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依赖患者的腹侧苍白球改变及其与复饮的关系
1
作者 杨清艳 杨可冰 +5 位作者 赵荣江 牛雅娟 于婷 范丰梅 范宏振 谭云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腹侧苍白球(VP)的体积变化及其与复饮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酒精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33例,在停酒14~28 d内进行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腹侧苍白球(VP)的体积变化及其与复饮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酒精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33例,在停酒14~28 d内进行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临床机构酒精戒断症状评定量表(CIWA)、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进行评估,采用自制随访问卷评估半年内治疗结局。比较酒依赖组与对照组,复饮组与非复饮组间VP体积。结果:酒依赖组的VP体积小于正常对照组[(1749±492)mm^(3) vs.(2116±189)mm^(3),P<0.05],复饮组的VP体积较非复饮组大[(1956±452)mm^(3) vs.(1555±458)mm^(3),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的VP可能参与病理性奖赏环路功能,并与复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复饮 皮质下 腹侧苍白球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跨性别群体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及其与防御机制的关系
2
作者 王占强 董瀚文 +5 位作者 张月倩 邸晓兰 杨可冰 赵荣江 谭淑平 牛雅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2-807,共6页
目的:探讨跨性别群体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及其与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某医院性心理门诊就诊的跨性别者451人,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防御机制量表(DSQ)进行测量。SDS标准分≥53分为存在抑郁症状,SAS标准分≥5... 目的:探讨跨性别群体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及其与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某医院性心理门诊就诊的跨性别者451人,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防御机制量表(DSQ)进行测量。SDS标准分≥53分为存在抑郁症状,SAS标准分≥50分为存在焦虑症状。结果:跨性别群体抑郁检出率为46.8%,焦虑检出率为28.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SDS得分与DSQ的投射、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控制、隔离、同一化得分正向关联(β=0.08~0.22),与升华、压抑、伴无能之全能、否认得分负向关联(β=-0.09~-0.19);SAS得分与DSQ的投射、潜意显现、躯体化、控制、隔离、同一化、消耗倾向得分正向关联(β=0.09~0.26),与升华、压抑、伴无能之全能、否认得分负向关联(β=-0.09~-0.15)。结论:跨性别群体抑郁、焦虑症状检出比例较高,其抑郁、焦虑症状可能与某些防御的使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性别群体 防御机制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王晓宇 杨可冰 潘淑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55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特征、饮酒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等。根据血红蛋白是否<130g/L(男性)将患者分为贫血组(n=63)与非贫血组(n=92)... 目的:探讨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55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特征、饮酒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等。根据血红蛋白是否<130g/L(男性)将患者分为贫血组(n=63)与非贫血组(n=92),通过单因素及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最后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结果:155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中有63例合并贫血,发生率为40.6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量、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低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均是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9.421+0.055×年龄+0.046×饮酒量+1.386×低钾血症+1.950×低蛋白血症+1.003×低LMR。联合预测因子曲线下面积为0.815,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5.0%%,截断值为0.382。结论:年龄、饮酒量、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低LMR是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早期评估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贫血 低钾血症 低蛋白血症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维持吸烟原因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可冰 张鸿燕 +4 位作者 王志仁 杨清艳 赵荣江 聂鹰 牛雅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38-742,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维持吸烟行为的原因。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于精神分裂症的分类诊断标准,病程5年以上,近3个月服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未变化的男性吸烟患者188例,同时纳入61名自愿参加本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维持吸烟行为的原因。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于精神分裂症的分类诊断标准,病程5年以上,近3个月服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未变化的男性吸烟患者188例,同时纳入61名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男性吸烟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精神病理症状,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定患者烟草的依赖程度,RUSSELL吸烟动机问卷(SMQ)评估患者组及对照组的吸烟原因。结果:RUSSELL吸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吸烟患者药理维度的镇静一项的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外[3(0,9)vs.6(0,9),P<0.001],其他各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中的重度依赖者少于健康对照组(2.7%vs.8.2%,P<0.05)。患者组FTND总分与目前服用的抗精神病药剂量(氯丙嗪当量)呈正相关(r=0.22,P<0.01)。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组的RUSSELL总分(β=0.22)、自动(β=0.27)及镇静分(β=0.37)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吸烟患者与普通吸烟人群相比,对镇静的需求较少、更少重度吸烟者以及吸烟动机较小,可能与住院患者吸烟受限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吸烟 原因 现况调查
下载PDF
