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又陵 高国英 +1 位作者 温和平 蒋靖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6,共8页
利用几种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前兆群体异常与新疆区域地震活动的关系;在单项观测手段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新疆中短期前兆异常、尤其是短期异常的特征及阶段性演化标志;剖析了2个典型震例。研究认为,新疆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异常存在明显... 利用几种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前兆群体异常与新疆区域地震活动的关系;在单项观测手段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新疆中短期前兆异常、尤其是短期异常的特征及阶段性演化标志;剖析了2个典型震例。研究认为,新疆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异常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综合分析方法可为中短期预测的提供依据;多测项前兆异常的准同步转折是阶段性发展的主要指标;短期内多种异常的集中出现可能是进入短期阶段的标志;在无明显趋势性的背景异常时,大范围、多测项的前兆突变可能是强远震的异常特征;形变异常强度AF值可为判定地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异常 特征研究 短期异常 区域地震 群体异常 形变异常 远震 基础 强度 判定
下载PDF
新疆地倾斜地震短期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又陵 孙甲宁 +1 位作者 高国英 温和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8,共5页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部分4级和5级以上地震前地倾斜资料所出现的短期和临震异常变化,统计了异常开始至发震时间、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异常量级及异常形态等,通过对典型震例的剖析得出了中强地震和远场强地震前的...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部分4级和5级以上地震前地倾斜资料所出现的短期和临震异常变化,统计了异常开始至发震时间、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异常量级及异常形态等,通过对典型震例的剖析得出了中强地震和远场强地震前的地倾斜短期异常特征。在地震前的短临阶段,异常的项数和异常量级急剧增加;震级不同,异常起始时间和发震的优势时段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中强地震 地倾斜 短期异常特征
下载PDF
新疆竖直摆倾斜仪的观测精度与震兆异常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又陵 裴宏达 +1 位作者 徐道尊 杜新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0-345,共6页
对竖直摆倾斜仪在新疆近10年的运行情况做系统分析后认为,该类仪器观测精度较高且功耗小,管理方便.其中井下仪器稳定性好,受干扰小,性能明显优于峒体仪器.地震前显示了一定的中短期前兆异常.
关键词 竖直摆倾斜仪 新疆 观测精度 地震前兆 功耗 固体潮 干扰
下载PDF
新疆数字化形变观测的潮汐参数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又陵 马世贵 +1 位作者 李晓东 哈斯高娃 《内陆地震》 2009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利用潮汐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了新疆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的精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主波M2波、O1波的潮汐因子的纬度分布与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中误差小;各台仪器的观测精度达到并超过了中国地震局形变Ⅰ类台的标准;地倾斜类观测仪... 利用潮汐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了新疆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的精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主波M2波、O1波的潮汐因子的纬度分布与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中误差小;各台仪器的观测精度达到并超过了中国地震局形变Ⅰ类台的标准;地倾斜类观测仪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尤其是水管倾斜仪的各项指标普遍高于其他类仪器,mγ<0.005;硐体应变仪的δα/α<0.03,体应变仪的δα/α<0.01,超过δα/α<0.05的指标。研究还发现,个别台站仪器定向和方位角存在较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形变观测 潮汐参数 精度 稳定性
下载PDF
新疆数字化地磁台站的场地勘选、建设、运行及其资料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又陵 郑黎明 +3 位作者 李晓东 高祥真 杨福喜 孙海军 《内陆地震》 2009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简要介绍了新疆数字化地磁台站的勘选和建设情况,从现有的资料分析,建成后的台站完全达到了设计目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观测结果。部分台站FHD质子磁力仪观测的背景噪声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关键词 数字化地磁观测 场地勘选 台站建设 质量分析
