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椎置钉结合滑动撬拨复位治疗胸腰椎A3型骨折
1
作者 冯伟 范斌 +1 位作者 谭兵 杨启远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伤椎置钉结合滑动撬拨复位治疗胸腰椎A3型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间的胸腰椎A3型爆裂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28~65岁,平均(46.30±15.23)岁;按照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伤椎置钉结合滑动撬拨复位治疗胸腰椎A3型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间的胸腰椎A3型爆裂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28~65岁,平均(46.30±15.23)岁;按照骨折部位:T_(10)5例,T_(11)7例,T_(12)10例,L_(1)18例,L_(2)10例;Frankel分级均为D级或E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压缩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伤椎置入螺钉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轴螺钉组(28例)和万向螺钉组(2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及中部高度、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1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手术后均无相关并发症。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单轴螺钉组椎体中部高度恢复与万向螺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方面,单轴螺钉组较万向螺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单轴螺钉组较万向螺钉组优(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伤椎置钉有利于骨折椎体的复位,使用单轴螺钉结合滑动撬拨复位更有利于椎体中部高度的复位,较万向螺钉术后矫正度丢失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A3型骨折 伤椎置钉 滑动撬拨 复位
下载PDF
后路一期病灶清除结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启远 冯敬 +5 位作者 杨雯栋 罗小丽 李英博 雷超 冯志 赖显金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36.5岁。结核病灶累及2个椎体6例,3个椎体7例,4个椎...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36.5岁。结核病灶累及2个椎体6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1例。其中胸椎9例,胸腰椎5例,腰椎2例。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28°-53°,平均37.6°。术前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A级0例,B级1例,C级2例,D级6例,E级7例。术前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后,所有病例均行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160-290 min,平均215 min,术中失血量400-1 800 mL,平均780mL。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1年7个月。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无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所有病例植骨均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断裂。术后后凸Cobb角8°-27°,平均28.2°,平均矫正率7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B级1例恢复至C级;C级2例,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D级6例,4例恢复至E级,2例未恢复。结论后路一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是一种固定牢固、植骨融合良好、安全可靠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多节段 后路 内固定 病灶清除 植骨
下载PDF
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提拉复位固定治疗可复性及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启远 李英博 +5 位作者 罗小丽 冯敬 李丽芳 雷超 杨雯栋 冯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目的 :探讨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提拉复位固定治疗可复性及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2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1~72岁,平均49.6±8.8岁。所有病例术前都有不同程度... 目的 :探讨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提拉复位固定治疗可复性及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2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1~72岁,平均49.6±8.8岁。所有病例术前都有不同程度四肢麻木及乏力症状,术前经颈椎动力位片及持续颅骨牵引判定12例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13例为难复性寰枢椎脱位。25例患者均行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提拉复位固定融合术。通过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thopaedic Associas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测量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和延髓脊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评估寰枢椎脱位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8年,平均随访1年6个月。JOA评分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13.7±1.4、14.8±1.6、15.2±1.3分,较术前9.1±1.5分明显改善(P<0.05)。术后影像学随访提示寰枢椎脱位复位满意,ADI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2.3±0.3mm、2.3±0.5mm、2.4±0.6mm,均较术前(6.5±0.9mm)明显改善(P<0.05)。CMA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153.9°±7.3°、153.4°±7.6°、152.7°±7.8°,均较术前(121.8°±5.1°)明显改善(P<0.05)。1例患者随访发现线缆对寰椎后弓有部分切割,但未断裂。所有病例未见内固定螺钉松动,断裂,骨性融合均良好。结论: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提拉复位固定治疗可复性及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寰枢椎脱位 悬臂梁 线缆提拉复位 疗效
下载PDF
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启远 冯敬 +5 位作者 罗小丽 杨雯栋 李英博 范斌 冯志 赖显金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892-897,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53岁,平均37.2岁.11例为新鲜骨折脱... 目的:探讨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53岁,平均37.2岁.11例为新鲜骨折脱位,1例为陈旧性骨折脱位,均为寰枢椎前脱位.依据Grauer改良的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3例,ⅡB型5例,ⅡC型3例,ⅢA型1例.所有病例行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术后分别采用JOA评分和ADI测量对神经功能和寰枢椎脱位复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年3个月.JOA评分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13.2±1.3、13.5±1.4、14.3±1.5,较术前的8.3±1.4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及CT示寰枢椎前脱位均复位满意,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ADI分别为(2.2±0.4)、(2.4±0.6)、(2.3±0.5)mm,均较术前的(5.8±1.2) mm明显改善(P<0.05).