男性酒依赖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特征对复饮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可冰 杨清艳 +4 位作者 武志强 范洪振 赵荣江 王君 牛雅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索男性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人格特征对复饮的影响。方法纳入完成急性脱瘾治疗的男性酒依赖患者62例(患者组)以及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成年男性62名(对照组),通过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innesota multiphasic pe... 目的探索男性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人格特征对复饮的影响。方法纳入完成急性脱瘾治疗的男性酒依赖患者62例(患者组)以及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成年男性62名(对照组),通过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评估两组的人格特征。按照随访半年后是否复饮,将患者分为复饮组及未复饮组,分析复饮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在MMPI说谎(L)、诈病(F)、疑病(Hs)、抑郁(D)、偏执狂(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及轻躁狂(Ma)等8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复饮组在L、F、Pa、Pt、Sc及Ma等6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未复饮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I中Ma因子得分较高是患者复饮的危险因素(OR=1.150,95%CI:1.027~1.289,P=0.016)。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多个维度的人格偏离。人格特征中的轻躁狂倾向可能是复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人格特征 复饮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可冰 陈大春 +3 位作者 张向阳 李艳丽 王宁 聂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均使用利培酮治疗,分别在基线时及治疗12周末对患者进行阳性...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均使用利培酮治疗,分别在基线时及治疗12周末对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的变化值进行比较。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时的临床症状与认知损害是否相关,以及通过利培酮治疗是否可以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结果基线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认知损害存在明显相关(P均<0.05)。经过12周的利培酮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P均<0.01);患者12周末与基线相比RBANS测验总分及部分因子分与基线评分相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CST中部分因子分均较基线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与认知损害存在明显相关性;利培酮具有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临床症状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可冰 卞清涛 邸晓兰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7-189,共3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代谢的影响包括体质量增加、血糖升高、血脂代谢异常、催乳素水平升高等。目前对瘦素的研究于进一步揭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体质量增加的作用机制具有意义。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体质量增加 瘦素
下载PDF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生活技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大春 杨可冰 +5 位作者 李艳丽 王宁 聂鹰 崔界峰 陈楠 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生活技能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45例和65名正常对照,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Stroop色...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生活技能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45例和65名正常对照,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Stroop色词测验等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于任务的生活技能测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performance-based skill assessment,UPSA)评估生活技能,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的MCCB总分、10项分测验、数字广度测验、情绪识别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得分均低于对照(均P〈0.05);患者组的UPSA财务技能分、交流技能分及UPS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记忆、视觉记忆评分、Stroop色词测验、UPSA交流技能分、UPSA总分高于非偏执型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CB的影响因素为受教育年限(OR=1.29,95%CI:1.13~1.47)及PANSS总分(OR=0.95,95%CI:0.92~0.97)。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生活技能明显受损,损害程度与精神病理症状有关联,偏执型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技能好于非偏执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生活技能 精神病理 心理测量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与精神症状特点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大春 张向阳 +5 位作者 李艳丽 王宁 聂鹰 杨可冰 谭云龙 周东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9,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与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其中吸烟患者27例,非吸烟患者63例,使用住院病人烟草使用状态调查表、尼古丁...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与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其中吸烟患者27例,非吸烟患者63例,使用住院病人烟草使用状态调查表、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量表(FTND)对患者吸烟状况进行调查,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检测认知功能。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吸烟检出率为50.0%,女性患者为7.1%。平均烟龄为(10.7±6.8)年,开始尝试吸烟时平均年龄为(16.7±4.8)岁,平均每日吸烟量为(13.5±10.8)支,吸烟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分均高于非吸烟组[(91.3±20.9)vs.(80.6±17.2),(20.7±8.6)vs.(17.4±6.3),(43.4±12.3)vs.(38.2±10.8);均P<0.05];非吸烟组的正确应答数高于吸烟组[(50.6±18.2)vs.(42.2±14.3),P<0.05],而错误应答数低于吸烟组[(75.5±21.9)vs.(85.3±15.8),P<0.05]。首次精神症状发生年龄、首次住院年龄与烟龄呈正相关(r=0.73,0.75),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分与FTND分呈负相关(r=-0.47),开始尝试吸烟年龄与RBANS总分、延时记忆得分呈正相关(r=0.57,0.58)。结论: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重于非吸烟患者,提示吸烟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存在着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吸烟 精神症状 认知功能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陈大春 李艳丽 +5 位作者 修梅红 王宁 杨可冰 聂鹰 卞清涛 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单一利培酮治疗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单一利培酮治疗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查(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威斯康辛卡片分类(Wisconsin cards sort test,WCST)评定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同时选择84名正常人作为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结果患者组治疗前的血清BDNF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BDNF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BDNF无显著变化(P>0.05)。以基线BDNF平均值为界分组,低BDNF组12周治疗后BDNF较基线升高(P<0.05);而高BDNF组治疗后BDNF水平较基线下降(P<0.05),其基线BDNF水平与治疗后的HAMD减分值、PANSS减分值、RBANS总分改善值、即刻记忆改善值正相关(r为0.34、0.43、0.39、0.35,P均小于0.05)。低BDNF组12周末的RBANS总分、注意、延时记忆和WCST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的成绩均提高(P<0.05),高BDNF组12周末的RBANS总分、即刻记忆、延时记忆成绩均提高(P<0.05),但WCST各项成绩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利培酮对BDNF有双向调节作用;治疗前BDNF水平高低对认知功能、精神症状的改善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大春 李艳丽 +4 位作者 王宁 杨可冰 聂鹰 谭云龙 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4例,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4例,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选择51名正常人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患者组空腹血糖浓度[(5.0±0.7)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0.5)mmoL/L],服糖后2 h血糖浓度[(6.5±1.9)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1.