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客体性思考——兼论作品判定的独创性标准选择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利华 王诗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50-62,共13页
以基于转换器的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为代表的高阶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智能型内容生成机制,使得内容产品生产中的技术占比不断上升,人的直接投入占比相对下降,传统著作权法作品的独创性要求、权利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受到冲击。面对人... 以基于转换器的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为代表的高阶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智能型内容生成机制,使得内容产品生产中的技术占比不断上升,人的直接投入占比相对下降,传统著作权法作品的独创性要求、权利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受到冲击。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可作品性问题,基于自然人智力投入的创造性本质理论和闭合性作品概念显得力不从心。在过程视角下(主观标准),人工智能内容生成过程符合人类创作的思维特征;在结果视角下(客观标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具有著作权作品的外观形式和信息消费功能,符合著作权作品的本质属性。如果人为割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著作权作品在产生过程和实质作用上的同质关系,强行区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自然人创作作品的法律性质,则有悖著作权法因应技术发展调整信息消费品利益的制度旨趣,最终将导致著作权法律秩序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转换器的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著作权法客体 独创性标准
下载PDF
杨利华:对话古老非遗 绽放蜡染之花——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2
作者 杨利华 《现代艺术》 2024年第9期68-68,共1页
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在校园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是自己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永恒的课题。在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我带领学生们制作了传统面具、年画、剪纸等,而推广最为成功,最受学生们喜爱,同时获得众多... 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在校园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是自己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永恒的课题。在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我带领学生们制作了传统面具、年画、剪纸等,而推广最为成功,最受学生们喜爱,同时获得众多奖项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珙县苗族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教师 艺术实践活动 文化自信 四川省宜宾市 民族自豪感 苗族蜡染 国家级非遗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署名规则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利华 王诗童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0-113,143,共15页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创作”的现实使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及相关的署名规则面临全新挑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外在形式和内在功能上与传统人类创作作品的相似性,使得公众难以将其与人类创作作品直接区分。著作权法规定的...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创作”的现实使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及相关的署名规则面临全新挑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外在形式和内在功能上与传统人类创作作品的相似性,使得公众难以将其与人类创作作品直接区分。著作权法规定的署名制度,既是权利人身份的宣示规则,也是作品信息的披露规则,兼具权利属性和公示属性。著作权法署名权制度适用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需要结合明确著作权归属和标识作品来源两方面制度要求进行。基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国家战略、构建公平健康信息网络环境的市场秩序和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公共政策考量,人工智能时代的著作权法应在现有规则基础上建立以数字水印为技术依托,类型涵盖自愿署名与强制署名,主体囊括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设计者、使用者和传播者,形式结合显著位置标识和其他位置标识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署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AIGC 署名 标识
下载PDF
从ChatGPT到Sora: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与权利归属
4
