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水文地质特征与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友运 常文静 +2 位作者 侯光才 王永和 张蓬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7-393,共7页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是一特大型自流水盆地,发育洛河、环河华池和罗汉洞三个含水岩组。通过分析早白垩世的盆地古构造、古地理、沉积环境和岩石特征、划分含水岩组沉积相类型,探讨沉积相与含水岩组发育分布规律以及含水性之间的关系,认...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是一特大型自流水盆地,发育洛河、环河华池和罗汉洞三个含水岩组。通过分析早白垩世的盆地古构造、古地理、沉积环境和岩石特征、划分含水岩组沉积相类型,探讨沉积相与含水岩组发育分布规律以及含水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岩相古地理是控制含水岩组分布特征、含水性以及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受其影响,在盆地边缘,含水岩组由多期冲积扇、河流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组成,不同沉积期次的砂砾岩层叠置,形成巨厚含水层,泥岩隔水层不发育,地下水循环系统性好,矿化度低;在盆内,洛河和罗汉洞组风成相砂岩,产状稳定、组份和结构成熟度高、易溶组份少,顶底板及边界隔挡岩性匹配合理,是最理想的含水岩组。环河华池组含水砂体,由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滨湖滩坝相长石石英细砂岩组成,呈孤立透镜体状,含水性差,孔喉结构复杂,水溶蚀作用强,矿化度高;早白垩世形成的鄂尔多斯东西不对称湖盆结构既控制当时含水层的发育和分布,又是现今自流水盆地结构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系 自流水盆地 古地理 地下水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 被引量:75
2
作者 杨友运 张蓬勃 张忠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的研究表明,在长8组油组沉积时,湖盆分别经历了强烈下降和缓慢下沉两个不同的沉积阶段,湖盆层序的演化明显控制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有利相带的发育和分布。在长8油组...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的研究表明,在长8组油组沉积时,湖盆分别经历了强烈下降和缓慢下沉两个不同的沉积阶段,湖盆层序的演化明显控制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有利相带的发育和分布。在长8油组沉积早期,湖盆缓慢下沉,沉积物供给充分,辫状河三角洲形成强进积层序,其分流作用及侧向迁移能力强,区内平原亚相覆盖面广,有利砂层厚度大,分布稳定,预测其将成为区内进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在长8油组沉积晚期,湖盆强烈下降,沉积速率减小,以退积层序发育为特征,退积过程中,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向湖岸退缩,导致西峰油田主要赋存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层序 延长组 西峰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沉积特征、岩性分布与盆地演化规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友运 张英利 侯光才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3,共9页
鄂尔多斯白垩系含水盆地是国内特大型自流水盆地,沉积相和盆地演化是影响含水岩组发育特征以及含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从盆地边界特征、盆地结构、沉积环境背景以及沉积物特征入手,着重探讨了盆地演化与含水岩组分布规律、含水岩组... 鄂尔多斯白垩系含水盆地是国内特大型自流水盆地,沉积相和盆地演化是影响含水岩组发育特征以及含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从盆地边界特征、盆地结构、沉积环境背景以及沉积物特征入手,着重探讨了盆地演化与含水岩组分布规律、含水岩组沉积相与含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早白垩世时,盆地以南北向为轴、东西非均衡沉降,盆地结构东缓西陡,极不对称。盆内发育的洛河、环河华池和罗汉洞3个主要含水岩组受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相控制,洛河组最发育,分布面积最广,环河华池组以及罗汉洞组比较局限,同时在盆地西部沉降中心区分布的地层厚度明显大于周缘抬升带。随盆地沉积环境变化,沿盆缘以冲积扇、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盆内由风成沙漠相、三角洲前缘相和湖泊相砂岩和泥岩组成。其中洛河组风成沙漠相砂岩,因产状稳定、覆盖面积广、岩性组分和结构成熟度高、孔渗性能好、杂基和有害可溶组分含量低,顶底板及边界隔挡岩性空间匹配关系合理,形成了自流水盆地最理想的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系 自流水盆地 沉积相 岩性 盆地演化
下载PDF
深埋砂岩储层长石溶孔率定量计算的新方法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_1储层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友运 刘喜强 孙睿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5-401,共7页
