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如何打好小金属地掷球——狠抓技术 持之以恒
1
作者 杨军令 《科技信息》 2012年第22期287-288,共2页
单位如何开展小金属地掷球活动?怎样才能打好小金属地掷球?应该说小金属地掷球运动设备简单、经济。任意一块15米长,4米宽的场地,压平铺上一层石子,花200-300元买一套球及裁判尺,有几名爱好者就可以开展起来了。小金属地掷球一般由1... 单位如何开展小金属地掷球活动?怎样才能打好小金属地掷球?应该说小金属地掷球运动设备简单、经济。任意一块15米长,4米宽的场地,压平铺上一层石子,花200-300元买一套球及裁判尺,有几名爱好者就可以开展起来了。小金属地掷球一般由1名教练和3名运动员组成,比赛项目分为:准确抛击:4个点5个图形的比赛;双人赛:2对2的比赛,每人3枚小金属球;三人赛(团体赛):3对3的比赛,每人2枚小金属球。小金属球技术比赛规则容易掌握,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球 技术 比赛项目 比赛规则 动设备 运动员
下载PDF
中药新药的药代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川 杨军令 +1 位作者 程晨 贾伟伟 《中国药物评价》 2023年第6期457-469,共13页
开展中药药代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需要,国家药政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在中药新药研发中开展药代研究,然而如何结合注册要求和中药特点开展中药新药的药代研究尚需在技术上进一步细化。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中药新药的药代研究:(1)中药注册... 开展中药药代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需要,国家药政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在中药新药研发中开展药代研究,然而如何结合注册要求和中药特点开展中药新药的药代研究尚需在技术上进一步细化。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中药新药的药代研究:(1)中药注册申报要求及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涉及的中药药代研究;(2)中药药代动力学方法及研究实例;(3)对中药新药药代研究的思考。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在理论、方法、技术、应用上已取得长足发展,基本解决了对中药这类复杂混合物药物开展药代研究的技术难题,为开展中药新药(特别是含多种活性成分的复方中药新药)的药代研究打下基础。围绕中药新药研发需求,迫切需要加紧制定专门针对中药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水平,并向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贡献中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药代性质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新药 中药注册
下载PDF
自适应软件应用平台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方明 李天太 杨军令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53-56,共4页
传统的软件应用平台一般是以静态、确定的方法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它缺乏由应用环境反馈的信息来提高和改善其系统性能的能力.为克服传统软件应用平台的缺陷,在传统的软件应用平台中引入相应的感知与学习机制,形成一个智能化的自适... 传统的软件应用平台一般是以静态、确定的方法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它缺乏由应用环境反馈的信息来提高和改善其系统性能的能力.为克服传统软件应用平台的缺陷,在传统的软件应用平台中引入相应的感知与学习机制,形成一个智能化的自适应软件应用平台模型ASAP,使得应用平台在建立应用系统的方法、控制模式和平台的学习方法上有较高的自适应性。该模型可通过利用由应用环境和开发人员反馈的信息来自我改善和调整其性能,并可通过与应用环境的交互学习获取应用软件开发的知识,从而提高和改善应用平台支持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平台 自适应软件 软件开发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脓毒症:两类药物间高水平药代和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坚 Olajide EOlaleye +11 位作者 余玄 贾伟伟 杨军令 吕闯 刘松桥 于晶晶 段小娜 王亚亚 董凯 贺容容 程晨 李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61-363,共3页
联合用药既需要药物间药效协同互补,也需要药物间能够“药代和谐”(pharmacokinetic compatibility,PKC;不发生会影响药物有效性或安全性的药代性质药物相互作用)。当今世界天然产物制品与化药一同使用既大量存在,又充满争议。一方面,... 联合用药既需要药物间药效协同互补,也需要药物间能够“药代和谐”(pharmacokinetic compatibility,PKC;不发生会影响药物有效性或安全性的药代性质药物相互作用)。当今世界天然产物制品与化药一同使用既大量存在,又充满争议。一方面,服用葡萄柚汁、圣约翰草制剂等能严重干扰同时进行的化药治疗,这使人们对天然产物制品与化药合用充满戒心;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严格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明,中药联合化药能更好地应对多因素疾病。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机体反应失调所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治疗 天然产物 联合用药 注射液
