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需求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研究
1
作者 张道军 凌清帆 +2 位作者 陈伟 杨剩富 胡守庚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33-37,共5页
本科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家对本科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作为具有很强行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设置之初就定位于服务国家土地管理事业。该文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为例,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日常教学档案整... 本科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家对本科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作为具有很强行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设置之初就定位于服务国家土地管理事业。该文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为例,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日常教学档案整理,获取有关数据,重点分析实验课等实践教学环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状况的影响,以期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于中国土地管理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培养目标 影响因素 实践教学 土地资源管理
下载PDF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子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2
作者 曾凯豪 唐健 杨剩富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7,共12页
研究目的:揭示2021年武汉市“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功能系统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探索不同主体功能情形设定下驱动因子的影响差异性,为促进当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与空间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地理空间分... 研究目的:揭示2021年武汉市“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功能系统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探索不同主体功能情形设定下驱动因子的影响差异性,为促进当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与空间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地理空间分析法,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结果:(1)武汉市不同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农业生产功能的高值与较高值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北部与南部地区,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基本呈现“中心城区高、远城区低”的特征,生态功能的低值、高值分布特征则与建设用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高度关联;(2)研究区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互为协同关系(r=0.84),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r=-0.25)、生活功能(r=-0.25)互为权衡关系,生态功能与非农生产功能(r=-0.36)、生活功能(r=-0.4)互为权衡关系,生态与农业生产功能则无明显相互关系(r=-0.027);(3)人类活动强度、距区中心远近、土地利用强度、地表径流量是影响当地土地利用功能差异化发展的关键驱动因子,且在不同主体功能情形设定下,各因子的状态变化不尽相同。研究结论:武汉市应注重不同区域间的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平衡发展,通过建成区的生态宜居建设与城乡均衡发展改善土地利用功能间的权衡关系,并基于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制定差异化的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功能 权衡协同关系 贝叶斯网络模型 武汉市
下载PDF
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童陆亿 胡守庚 杨剩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6,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为实现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识别土地整治成效,探索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以田块为单元,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便捷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基... 研究目的:为实现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识别土地整治成效,探索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以田块为单元,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便捷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原有耕地和新增耕地综合质量进行重估,同时提出基于重估结果的耕地质量等别快速更新方法。研究结果:(1)重估结果与研究区实际调查结果相符,能够较好反映整治区耕地综合质量及其变化;(2)经土地整治后研究区19.6%的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有所提升,25.66%的原有耕地受整治活动对地表的扰动及工程措施局限性等因素影响,出现等别下降的情况,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整体偏低;(3)小规模、过度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耕地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区域耕地综合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研究可为类似区域土地质量重估提供参考借鉴,为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管理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重估 综合评价 耕地质量 等别更新 占补平衡
下载PDF
新时期地质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思考
4
作者 于晓舟 杨剩富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8期28-30,共3页
新时期高等地质教育面临更高的要求,地质类学生的思想素质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在分析地质类大学生的生源特点、培养要求和就业走向的基础上,结合所在高校当前党建工作实践中一些成功的做法,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地质类人才 大学生党建 工作模式
下载PDF
基于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以贵州岩溶山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代平 余诚 杨剩富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11年第5期198-199,共2页