下载PDF
北天山西段中强地震前地倾斜异常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又陵 高国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北天山西段3次5级地震前地倾斜异常的特征,得出:在时间上呈较明显的阶段性,空间上存在 由西向东迁移(向震中迁移)的过程。并用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对地倾斜的异常特征作了较好的解释。北天山85°经 线东西两侧震源机制解差... 研究了北天山西段3次5级地震前地倾斜异常的特征,得出:在时间上呈较明显的阶段性,空间上存在 由西向东迁移(向震中迁移)的过程。并用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对地倾斜的异常特征作了较好的解释。北天山85°经 线东西两侧震源机制解差异明显,表明这一地区受力环境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地倾斜 震源机制解 异常特征 中强地震 震中 经线 过程 迁移 阶段性
下载PDF
新疆数字化前兆台网建设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又陵 赵建政 +3 位作者 许秋龙 郑黎明 李晓东 哈斯高娃 《内陆地震》 2009年第2期97-106,共10页
简要概述了新疆数字化前兆台网的建设工程及主要内容,认为项目的建设已达到预期的目标。项目的建设为新疆的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前兆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将为今后前兆观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数字化前兆观测 场地勘选 台网建设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区定点形变中短期地震前兆识别预报方法及效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又陵 徐道尊 温和平 《内陆地震》 1999年第4期314-324,共11页
应用“七五”、“八五”攻关确定的6 种分析方法并运用2 种新方法,对天山地区10 个测点的定点形变资料进行全时空扫描,归纳出天山地震带MS≥5.0 地震的异常特征,获得了各种方法地震三要素的异常识别指标。并对各项结果从物理意义和统计... 应用“七五”、“八五”攻关确定的6 种分析方法并运用2 种新方法,对天山地区10 个测点的定点形变资料进行全时空扫描,归纳出天山地震带MS≥5.0 地震的异常特征,获得了各种方法地震三要素的异常识别指标。并对各项结果从物理意义和统计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应用R值、V值评分法对各种方法的预报效能进行了统一评价,最后总结出天山地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地形变异常 异常形态 预报指标 地震前兆 预报效能评价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区定点形变群体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又陵 曲延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6,共6页
利用定义的形变异常密度和趋势分析法研究了 1 990~ 2 0 0 0年新疆天山地区定点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群体异常特征及与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 ,各分区形变资料显示的高密度异常在时间上与 b值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与该地区的中... 利用定义的形变异常密度和趋势分析法研究了 1 990~ 2 0 0 0年新疆天山地区定点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群体异常特征及与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 ,各分区形变资料显示的高密度异常在时间上与 b值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与该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一组中强地震前 2~ 4年能观测到形变趋势项的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形变 异常密度 地震活动 天山地区 新疆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新疆定点形变异常初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又陵 温和平 张翼 《内陆地震》 2002年第4期317-324,共8页
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发生在新疆形变监测台网的东南 ,距震中 70 0— 1 2 0 0 km范围内有 6台项资料显示出地壳形变前兆异常。分析认为地壳形变异常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中短期异常多出现在 NS向 ,8.1级地震前 2 0天 EW向出现加速或... 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发生在新疆形变监测台网的东南 ,距震中 70 0— 1 2 0 0 km范围内有 6台项资料显示出地壳形变前兆异常。分析认为地壳形变异常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中短期异常多出现在 NS向 ,8.1级地震前 2 0天 EW向出现加速或反向突变 ,临震前 4天重力仪记录到强烈的地脉动异常。这些异常的出现与 2 0 0 0— 2 0 0 1年中国西部地区 3次明显的地壳水平运动在时间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新疆 地震前兆 地壳形变 震前地脉动
