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奶酪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吉霞 陈芝兰 +3 位作者 杨海燕 黄艾祥 陈宗道 贺稚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8-204,共7页
为了探讨牦牛奶酪中乳酸菌菌种的多样性和发酵性能,从西藏、云南、新疆采集了17个样品,用MRS培养基菌落计数平均值为(4.08±0.60)(lg(CFU/g)),pH值平均值为4.52±0.29,采用表型和基因型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39株乳酸菌,其中乳杆... 为了探讨牦牛奶酪中乳酸菌菌种的多样性和发酵性能,从西藏、云南、新疆采集了17个样品,用MRS培养基菌落计数平均值为(4.08±0.60)(lg(CFU/g)),pH值平均值为4.52±0.29,采用表型和基因型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39株乳酸菌,其中乳杆菌35株为L.buchneri 2株、L.casei 16株、L.diolivorans 3株、L.fermentum 3株、L.helveticus 3株、L.kefiri 3株和L.plantarum 5株,片球菌4株为P.acidilactici 1株、P.pentosaceus 3株。通过对39株菌产酸活性、利用柠檬酸盐、产蛋白酶和胞外多糖活性等发酵性能分析,筛选出产酸活性强的菌株X24、X38、X29、X25、X21、X22、X30、X35,而菌株T7同时能利用柠檬酸盐、产蛋白酶和胞外多糖,都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说明牦牛奶酪中乳酸菌菌种具有多样性,有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奶酪 乳酸菌 菌种鉴定 16S rRNA序列分析 发酵性能
下载PDF
眉山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吉霞 张利玲 +1 位作者 蒋厚阳 贺稚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58-163,共6页
目的:分析眉山泡菜的基本数据和乳酸菌的菌种构成。方法:从眉山市采集泡菜12份,测定pH值、总酸度、盐度、乳酸菌计数,用16SrRNA序列分析法鉴定菌种。结果:样品pH值的范围是3.37~3.89,总酸度的范围是0.65~0.92g/100g(以乳... 目的:分析眉山泡菜的基本数据和乳酸菌的菌种构成。方法:从眉山市采集泡菜12份,测定pH值、总酸度、盐度、乳酸菌计数,用16SrRNA序列分析法鉴定菌种。结果:样品pH值的范围是3.37~3.89,总酸度的范围是0.65~0.92g/100g(以乳酸计),盐度的范围是4.16%~5.28%(以NaCl计),MRS和M17乳酸菌计数分别是1.71~6.33、1.33~5.78(1g(CFU/g))。总酸度对乳酸菌计数影响最大。共分离鉴定出16株乳酸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2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Lactobacillus brevis(2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株)、Lactobacillus casei(1株)、Lactobacillus pentosus(1株)、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1株)、Lactococcus lactis(3株)、Pediococcus pentosaceus(2株)。结论:眉山泡菜中乳酸菌存在多样性,实验结果为工业发酵生产泡菜积累了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乳酸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吉霞 杜木英 +1 位作者 张甫生 贺稚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情况,以探讨适用于本课程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试验设计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纤维素酶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杨吉霞 蔡俊鹏 祝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文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目前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综述 ,并指出海洋细菌极具多样性 ,其产纤维素酶的潜在菌源有待发掘 ;随着纤维素酶研究的深入 ,它必将在中药成分提取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药成分 中药有效成分 文献综述 影响 因素 作用机理 酶促反应 分提 纤维素酶
下载PDF
牦牛奶酪中乳酸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吉霞 陈芝兰 +1 位作者 贺稚非 陈宗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76-180,共5页
分析牦牛奶酪中乳酸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自牦牛奶酪的39株乳酸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结果表明:39株乳酸菌都有耐药性,主要对万古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和萘啶酮酸有抗性,抗性菌株分别达到了36株(92.3%)... 分析牦牛奶酪中乳酸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自牦牛奶酪的39株乳酸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结果表明:39株乳酸菌都有耐药性,主要对万古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和萘啶酮酸有抗性,抗性菌株分别达到了36株(92.3%)、32株(82.1%)、38株(97.4%)和39株(100%),菌株的耐药性有一定的种间差异,部分菌株有多重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奶酪 乳酸菌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海水养殖中应用蛭弧菌控制病原菌的前景与问题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吉霞 徐丽 蔡俊鹏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病害防治 细菌性疾病 蛭弧菌
