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F-2催化裂化油浆防垢剂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允明 邹滢 翁惠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解决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的结垢问题,研制开发了SF-2油浆防垢剂,在三个炼油厂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实际工业应用,结果表明,SF-2防垢剂除了具有良好的防垢效果外,还具有一定的除垢效能,且使用方便,对产品质量没有... 为解决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的结垢问题,研制开发了SF-2油浆防垢剂,在三个炼油厂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实际工业应用,结果表明,SF-2防垢剂除了具有良好的防垢效果外,还具有一定的除垢效能,且使用方便,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对稳定装置生产、提高轻油收率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剂 重油 催化裂化 油浆 换热器
下载PDF
煤的加氢气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允明 沙兴中 任德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0-67,共8页
在固定床加压反应器和加压热天平上对五种中国气化用煤进行加氢气化试验,探讨了煤在氢气中的气化特性,以及气化条件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发现在气化过程中,各类产品气体的生成速率都随温度而变化,甲烷和乙烷的生成速率在600℃左右可达到... 在固定床加压反应器和加压热天平上对五种中国气化用煤进行加氢气化试验,探讨了煤在氢气中的气化特性,以及气化条件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发现在气化过程中,各类产品气体的生成速率都随温度而变化,甲烷和乙烷的生成速率在600℃左右可达到最大值。在常压到6MPa的压力范围内,气化速率、转化率、甲烷产率都随压力的提高而增加,呈朗格谬尔吸附等温线形状。当压力高于2MPa时,煤气中(不包括H_2)烃类化合物的含量达到或超过90%.在850~1000℃的气化温度下。某些煤焦的加氢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00kJ/mol左右。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各项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气化 动力学
下载PDF
原油中水滴在电场中的凝聚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允明 张一安 +1 位作者 陈维槎 李少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673-678,共6页
利用静态电凝聚装置和显微摄影对文题进行研究,考察了水滴直径和油样含水量与电场强度和停留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滴的平均粒径和最大平均粒径在低电压下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增大,5min后逐步趋向定值;当场强超过3000V/cm时,水滴... 利用静态电凝聚装置和显微摄影对文题进行研究,考察了水滴直径和油样含水量与电场强度和停留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滴的平均粒径和最大平均粒径在低电压下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增大,5min后逐步趋向定值;当场强超过3000V/cm时,水滴粒径在2min之内增长到最大值,然后下降,场强越高,其增长速度和下降速度越快。油样的含水量在电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电场强度越大,脱水过程开始得越早。在不同的场强下油样含水量的下降速度都是先快后慢。就脱水效率而言,存在一个最佳停留时间。对于绝缘电极来说,交流电场的凝聚脱水效果要高于直流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电脱盐 静电场 凝聚 电场强度
下载PDF
原油中水滴电分散的研究
4
作者 杨允明 张一安 +2 位作者 詹敏 Mahamat A.Adam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707-711,共5页
原油中的水滴在高压直流电场中被电场力分散成小液滴。通过测定小液滴的平均粒径和原油中被分散的水量,发现水滴的电分散程度与温度和电场强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温度改变原油性质来影响水滴的变形断裂,其中粘性阻力起主导作用。电场强... 原油中的水滴在高压直流电场中被电场力分散成小液滴。通过测定小液滴的平均粒径和原油中被分散的水量,发现水滴的电分散程度与温度和电场强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温度改变原油性质来影响水滴的变形断裂,其中粘性阻力起主导作用。电场强度会明显影响水滴所受的电场力。在80℃下,场强1500V/cm时有10%以上的水滴被分散,到场强5 000V/cm时则达到40%以上。场强超过7 000V/cm以后分散作用的增强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原油 水滴 水滴电分散 温度
下载PDF
原油-水乳化液的电凝聚动力学及模型
5
作者 杨允明 Mahamat A.Adam 张一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4-100,共7页