次生孔隙是砂岩储层中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而长石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即长石溶孔)往往是最重要的次生孔隙类型之一。基于热力学原理,提出了依据溶蚀产物自生黏土矿物的含量定量计算深埋条件下长石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率的新方法,即:钾长... 次生孔隙是砂岩储层中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而长石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即长石溶孔)往往是最重要的次生孔隙类型之一。基于热力学原理,提出了依据溶蚀产物自生黏土矿物的含量定量计算深埋条件下长石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率的新方法,即:钾长石次生孔隙率=0.28×高岭石含量或0.36×伊利石含量;钠长石次生孔隙率=0.10×高岭石含量或0.17×伊利石含量;钙长石次生孔隙率=0.014×高岭石含量或0.08×伊利石含量。在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_1储层的矿物岩石学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新方法对陇东地区长8_1储层深埋条件下长石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率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面孔率和溶蚀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长8_1储层51块样品长石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率的计算平均值为1.32%,与长石溶孔率的实测值(平均1.44%)比较接近;与溶蚀模拟实验产生的溶孔率相比,新方法的计算结果也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溶蚀 次生孔隙 计算方法 模拟实验 长8_1储层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层序识别及测井响应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友运 文晓峰 +1 位作者 张普成 王鹏志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41-344,共4页
通过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岩电关系及变化特征,以便正确判识地层层序,总结生、储、盖组合和盆地演化规律,预测盆地有利储层展布趋势,指明有利勘探沉积相带和目标。由于测井资料对碎屑岩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所以主要根据... 通过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岩电关系及变化特征,以便正确判识地层层序,总结生、储、盖组合和盆地演化规律,预测盆地有利储层展布趋势,指明有利勘探沉积相带和目标。由于测井资料对碎屑岩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所以主要根据自然伽马、低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的曲线变化幅度、形状、接触关系以及旋回性响应特征分析延长组岩性变化特征,识别沉积相类型、确定层序、层序界面,分析层序演化特征,不仅在延长组中划分出16种不同沉积相类型、4个层序界面和4个三级层序旋回,并识别出密集段、高位和低位体系域空间关系。利用测井响应特征能够较好识别延长组层序,层序演化控制了生储盖的空间组合和发育特征,低位体系域中发育的河道砂体分选性和储集性能好,是最重要的规模储层,最大洪泛期形成的地层往往是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响应 储层 层序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下载PDF
鄂尔多斯早白垩世自流水盆地沉积特征岩性分布与盆地演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友运 侯光才 王治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31,共7页
从盆地边界、盆内结构、沉积环境背景以及沉积物特征入手,探讨了盆地演化与含水岩组分布规律、含水岩组沉积相与含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早白垩世时,盆地以南北向为轴、东西两翼非均衡沉降,东缓西陡,结构极不对称;盆内发育的洛河、... 从盆地边界、盆内结构、沉积环境背景以及沉积物特征入手,探讨了盆地演化与含水岩组分布规律、含水岩组沉积相与含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早白垩世时,盆地以南北向为轴、东西两翼非均衡沉降,东缓西陡,结构极不对称;盆内发育的洛河、环河华池和罗汉洞3个主要含水岩组,均受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相控制,其中洛河组分布最广,环河华池组以及罗汉洞组比较局限.沉积环境变化中沿盆缘以冲积扇、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盆内由风成沙漠相、三角洲前缘相和湖泊相砂岩和泥岩组成.洛河组风成沙漠相含水砂岩,产状稳定、覆盖面广、岩性组分和结构成熟度高、孔渗性能好、有害可溶组分含量低,顶底板及边界隔挡岩性组合匹配合理,是自流水盆地最理想的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系 自流水盆地 沉积相 岩性 盆地演化
下载PDF
华庆地区长6_3储层内部建筑结构模式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友运 何康宁 任颖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7-363,共7页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是评价油气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文章以华庆地区长63层水下分流河道为例,利用野外露头照片和连井剖面等资料,应用petrel软件,系统建立了华庆地区长63储层构造模型和储层参数(孔隙...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是评价油气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文章以华庆地区长63层水下分流河道为例,利用野外露头照片和连井剖面等资料,应用petrel软件,系统建立了华庆地区长63储层构造模型和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和泥质含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构型界面可划分为5级:其中5级为同期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的界面,4级为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的沉积界面,3级为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内部增生体的界面,2级为增生体内部简单的层系组界面,1级为增生体内部单个交错层系的界面。研究区砂体内部存在侧积夹层、前积夹层和垂积夹层3种类型的夹层。建立的研究区长63构造模型总体趋势为西低东高。从孔隙度、渗透率和砂泥岩分布模型图可以看出研究区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结构解析结果客观的反映了长63储层内部基本单元的展布形态,真实再现了研究区内部砂体的空间形态分布模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庆地区 长63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和层序特征 被引量:84