下载PDF
近江牡蛎肠道细菌及其产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吉霞 蔡俊鹏 余德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6-28,共3页
从近江牡蛎(Jinjiang Ostrea vivularisGould)肠道中分离出21株菌,其中9株革兰氏阳性菌,12株革兰氏阴性菌。并检测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13株菌(61.9%)能分泌蛋白酶,13株(61.9%)分泌淀粉酶;11株(52.... 从近江牡蛎(Jinjiang Ostrea vivularisGould)肠道中分离出21株菌,其中9株革兰氏阳性菌,12株革兰氏阴性菌。并检测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13株菌(61.9%)能分泌蛋白酶,13株(61.9%)分泌淀粉酶;11株(52.4%)产脂肪酶;7株(33.3%)产纤维素酶。产4种酶的有5株,产3种酶的3株,产2种酶的5株,产1种酶的3株,不产酶的仅有5株。产酶菌株的比例高达76.2%(16/21),可见近江牡蛎肠道细菌对食饵消化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Jinjiang Ostrea vivularis Gould) 肠道细菌 胞外酶
下载PDF
牦牛奶酪中产细菌素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吉霞 贺稚非 陈宗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本研究用分离自西藏、新疆、云南地区牦牛奶酪的39株乳酸菌作为供试菌株,制备细菌素粗提液,用琼脂井法分析粗提液对9株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费氏柠檬酸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 本研究用分离自西藏、新疆、云南地区牦牛奶酪的39株乳酸菌作为供试菌株,制备细菌素粗提液,用琼脂井法分析粗提液对9株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费氏柠檬酸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宋内志贺菌)和2株非致病菌(无害李斯特菌、嗜热链球菌)指示菌株的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有30株菌的细菌素粗提液对指示菌株有抑菌作用,筛选出Y13、X29和X30这3株抑菌谱较宽的细菌素产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牦牛奶酪 细菌素 致病菌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肠道中产酶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吉霞 张昕 +1 位作者 蔡俊鹏 王澍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2,18,共4页
从尼罗罗非鱼肠道中分离出41株好氧菌和6株厌氧菌。好氧菌中31株为革兰氏阴性菌,10株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中,革兰氏阳性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1株。41株好氧菌中有31.7%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13株菌);有39.0%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16株菌);有17... 从尼罗罗非鱼肠道中分离出41株好氧菌和6株厌氧菌。好氧菌中31株为革兰氏阴性菌,10株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中,革兰氏阳性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1株。41株好氧菌中有31.7%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13株菌);有39.0%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16株菌);有17.1%的菌株能产淀粉酶(7株菌),有36.6%的菌株能产纤维素酶(15株菌)。其中,产3种酶的有7株菌,产2种酶的有9株菌,产1种酶的有12株菌,不产酶的有13株菌。好氧菌在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过程所起的作用大;6株厌氧菌中仅有1株菌能产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所起作用相对不大。优化罗非鱼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产酶菌株 肠道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纤维素酶 微生物菌群 好氧菌 厌氧菌 脂肪酶 蛋白酶 淀粉酶 作用相 分泌 食饵 消化
下载PDF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吉霞 杜木英 贺稚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169,共6页
培养学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经过在9年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现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技巧地学习词汇、加深对长句的理解以及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并提出了在国际化背景... 培养学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经过在9年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现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技巧地学习词汇、加深对长句的理解以及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并提出了在国际化背景和网络背景下对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 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陕西茯砖茶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吉霞 曾祥平 +2 位作者 蒲慧敏 杨夏禾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7,共8页