下载PDF
新疆形变固体潮观测与中强地震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又陵 刘辉 +2 位作者 江崇昆 齐健 马学军 《华南地震》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分析了新疆几个形变台潮汐因子的时间分布及震兆异常特征,认为震兆异常的统计关系为:异常范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5级地震前可能在100km范围出现异常,5 5级左右的地震可能达250km,而8级地震的异常范围则达到1000km以上;异常持续时间... 分析了新疆几个形变台潮汐因子的时间分布及震兆异常特征,认为震兆异常的统计关系为:异常范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5级地震前可能在100km范围出现异常,5 5级左右的地震可能达250km,而8级地震的异常范围则达到1000km以上;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呈正比关系,5级地震异常持续1~5个月,6级地震3~7个月;异常幅度与值受格值影响较大,在异常判定前观测仪器的精度及环境干扰关系密切;部分台的γm2必须做相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地震 异常特征 形变固体潮 记录格值
下载PDF
2003年俄、中、蒙交界M7.9地震前地倾斜异常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又陵 刘建民 +1 位作者 于克滋 杜新民 《内陆地震》 2005年第2期97-104,共8页
简要归纳了M7.9地震前地倾斜记录的异常及其特征,认为M7.9地震前地倾斜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异常,趋势异常持续3年以上,中短期异常由近场向600km范围扩展,700—850km范围的多个台站记录到较明显的临震异常,富蕴台地倾斜的掉格图像是M7.9地... 简要归纳了M7.9地震前地倾斜记录的异常及其特征,认为M7.9地震前地倾斜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异常,趋势异常持续3年以上,中短期异常由近场向600km范围扩展,700—850km范围的多个台站记录到较明显的临震异常,富蕴台地倾斜的掉格图像是M7.9地震最突出的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中、蒙M7.9地震 地倾斜异常 异常图像
下载PDF
新疆前兆群体异常与中强以上地震的短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又陵 温和平 高国英 《内陆地震》 2006年第3期211-218,共8页
前兆群体异常是强震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用定义的“前兆综合异常比b(t)”,对新疆不同地区、不同档地震前的群体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当前的观测条件下,无震时段综合异常比约为0.10~0.20,地震前4~9个月异常比值增大。在... 前兆群体异常是强震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用定义的“前兆综合异常比b(t)”,对新疆不同地区、不同档地震前的群体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当前的观测条件下,无震时段综合异常比约为0.10~0.20,地震前4~9个月异常比值增大。在异常记录完整条件下,可能出现2次峰值,反映前兆异常发展中的成组特征,峰值异常比:勾0.50~0.70,震前0.5个月前后降到0.30,可能是地震发生的短临信号。7级地震前远场短临异常显著,在缺少近场资料时,强震多发生在群体异常的峰值前后。该方法较客观地描述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对强地震的短临跟踪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前兆群体异常 短临预测 前兆综合异常比
下载PDF
新疆数字化重力观测台站的场地勘选、建设、运行及其资料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又陵 赵建政 +2 位作者 李晓东 马世贵 哈斯高娃 《内陆地震》 2009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简要介绍了新疆数字化重力台站的勘选和建设情况,建成后的台站完全达到了设计目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观测结果。GS-15型重力仪的改造是成功的,但气压干扰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PET潮汐重力仪的性能优良,潮汐分析的精度≤0.001。
关键词 数字化重力观测 场地勘选和建设 资料评价
下载PDF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8.1地震前的缓慢地震事件 被引量:62
15
作者 杨又陵 赵根模 +2 位作者 高国英 杨港生 韩润泉 《国际地震动态》 2003年第9期1-4,共4页
2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M 8 1地震前发生了缓慢运动事件 ,新疆地震台网记录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事件在大震前 3 5天开始出现 ,长周期前驱波持续约4 7小时 ,波列呈现规则的正弦波形 ,视周期约为 8 8秒。笔者认为 ,该慢地震事件是M... 2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M 8 1地震前发生了缓慢运动事件 ,新疆地震台网记录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事件在大震前 3 5天开始出现 ,长周期前驱波持续约4 7小时 ,波列呈现规则的正弦波形 ,视周期约为 8 8秒。笔者认为 ,该慢地震事件是M 8 1大震前中昆仑断裂临震预滑动引起的。事实表明 ,慢地震的观测与研究对深入了解断层失稳过程和实现地震短临预报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也显示了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前驱波 缓慢地震事件 地震观测
