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连油田弱凝胶调驱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秀田 汪宝新 +3 位作者 陈龙伟 杨华振 邵忠秋 宋科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49-52,共4页
二连油田成藏规模小,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受沉积环境和构造破碎影响,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油田已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平均采收率仅17.3%,近井处理已不能解决油层深部的极度非均质问题。2001年开始引进弱凝胶调驱技术,在室内物... 二连油田成藏规模小,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受沉积环境和构造破碎影响,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油田已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平均采收率仅17.3%,近井处理已不能解决油层深部的极度非均质问题。2001年开始引进弱凝胶调驱技术,在室内物模试验的基础上筛选了适合蒙古林砂岩油藏和吉45断块弱凝胶配方体系,并选择蒙古林砂岩砂西断块中部4个井组和吉45断块TⅠ中下油组5个井组进行了先导试验,取得很好的降水增油效果,到2005年底,2个区块累计增油9.1144×104t,并形成了一套整合的现场注入工艺和试验评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深调弱驱 改善 非均质性 二连油田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产量预测的一种新模型
2
作者 宋社民 郭素欣 +1 位作者 邱利瑞 杨华振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1年第2期76-77,73,共3页
本文根据 Aronofsky等人由试验提出的产量递减模型 ,将采出程度与时间的关系模型转变为了阶段产量与时间的关系模型。由于每个裂缝性油藏有其本身的裂缝发育和裂缝展布特征 ,而不同的裂缝发育和展布特征必将导致油藏的递减规律也不相同... 本文根据 Aronofsky等人由试验提出的产量递减模型 ,将采出程度与时间的关系模型转变为了阶段产量与时间的关系模型。由于每个裂缝性油藏有其本身的裂缝发育和裂缝展布特征 ,而不同的裂缝发育和展布特征必将导致油藏的递减规律也不相同。因此 ,当裂缝性油藏处于递减阶段时 ,应用上述模型能准确地预测产量递减规律和可采地质储量等。应用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 ,对阿北安山岩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以来 ,产量递减阶段的数据进行了拟合和预测 ,与应用翁氏模型和水驱特征曲线两种方法分别预测的产量及可采储量对比 ,相对误差减小了 0 .0 1个百分点。实践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产量预测模型适用于注水开发的裂缝性油藏的产量递减阶段 ,计算简单、快捷、相对误差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产量预测 模型 油田注水开发 产量递减
下载PDF
新型UHPC-NC组合盖梁的结构设计与试验分析
3
作者 刘慈军 李立峰 +5 位作者 邵旭东 陈涛 张冠华 王佳伟 杨华振 赵亚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5-2363,2375,共10页
为了实现城市高架桥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超大规模盖梁的装配化、快速化施工,提出由钢板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制作的外壳及现浇核心混凝土(NC)组成的新型UHPC-NC组合盖梁.为了探究外壳UHPC和钢模板厚度对受力性能的影响,对不同UHPC和... 为了实现城市高架桥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超大规模盖梁的装配化、快速化施工,提出由钢板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制作的外壳及现浇核心混凝土(NC)组成的新型UHPC-NC组合盖梁.为了探究外壳UHPC和钢模板厚度对受力性能的影响,对不同UHPC和钢板厚度进行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自重作用下,外壳的刚度受UHPC和钢板厚度及其比例的共同影响.当张拉预应力和浇筑混凝土时,UHPC和钢板越厚,外壳的受力性能越好,但是经济性会降低,建议采用UHPC厚70 mm,钢板厚6 mm的方案.为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设计1∶2.5的缩尺模型,开展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UHPC-NC组合盖梁的受力性能好,安全储备较高,可以为盖梁的装配化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梁 装配化施工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方案设计
下载PDF
内陆干旱地区钢桥长效防腐蚀设计、施工及使用寿命
4
作者 杨华振 贾建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80,共2页