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P<0.05;t=4.8,P<0.05)。患者组空腹血糖受损者2例(3.7%),对照组为0例(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糖耐量异常者10例(18.9%),对照组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P<0.05)。糖耐量正常与异常的患者在精神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血糖与年龄、病程、首发年龄、BMI、血脂、精神症状评分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提示精神分裂症和糖代谢异常之间可能有潜在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糖代谢 精神症状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S100B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大春 李艳丽 +6 位作者 杨可冰 王宁 聂鹰 卞清涛 修梅红 张向阳 李占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损伤。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损伤。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检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S100B的含量。另选87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患者组T-SOD活性、Cu-ZnSOD活性、S100B蛋白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t=3.12,P<0.05;t=5.62,P<0.05;Z=-2.43,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男性患者组T-SOD、Cu-ZnSOD高于男性对照组(P<0.05),女性患者组T-SOD、S100B高于女性对照组(P<0.05)。在对照组中男性组Cu-ZnSOD低于女性组(P<0.05)。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患者组T-SOD高于阴性组(P<0.05)。患者组中男性吸烟组的T-SOD、Cu-ZnSOD低于男性非吸烟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的住院次数与S100B呈正相关(r=0.36,P<0.05);PANSS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总分分别与Cu-ZnSOD负相关(r为-0.28、-0.27、-0.31,P均小于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自由基代谢异常且与精神症状相关,低剂量尼古丁可能可抑制自由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氧化酶 氧化应激 自由基
下载PDF
男性酒依赖患者复饮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清艳 牛雅娟 +3 位作者 童永胜 聂鹰 赵荣江 杨可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出院后12个月的复饮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接受药物脱瘾治疗的149例男性酒依赖患者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酒特征、治疗情况等基线数据。出院后12个月随访患者是否复饮,用Kaplan-Meier法...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出院后12个月的复饮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接受药物脱瘾治疗的149例男性酒依赖患者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酒特征、治疗情况等基线数据。出院后12个月随访患者是否复饮,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复饮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酒特征、起病年龄、抽搐史、家族史、治疗用药情况、合并躯体疾病情况、出院后是否继续工作、出院后一起生活的人数等因素对复饮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复饮时间的中位数为213.4(95%CI:186.2~240.6)d,其中出院后继续工作者的复饮时间明显长于不工作者[267.7(95%CI:226.6~308.8)d vs.178.1(95%CI:144.8~211.4)d,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继续工作(HR=0.60,95%CI:0.43~0.99)是影响酒依赖患者复饮的因素。结论坚持工作是酒依赖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保护因素,可有效推迟复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复饮 生存分析
下载PDF
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对照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差异(英文)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大春 杨可冰 +6 位作者 王宁 聂鹰 修梅红 李艳丽 卞清涛 张向阳 李占江 《上海精神医学》 2011年第5期284-290,共7页
背景有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异常,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目的探讨2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 背景有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异常,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目的探讨2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体内SOD活性、BDNF含量差异。评估病人组SOD、BDNF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67例,正常对照51名。以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精神症状,同时检测3组对象血SOD活性及BDNF含量。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prozinc-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活性最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与之相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BDNF含量最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高(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BDNF与Cu-ZnSOD呈负相关(r=-0.24,P=0.038),但在正常对照组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无此负相关;3组的BDNF与T-SOD均不相关。在未服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清Cu-ZnSOD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主要是阳性症状)与BDNF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在服药的慢性患者中无上述相关。结论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SOD活性增加,血BDNF含量下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OD活性与血BDNF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但此关联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阈下MECT联合抗抑郁药改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伟 冀成君 +6 位作者 童永胜 杨可冰 王志仁 蔡海鹏 王鑫 尉拥军 谭云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1-886,共6页
