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楚辞》对后世文学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公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96-102,共7页
马克思谈到物质生产时,说过:“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它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 马克思谈到物质生产时,说过:“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它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选集》4卷321页)历史证明,这是真理。试想,人们如果不能把北京猿人使用火的技能继承下来,就不能成为人,更不会有现代文明。可知,“继承文化遗产”並不仅是一种主张,而是历史过程之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文学形式 楚辞 节奏 诗歌形式 生产力 节拍样式 物质生产 四言诗 五言诗
下载PDF
评郭沫若同志的《奴隶制时代》(一)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公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47-57,共11页
前言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也就是关于周代社会性质问题的争论,已进行了四十多年,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则一贯认为周代是"奴隶制时代".这观点或学说,近十多年来似乎已成为"定论",或被当作权威性的"定论&q... 前言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也就是关于周代社会性质问题的争论,已进行了四十多年,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则一贯认为周代是"奴隶制时代".这观点或学说,近十多年来似乎已成为"定论",或被当作权威性的"定论"来看待.但是,我认为,如果从先秦的全部第一手材料出发并以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方法对之进行研究的话,那么,便很难认为这一观点或学说是符合中国古史的实情的.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社会 马克思主义 奴隶主 社会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 封建制 社会生产关系 科学方法 雇佣劳动 生活资料
下载PDF
评郭沫若同志的《奴隶制时代》(二)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公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7-48,共12页
郭沫若同志所谓的“奴隶”,竟能受到“超经济剥削”和“超额的剥削”,竟可以出现“应有的耕作之外的超额耕作”;其全部劳动不是“表现为无偿劳动”,而是按规定与“奴隶主”共同“分成”;“奴隶”的生产“三分要献出二分”,留下“一分”... 郭沫若同志所谓的“奴隶”,竟能受到“超经济剥削”和“超额的剥削”,竟可以出现“应有的耕作之外的超额耕作”;其全部劳动不是“表现为无偿劳动”,而是按规定与“奴隶主”共同“分成”;“奴隶”的生产“三分要献出二分”,留下“一分”以维持自己的“衣食”。郭沫若同志认为:“奴隶”的“耕作”是有一定的“定额”的;“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也是有一定的“定量”(定度)的。对于这样的“奴隶”,马克思则名之为“农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奴隶制社会 奴隶主 超经济剥削 马克思 生活资料 无偿劳动 劳动力 剩余劳动 齐国
下载PDF
评郭沫若同志的《奴隶制时代》(三)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公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38-47,共10页
郭沫若同志认为:奴隶制时代实行“寓兵于农(意为“寓兵于奴隶”)”的办法,“奴隶”有服兵役的义务;当发生战争时,便征调“耕田”的“生产奴隶”入伍,令其“被坚执锐”地为保卫奴隶制国家而战斗;平时,则把一些“奴隶”武装起来,令其“带... 郭沫若同志认为:奴隶制时代实行“寓兵于农(意为“寓兵于奴隶”)”的办法,“奴隶”有服兵役的义务;当发生战争时,便征调“耕田”的“生产奴隶”入伍,令其“被坚执锐”地为保卫奴隶制国家而战斗;平时,则把一些“奴隶”武装起来,令其“带武器”来“拱卫”(环卫)奴隶制国家的“国王”。这又是怎样一种“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社会 种族奴隶 奴隶制国家 生产奴隶 奴隶主 服兵役 战争 农奴地位 奴隶社会 屠杀
下载PDF
考论古代黄河流域和东北亚地区居民“冬窟夏庐”的生活方式及风俗——民族民俗学学习札记之一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公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1-33,共33页
远古时代东方人的穴居: “陶覆陶穴”在我国的远古时代,人们是住在“地窟”之中.这在我国的古文献中,有着众多记载,仅摘引几条,如下. 《易》??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 远古时代东方人的穴居: “陶覆陶穴”在我国的远古时代,人们是住在“地窟”之中.这在我国的古文献中,有着众多记载,仅摘引几条,如下. 《易》??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 《墨子》节用中:“占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窟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堀穴(窟穴),曰可以辟风寒.”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说文》穴部:“穴,土室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古文献 公元前 诗经 文化联系 礼记注 高诱注 十八世纪 淮南子 札记
