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杂的“平衡”与“新颖”——论师陀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
1
作者
杨凯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3-68,共6页
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与时代思潮的对话。师陀30年代的创作既是一种文学实践,又是展现其复杂内心世界的方式。通过剖析他的创作历程,力图还原一个徘徊于革命浪潮中的师陀形象。新的创作人格的建立有助于理解潜藏于师陀小说中的价值与意义,...
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与时代思潮的对话。师陀30年代的创作既是一种文学实践,又是展现其复杂内心世界的方式。通过剖析他的创作历程,力图还原一个徘徊于革命浪潮中的师陀形象。新的创作人格的建立有助于理解潜藏于师陀小说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为认识师陀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对话
复杂的内心
创作风格
张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别处的北京想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凯芯
李永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121,共9页
京味是凝固了的北京想象模式。实际上,北京形象不仅存在于北京,也在别处流传,不仅为老北京人所构想,也被外乡人所书写。与北京相关的他城风潮、外乡视角甚至异域经验,为北京想象的研究开启了新通道,由此将会发现一座"别处"的...
京味是凝固了的北京想象模式。实际上,北京形象不仅存在于北京,也在别处流传,不仅为老北京人所构想,也被外乡人所书写。与北京相关的他城风潮、外乡视角甚至异域经验,为北京想象的研究开启了新通道,由此将会发现一座"别处"的城市。在别处发现的北京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不论是五卅惨案的北京回声,还是北京与伦敦的隔空相望,抑或是外乡青年的城市突围,都从中心之外的多个维度展现了充满裂隙、但富有张力的民族国家想象。非京味的边缘文本激发了北京想象的活力,呈现了城市参与民族国家构想的意愿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想象
民族国家
他城
外乡青年
原文传递
看不见的城市: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凯芯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4-160,共7页
看得见的城市和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研究的两个维度。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看不见的城市还有待挖掘。城市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可以成为研究看不见的城市的三个维度。作为战时国都,重庆不仅应该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更应该生成完整的...
看得见的城市和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研究的两个维度。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看不见的城市还有待挖掘。城市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可以成为研究看不见的城市的三个维度。作为战时国都,重庆不仅应该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更应该生成完整的都城文化。但由于都城文化认同感的匮乏,以及社会秩序尚不稳固,重庆的都城文化始终处于未发育成熟的状态。因此,战时重庆是一个灰色的社会空间,其中充满了中间性。通过挖掘文学想象所包含的心理和精神维度,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将展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文学想象
都城文化
城市文学
原文传递
《古今》:上海的名士和“遗民”
4
作者
杨凯芯
《创作评谭》
2019年第6期40-44,共5页
在全面沦陷后的上海,《古今》的影响力不小。由于撰稿者名气颇大,外加杂志制作精良,《古今》成为不少刊物争相模仿的典范。[1]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份刊物的格调。为了追求优雅闲适的创作风格,摩登上海竟涌现出一批名士和遗民。新与旧,...
在全面沦陷后的上海,《古今》的影响力不小。由于撰稿者名气颇大,外加杂志制作精良,《古今》成为不少刊物争相模仿的典范。[1]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份刊物的格调。为了追求优雅闲适的创作风格,摩登上海竟涌现出一批名士和遗民。新与旧,浮华与恬淡,激发出撞色效应。但是,这两种形象是伪装后的产物。真与假之间的裂隙,折射出《古今》创作者复杂的心态,还呈现出沦陷时期上海文坛独特的景观。有研究者认为,在国内、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沦陷时期,谈狐说鬼式的写作也算是一种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牧斋
创作者
钱谦益
《古今》
原文传递
题名
复杂的“平衡”与“新颖”——论师陀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
1
作者
杨凯芯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3-68,共6页
文摘
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与时代思潮的对话。师陀30年代的创作既是一种文学实践,又是展现其复杂内心世界的方式。通过剖析他的创作历程,力图还原一个徘徊于革命浪潮中的师陀形象。新的创作人格的建立有助于理解潜藏于师陀小说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为认识师陀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契机。
关键词
时代对话
复杂的内心
创作风格
张力
Keywords
dialogue with the times
complicated inner world
style
ten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别处的北京想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凯芯
李永东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12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研究"(14BZW1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民族国家文学研究"(SWU17091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京味是凝固了的北京想象模式。实际上,北京形象不仅存在于北京,也在别处流传,不仅为老北京人所构想,也被外乡人所书写。与北京相关的他城风潮、外乡视角甚至异域经验,为北京想象的研究开启了新通道,由此将会发现一座"别处"的城市。在别处发现的北京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不论是五卅惨案的北京回声,还是北京与伦敦的隔空相望,抑或是外乡青年的城市突围,都从中心之外的多个维度展现了充满裂隙、但富有张力的民族国家想象。非京味的边缘文本激发了北京想象的活力,呈现了城市参与民族国家构想的意愿和方式。
关键词
北京
城市想象
民族国家
他城
外乡青年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看不见的城市: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凯芯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4-160,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SWU1909544)。
文摘
看得见的城市和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研究的两个维度。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看不见的城市还有待挖掘。城市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可以成为研究看不见的城市的三个维度。作为战时国都,重庆不仅应该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更应该生成完整的都城文化。但由于都城文化认同感的匮乏,以及社会秩序尚不稳固,重庆的都城文化始终处于未发育成熟的状态。因此,战时重庆是一个灰色的社会空间,其中充满了中间性。通过挖掘文学想象所包含的心理和精神维度,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将展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
重庆
文学想象
都城文化
城市文学
Keywords
Chongqing
literary imagination
capital culture
urban literature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G124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今》:上海的名士和“遗民”
4
作者
杨凯芯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创作评谭》
2019年第6期40-44,共5页
文摘
在全面沦陷后的上海,《古今》的影响力不小。由于撰稿者名气颇大,外加杂志制作精良,《古今》成为不少刊物争相模仿的典范。[1]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份刊物的格调。为了追求优雅闲适的创作风格,摩登上海竟涌现出一批名士和遗民。新与旧,浮华与恬淡,激发出撞色效应。但是,这两种形象是伪装后的产物。真与假之间的裂隙,折射出《古今》创作者复杂的心态,还呈现出沦陷时期上海文坛独特的景观。有研究者认为,在国内、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沦陷时期,谈狐说鬼式的写作也算是一种沉默。
关键词
钱牧斋
创作者
钱谦益
《古今》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39.29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杂的“平衡”与“新颖”——论师陀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
杨凯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别处的北京想象
杨凯芯
李永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3
看不见的城市: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
杨凯芯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4
《古今》:上海的名士和“遗民”
杨凯芯
《创作评谭》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