下载PDF
白藜芦醇潜在的有益健康作用:药代动力学带来的困惑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亚亚 褚子璇 +5 位作者 杨军令 Olajide E.Olaleye 贺容容 李木子 程晨 李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8期931-954,共24页
白藜芦醇(Resveratrol,3,5,4'-三羟基-反式-二苯乙烯)最早在植物白藜芦(Veratrum grandiflorum O.Loes)的根中被发现。白藜芦醇引起关注最初与“法国悖论”有关,该化合物不仅存在于红葡萄酒中,而且还展现出与红葡萄酒保护心血管作... 白藜芦醇(Resveratrol,3,5,4'-三羟基-反式-二苯乙烯)最早在植物白藜芦(Veratrum grandiflorum O.Loes)的根中被发现。白藜芦醇引起关注最初与“法国悖论”有关,该化合物不仅存在于红葡萄酒中,而且还展现出与红葡萄酒保护心血管作用相关的生物活性。除保护心血管方面的作用外,白藜芦醇还在抗代谢性疾病、抗肿瘤和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表现出有益的作用。为了将这些潜在的有益健康作用向临床转化,人们对白藜芦醇开展了药代研究。本文作者从进入体循环的系统暴露和体内过程两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已知的口服后白藜芦醇的人体药代特征及围绕提高其系统暴露水平所做的多种尝试。然而,既有的药代动力学结果给白藜芦醇潜在作用的临床转化带来了困惑,包括:白藜芦醇展现有益健康的体外生物活性的物质形式(原形化合物)与口服后被机体利用的体内暴露形式(以代谢物为主)显著不同、药代研究测出的口服后白藜芦醇体内暴露水平明显低于其展现活性所需的浓度、根据白藜芦醇产生体内效应时所用的剂量推导出的体内暴露水平常明显低于研究其作用机制所用的浓度。为了更好地与白藜芦醇有益健康作用的研究相结合、促进其临床转化,作者建议从三方面进一步开展白藜芦醇的药代研究:(1)全面研究白藜芦醇代谢物的系统暴露、体内靶标到达及在靶细胞中的代谢,(2)研究口服后白藜芦醇的肠腔暴露,(3)开展红葡萄酒多成分药代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法国悖论 有益健康作用 药代动力学 系统暴露 体内过程 肠道菌 肠腔暴露
下载PDF
静脉注射给药的甘草酸易在由肝转运体OATP1B1/OATP1B3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中成为被影响药物 被引量:2
6
作者 董佳佳 Olajide EOlaleye +8 位作者 姜蓉嵘 李静 吕闯 杜飞飞 徐方 杨军令 王凤清 贾伟伟 李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64-365,共2页
随意使用天然产品可能严重干扰患者正在接受的化药治疗,此已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在中国很普遍,研究中药与化药合用时发生药代性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对于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不同于美英等西方国家,... 随意使用天然产品可能严重干扰患者正在接受的化药治疗,此已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在中国很普遍,研究中药与化药合用时发生药代性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对于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不同于美英等西方国家,中国将中药作为药物来监管和使用,因此研究中药与化药合用的风险既涉及“中药影响化药”,也涉及“化药影响中药”。国际上围绕化药影响天然产物制品的研究还很少,这是因为与健康相关的天然产物制品在西方国家通常不具备药物身份,缺乏相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技术。研究“化药影响中药”的风险首先应明确成分体内暴露改变能够影响中药的有效性或安全性,其重点是要搞清楚与化药合用能否通过某种机制改变这些中药成分的体内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 静脉注射给药 OATP1B1/OATP1B3 甘草酸
下载PDF
有毒中药吴茱萸及减毒配伍研究探讨
7
作者 何宁 马珍珍 +4 位作者 王秋月 王婷 袁佳烨 杨军令 李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2-1838,共27页
有毒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药在使用有毒中药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毒性的认识,并通过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对证用药、剂量与疗程控制等方式保障其安全使用。吴茱萸是临床常用“小毒”中药,一方面,吴茱萸的药效作用明... 有毒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药在使用有毒中药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毒性的认识,并通过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对证用药、剂量与疗程控制等方式保障其安全使用。吴茱萸是临床常用“小毒”中药,一方面,吴茱萸的药效作用明确,既是治疗肝寒气滞诸痛的主药,又是治疗脾胃阳虚、五更泄泻的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具有抗炎、抗肿瘤和心脏保护等作用;另一方面,吴茱萸具有潜在的毒性,古代多部经典医书中对其有“小毒”的描述,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具有肝毒性。