0大桥概况及腐蚀环境 钢桥具有跨径大、承载能力强、施工工期短的特点,正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我国新建的果子沟钢桥桥梁全长700m,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式。钢桁梁为“N”形,2片主桁中心间距为26m,高6m,节间长度6m,系焊接整体... 0大桥概况及腐蚀环境 钢桥具有跨径大、承载能力强、施工工期短的特点,正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我国新建的果子沟钢桥桥梁全长700m,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式。钢桁梁为“N”形,2片主桁中心间距为26m,高6m,节间长度6m,系焊接整体节点结构式。主桁上下弦杆采用箱形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工期 防腐蚀设计 干旱地区 使用寿命 钢桥 桥长 内陆 腐蚀环境
下载PDF
大跨径多塔斜拉桥非线性静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华振 胡剑 程龙 《交通科技》 2011年第3期7-10,共4页
以一座在建的多塔结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多塔斜拉桥的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考虑拉索垂度效应、结构大位移和梁柱效应3种几何非线性因素,进行了大跨度多塔斜拉桥空间非线性静力分析,给出了桥梁... 以一座在建的多塔结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多塔斜拉桥的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考虑拉索垂度效应、结构大位移和梁柱效应3种几何非线性因素,进行了大跨度多塔斜拉桥空间非线性静力分析,给出了桥梁结构主梁、桥塔以及斜拉索的位移及内力云图,结果表明:多塔斜拉桥的主跨跨中位移变形最大,为33.2 cm;边塔弯矩随高度的变化各不相同,塔底弯矩最大;斜拉索的最大索力在边塔外侧的辅助墩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塔斜拉桥 ANSYS 非线性 静力分析
下载PDF
海南铺前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盛 杨华振 +2 位作者 罗嗣碧 吴敬武 孙平宽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9,共6页
海南铺前大桥是位于强震区、跨越铺前湾及活动断层的跨海大桥。全桥共分4个区段:主桥采用(230+230)m独塔("文"字形桥塔)钢箱梁斜拉桥;跨断层引桥采用(2×58+60+5×58+57+58)m钢箱梁桥;文昌侧引桥与海口侧引桥均采用... 海南铺前大桥是位于强震区、跨越铺前湾及活动断层的跨海大桥。全桥共分4个区段:主桥采用(230+230)m独塔("文"字形桥塔)钢箱梁斜拉桥;跨断层引桥采用(2×58+60+5×58+57+58)m钢箱梁桥;文昌侧引桥与海口侧引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跨度布置分别为3×(4×30)m+3×(5×30)m+6×50m和4×(5×50)m+4×(4×50)m。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海域浅层地震勘探及钻孔相互验证技术对断裂带进行准确勘探;主桥采用半飘浮+阻尼器的抗震体系,采取减隔震支座、防落梁措施、断层错位调节装置等进行抗震设防;针对强风作用采取优化主梁断面、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在桥塔两侧设置风屏障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斜拉桥 桥位 桥型 强震 断层 强风 总体设计
下载PDF
铺前大桥主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及减震设计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向东 赵亚龙 杨华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7-91,共5页
海南铺前大桥主桥为跨度(230+230)m的独塔扁平钢箱梁斜拉桥。鉴于工程场地近场发生过7.5级的大地震,需进行近断层地震响应分析。在PEER数据库选取4组近断层场地震动,进行调幅使之匹配设计目标反应谱。采用MIDAS Civil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 海南铺前大桥主桥为跨度(230+230)m的独塔扁平钢箱梁斜拉桥。鉴于工程场地近场发生过7.5级的大地震,需进行近断层地震响应分析。在PEER数据库选取4组近断层场地震动,进行调幅使之匹配设计目标反应谱。采用MIDAS Civil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主桥在4组地震动输入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震设计。该桥纵向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纵向均设活动支座,在桥塔、主梁间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及横向E型钢阻尼器,同时在主梁、边墩间设置横向E型钢阻尼器。采用数值分析和模型振动台试验对减震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置阻尼器后有效减小了主桥的地震响应,主桥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近断层地震 脉冲效应 地震响应 半飘浮体系 阻尼器 减震设计
下载PDF
П形截面主梁斜拉桥剪力滞效应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戴万江 肖威 +1 位作者 杨华振 张少勇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09年第4期165-168,共4页