作者 杨利华 赵辰星 《武陵学刊》 2024年第5期60-69,共10页
从ChatGPT到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了内容生成从单模态到多模态的重大飞跃。人工智能所展现出的强大“创作能力”对传统版权法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造成了强烈冲击。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判断,应从独创性与智力成果的认定出发,坚持... 从ChatGPT到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了内容生成从单模态到多模态的重大飞跃。人工智能所展现出的强大“创作能力”对传统版权法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造成了强烈冲击。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判断,应从独创性与智力成果的认定出发,坚持“最低限度的独创性”标准,同时对智力成果的内涵进行扩展。将人工智能生成物纳入可版权作品范围,契合版权法鼓励创作、促进文化多样发展的价值目标。在权利归属问题上,人工智能自身不能成为创作主体,未进行约定时应将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版权归属于使用者。这一制度安排符合版权法保护创作者的基本法理,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平衡各方利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SORA 可版权性 版权归属
下载PDF
商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研究
5
作者 杨利华 王诗童 《武陵学刊》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商业数据作为市场流通和价值交换的直接对象,亟需法律规制。模拟物权法规制模式的新型数据财产相关权利治理路径、参照合同法规制模式的以合同为导向的特定数据交易规则治理路径,以及沿用既有知识产权法模式的知识产权单行法治理路径,... 商业数据作为市场流通和价值交换的直接对象,亟需法律规制。模拟物权法规制模式的新型数据财产相关权利治理路径、参照合同法规制模式的以合同为导向的特定数据交易规则治理路径,以及沿用既有知识产权法模式的知识产权单行法治理路径,在面对商业数据特有的技术、社会、法律属性时均力有不逮。参照知识产权法“以用设权”的权利建构逻辑,以商业数据为客体创设一种全新的知识产权——商业数据权,可以为解决商业数据的法律治理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知识产权保护 商业数据权 信息产权
下载PDF
不同株高玉米品种部分群体质量指标对种植密度的反应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利华 张丽华 +2 位作者 杨世丽 马瑞昆 张全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9-146,共8页
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选先玉335、郑单958和高优1号3个不同株高品种,副处理设45000,53250,61500,69750和78000株/hm25个密度,从产量及其结构、叶面积动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库源关系和群体整齐度等方面研究阐述了不同株高紧... 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选先玉335、郑单958和高优1号3个不同株高品种,副处理设45000,53250,61500,69750和78000株/hm25个密度,从产量及其结构、叶面积动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库源关系和群体整齐度等方面研究阐述了不同株高紧凑型玉米品种群体质量指标在密度影响下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穗粒数、株高整齐度、单株干重、结实率、籽粒库充实度、粒叶比和产叶比等指标因密度处理的变异系数均呈现高秆品种大于中秆、中秆大于矮秆的规律性变化;生育后期叶面积衰减速率,源与库的相对地位、其平衡关系因密度处理的变化趋势也以品种株高不同而不同。高秆品种适宜密度和经济系数低,群体质量易受增密的负作用影响;矮秆品种对密度反应相对迟钝,但单株生产力有限;中等株高品种合理密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理论产量高,对密度反应适中,是夏玉米理想的品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株高 密度 群体质量
下载PDF
种植样式对高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株高整齐度的影响 被引量:60
7
作者 杨利华 张丽华 +3 位作者 张全国 姚艳荣 贾秀领 马瑞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在种植密度7万株/hm2条件下设置40、50、60、70cm等行距和40+80cm大小垄5种种植样式进行试验,以5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较60、70和40+80cm处理增产5.15%~5.77%;4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次之;40+80cm大小垄与40、60、7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无... 在种植密度7万株/hm2条件下设置40、50、60、70cm等行距和40+80cm大小垄5种种植样式进行试验,以5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较60、70和40+80cm处理增产5.15%~5.77%;4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次之;40+80cm大小垄与40、60、7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无显著差异。高密度夏玉米最佳种植样式应为50cm左右等行距,最优行株比约为1.821∶。行距缩小,公顷粒数、千粒重和株高整齐度呈提高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高密度种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负影响。5种种植样式的次生根层数与条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行距 种植样式