8
作者 杨友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9-372,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类型形成于不同的地质背景,物源方向和沉积环境也不同,因此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以主力含油层段长8油组为例,辫状河三角洲体系主要位于盆地西南缘较陡坡带,砂体为长石砂岩,以槽状层理构造发育、...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类型形成于不同的地质背景,物源方向和沉积环境也不同,因此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以主力含油层段长8油组为例,辫状河三角洲体系主要位于盆地西南缘较陡坡带,砂体为长石砂岩,以槽状层理构造发育、前三角洲中有重力流沉积为特征;重力流沉积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渭北地区的长7油层段,以岩屑砂岩为主,形成于深湖环境中,发育的鲍玛组合层序有ABCE、ADE、AE和BCE型序列;东北方向水系形成了曲流河三角洲体系,主要位于盆地东北缓坡带上,三角洲分流河道伸展距离长,朵体规模大,以长石细砂岩为主,河口砂坝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沉积体系 辫状河 三角洲 层序演化
下载PDF
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杨友运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共3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时区域古构造活动规律、沉积地质背景研究以及延长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序演化规律分析 ,重点探讨了延长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与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对盆地...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时区域古构造活动规律、沉积地质背景研究以及延长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序演化规律分析 ,重点探讨了延长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与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对盆地边界性质、盆地内延长组沉积物源、碎屑搬运和沉积机理的影响 ,以及沉积体系类型及沉积相带展布规律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 秦岭造山活动 延长组 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陕西西乡杨家沟早寒武世的生物礁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友运 叶俭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共5页
杨家沟早寒武世生物礁主要发育在仙女洞组下段及郭家坝组上段。造架生物以古杯为主,其次有肾形藻和表附藻。礁体共有三次发育演化过程,前两次受海侵条件控制系小规模点礁,礁灰岩以障积岩为主,粘结岩次之,晚期以藻类为主形成障积岩... 杨家沟早寒武世生物礁主要发育在仙女洞组下段及郭家坝组上段。造架生物以古杯为主,其次有肾形藻和表附藻。礁体共有三次发育演化过程,前两次受海侵条件控制系小规模点礁,礁灰岩以障积岩为主,粘结岩次之,晚期以藻类为主形成障积岩岩隆礁和粒屑滩。礁体发育受海水变迁影响,成岩作用有白云岩化及胶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沟 生物礁 粒屑滩 岩隆礁 早寒武世 藻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沉积建造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杨友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在白垩纪时期与外围六盘山、河套盆地相隔,是独立的非均衡坳陷盆地。盆地以南北向为轴,盆缘斜坡东缓西陡,盆地轴面西倾,沉降中心位于西侧,沉降中心区沉积厚度明显大于周缘抬升区。不对称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不仅控制了盆内... 鄂尔多斯盆地在白垩纪时期与外围六盘山、河套盆地相隔,是独立的非均衡坳陷盆地。盆地以南北向为轴,盆缘斜坡东缓西陡,盆地轴面西倾,沉降中心位于西侧,沉降中心区沉积厚度明显大于周缘抬升区。不对称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不仅控制了盆内岩性、沉积相及地层分布,导致盆缘以冲积扇、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盆内为风成沙漠相、三角洲前缘相和湖泊相的砂岩和泥岩。下白垩统平面展布受盆地升降运动、剥蚀与残留变化规律影响,盆地东部和边缘剥蚀作用强,残留厚度小,腹部及西部坳陷区地层发育全,保留厚度大,以洛河组分布最广,其次是环河华池组,罗汉洞组及泾川组仅残留在西部和北部坳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建造 白垩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内蒙河套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友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0-323,共4页
河套盆地第四系由河流以及湖泊沼泽沉积环境形成的砂泥质岩(层)组成。中更新统发育多层含丰富草本植物的有机质和暗色泥岩,埋深约200~800m,沉积物固结程度低,原生孔隙度25%~30%,含水饱和度高达90%,并长期处于低温气候和富盐半咸水介... 河套盆地第四系由河流以及湖泊沼泽沉积环境形成的砂泥质岩(层)组成。中更新统发育多层含丰富草本植物的有机质和暗色泥岩,埋深约200~800m,沉积物固结程度低,原生孔隙度25%~30%,含水饱和度高达90%,并长期处于低温气候和富盐半咸水介质环境中,非常有利于甲烷菌的生长和繁殖,类比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田成藏地质特征,该区具备生物气成藏地质条件;源自其中的天然气样组分中,甲烷(CH4)>95%,N2=21.3%~26.6%,CO2<0.35%,气体甲烷同位素δ13C1=-64~-80‰,C2+重烃<0.5%,显然属于以甲烷为主的生物降解气;河套盆地为非均衡断陷盆地,气源岩分布在盆地北部临河及呼和坳陷带内,沉积凹陷大小控制了气藏的分布范围;气源岩同时也是储集层,属于自生自储式气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第四系 生物气 地质条件 形成条件 甲烷菌
下载PDF