以温州某П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分析自重、斜拉索索力、预应力、对称活载及其组合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问题,研究该种桥型主梁剪力滞系数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П形断面在单项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变形从... 以温州某П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分析自重、斜拉索索力、预应力、对称活载及其组合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问题,研究该种桥型主梁剪力滞系数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П形断面在单项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变形从梁肋向两侧逐渐减小,且轴向力作用能减弱剪力滞效应;在作用效应组合下,截面出现负剪力滞现象,这亦为同类桥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主梁 П形截面 剪力滞效应
下载PDF
东新高速沙湾特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华振 孟庆标 蔡向阳 《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9-183,共5页
沙湾特大桥主桥为177.5m+248m+117.5m的部分斜拉桥,桥宽达34.0m,无论跨度、桥宽及荷载均处于国内外同类型桥梁的前列,介绍了本桥的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及结构特点,为今后我国类似桥梁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部分斜拉桥 大悬臂箱梁 设计
原文传递
主跨200m混合梁刚构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钱 陈善波 +3 位作者 李法雄 唐方清 杨华振 刘大成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60-163,共4页
瓯江大桥主桥为(84+200+84)m=368m 3跨一联变截面混合梁刚构桥,建成后将成为继重庆石板坡大桥之后国内第二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从结构设计、钢-混结合段、体外预应力、耐久性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等5个方面介绍主桥设计要点及创新理念,为... 瓯江大桥主桥为(84+200+84)m=368m 3跨一联变截面混合梁刚构桥,建成后将成为继重庆石板坡大桥之后国内第二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从结构设计、钢-混结合段、体外预应力、耐久性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等5个方面介绍主桥设计要点及创新理念,为同类型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合梁刚构桥 总体设计 钢-混结合段 体外预应力
原文传递
瓯江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方清 罗嗣碧 杨华振 《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131,共5页
瓯江大桥主桥为84m+200m+84m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主桥纵断面受通航净空等限制,为有效降低主梁梁高,主跨跨中设置了80m长钢箱梁,介绍了本桥的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及结构特点,为今后我国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连续刚构 混合梁 组合结构 设计
原文传递
瓯江大桥混合梁刚构桥钢混结合部构造
12
作者 刘钱 邓昭伟 +1 位作者 王亚飞 杨华振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323-325,共3页
混合梁桥由于其自身的受力优点,应用日渐广泛。本文阐述了混合梁桥钢-混结合部的内在受力要求和构造特点,指出了结合段内预应力筋的设置原则及剪力键数量计算的原理,介绍了瓯江大桥结合段的实际构造,对混合梁桥结合段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混合梁桥由于其自身的受力优点,应用日渐广泛。本文阐述了混合梁桥钢-混结合部的内在受力要求和构造特点,指出了结合段内预应力筋的设置原则及剪力键数量计算的原理,介绍了瓯江大桥结合段的实际构造,对混合梁桥结合段进一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以供在对混合梁桥结合段的设计和计算有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大桥 混合梁刚构桥 结合部构造 PBL 剪力栓钉
原文传递
温州瓯江大桥设计方案构思
13
作者 罗嗣碧 唐方清 +1 位作者 孔祥升 杨华振 《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基于城市桥梁的景观要求,对瓯江大桥提出了提篮式拱桥方案和自锚式悬索桥方案,两种方案均能很好地融合桥位处的自然环境。提篮式拱桥方案和高低塔自锚式悬索桥方案同时进入本桥方案竞赛的前三名。介绍了此方案的构思及其景观效果,为同... 基于城市桥梁的景观要求,对瓯江大桥提出了提篮式拱桥方案和自锚式悬索桥方案,两种方案均能很好地融合桥位处的自然环境。提篮式拱桥方案和高低塔自锚式悬索桥方案同时进入本桥方案竞赛的前三名。介绍了此方案的构思及其景观效果,为同类型的桥梁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景观 方案设计 提篮式 拱桥 自锚式 悬索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