目的:评估阈下MECT联合抗抑郁药改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抑郁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0%电量组、40%电量组及80%电量组。3组给予不同电量... 目的:评估阈下MECT联合抗抑郁药改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抑郁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0%电量组、40%电量组及80%电量组。3组给予不同电量MECT治疗8次,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条目去除自杀条目(HAMD-16)、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结果:3组HAMD-16评分(F=6.55)及SIOSS评分(F=4.29)时间×分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评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在MECT末次治疗后,HAMD-16评分差值20%电量组小于40%和80%电量组[(-2.3±1.5)vs.(-5.4±3.5),(-4.1±2.3),均P<0.001],SIOSS评分差值20%电量组也小于40%和80%电量组[(-2.8±2.2)vs.(-6.1±3.3),(-4.9±2.2),均P<0.01],而40%电量组与80%电量组的HAMD-16和SIOSS评分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试验提示40%电量MECT改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疗效较好,20%电量MECT疗效较差不建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休克治疗 抑郁 自杀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患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卞清涛 杨可冰 +2 位作者 李春秋 甘明远 邸晓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9-761,共3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患者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ysfunctional Attitudes Scales,DAS)对缓解期的66例双相情感障碍及5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6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患者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ysfunctional Attitudes Scales,DAS)对缓解期的66例双相情感障碍及5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6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1)抑郁症组的I)AS总分以及脆弱性、吸引/排斥、完美化、依赖性、自主性态度和认知哲学因子分(163.8±32.9、18.4±4.8、19.3±6.1、20.2±5.8、21.0±5.5、23.8±6.1、19.O±5.2)与双相情感障碍组的DAS总分及脆弱性、完美化、依赖性因子分(142.5±27.5、16.8±4.6、17.3±5.7、18.0±5.O)均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总分:129.4±18.4,P<0.05或P<O.01)。(2)抑郁症组DAS总分,以及脆弱性、吸引/排斥、完美化、依赖性、自主性态度和认知哲学等因子分值高于双相情感障碍组(尸<0.05或尸<O.01)。结论:(1)部分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态度;(2)抑郁症患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有可能重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认知心理学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技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大春 聂鹰 +4 位作者 王宁 杨可冰 李艳丽 陈楠 张向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评估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生活技能改善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05例接受利培酮治疗10周;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CCB)、Stroop等测验评估认知功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 目的:评估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生活技能改善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05例接受利培酮治疗10周;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CCB)、Stroop等测验评估认知功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于任务的生活能力测验(UPSA)评估生活技能;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结果:与基线比较,治疗后MCCB中连线分数、符号编码、空间广度、数字序列、迷宫、视觉记忆、情绪管理、MCCB总分、Stroop测验得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PSA总分、财务技能、交流技能得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 Regression回归分析显示MCCB疗效与基线PANSS总分存在关联(β=0.03,Wald=4.80,P=0.028,95%CI1.003~1.057)。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技能均有改善作用,认知功能改善程度可能与临床症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生活技能
下载PDF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感觉门控P50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大春 李艳丽 +4 位作者 杨可冰 王宁 聂鹰 张进国 张向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感觉门控P50关系。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临床定式检查诊断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06例,86名来自社区并且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患者匹配正常对照,采用听...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感觉门控P50关系。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临床定式检查诊断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06例,86名来自社区并且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患者匹配正常对照,采用听觉条件(S1)-测试(S2)刺激范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P50检测,检测指标为S1、S2潜伏期和波幅,S2/S1抑制率,(Sl-S2)差值。根据抑制比,将S2/S1≤0.4定义为抑制比正常,S2/S1>0.4定义为抑制比异常。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CCB)评估所有对象认知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1潜伏期、S2潜伏期长于正常对照组,S1波幅、(S1-S2)波幅低于对照组,S2/S1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M CCB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抑制率正常、异常者的M CCB分测验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50抑制率、(S1-S2)波幅与M CCB评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与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听觉感觉门控 P50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营养因子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大春 修梅红 +5 位作者 李艳丽 王宁 杨可冰 卞清涛 谭云龙 张向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73例,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居民作为对照,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73例,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居民作为对照,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9.8±1.9)μ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1.8±2.5)μg/L,(t=-7.6,υ=322,P<0.01);女性患者血清BDNF水平(10.4±2.1)μg/L显著高于男性组(9.6±1.8)μg/L,(t=2.3,υ=154,P<0.05);氯氮平治疗的患者BDNF(10.1±1.6)μg/L显著高于利醅酮治疗者(8.9±2.6)μg/L,(F=3.1,υ=2,P<0.05);患者BDNF水平与年龄、总病程、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分呈显著负相关(r=-0.2,-0.16,-0.1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显著下降;BDNF存在着性别差异,年龄越大、病程越长、阴性症状越重BDNF越低,接受氯氮平治疗患者BD-NF高于利醅酮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营养因子 抗精神病药 阴性症状 性别
下载PDF
游戏障碍的诊断治疗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雅娟 杨可冰 +2 位作者 刘艳 杨清艳 杨甫德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1期1173-1177,共5页
游戏障碍是指持续或反复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表现为对游戏行为失去控制,游戏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已经导致社会功能的损害,但是玩游戏的行为仍在继续或升级,并持续较长时间[1]。
关键词 游戏障碍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