塔中×号构造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友运 何远碧 蔚远江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8-44,共7页
以“东河砂岩段”为重点,对其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确立了成岩作用类型,并划分了成岩阶段,运用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在不同成岩阶段和层序中各类孔隙含量变化和组合形式,探讨了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改造及... 以“东河砂岩段”为重点,对其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确立了成岩作用类型,并划分了成岩阶段,运用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在不同成岩阶段和层序中各类孔隙含量变化和组合形式,探讨了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改造及孔隙演化中的影响因素,其结果用于说明孔隙变化对储层评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石炭纪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友运 张蓬勃 《低渗透油气田》 2006年第3期30-33,80,共5页
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含油层系,岩性由湖相及三角洲相砂泥岩韵律层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火山碎屑物质既可作为判断分析沉积物源和区域地层划分对比标志,也对油气生储特征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火山物质沉积地质背景入手,通过组分分... 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含油层系,岩性由湖相及三角洲相砂泥岩韵律层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火山碎屑物质既可作为判断分析沉积物源和区域地层划分对比标志,也对油气生储特征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火山物质沉积地质背景入手,通过组分分析和沉积成岩特征研究,探讨了火山沉积物与烃源岩演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岩变化对低渗储层特征的影响。认为延长组火山物质以中酸性安山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玻屑凝灰岩为主,形成于盆地构造强烈回返期,源自盆地东部吕梁山方向,以悬浮漂移和河流挟砂带入两种方式进入湖盆,赋存状态有火山岩碎屑颗粒、火山灰填隙物、沉凝灰岩薄层以及蚀变浊沸石和绿泥石粘土矿物等方式,主要分布在长8、长7和长6油组。火山物质以及蚀变浊沸石易溶有利于储层次生孔隙形成,蚀变绿泥石矿物又保护了原生粒间孔隙,又是引起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烃源岩之上大范围沉积的火山物质加速了烃源岩演化,有利于油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火山沉积 成岩演化 储层特征
下载PDF
鄂西地区南沱组地层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友运 金晓辉 叶俭 《西北地质科学》 1995年第2期7-14,共8页
以沉积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沉积对比、粒度统计等方法对鄂西地区南沱组杂砾岩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岩石类型、剖面层序、岩石的砾石表面特征、碎屑颗粒分布规律及沉积物构造研究后认为,南沱组杂砾岩并非冰碛砾岩... 以沉积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沉积对比、粒度统计等方法对鄂西地区南沱组杂砾岩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岩石类型、剖面层序、岩石的砾石表面特征、碎屑颗粒分布规律及沉积物构造研究后认为,南沱组杂砾岩并非冰碛砾岩,而属海缘盆地下水泥石流和浅海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沱组 泥石流 杂砾岩 地层 沉积 震旦纪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与铂类诱导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的meta分析
16
作者 杨友运 黄金岳 +1 位作者 凌心 韩枫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2-17,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Ile105Val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诱导周围神经病变(PN)的相关性。方法两名研究员独立搜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Ile105Val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诱导周围神经病变(PN)的相关性。方法两名研究员独立搜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2月所有的相关文献。收集有关GSTP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诱导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涉及3166例患者。遗传模型的选择做了等位基因、显性模型、隐性模型的比较。对化疗药物、人种、神经病变评价指标进行亚组分析。在顺铂亚组分析中,发生≥3级PN结局指标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研究结果(OR=1.82,95%CI:1.11~2.99)显示有关联。结论顺铂诱导的≥3级PN与GSTP1 Ile105Val位点G突变可能相关,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类药物 周围神经病变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META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伊利石成因 被引量:44
17