贵州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的因素别有人口压力过大,自然灾害严重,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森林覆盖率低,当地干部群众认识不足,文章从岩溶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水土流失是制约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水土保持 岩溶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建设用地一体化定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垚 杨剩富 +1 位作者 张鹏 余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研究目的:探索城乡一体化定级指标体系及差异化量化方法,以西安市高陵区为例,讨论城乡一体化定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提炼城乡一致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进而构建城乡一体土地... 研究目的:探索城乡一体化定级指标体系及差异化量化方法,以西安市高陵区为例,讨论城乡一体化定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提炼城乡一致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进而构建城乡一体土地定级指标体系,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定级的目的;(2)为保证城乡土地定级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针对一致性指标和差异性指标采用两步走的方式,在一致性指标结果基础上,区分城乡差异性指标进行再量化处理;(3)实证表明,高陵区城乡建设用地级别总体趋势以城区和泾河工业园区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符合高陵区实际。研究结论: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定级是现阶段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也是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该研究建立的城乡一体化定级指标体系和差异化量化方法有望为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建设用地 土地定级 城乡定级指标体系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路径探究——基于15所开设院校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2 位作者 王占岐 朱江洪 刘成 《高等农业教育》 2023年第2期63-68,共6页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2017年以来已有15家高校陆续开设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研究在对土地整治工程专业需求和特征分析基础上,对比各开设院校的课程体系,按通识类、资源类、规划管理类和工程技术类...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2017年以来已有15家高校陆续开设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研究在对土地整治工程专业需求和特征分析基础上,对比各开设院校的课程体系,按通识类、资源类、规划管理类和工程技术类进行归类,讨论开设课程的特征、异同及其优劣势,并从课程体系、专业教材和实际教学及实习平台等方面进行专业体系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 课程体系 建设路径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三区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8
作者 魏超 吴洲 +2 位作者 叶圣 魏馨月 杨剩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9-1503,共15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识别该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对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国土空间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空间计量模型...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识别该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对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国土空间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揭示1990~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类型主要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不同发展阶段下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互竞形成了“一增双减”的国土空间格局,且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不同国土空间类型间呈现出更加繁杂多样的转换模式,耕地、绿地也越容易流失。(3)城镇空间由主核数量较少且集聚特征不明显转变为多核扩散且高值区增加,重心变化较为剧烈;农业空间次核数量增加,高值区域明显减少,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重心变动较为稳定;生态空间的核密度由空间集中转变为空间破碎,西北地区变化较为明显。(4)国土空间格局形成受到自然、人口、经济等多重因素驱动,各因素对不同空间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存在差异。应充分考虑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发展定位,加强国土空间分类管理,协调国土空间格局各驱动因素,以期为新时代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区”空间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城镇-农业-生态空间 格局演变 驱动力 长江中游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时空变化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67
9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1 位作者 叶菁 童陆亿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9,共7页
在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分法、变异系数分析法、地统计全局趋势分析法等方法探索了2001年以来中部地区80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时空变化及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2010年,中部地区分类城镇化差异呈现出... 在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分法、变异系数分析法、地统计全局趋势分析法等方法探索了2001年以来中部地区80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时空变化及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2010年,中部地区分类城镇化差异呈现出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省域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表现为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西省>湖南省。2自2001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综合水平差异总体呈现减小趋势,但这并未带来城镇化协调度的稳步增高,而是整体降低且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3武汉、长株潭城市圈内城市城镇化综合水平提升速度较快,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然而京九段等经济带所辖城市虽形成经济协作关系,但在城镇化协同发展上还未显现明显规律。4中部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中部重大经济战略体的形成、产业转移承接及集聚要素创新等因素对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时空格局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协调度 时空变化 形成机制 中部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宗地尺度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1 位作者 陈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97-2404,共8页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区域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我国土地集约利用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立足综合利用城镇"二调"数据库和遥感影像图等现有土地利用基础信息,以钢构企业为例,通过行...