陕西是茯砖茶的起源地和主产区之一,为分析陕西茯砖茶微生物组成,采用Illumina MiSeq对6个样品中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1基因测序并做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只有sx4和sx5两个样品检出细菌,优势属包括Enterococcus、Lactobacillus、Akk... 陕西是茯砖茶的起源地和主产区之一,为分析陕西茯砖茶微生物组成,采用Illumina MiSeq对6个样品中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1基因测序并做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只有sx4和sx5两个样品检出细菌,优势属包括Enterococcus、Lactobacillus、Akkermansia、Parabacteroides、Faecalibacterium。真菌的优势属为Aspergillus,平均相对丰度为99.123%,最优势的种可能为Aspergillus amstelodami、Aspergillus chevalieri、Eurotium sp.、Aspergillus spiculosus、Aspergillus heterocaryoticus、Aspergillus sp.、Aspergillus ruber、Aspergillus cristatus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包括曲霉Aspergillus cibarius(4.138%)、Aspergillus piperis(0.879%)、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0.019%)、Aspergillus gracilis(0.0058%);酶母Candida、Cyberlindnera、Cryptococcus、Guehomyces;霉菌Mortierella、Humicola、Fusarium、Gibberella、Phoma。该研究阐述了陕西茯砖茶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可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微生物 Illumina MiSeq测序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九孔鲍鲍苗脱板过程中细菌胞外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吉霞 蔡俊鹏 陈惠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0-12,共3页
自2002年后半年开始,汕尾出现大规模九孔鲍鲍苗脱板问题。为了解养殖环境中的细菌(主要是弧菌)对鲍苗的影响,于汕尾一养殖场跟踪观察多次鲍鱼育苗过程,取鲍苗正处于脱板过程中的水样和采苗板样用TCBS平板分离出25株菌,测定其分泌酪蛋白... 自2002年后半年开始,汕尾出现大规模九孔鲍鲍苗脱板问题。为了解养殖环境中的细菌(主要是弧菌)对鲍苗的影响,于汕尾一养殖场跟踪观察多次鲍鱼育苗过程,取鲍苗正处于脱板过程中的水样和采苗板样用TCBS平板分离出25株菌,测定其分泌酪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明胶酶3种胞外酶的能力,并进行其溶血现象分析。结果表明,产酶菌株达到17株,其中10株菌兼具分泌溶血素的能力。对这10株菌进行了种类鉴定,表明它们是副溶血弧菌(4株)、溶藻弧菌(2株)、腐败希瓦菌(3株)和杀鲑气单胞菌(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板 胞外酶 溶血现象 致病原
下载PDF
榨菜腌制过程中变红或产膜现象相关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吉霞 张玉礼 +1 位作者 王学锦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6,共7页
该文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与菜块表面变红和产膜现象相关微生物的种类和来源。通过分离鉴定变红或产膜相关的微生物,用平板水解圈法检测其产酶活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青菜头原料表面的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引起变红... 该文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与菜块表面变红和产膜现象相关微生物的种类和来源。通过分离鉴定变红或产膜相关的微生物,用平板水解圈法检测其产酶活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青菜头原料表面的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引起变红的菌株有4株,共3种,包括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引起产膜的菌株有13株,共7种,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其中嗜吡啶红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可能来源于原料。因此,该研究可为榨菜变红和产膜现象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变红现象 产膜现象 分离鉴定 Illumina MiSeq测序
下载PDF
牦牛奶酪中乳酸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吉霞 陈芝兰 +2 位作者 杨海燕 黄艾祥 陈宗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在牦牛奶酪中乳酸菌基因型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13引物,对退火温度、Mg2+浓度、引物用量、Taq酶用量、模板量进行单因素梯度试验,建立最佳反应条件,然后对分离自牦牛奶酪的39株乳酸菌进行扩... 目的:探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在牦牛奶酪中乳酸菌基因型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13引物,对退火温度、Mg2+浓度、引物用量、Taq酶用量、模板量进行单因素梯度试验,建立最佳反应条件,然后对分离自牦牛奶酪的39株乳酸菌进行扩增,用NTsys 2.10e软件分析扩增图谱,计算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与16S rRNA测序得到的菌种鉴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39株乳酸菌相互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7~0.98之间,当相似系数为0.78时,菌株被分成10个组,除X23、Y36和Y37之外,其余菌株均按照不同的菌种聚类,与16S rRNA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聚类有较强的地域相关性。结论:RAPD技术可用于牦牛奶酪中乳酸菌的基因型研究,可用于菌种鉴定和遗传亲缘关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奶酪 乳酸菌 随机扩增多态性 聚类分析 基因型鉴定 遗传相似系数