作者 田建锋 高永利 +2 位作者 张蓬勃 王秀娟 杨友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0-70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为典型的致密油储层,伊利石平均含量高达9.1%是其重要特征,也是控制储层性能的关键因素。扫描电镜、铸体薄片、能谱分析、X-衍射等分析表明,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发育浊流沉积的极细砂岩,孔隙类型以长石溶蚀...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为典型的致密油储层,伊利石平均含量高达9.1%是其重要特征,也是控制储层性能的关键因素。扫描电镜、铸体薄片、能谱分析、X-衍射等分析表明,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发育浊流沉积的极细砂岩,孔隙类型以长石溶蚀孔为主,且发生溶蚀的长石均为钾长石;伊利石化学成分复杂,以分散杂乱片状为主,仅分布于残余粒间孔隙内,且岩石粒度越细伊利石含量越高;与相邻泥岩相比,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相似,但砂岩中钾长石/斜长石比值小于泥岩。合水地区长7沉积时期火山活动强烈,具有早期蒙脱石形成的地质条件,同时伊利石产状具有蒙脱石化的特征,且镜下可见大量的杂基伊利石化,表明研究区伊利石主要由大量蒙脱石等杂基转化而来;而研究区最高古地温一般不超120℃,也无外来富钾热流体的加入,不具备其他成因伊利石大量生成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伊利石 储层特征 长7油层组 合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湖盆深水区细粒沉积成因研究进展——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21
18
作者 庞军刚 李赛 +3 位作者 杨友运 刘利军 朱杰 陈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6-711,724,共7页
对于以中新生代陆相湖盆勘探为主的中国,随着勘探领域由湖盆的浅水区转向深水区,打破了深水区为油气勘探禁区的观念。而深水细粒沉积的研究程度低,早期大多集中于烃源岩生油潜力分析。为了更好地认识深水区细粒沉积类型及成因,为非常规... 对于以中新生代陆相湖盆勘探为主的中国,随着勘探领域由湖盆的浅水区转向深水区,打破了深水区为油气勘探禁区的观念。而深水细粒沉积的研究程度低,早期大多集中于烃源岩生油潜力分析。为了更好地认识深水区细粒沉积类型及成因,为非常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该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在调研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深水区的沉积相及岩石沉积成因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深水原地沉积、凝灰岩、深部热液、远端浊积岩、放射性铀等的特征及成因,认为岩矿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是研究细粒沉积的主要手段,而纳米技术将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研究方法。深水区细粒沉积中发育一定量的孔隙,且由于其紧邻烃源岩,很容易聚集成藏,今后可作为重要的油气勘探对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区 细粒沉积 沉积成因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火山物质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左智峰 戚颖 +3 位作者 葛小瑞 郭西峰 杨友运 赵俊兴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5,共4页
从火山物质的沉积地质背景和分布特征入手,通过岩石化学组分分析,系统探讨了火山物质与油气成藏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火山物质主要形成于盆地初始发展和持续拗陷阶段,分布在长7、长6和长4+5油组中,以中酸性安山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玻... 从火山物质的沉积地质背景和分布特征入手,通过岩石化学组分分析,系统探讨了火山物质与油气成藏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火山物质主要形成于盆地初始发展和持续拗陷阶段,分布在长7、长6和长4+5油组中,以中酸性安山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玻屑凝灰岩为主,赋存状态有火山岩碎屑颗粒和沉凝灰岩薄层两种方式.盆内延长组火山物质与东缘铜川组火山喷发凝灰岩具有相同的沉积特点,说明物源来自盆地东部吕梁山方向.成岩中,位于湖盆中心长7油组烃源岩之上大范围沉积的火山物质加速了有效烃源岩的形成,火山物质的易溶和蚀变有利于次生孔隙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火山事件 油气成藏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19
20
作者 庞军刚 李文厚 +1 位作者 杨友运 郭艳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8-61,共4页
为了搞清楚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子洲地区上古生界的沉积体系,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高产天然气聚集区,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认为,子洲地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湖泊、障壁海岸及浅海陆棚... 为了搞清楚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子洲地区上古生界的沉积体系,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高产天然气聚集区,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认为,子洲地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湖泊、障壁海岸及浅海陆棚5种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本溪组发育障壁岛—潟湖及浅海陆棚相,太原组在研究区东部及西南部形成浅海陆棚沉积,在中部和西北部形成潮坪沉积;山西组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盒8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研究区上古生界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坪及障壁岛沉积区均可作为该区的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沉积(地质) 体系 特征 古地理 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