内固定螺钉及线缆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寰枢椎后间隙植骨均融合.结论: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牵拉复位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悬臂梁 线缆牵拉复位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启远 罗小丽 +5 位作者 冯敬 梁文杰 范斌 陈良 冯志 赖显金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7年8月颈椎前路手术236例。其中颈椎病11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56例,颈椎外伤67例,颈椎结核3例。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178例,前路减...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7年8月颈椎前路手术236例。其中颈椎病11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56例,颈椎外伤67例,颈椎结核3例。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178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56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2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手术相关并发症25例,发生率为10.6%。其中喉上神经损伤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脊髓损伤加重1例,脑脊液瘘3例,颈部血肿2例,植骨融合、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8例,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严格规范化操作以及良好的术后管理,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手术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手术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启远 罗小丽 +5 位作者 冯敬 梁文杰 范斌 冯志 赖显金 陈良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分析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再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0-01收治38例腰椎手术失败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经椎板间开窗或原椎板间扩大开窗切除椎间盘16例,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10例,全... 目的分析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再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0-01收治38例腰椎手术失败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经椎板间开窗或原椎板间扩大开窗切除椎间盘16例,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10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7例,经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5例。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随访1年3个月。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4.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髓核摘除不彻底,多间隙椎间盘突出遗漏,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术前及术中节段定位错误,术后出现腰椎节段性不稳以及合并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和中央椎管狭窄。其中以忽略侧隐窝狭窄及髓核摘除不彻底最为多数(47.3%),应引起关注。如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腰椎手术失败的再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原因 再手术
下载PDF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启远 罗小丽 +5 位作者 冯敬 陈良 范斌 梁文杰 赖显金 冯志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25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椎间孔型17例,椎间孔外型8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扩大开窗入路,经峡部外缘入路两种术式进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25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椎间孔型17例,椎间孔外型8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扩大开窗入路,经峡部外缘入路两种术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1年2个月。采用M 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良5例,可1例,差无,优良率96%。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常累及相应节段的上位神经根,临床体征与影像学不符时应高度怀疑本症,运用CT薄层扫描和MR I检查可以确诊。保守治疗均不佳,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突出部位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选择
8
作者 杨启远 罗小丽 +1 位作者 冯敬 杨雯栋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052-1055,共4页
Hangman骨折是指发生在枢椎椎弓骨折的骨折,伴或不伴椎体前滑或椎间成角。该骨折最早发现于被施绞刑者, Schneider 等[1]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定义“Hangman’s fracture”术语。现在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中,头部相对颈部过伸,枕骨... Hangman骨折是指发生在枢椎椎弓骨折的骨折,伴或不伴椎体前滑或椎间成角。该骨折最早发现于被施绞刑者, Schneider 等[1]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定义“Hangman’s fracture”术语。现在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中,头部相对颈部过伸,枕骨受力撞击寰椎后弓,而后者又撞击C 2的椎弓根所致。 Hangman 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4%~7%,枢椎骨折的23%~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分型 不稳定性 外科治疗 选择
下载PDF
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英博 杨启远 +1 位作者 冯敬 杨雯栋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47-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PKP治疗1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48椎)。测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采用疼痛V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 目的分析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PKP治疗1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48椎)。测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采用疼痛V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摄X线片观察骨水泥渗漏和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6(14.4±2.8)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水泥渗漏率为7.14%(9/126),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3.97%(5/126)。