下载PDF
生花和不生花泡菜盐水真菌群落结构的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吉霞 曾祥平 +2 位作者 李玥梦 李舒婷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64,共7页
重庆地区有制作和食用家庭自制泡菜的传统,生花是泡菜盐水的常见现象。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生花相关的真菌群落结构信息,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生花(P组)和不生花(NP组)盐水样品的ITS1基因进行测序,解析两组的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差... 重庆地区有制作和食用家庭自制泡菜的传统,生花是泡菜盐水的常见现象。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生花相关的真菌群落结构信息,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生花(P组)和不生花(NP组)盐水样品的ITS1基因进行测序,解析两组的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差异。P组样品中主要的属包括:Pichia(85.22%)、Candida(2.07%)、Aspergillus(1.54%)、Fusarium(1.25%);NP组包括:Pichia(46.04%)、Debaryomyces(21.75%)、Aspergillus(9.57%)、Kazachstania(5.31%)、Simplicillium(2.72%)、Penicillium(1.43%)、Wickerhamomyces(1.32%)、Fusarium(1.15%)、Candida(1.04%)、Schwanniomyces(1.03%)。P组真菌的平均拷贝数几乎是NP组的20倍。Kruskal Wallis检验发现两组的Debaryomyces和Kazachstania相对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该研究阐述了与生花现象相关的真菌群落结构信息,有助于防控生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泡菜 生花现象 Illumina MiSeq测序 真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表面白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吉霞 曾祥平 +1 位作者 李凤珠 贺稚非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0-337,共8页
目的:在榨菜腌制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其表面形成白膜。解析白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识别和防控污染微生物,提高榨菜品质的安全性。方法:分别用PacBio SMRT和Illumina MiSeq对榨菜表面白膜的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1基因测序,分析... 目的:在榨菜腌制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其表面形成白膜。解析白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识别和防控污染微生物,提高榨菜品质的安全性。方法:分别用PacBio SMRT和Illumina MiSeq对榨菜表面白膜的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1基因测序,分析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结果:白膜中存在较多种类的细菌和真菌,鉴定细菌的属主要包括:代尔夫特菌、丛毛单胞菌、寡养单胞菌、短波单胞菌,真菌的属主要包括:曲霉、枝孢菌、德巴利酵母、青霉、威克汉姆酵母、哈萨克斯坦酵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榨菜中微生物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榨菜 生物膜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细菌产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吉霞 蔡俊鹏 余德民 《河北渔业》 2004年第5期6-9,共4页
为了解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细菌的产酶特性 ,筛选出有应用潜力的有益菌 ,本实验从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分离到 32株菌。革兰氏染色表明 ,10株为革兰氏阳性菌 ,2 2株革兰氏阴性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 为了解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细菌的产酶特性 ,筛选出有应用潜力的有益菌 ,本实验从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分离到 32株菌。革兰氏染色表明 ,10株为革兰氏阳性菌 ,2 2株革兰氏阴性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 ,6 1.9% ( 17株 )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 ,71.9% ( 2 3株 )菌株能分泌脂肪酶或淀粉酶 ,34.4 % ( 11株 )的菌株产纤维素酶。这些产酶菌株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在这 32株菌中 ,产四种酶的有 5株菌 ,产三种酶的有 9株菌 ,产两种酶的有 9株菌 ,产一种酶的有 9株菌 ,也就是说 ,所有的菌株都能产酶。由此表明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细菌在该环境物质循环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 近江牡蛎 菌株 有益菌 细菌 淀粉酶 产酶特性 革兰氏阴性菌 分泌蛋白 革兰氏阳性菌