下载PDF
冀中南夏玉米进一步高产核心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利华 张全国 +2 位作者 张丽华 张文英 马瑞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205-210,共6页
针对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区光热资源特点,提出了夏玉米“一小二高三晚”高产栽培思路,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一小”指缩小种植行距;“二高”系选种高耐密、高经济系数品种;“三晚”即适当晚定苗保整齐度,晚追肥保穗粒数和千粒重... 针对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区光热资源特点,提出了夏玉米“一小二高三晚”高产栽培思路,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一小”指缩小种植行距;“二高”系选种高耐密、高经济系数品种;“三晚”即适当晚定苗保整齐度,晚追肥保穗粒数和千粒重,晚收获提高籽粒饱满度。研究结果表明,选种耐密性好、经济系数〉0.53的品种;高密度50cm左右小行距等行种植;5—6展叶期定苗;在一般施肥水平下,重施底N肥,大喇叭口期再追施N肥30%;宜于高产。延迟夏玉米收获期至10月初,可增产5%-10%;晚收不失为一项增加产量、提高光热水肥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技术 行距 施肥 整齐度
下载PDF
施锌对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利华 郭丽敏 傅万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1-43,共3页
施用ZnO 4.2kg/hm^2对玉米N、K元素的吸收利用存在极显著协和作用,可分别提高N、K肥料利用率35.84%和141.07%,增产7.63%,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和全糖含量分别增加5.63%、5.37%、2.69%和2.29%。Zn对P的吸收利用是拮抗作用,施Zn... 施用ZnO 4.2kg/hm^2对玉米N、K元素的吸收利用存在极显著协和作用,可分别提高N、K肥料利用率35.84%和141.07%,增产7.63%,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和全糖含量分别增加5.63%、5.37%、2.69%和2.29%。Zn对P的吸收利用是拮抗作用,施Zn肥显著降低P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产量 玉米 肥料利用率 籽粒品质 氮肥 磷肥 锌肥
下载PDF
玉米施镁对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杨利华 郭丽敏 傅万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玉米施Mg与N、P、K肥料利用率呈曲线共系,适量施Mg对玉米吸收N、P、K的促进作用极显著。与仅施N、P、K肥的对照相比,玉米施用MgO 66.7kg/hm^2可分别提高N、P、K肥料利用率27.61%、18.03%和118.73%,增产6.19%;分别提高籽粒蛋白质、... 玉米施Mg与N、P、K肥料利用率呈曲线共系,适量施Mg对玉米吸收N、P、K的促进作用极显著。与仅施N、P、K肥的对照相比,玉米施用MgO 66.7kg/hm^2可分别提高N、P、K肥料利用率27.61%、18.03%和118.73%,增产6.19%;分别提高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和淀粉含量3.40%、7.14%和17.15%,降低脂肪及糖分含量2.59%与10.86%,而过量施用Mg有抑制N、P、K在植株体内积累的趋势,对产量无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镁肥 玉米 肥料利用率 氮肥 磷肥 钾肥 籽粒品质
下载PDF
不同株高玉米果穗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反应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利华 张丽华 +1 位作者 杨世丽 马瑞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5,19,共5页
为了阐明玉米不同株高品种果穗性状对密度的反应,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选先玉335、郑单958和高优1号3个不同株高品种,副处理设45 0005、3 250、61 500、69 750和78 000株/hm25个密度,调查玉米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密度对穗长、... 为了阐明玉米不同株高品种果穗性状对密度的反应,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选先玉335、郑单958和高优1号3个不同株高品种,副处理设45 0005、3 250、61 500、69 750和78 000株/hm25个密度,调查玉米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密度对穗长、穗粗、秃尖度、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与花丝干重、穗轴和穗柄干重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穗长、秃尖度、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和花丝干重6个性状因密度处理的变化幅度3品种有显著差异,穗长、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和花丝干重5个性状因密度处理的变异系数呈现了高秆品种大于中秆、中秆品种大于矮秆的规律性变化。增加密度,主要通过降低行粒数使穗粒数减少,秃尖增加幅度大于穗长和穗粗的降低幅度,出籽率是玉米品种在密度影响下表现较为稳定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高 果穗性状 密度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品种搭配及氮磷钾统筹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利华 马瑞崑 +3 位作者 张丽华 姚艳荣 张全国 贾秀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全年总产和肥效,试验在全年N、P、K肥施用总量分别为630、296、302 kg/hm2的情况下,探讨了上下茬配额及品种搭配对全年总产量的影响。4因子裂区设计,主处理为上下茬品种搭配,副处理、副副处理及次副副处理分别为N、... 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全年总产和肥效,试验在全年N、P、K肥施用总量分别为630、296、302 kg/hm2的情况下,探讨了上下茬配额及品种搭配对全年总产量的影响。4因子裂区设计,主处理为上下茬品种搭配,副处理、副副处理及次副副处理分别为N、K、P在上下茬的分配比例。品种搭配、K处理、N×P、N×P×K对年总产作用极显著,P处理、品种搭配×P×K作用显著。石新733与郑单958搭配,N平均分配,冬小麦施2/3的PK肥、夏玉米施1/3,是获取全年高产的最优方案,并突破了19 500 kg/hm2。N、P、K上下茬平均分配、或小麦均施2/3、或玉米均施2/3,都不利于全年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下载PDF