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区域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我国土地集约利用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立足综合利用城镇"二调"数据库和遥感影像图等现有土地利用基础信息,以钢构企业为例,通过行业用地效益评价、模型模拟等方法,尝试从宗地尺度探讨行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优化方法。研究结果显示:①利用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的包括地均产值等在内的8个评价因子组成的钢构行业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典型研究区数据测算,其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总分值能客观反映当地实际情况;②通过多项式拟合模型模拟土地利用效益与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寻钢构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最优控制值和建设目标值的确定思路,并结合研究区实际评价结果,提出了控制标准的相关建议,如容积率≥0.4,建筑系数≥30%,绿地率≤25%等,以及相应的建设目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集约利用 控制指标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钢构产业 团风县
原文传递
特殊自然地物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1 位作者 徐枫 童陆亿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749,共12页
揭示微观影响因素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作用关系,是提高城市地价和房价预测水平,有效进行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本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定量测度与分析特殊自然地物湖、江、山体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 揭示微观影响因素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作用关系,是提高城市地价和房价预测水平,有效进行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本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定量测度与分析特殊自然地物湖、江、山体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尝试根据影响因素作用的差异解释住宅地价和房价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部分原因。结果表明:(1)住宅地价和房价与各自然地物之间呈现空间非平稳的影响作用关系;(2)湖对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平均边际价值分别为0.11元/m2、0.52元/m2,江均为0.15元/m2;在区域分布上,住宅地价和房价高值区受湖和江的影响更显著,面积较大的湖泊(如东湖)因受周边商服繁华程度、供给能力等因素影响对住宅地价和房价的作用存在各向异性;城市的山体或因坡度小、分布零散及周边特殊用地结构如黄鹤楼等保护性建筑限制了区域土地的商业开发,使其对住宅地价和房价影响作用不显著;(3)住宅地价与房价受湖影响的作用变化趋势并未呈现空间一致性,而是切合了区域住宅地价和房价的价格走势,且变化幅度与价格高低呈正相关;住宅地价和房价受江影响的边际作用力大小差别不大,空间上表现为梯度和圈层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平稳性 住宅地价 房价 特殊自然地物 山体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城市地价与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关系——基于湖北省80个县(市、区)的测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瞿诗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5-334,共10页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类地价与城镇化率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湖北省县域商业和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微弱的集聚分布;工业地价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呈微弱的离散分布;各城市城镇化程度对地价的影响并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对商业地价的正向作用表现为:鄂中地区>鄂东地区>鄂西地区;对住宅地价的影响作用表现为鄂东较鄂中地区敏感,且为正相关关系,而鄂西地区呈明显负相关;对工业地价的影响表现为正向关系,且鄂东地区>鄂中地区>鄂西地区。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省域地价管理中,不仅应加强中心城镇地价与周边城镇地价的衔接,引导人口的集聚与分流,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经济体的城镇化协同发展;而且应该注重地价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杠杆作用,结合鄂东、鄂中、鄂西地域差异,分用途实施精准调控,遏制不正当地价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商业地价 住宅地价 工业地价 空间分布 湖北省
原文传递
功能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调发展特征及障碍因素诊断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超 张梦鑫 +2 位作者 吴洲 邢健 杨剩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2-2044,共13页
城乡协调发展是调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也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善城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城乡协... 城乡协调发展是调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也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善城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揭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发展特征,厘清制约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功能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乡村功能区域差异持续缩小,城镇功能区域差异有所扩大;空间上,乡村功能指数呈现“西高东低”分布特征,城镇功能指数高、低值区呈零散分布,空间格局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2)研究期间,城乡功能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城乡发展更为协调;空间上,分布格局呈现“西高东低”分布特征,但城乡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较小且相对稳定。(3)提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水平要优先解决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城镇创新发展。最后,基于城乡耦合协调度、障碍因素诊断,进一步提出优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耦合协调度 时空分异 障碍度 长江中游城市群
原文传递
城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定量识别与时空异质性——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6
14
作者 瞿诗进 胡守庚 +1 位作者 李全峰 杨剩富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1-1380,共10页
