/L Cd^(2+)的胁迫下,且Se^(4+)浓度为0.8 mg/L时脯氨酸含量最高。低浓度的Se^(4+)(≤2.4 mg/L)与Cd^(2+)(10、15、20 mg/L)存在拮抗作用,可在一定程度内缓解Cd^(2+)对小麦幼苗的胁迫。高浓度的Se^(4+)(≥2.4 mg/L)与Cd^(2+)存在协同作用,加重Cd^(2+)对小麦幼苗的迫害。
-
关键词
外源硒
镉胁迫
小麦幼苗
生理特性
-
Keywords
Exogenous selenium
Cadmium stress
Wheat seedling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鱼腥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丽
杨傅嵩
郎闯
郑琳昕
肖佳伟
张博
-
机构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第2期8-11,共4页
-
基金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0222051)。
-
文摘
探明土壤间种的化感规律,为鱼腥草引入北方地区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做出理论基础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皿滤纸法,用一定浓度梯度的鱼腥草浸提液(0%、20%、40%、60%、80%)处理北方粮食作物小麦种子,并使其萌发。分析幼苗中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鲜重、株高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初步探讨鱼腥草对小麦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株高、鲜重产生促进作用,并分别在40%、60%、20%时达到最大值。浸提液对叶绿素呈现为先促进,后抑制,高浓度促进的趋势,并在80%浓度下达到最大值。丙二醇受到浸提液的影响呈现抑制,整体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在降低。鱼腥草浸提液中含有化感促进与抑制物质,且暗示了鱼腥草与小麦存在化感影响,为鱼腥草与小麦的间种提供了理论数据与技术支持。
-
关键词
浸提液
化感作用
鱼腥草
间种
生理生化指标
-
Keywords
Extract
Allelopathy
Houttuynia cordata
Interspecific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鱼腥草浸提液对两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化感作用影响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杨傅嵩
郎闯
郑琳昕
肖佳伟
张博
李丽
-
机构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
基金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0222051)。
-
文摘
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光能等自然资源。研究鱼腥草与粮食作物玉米、黑豆之间化感作用关系,为深入探讨鱼腥草化感作用提供基础理论研究。实验采用室内培养皿滤纸法,用不同浓度是鱼腥草浸提液处理玉米、黑豆种子,并在适宜的时间测量玉米、黑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鲜重和丙二醇(MDA)、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鱼腥草浸提液对玉米的发芽、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时有促进作用,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在高浓度下存在抑制作用,对于玉米幼苗的MDA在小于60%处理浓度时具有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逐渐转变为促进作用。鱼腥草浸提液无论在低浓度或高浓度下对黑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鲜重及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出化感抑制作用,对黑豆幼苗MDA含量一直处于促进作用。鱼腥草对玉米、黑豆具有化感作用,这为鱼腥草是否能与玉米、黑豆建立适宜的套种模式提供了技术指导与理论支持。
-
关键词
化感作用
鱼腥草
套种
生理生化指标
-
Keywords
Allelopathic effect
Houttuynia cordata
Interplanting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大亮子河几种松树针叶中营养成分分析
- 4
-
-
作者
李丽
杨傅嵩
柯继
-
机构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1期21-23,26,共4页
-
文摘
松树针叶营养成分高,且东北地区松树资源丰富,利用广泛,作为营养膳食保健品等如松针酒等,也可作为农业畜牧的饲料来源之一,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提取并测定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油松、樟子松和红松针叶的营养成分,探讨三种松树针叶作为医药资源和畜牧饲料的开发前景。实验测定松树针叶中的Vit C、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行综合分析。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Vit C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油松针叶的Vit C含量最多,红松次之,樟子松最少。多糖及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均为油松针叶,樟子松次之,红松最少。这表明油松针叶的营养成分含量在三种松树针叶含量最多、红松次之,樟子松最少。
-
关键词
松针
维生素C
多糖
蛋白质
-
Keywords
Pine needles
Vitamin C
Polysaccharide
Protein
-
分类号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