一种新型挡光环的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利华 樊学武 +2 位作者 余舜京 张向明 邹刚毅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传统形式的挡光环是将挡光环与遮光罩内壁垂直设置,文中设计的新型挡光环是将挡光环与遮光罩内壁倾斜设置,使入射杂光的反射光线和一部分散射光线在挡光环与遮光罩内壁所夹的空间内多次衰减无法出射,剩余的散射光线也大多逆向光学系统传... 传统形式的挡光环是将挡光环与遮光罩内壁垂直设置,文中设计的新型挡光环是将挡光环与遮光罩内壁倾斜设置,使入射杂光的反射光线和一部分散射光线在挡光环与遮光罩内壁所夹的空间内多次衰减无法出射,剩余的散射光线也大多逆向光学系统传播,大大消弱了到达探测器的杂散光。新型挡光环的倾角α要始终保持α>β(β为入射杂光与遮光罩内壁的夹角)的分布,才能避免一些照射到挡光环表面上的杂散光直接散射进入光学系统。文中以探测微弱星体的卡塞格林空间相机为例,在外遮光罩内部分别设置2种构型的挡光环,用T racepro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挡光环的空间相机与采用传统型挡光环的空间相机相比,其探测的星等提高了4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光环 遮光罩 杂散光 卡塞格林空间相机
下载PDF
钼对玉米吸收氮磷钾、子粒产量和品质及苗期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利华 郭丽敏 +1 位作者 傅万鑫 姚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适量施Mo(施H2 MoO4:0 33kg/hm2 ) ,可以促进玉米对NPK的吸收 ,提高NPK肥料利用率 (分别增加2 3 38%、2 6 5 2 %和 6 5 2 1% ) ,增加单产 (增产 4 35 % )及改变子粒品质 ;过量施用有抑制NPK在植株体内积累的趋势 ,与产量无益。玉米... 适量施Mo(施H2 MoO4:0 33kg/hm2 ) ,可以促进玉米对NPK的吸收 ,提高NPK肥料利用率 (分别增加2 3 38%、2 6 5 2 %和 6 5 2 1% ) ,增加单产 (增产 4 35 % )及改变子粒品质 ;过量施用有抑制NPK在植株体内积累的趋势 ,与产量无益。玉米苗期营养体内全糖、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与施Mo水平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粒产量 品质 苗期生化指标 玉米 肥料利用率 营养吸收
下载PDF
学术不端与知识产权——以学术剽窃及其治理为视角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利华 冯晓青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8,共6页
学术不端是当前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学术不端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其中部分直接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以学术剽窃为典型。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学术剽窃之作具有非独创性。学术剽窃的认定可以从前提条件和实质条件两方面... 学术不端是当前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学术不端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其中部分直接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以学术剽窃为典型。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学术剽窃之作具有非独创性。学术剽窃的认定可以从前提条件和实质条件两方面把握。规制学术剽窃应以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中心,融造以学术剽窃为耻的社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不端 知识产权 学术剽窃 著作权 独创性
下载PDF
宽谱段大口径透射式摄影镜头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利华 樊学武 邹刚毅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5-928,共4页
设计了一种宽谱段大口径透射式摄影镜头,主要光学参数:焦距f′=200mm,口径D=160mm,视场角2ω=18°,光谱范围400μm~950μm。通过增加透镜个数,分裂厚透镜,选择具有相似色散特性的玻璃等方法将双高斯物镜复杂化,并且通过减小透镜通... 设计了一种宽谱段大口径透射式摄影镜头,主要光学参数:焦距f′=200mm,口径D=160mm,视场角2ω=18°,光谱范围400μm~950μm。通过增加透镜个数,分裂厚透镜,选择具有相似色散特性的玻璃等方法将双高斯物镜复杂化,并且通过减小透镜通光口径消除部分边缘光线来改善像质。最终设计出的光学系统在空间频率30lp/mm时MTF大于0.55,且各种像差都得到了很好地校正,像质均匀,满足宽谱段大口径摄影镜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段大口径透射式摄影镜头 双高斯物镜 光学设计 像质
下载PDF
可见光、红外一体化两用相机的光学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利华 樊学武 +1 位作者 邹刚毅 余舜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92-1996,共5页