通过显微摄影对油包水型乳化液中分散水滴在电场中的凝聚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液滴颗粒在电凝聚过程中的分布状况,提出将所有颗粒分为小颗粒、过渡颗粒和大颗粒三类。从颗粒碰撞聚集速率推导出各类颗粒体积随凝聚时间而变化的数学表达... 通过显微摄影对油包水型乳化液中分散水滴在电场中的凝聚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液滴颗粒在电凝聚过程中的分布状况,提出将所有颗粒分为小颗粒、过渡颗粒和大颗粒三类。从颗粒碰撞聚集速率推导出各类颗粒体积随凝聚时间而变化的数学表达式。对系统中分散相平均粒径的变化趋势用求概率数学期望的方法进行了数学模拟。将这些模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凝聚 破乳化 原油
下载PDF
辽河超稠油乳化降粘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本芳 沈本贤 +2 位作者 杨允明 王评 曾宪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79,共3页
为了实现辽河超稠油的常温输送和制备乳化燃料油,用HLB值11.5的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将酸值5.89mgKOH/g、含水9.0%、30℃粘度1415Pa·s的辽河混合超稠油乳化成油水体积比70∶30的水包油乳状液。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出... 为了实现辽河超稠油的常温输送和制备乳化燃料油,用HLB值11.5的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将酸值5.89mgKOH/g、含水9.0%、30℃粘度1415Pa·s的辽河混合超稠油乳化成油水体积比70∶30的水包油乳状液。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出乳化药剂组成(g/L,以水相计)如下:碱2.0;混合表面活性剂5.0;促进剂1.0;助剂3.0。用该组乳化药剂制备的油水体积比70∶30水包油乳状液,30℃、28.68s-1粘度为40mPa·s,另加入1.0g/L稳定剂可使乳状液粘度降至30mPa·s;如将乳化药剂中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改为11.0,则制得的乳状液粘度升至124mPa·s,其稳定性则增大。这3种水包油乳状液的流变性都比较接近牛顿流体,在20~80℃下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较小。图4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乳化 降粘 流变性 稳定性 辽河油田
下载PDF
SL的合成及降粘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本芳 杨允明 +1 位作者 沈本贤 陆文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辽河冷东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23.65%,3.05%),含蜡量低(1.02%),粘度高(50℃时49Pa·s),为了改善其流动性,研制了长链醇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实验考察了降粘性能。在性能考察中使用的共聚物样品有:一种具有双峰的... 辽河冷东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23.65%,3.05%),含蜡量低(1.02%),粘度高(50℃时49Pa·s),为了改善其流动性,研制了长链醇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实验考察了降粘性能。在性能考察中使用的共聚物样品有:一种具有双峰的宽分子量分布共聚物SL;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SL 5;SL的3个分级产物,按分子量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SL(Ⅰ),SL(Ⅱ)和SL(Ⅲ)。确定实验条件时考虑到该特稠油中胶质的溶解温区为33~55℃,原油热处理、加剂在80℃下进行,降粘效果评价在50℃左右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2000mg/LSL的冷东1号油(SL溶解于甲苯中,甲苯量为原油的1%),50℃时粘度9.5Pa·s,降粘率39.9%,55℃时粘度6.1Pa·s,降粘率37.8%;加入SL,SL(Ⅰ),SL(Ⅱ),SL(Ⅲ)的冷东2号油,50℃时粘度分别为19.0,18.3,19.0,15.6Pa·s,降粘率分别为23.4%,26.2%,23.4%,37.1%,60℃时分别为6.8,6.1,5.4,5.1Pa·s和15.8%,24.5%,33.3%,36.9%;对冷东1号油,30~60℃时的降粘率按大小排列顺序为SL 5>SL(Ⅲ)>EVA。作出的结论是:对于辽河高胶质特稠油的降粘,分子量分布适当的优选共聚物SL可在50℃使用,配合一些热处理措施后可在管道输油中获得实际应用(要求粘度≤1.5Pa·s)。图3表7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醇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 油溶性降粘剂 流动性改进剂 合成 特稠油 高胶质原油 降粘 结构 性能 辽河油田
下载PDF
加氢裂化防垢剂的开发 被引量:10
8
作者 欧阳福生 翁惠新 +1 位作者 邹滢 杨允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0-13,共4页
针对加氢裂化装置进料换热器结垢比较突出的情况,在对结垢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防垢剂SFH-1和SFH-B。在375℃和390℃下实验室评价的防垢率,前者分别为89.4%和68.1%,后者为92.7%和70.4%... 针对加氢裂化装置进料换热器结垢比较突出的情况,在对结垢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防垢剂SFH-1和SFH-B。在375℃和390℃下实验室评价的防垢率,前者分别为89.4%和68.1%,后者为92.7%和70.4%。工业应用表明,当SFH-B加入量在100μg/g时,原料换热器出口温度可维持开工初期水平,防垢剂的防垢效果良好,且对加氢催化剂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装置 防垢剂 工业规模 炼油厂
下载PDF