下载PDF
漫谈楚的神话、历史、社会性质和屈原的诗篇(上)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公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4期64-91,共28页
第一节楚人的神话与历史据古史传说,楚人自称是天帝颛顼高阳的苗裔,是火神祝融(祝诵、祝庸)的子孙。这说明,和其他部族一样,楚原有自已的神话历史。但是,这些神话很少被完整的记录下来,今天所能蒐集到的只是些零星的记载。而且在这些片... 第一节楚人的神话与历史据古史传说,楚人自称是天帝颛顼高阳的苗裔,是火神祝融(祝诵、祝庸)的子孙。这说明,和其他部族一样,楚原有自已的神话历史。但是,这些神话很少被完整的记录下来,今天所能蒐集到的只是些零星的记载。而且在这些片断的记载中,也已经因文化交流而羼入了其他部族的神话;同时,由于笔录的时代较晚,原来神的系统已被认作是帝王世系。虽然如此,但仍有不少的记载,还保留着神话的因素。现辑译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公元前 吕氏春秋 史记 六国 孟尝君 战国策 十三年 山海经 大夫
下载PDF
周代诗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公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2期1-47,共47页
一、周代的歷史情况、禮教特徵和詩三百篇的結集成書 西周和春秋的歷史情况自前十三世紀殷王祖甲在位时起,殷奴隷所有制國家已开始衰落,七代之后到帝辛在位时,已臨大崩潰的前夕。帝辛(即紂)是古代著名的暴君,据紀元前的文献記述:“帝紂... 一、周代的歷史情况、禮教特徵和詩三百篇的結集成書 西周和春秋的歷史情况自前十三世紀殷王祖甲在位时起,殷奴隷所有制國家已开始衰落,七代之后到帝辛在位时,已臨大崩潰的前夕。帝辛(即紂)是古代著名的暴君,据紀元前的文献記述:“帝紂……好酒淫乐……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賦稅以实鹿台之錢,而盈鉅橋之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师范大学 宗法制度 思想 反映 民歌 形象 封建主
下载PDF
与青年同志谈如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公骥 《社会科学战线》 1983年第1期249-257,共9页
承担国家研究生培养工作,自一九五三年至今已三十年。在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但不成熟,欠整理。因此,这里只作为心得提出来,供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青年同志参考。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研究 实践过程 文学作品 社会生活 文学遗产 精神生产 理性认识 意识形态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风”、“骚”传统对后世文学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公骥 《文史知识》 1986年第5期11-18,共8页
马克思谈到物质生产时说过:任何生产力都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是世代相传的。'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马克思谈到物质生产时说过:任何生产力都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是世代相传的。'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选集》四卷三二一页)这真是至理名言。试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物质生产 五言 在河之洲 七言 杜陵绝句 诗歌语言 生产服务 魏晋人 凡将篇
原文传递
答《文艺争鸣》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公骥 《文艺争鸣》 1986年第3期31-35,共5页
问:您如何评价当前的文艺形势?答:我对当前的文艺工作、文艺创作评价比较高,也比较乐观。如果从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算起,今年是新时期文艺的第十年。这十年,是我们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当然也是文艺工作最好的十年。拿吉林省来... 问:您如何评价当前的文艺形势?答:我对当前的文艺工作、文艺创作评价比较高,也比较乐观。如果从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算起,今年是新时期文艺的第十年。这十年,是我们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当然也是文艺工作最好的十年。拿吉林省来说,文艺工作比过去的确有很大发展,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各面,都超过过去,超过五、六十年代,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就全国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六十年代 新时期文艺 三十年代 吉林省 四人帮 中国历史 人性 戏剧 文学
原文传递
《论文学的主体性》读后感——学习札记之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公骥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7年第1期99-105,共7页