主要介绍可见光与红外一体化两用相机的光学系统设计。可见光、红外波段公用口径为1 m的主镜,可见光波段450~900 nm,采用折轴三反系统,焦距f1=12.0 m,视场1.5°×0.5°,选用TDICCD;红外波段范围8~12μm,采用主聚焦系统,... 主要介绍可见光与红外一体化两用相机的光学系统设计。可见光、红外波段公用口径为1 m的主镜,可见光波段450~900 nm,采用折轴三反系统,焦距f1=12.0 m,视场1.5°×0.5°,选用TDICCD;红外波段范围8~12μm,采用主聚焦系统,由主镜和3片锗镜组成,焦距f2=2.0 m,视场2w=2.0°,采用红外非制冷探测器。主聚焦系统的校正镜组在次镜后方一定的距离,次镜固定件可以旋转180°。旋入次镜时,光线由主镜反射进入次镜,再依次经折轴镜与三镜反射到达可见光TDICCD,实现可见光成像;旋出次镜时,光线由主镜反射进入红外校正镜组到达红外非制冷探测器,实现红外成像。系统正是通过这种次镜的旋入旋出来实现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切换。该系统将可见光与红外系统整合在一起,减小了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可使其在运行轨道上实现一星两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红外 折轴三反 主聚焦 切换
下载PDF
著作权扩张及其法律和经济学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利华 冯晓青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4,共6页
著作权保护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具有扩张的趋向。这种扩张总体上表现为保护客体的扩大、保护期限的延长、保护范围的扩大、对个人性质使用限制的增强等方面。著作权扩张可以从法律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解释。从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理论分... 著作权保护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具有扩张的趋向。这种扩张总体上表现为保护客体的扩大、保护期限的延长、保护范围的扩大、对个人性质使用限制的增强等方面。著作权扩张可以从法律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解释。从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理论分析,通过著作权扩张,在一个特定时期实现了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著作权法的宗旨。从经济学的分配效率分析,著作权的扩张是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 扩张 利益平衡 分配效率
下载PDF
基于Web三层架构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利华 李津 何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7-40,共4页
为了日常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高效,针对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开展了研究工作。在基于网络基础上,采用三层架构模式开发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平台,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实现过程。该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多级、网络化管理系统... 为了日常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高效,针对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开展了研究工作。在基于网络基础上,采用三层架构模式开发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平台,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实现过程。该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多级、网络化管理系统,面向全校范围内所有从事科研活动或者科研管理活动的人员,实现对学校科研信息与科研业务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系统 三层架构 B/S SQL SERVER
下载PDF
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的定义与计算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利华 马瑞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92-94,96,共4页
为了能定量描述作物在田间种植分布均匀程度,文中给出了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蜂巢式布局,群体中相邻植株(包括与异行相邻株)间距离相等是分布最均匀的种植样式,故可将植株田间布局近似蜂巢式的程度定义为植株田间分布... 为了能定量描述作物在田间种植分布均匀程度,文中给出了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蜂巢式布局,群体中相邻植株(包括与异行相邻株)间距离相等是分布最均匀的种植样式,故可将植株田间布局近似蜂巢式的程度定义为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当给出种植密度后,以蜂巢式布局理论上的相邻株间距离为标准,去计算田间实际种植株间距与该标准的离匀系数,即得到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它是涵盖了种植密度、株行距配置及植株田间相对位置的种植样式综合指标,比单独行距能更确切地反映作物田间布局状况,为更好地研究种植样式与产量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角度。文中还在理论上分析了行距与密度对分布均匀度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株 分布均匀度 离匀系数 布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