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电动增压系统的设计及其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卫波 杨南杰 吴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6-872,共7页
采用电动增压器与废气涡轮增压器并联联合工作原理,设计一套电动增压系统,以解决柴油增压技术存在的低转速下急加速冒黑烟和扭矩不足的问题.同时,基于工况划分研制控制策略,运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对电动增压系统的精准控制,改善发动机综... 采用电动增压器与废气涡轮增压器并联联合工作原理,设计一套电动增压系统,以解决柴油增压技术存在的低转速下急加速冒黑烟和扭矩不足的问题.同时,基于工况划分研制控制策略,运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对电动增压系统的精准控制,改善发动机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电动增压系统性能可靠,在低转速中、高负荷时,电动增压系统柴油机最多能降低发动机45%的排气烟度和40%的NOx排放,提高发动机6.7%的输出扭矩,降低14.3%的燃油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增压系统 模糊控制 柴油发动机 台架试验
下载PDF
车用增压器径流式涡轮转静干涉效应研究
2
作者 张卫波 张婷霞 +2 位作者 王宝丰 林昌乐 杨南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06-2114,共9页
为研究增压器径流式涡轮内部转静干涉效应对涡轮内部流动损失、涡轮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的影响,借助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径流式涡轮三维模型,运用非线性谐波法并结合增压器变工况的实际运行特性对涡轮增压器径流式涡轮内部转静干涉效应进... 为研究增压器径流式涡轮内部转静干涉效应对涡轮内部流动损失、涡轮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的影响,借助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径流式涡轮三维模型,运用非线性谐波法并结合增压器变工况的实际运行特性对涡轮增压器径流式涡轮内部转静干涉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式涡轮内部转静干涉效应的主导因素是尾迹干扰,喷嘴环流道的后半弦长位置及整个涡轮叶轮流道是主要形成区域,形成机理是涡轮叶排的势流干扰受到主流流动的阻滞而造成迁移的距离有限,而尾迹能够随着主流的流动向下游输运。转静干涉作用的影响因素是转静叶间距离,合理增大径隙比结构参数可以改善涡轮内部的气动特性。叶顶间隙涡与上游尾迹相互作用以及尾迹与通道涡等涡系的强烈掺混是涡轮叶轮流道内呈现非定常流动的主要因素。合理减小涡轮叶顶间隙比能够降低涡轮内部流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器 径流式涡轮 转静干涉 流场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