下载PDF
霍乱弧菌SWBC-a为靶细菌筛选宽裂解弧菌噬菌体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吉霞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7-340,共4页
以舟山赤潮海水为样品,以SWBC-a为靶细菌,分离出4株噬菌体,检测了噬菌体的效价、RTD值、对26株弧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的裂解范围,其中SWBC-a-3能裂解3株弧菌,裂解范围较宽,而且显示出跨种属裂解的能力,对这株噬菌体进行... 以舟山赤潮海水为样品,以SWBC-a为靶细菌,分离出4株噬菌体,检测了噬菌体的效价、RTD值、对26株弧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的裂解范围,其中SWBC-a-3能裂解3株弧菌,裂解范围较宽,而且显示出跨种属裂解的能力,对这株噬菌体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电镜下的形态,pH值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钙、镁离子对噬菌体吸附的影响。这2株噬菌体对弧菌的裂解能力较强,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弧菌 赤潮海水 裂解谱
下载PDF
16S rDNA序列分析法快速鉴定西藏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 被引量:20
19
作者 夏雪娟 陈芝兰 +2 位作者 陈宗道 阚建全 杨吉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45-249,共5页
对14株乳酸菌进行菌种鉴定。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属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种特异性PCR与NEBcutte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4株菌中,除123-2和23-3外,其余12株菌均属于乳杆菌属;11-2... 对14株乳酸菌进行菌种鉴定。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属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种特异性PCR与NEBcutte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4株菌中,除123-2和23-3外,其余12株菌均属于乳杆菌属;11-2、13-3、14-3、16-4、23-3、24-3、26-1、122-1、123-4为干酪乳杆菌或副干酪乳杆菌,17-5、20-2、28-1属于植物乳杆菌,123-2为肠膜状明串株菌,125-2为类布氏乳杆菌,除23-3外均与属特异性PCR结果相匹配;11-2、13-3、14-3、16-4、23-3、24-3、26-1、122-1、123-4均为副干酪乳杆菌。NEBcutter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菌株划分的准确性。该方法快速可靠,且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鉴定 属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16SrDNA 种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NEBcutter
下载PDF
西藏地区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微生物数量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芝兰 杨吉霞 +3 位作者 李梦寒 李晓卫 南志强 巩文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40-145,共6页
以西藏7个地区56份牧民家庭制作的发酵牛乳为原料采用稀释倾注法分析发酵微生物数量,通过菌种选择分离,采用传统分类与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分析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56份发酵乳中乳酸菌数平均数量为(6.38±... 以西藏7个地区56份牧民家庭制作的发酵牛乳为原料采用稀释倾注法分析发酵微生物数量,通过菌种选择分离,采用传统分类与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分析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56份发酵乳中乳酸菌数平均数量为(6.38±1.54)(lg(CFU/mL)),酵母菌平均数量为(5.27±1.63)(lg(CFU/mL))。共获得110株乳酸菌,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96株、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10株、乳球菌属(Lactococcus)2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1株、片球菌属(Pediococcus)1株;96株乳酸杆菌中Lactobacillus casei48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18株、Lactobacillus parabuchneri9株、Lactobacillus fermentum7株、L.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5株、Lactobacillus breris4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2株、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3株,其中Lactobacillus casei占分离株的43.64%,是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发酵牛乳 乳酸菌 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