定量测度微观因素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是有效揭示住宅地价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本文基于武汉市2007-2015年公开出让的住宅地价样点数据,采用广义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修正的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测度微观影响因素对住宅... 定量测度微观因素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是有效揭示住宅地价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本文基于武汉市2007-2015年公开出让的住宅地价样点数据,采用广义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修正的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测度微观影响因素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各要素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复杂,空间区域差异明显,具体而言:(1)2007-2015年间,武汉市住宅地价因素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容积率>医院>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铁>公园。(2)在时序上,城市中心对住宅地价的影响程度呈增强趋势;城市副中心对住宅地价影响整体有所减弱;医院对住宅地价的作用程度呈指数式上涨;地铁对住宅地价增值作用主要发生在开通后;公园的影响持续下降;容积率的影响则在时序上先减后增,与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呈反向变动关系。(3)在空间上,在二环内中心区域,公园、容积率等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较高;而在二环以外,与生活便利性相关的地铁、医院对住宅地价的作用更强;城市中心和副中心功能对住宅地价作用在空间上的互补效应明显。基于研究结果,强化景观用地等的宏观配置和保护力度,审慎确定容积率等是当前城市土地管理值得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用地 影响因素 时空分异 特征价格模型 武汉市
原文传递
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剩富 张鹏 邹秋丽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0-798,共9页
探讨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江岸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住房交易数据,从住房建筑特征、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学区特征等方面构建... 探讨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江岸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住房交易数据,从住房建筑特征、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学区特征等方面构建Hedonic模型,探索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同时引入政策公告期(T_(1))、政策实施期(T_(2))两个时间虚拟变量以及对口中小学质量和时间的交互项,研究学区制政策实行前后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学校质量对学区房价格有着显著正向作用,且对口初中质量比小学的影响更加明显。具体而言,小学质量升高一级,住房价格将平均升高11.7%;初中质量升高一级,住房价格将平均升高27.6%。②在T_(1)期,学区制政策因素对小学学区和初中学区房价的影响系数S1T_(1)和S2T_(1)分别为0.049、0.074;在T_(2)期,学区制政策因素对小学学区和初中学区房价的影响系数S1T_(2)和S2T_(2)分别为0.060、0.089。分析发现,由于受到相关住房和入学政策落实实效与居民消费预期等影响,研究期内学区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对江岸区优质教育的资本化效应为正效应,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效果尚未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 教育公平 房价 资本化 影响因素 HEDONIC模型 武汉市
原文传递
武汉市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剩富 付文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3,共9页
城市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是掌握土地市场形势的关键环节,对区域土地供应体制机制建设和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土地供应的结构绩效、经济绩效、公平绩效、生态绩效四个层面构建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 城市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是掌握土地市场形势的关键环节,对区域土地供应体制机制建设和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土地供应的结构绩效、经济绩效、公平绩效、生态绩效四个层面构建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改进可拓物元模型对2003—2017年武汉市土地供应绩效进行评价,并通过障碍度指标评价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①2003—2017年武汉市土地供应绩效总体绩效水平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由2003年Ⅰ级(差)上升至2017年的Ⅳ级(良好),其中结构功能绩效和经济绩效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公平绩效出现陡升陡降,生态绩效显著提升,分析发现四类绩效水平受土地供应方式、产业布局调整、住房市场调控、城市环境治理等政策影响较大。②2003—2017年武汉市土地供应绩效的障碍因素中,结构障碍和公平障碍是主要的障碍来源,随后是经济障碍,以及环境障碍,而具体障碍因子有住宅用地供应比例、工矿仓储用地供应比例、土地利用率、地均第三产业增长、土地出让金在财政收入中占比、土地综合地价水平、人均绿地面积7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供应 绩效评价 经济绩效 生态绩效 改进可拓物元模型 土地市场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基于多源数据和集成学习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模拟——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鹏 胡守庚 +1 位作者 杨剩富 成佩昆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64-1677,共14页
精准刻画城市住宅地价分布特征,对于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效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住宅地价与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给地价分布精细模拟带来了挑战。论文旨在探索基于地理大数据和集成学习的城... 精准刻画城市住宅地价分布特征,对于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效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住宅地价与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给地价分布精细模拟带来了挑战。论文旨在探索基于地理大数据和集成学习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模拟方法体系,以满足快速、精准监测地价动态变化的需要。选取武汉市为典型区,以住宅用地交易样点、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和夜间灯光影像为数据源,以500 m分辨率网格为估价单元,提取POI核密度和夜间灯光强度作为住宅地价预测变量,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bagging、stacking集成方法构建住宅地价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其精度。研究发现:①单个机器学习算法中,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预测精度最高,接下来依次是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k-NN)、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BP-NN);②在提升单个算法预测精度方面,stacking方法的性能优于bagging方法,使用stacking集成SVR和k-NN的地价预测模型精度最高,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仅为8.29%,拟合优度R2达0.814;③基于论文所构建模型生成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图能有效表征价格圈层分布特征和局部奇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住宅地价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宅地价 土地价格分布 机器学习 POI 夜间灯光影像 武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