辽河特稠油降粘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本芳 沈本贤 杨允明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7-32,共6页
对辽河特稠油的组成和物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胶质含量高是辽河冷东特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的主要原因 ,研制能在较高温度区高效降粘的改质胶质油溶性降粘剂是解决该类油品输送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通过试验 ,初步探索了降粘剂的... 对辽河特稠油的组成和物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胶质含量高是辽河冷东特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的主要原因 ,研制能在较高温度区高效降粘的改质胶质油溶性降粘剂是解决该类油品输送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通过试验 ,初步探索了降粘剂的组成及分子量分布对其降粘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稠油 降粘处理 粘度 管道输送 降粘剂 油品输送 热处理
下载PDF
SF-2催化裂化油浆防垢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邹滢 翁惠新 +3 位作者 杨允明 陶旭海 江正洪 马伯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底和换热器的积垢组成的分析,探明了积垢的机理。根据机理研制了SF-2防垢剂,实验室的评价和工业装置上的初步试验表明:SF-2防垢剂能有效地抑制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底油浆系统的积垢。
关键词 防垢剂 催化裂化装置 油浆 沉积物
下载PDF
高酸度柴油碱洗防乳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心茹 张一安 +1 位作者 詹敏 杨允明 《炼油设计》 1993年第5期26-28,共3页
研究高酸度原油所产柴油碱洗防乳化的方法,评选出合适的破乳剂和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柴油 环烷酸 碱洗 破乳化 破乳剂
下载PDF
SFH型加氢防垢剂的研制和工业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阳福生 翁惠新 杨允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通过对加氢裂化原料和原料换热器垢样的分析,开发了SFH型加氢防垢剂,并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加氢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SFH型防垢剂具有良好的防垢效果,且对加氢催化剂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炼油 SFH型 加氢防垢剂 研制 工业应用 换热器 工业规模
下载PDF
SF—2催化油浆防垢剂的实验室评价和工业应用
13
作者 邹滢 杨允明 翁惠新 《上海化工》 CAS 1995年第5期26-30,共5页
SF—2催化油浆防垢剂的实验室评价结果及其工业生产应用情况表明,它是一种能有效抑制催化裂化油浆系统结垢的防垢剂。使用SF—2防垢剂能确保装置的平稳安全运行。
关键词 防垢剂 油浆 催化裂化 实验室评价 炼油装置
下载PDF
油菜籽饼低温热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立功 杨允明 +1 位作者 高晋生 王曾辉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759-764,共6页
将油菜籽饼在300~450℃范围内进行热解,分别获得22.4~28.4%的热解油;23.4~24.1%的热解水;26.3~36.6%的残留炭以及17.4~21.2%的气体。考察了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率和热解油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色-质联用以及差热分析表明,热解油含有... 将油菜籽饼在300~450℃范围内进行热解,分别获得22.4~28.4%的热解油;23.4~24.1%的热解水;26.3~36.6%的残留炭以及17.4~21.2%的气体。考察了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率和热解油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色-质联用以及差热分析表明,热解油含有大约50%的脂肪酸,其大致组成是12%的软酯酸、4%的硬酯酸、24%的反油酸以及45%的油酸。初步探讨了热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油 气相色谱 热转化 油菜籽饼
下载PDF
煤和煤焦压力下加氢气化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允明 沙兴中 任德庆 《煤气与热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10,共7页
在常压到6.0MPa的压力范围内进行煤和煤焦的加氢气化试验,发现气化速率、转化率、甲烷和乙烷的产率都随着氢气压力的提高而增加。当压力高于2.0MPa时,煤气(不包括H_2)中烃类化合物的含量达到或超过90%。煤焦的气化活性随煤焦制备压力... 在常压到6.0MPa的压力范围内进行煤和煤焦的加氢气化试验,发现气化速率、转化率、甲烷和乙烷的产率都随着氢气压力的提高而增加。当压力高于2.0MPa时,煤气(不包括H_2)中烃类化合物的含量达到或超过90%。煤焦的气化活性随煤焦制备压力的提高而下降。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对反应活性指标及各种烃类气体的产率进行了数学关联,较好地拟合了各项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加氢气化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