我读了刘再复同志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后,认为作者论述中所要反对的是文学中的“物本主义”、“环境决定论”、“机械反映论”,所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虽然文中也提到“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表现出受动性,即受制于一定的自然关... 我读了刘再复同志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后,认为作者论述中所要反对的是文学中的“物本主义”、“环境决定论”、“机械反映论”,所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虽然文中也提到“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表现出受动性,即受制于一定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也承认“人的性格、人的情感是环境的产物”,但反复强调的却是“人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能动性 学习札记 论文学 受动性 主体性 读后感 人的精神 精神主体 外部世界 物本主义
原文传递
从牛顿的苹果、瓦特的水壶谈到近代“纯学术”的考证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公骥 《文史知识》 1985年第5期3-7,共5页
据传说,牛顿儿童时,看见苹果熟透后垂直地坠落到地面上,由此便受到启发,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又传说,瓦特少年时,看见壶水沸腾后热汽顶开了壶盖,由此便得到启发,经过长年设计,终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是人所熟知的科学... 据传说,牛顿儿童时,看见苹果熟透后垂直地坠落到地面上,由此便受到启发,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又传说,瓦特少年时,看见壶水沸腾后热汽顶开了壶盖,由此便得到启发,经过长年设计,终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是人所熟知的科学趣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证学 壶水 后热 引力定律 治学方法 法兰西第一帝国 学术论文 孟子说 巴尔 十二月党人
原文传递
通俗小说的趋时、复古与创新
13
作者 杨公骥 《文艺争鸣》 1988年第5期17-20,共4页
“通俗”一词的古词义是“通晓俚言俗语”。汉代服虔著有《通俗文》。我国小说的“前身”,汉魏以来的传说故事、志怪、传奇都是使用古雅的“文言”写成的。因此,宋代人便将当时城市“说话人”(说书艺人)运用“俚言俗语”(即“白话”)创... “通俗”一词的古词义是“通晓俚言俗语”。汉代服虔著有《通俗文》。我国小说的“前身”,汉魏以来的传说故事、志怪、传奇都是使用古雅的“文言”写成的。因此,宋代人便将当时城市“说话人”(说书艺人)运用“俚言俗语”(即“白话”)创作的“话本”名为“通俗小说”。可知,所谓“通俗小说”也就是“白话小说”。在南宋残本《京本通俗小说》第十六卷《冯玉梅团圆》中,提出这样的原则:“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俗小说 小说作家 中国人民 语言 中国小说史 俗语 白话小说 传说故事 现代小说 世界意义
原文传递
评郭沫若同志的《奴隶制时代》
14
作者 杨公骥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2年第6期9-10,共2页
郭沫若一贯认为周代是奴隶制吋代,如果从先秦的全部第一手材料出发并以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方法对之进行研究,很难认为这一观点或学说是符合中国古史的实情的。我的看法如下。
关键词 奴隶制 郭沫若 同志 科学方法 中国古史 马克思
原文传递
二人转《蓝桥》里的魏公子乃是孔子的朋友
15
作者 杨公骥 《东北史地》 2001年第7期18-19,共2页
东北二人转有个小段叫《水漫蓝桥》,曾被改编成吉剧,名叫《蓝河怨》。它的故事情节是:有位魏生,又称魏公子,行路经过蓝河,在河边见到汲水的年轻貌美的已婚妇女蓝瑞莲。两人一见钟情,你瞅我看,我问你答,谈来谈去,不多时彼此就爱上了。最... 东北二人转有个小段叫《水漫蓝桥》,曾被改编成吉剧,名叫《蓝河怨》。它的故事情节是:有位魏生,又称魏公子,行路经过蓝河,在河边见到汲水的年轻貌美的已婚妇女蓝瑞莲。两人一见钟情,你瞅我看,我问你答,谈来谈去,不多时彼此就爱上了。最后双方一致约定:当天半夜三更三点,两人在蓝桥边幽会,不见不散。待到夜深人静时,魏生早就心急忙慌地来到桥边等候。等呀等,没等来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孔子 已婚妇女 地方戏曲 故事情节 改编 东北地区 性爱 水淹 约定
原文传递
漫谈三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杨公骥 《社会科学战线》 1980年第4期246-253,共8页
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上,到会的专家、学者对于总结三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经验教训、如何提高古典文学研究的水平,发表了许多深刻生动、颇有启发性的意见。为使读者对座谈会有全面、具体的了解,现将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略加整理,征... 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上,到会的专家、学者对于总结三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经验教训、如何提高古典文学研究的水平,发表了许多深刻生动、颇有启发性的意见。为使读者对座谈会有全面、具体的了解,现将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略加整理,征得发言者的同意,以发言先后为序,刊载于后。有些发言的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封建主义 三十年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批判地继承 中国文学史 四人帮 文学实践
原文传递
漫谈桢榦(一)(学习哲学与语言学的札记:词根探索之一)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公骥 《社会科学战线》 197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桢、最初是指木质坚硬的树,原是一般硬木之泛名。《山海经》东山经:“太山上……多桢木。”《说文》:“桢、刚木也,从木,贞声。”段玉裁注:“此请本之刚者曰桢。”《玉篇》:“桢、知京切,坚木也。”
关键词 物质生产实践 自然物 生产工具 思维对象 语言 社会生活 实践认识 抽象名词 实践活动 决定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