下载PDF
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M5.4地震地形变异常及其演化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又陵 张翼 《内陆地震》 2005年第3期241-248,共8页
分析了新疆石河子M5.4地震前震中250km范围内定点形变的观测资料,认为从2002年5月到震前,单测项异常随时间起伏,多台异常在时间上连续发展并呈增加趋势,震前20天位于震中附近的台站出现临震突变;异常在空间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 分析了新疆石河子M5.4地震前震中250km范围内定点形变的观测资料,认为从2002年5月到震前,单测项异常随时间起伏,多台异常在时间上连续发展并呈增加趋势,震前20天位于震中附近的台站出现临震突变;异常在空间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向震中区发展的态势。与1996年沙湾M5.2地震前的形变异常进行比较,认为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M5.4地震 形变异常 异常演化
下载PDF
乌什地震台倾斜固体潮观测与震兆异常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又陵 唐九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247,共6页
选择新疆乌什台1988-2003年石英倾斜仪的记录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的潮汐分析方法求解乌什地区的倾斜潮潮汐参量。对结果的分析认为:半主波潮汐参量的观测精度优于0.001,长期稳定性优于2%;在周围地区6级地震前可能记录到了γm2值的异常变... 选择新疆乌什台1988-2003年石英倾斜仪的记录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的潮汐分析方法求解乌什地区的倾斜潮潮汐参量。对结果的分析认为:半主波潮汐参量的观测精度优于0.001,长期稳定性优于2%;在周围地区6级地震前可能记录到了γm2值的异常变化,但异常量级小于理论量级;水管倾斜仪的观测结果与石英倾斜仪的一致性很好,精度和稳定性更优于石英倾斜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倾斜观测 潮汐参量 前兆异常 乌什地震台
下载PDF
新疆克孜尔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又陵 杨欣 《内陆地震》 1996年第2期147-154,共8页
分析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附近震群的活动特征、跨断层(F2)形变测量资料及库区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认为库区附近的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无关,亦不属于水库诱发地震,而且不是由于F2断层活动所致。
关键词 地震群 地震活动性 克孜尔水库 新疆
下载PDF
地倾斜异常图像与地震预测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又陵 刘辉 +1 位作者 齐健 江崇昆 《四川地震》 2004年第4期41-46,共6页
系统分析了1988~1998年期间新疆4个台站、5套地倾斜仪记录到的异常图像,发现与周围的4级以上及强远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对图像特征、典型震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异常图像的识别标志、与地震关系的定性指标;对异常图像的可能机制作... 系统分析了1988~1998年期间新疆4个台站、5套地倾斜仪记录到的异常图像,发现与周围的4级以上及强远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对图像特征、典型震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异常图像的识别标志、与地震关系的定性指标;对异常图像的可能机制作了初步讨论,认为可能是岩石临破裂前的裂隙扩展、断层预滑的直接记录;地倾斜异常图像的研究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倾斜 异常图像 中强地震
下载PDF
GS-15型重力仪滤波效能与观测稳定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又陵 蔚晓利 《内陆地震》 1998年第3期215-221,共7页
通过观察和模拟干扰源试验,认为红山地震台GS-15 型重力仪潮汐观测曲线畸变和观测精度低是因原配RC滤波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差。用自制的有源贝赛尔滤波电路取代原配RC滤波电路后,观测质量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一系列参量的分析... 通过观察和模拟干扰源试验,认为红山地震台GS-15 型重力仪潮汐观测曲线畸变和观测精度低是因原配RC滤波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差。用自制的有源贝赛尔滤波电路取代原配RC滤波电路后,观测质量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一系列参量的分析表明:GS型重力仪弹性系统和换能电路性能优良,有源滤波电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使用数字记录代替模拟记录可以减小记录系统的非线性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仪 重力测量 滤波电路 潮汐参量 观测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