为保障吴茱萸的临床安全使用,需要对吴茱萸的毒性相关研究和减毒措施进行全面了解。以吴茱萸的现代药物科学研究为中心,对吴茱萸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毒理研究、药代特征进行系统阐述,结合已有配伍研究对吴茱萸的后续减毒配伍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毒性作用明确、毒性物质明确、减毒配伍物质和机制明确的目标,明确临床安全用药的技术条件,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由此扩大中医的用药范围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中药 吴茱萸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减毒配伍
原文传递
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作用和药代特征 被引量:33
8
作者 田楠楠 杨茜和 +5 位作者 朱雅暄 曾雪珊 袁佳烨 杨军令 贾伟伟 李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409-3424,共16页
中药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中麻黄E.intermedia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是中医上千年抗击瘟疫的一味关键中药,不同时期的疫病虽有不同,但使用含麻黄的方药始终传承,在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中药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中麻黄E.intermedia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是中医上千年抗击瘟疫的一味关键中药,不同时期的疫病虽有不同,但使用含麻黄的方药始终传承,在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麻黄是一味非常有特色的中药,一方面麻黄的药效作用突出,不仅是中医发汗解表的要药和宣肺平喘的要药,而且具有明确的利水消肿作用。另一方面麻黄的毒副作用也比较突出,因此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取决于能否“用之得当”。该文全面总结了麻黄的化学组成及多方面的成分差异、麻黄成分的药效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特征、麻黄成分及制品的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在学习传统中医用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麻黄系统开展现代药物科学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传统中医药独特优势、发展新型中药以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为此,可重点在两方面着力,其一是深入研究多物质参与下的麻黄药效作用特点,其二是系统研究麻黄毒副作用的临床表现、物质基础和规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麻黄属 发汗 平喘 升压 减肥 麻黄碱 伪麻黄碱
原文传递
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发现与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关联的物质并揭示其药代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川 程晨 +3 位作者 贾伟伟 杨军令 余玄 Olajide E.OLALEYE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26-2446,共21页
中医药对中华民族健康和国家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决定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物质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化学组成复杂的中药,可通过开展多成分药代研究,根据给药后中药成分能否以某种形式被机体利用产生显著的体内暴露... 中医药对中华民族健康和国家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决定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物质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化学组成复杂的中药,可通过开展多成分药代研究,根据给药后中药成分能否以某种形式被机体利用产生显著的体内暴露(以成分原形和/或代谢物形式),选拔出用于考察药效活性的中药物质,研究物质产生疗效的体内过程和药代特征,由此为揭示决定中药药效作用的物质创造条件。此外,这类多成分药代研究还可用于揭示与中药不良反应或联合用药风险关联的中药物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在理论、方法、技术、应用上已取得突破,成为药代动力学的一个新分支。本文系统阐述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技术要求和分析技术,并用一类活性中药成分(三七的皂苷类成分)的研究和围绕一种已上市中药制剂(连花清瘟胶囊)的研究介绍了两类多成分药代研究实例,最后讨论了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多成分药代研究 机体利用 系统暴露 肠腔暴露 体内过程 靶标到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