结论单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有效止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两种入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英博 冯敬 +1 位作者 杨启远 雷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经椎弓根入路与传统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节段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采用改良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30例)和B组(采... 目的比较改良经椎弓根入路与传统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节段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采用改良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30例)和B组(采用传统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30例)。记录两组术后冠状位、矢状位骨水泥分布率,骨水泥渗漏率,术后1年伤椎、邻椎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冠状位骨水泥分布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矢状位骨水泥分布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1年邻椎、伤椎再骨折发生率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与传统经椎弓根入路相比,改良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均匀分布,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和伤椎、邻椎再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入路 骨水泥分布 伤椎再骨折
下载PDF
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症状加重再次治疗31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敬 杨启远 +4 位作者 李丽芳 陈良 范斌 冯智 赖显金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782-783,共2页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经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疗法治疗的病例31例,其中仍有明显腰腿疼痛病例27例;并发椎间盘炎病例2例;并发化学性脊髓炎致截瘫病例2例;30例病员行了再次手术...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经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疗法治疗的病例31例,其中仍有明显腰腿疼痛病例27例;并发椎间盘炎病例2例;并发化学性脊髓炎致截瘫病例2例;30例病员行了再次手术,28例摘出之椎间盘组织送病检。结果:27例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及2例并发椎间盘炎患者,经手术等治疗后痊愈;2例并发化学性脊髓炎患者截瘫症状无好转。28例摘除之椎间盘组织病检结果:以胶原组织为主,符合坏死型椎间盘。结论: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法治疗有微创的优点,但是否能得到理想疗效及该治疗的风险性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溶解酶 髓核溶解 再次治疗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雯栋 冯敬 +2 位作者 杨启远 银春燕 羊礼军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为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25例老年DLSS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采用...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为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25例老年DLSS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进行测评。结果术后86例患者随访1~2年,平均随访1.4年。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HAMA、HAMD-24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术前和术后1年ODI评分[(46.00±1.81)分vs.(11.00±1.64)分]、HAMA评分[(24.18±2.20)分vs.(5.15±1.15)分]、HAMD-24评分[(29.46±2.30)分vs.(7.52±2.0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分率分别为87%、79%和76%。结论老年DLSS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腰椎管狭窄 老年
下载PDF
经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再次治疗31例
13
作者 冯敬 杨启远 +4 位作者 李丽芳 陈良 范斌 冯智 赖显金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经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疗法治疗的患者31例,其中有明显腰腿疼痛患者27例,并发椎间盘炎患者2例,并发化学性脊髓炎致截瘫患者2例;30例患者行再次手术,28... 目的探讨经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经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疗法治疗的患者31例,其中有明显腰腿疼痛患者27例,并发椎间盘炎患者2例,并发化学性脊髓炎致截瘫患者2例;30例患者行再次手术,28例椎间盘组织送病检。结果27例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及2例并发椎间盘炎患者,经手术等治疗后痊愈;2例并发化学性脊髓炎患者截瘫症状无好转。28例摘除之椎间盘组织病检结果:以胶原组织为主,为坏死型椎间盘。结论胶原蛋白溶解酶注射髓核溶解法治疗有微创的优点,但是否能得到理想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溶解酶 髓核溶解 再次手术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兵 范斌 +5 位作者 杨启远 冯敬 雷超 冯伟 罗潇 李英博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10-716,共7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单侧椎弓根外途径精准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a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a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单侧椎弓根外途径精准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a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a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实施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8例,男20例,女48例,年龄为56~90(73.5±8.0)岁,双节段40例,3节段28例,共168个椎体,均采用DSA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外途径精准穿刺行PVP或PKP。椎体分布:T_(1)-T_(6)29椎,T_(6)-T_(12)89椎,L_(1)-L_(5)50椎。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术后记录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和椎体中间高度,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对疼痛和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68例椎体骨折均穿刺成功,术中透视穿刺针尖均达到椎体中线,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良好,左右对称分布。手术时间为35~60(41.6±3.2)min,无穿刺并发症。骨水泥每椎注射量3~5(3.6±0.5)ml。骨水泥渗漏8例,渗漏率11.76%。68例患者随访时间12~27(14.3±3.5)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间高度明显恢复(P<0.05)。结论:DSA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外途径精准穿刺行PVP或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功能,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7
15
作者 谭兵 范斌 +4 位作者 杨启远 冯敬 雷超 冯伟 罗潇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9期820-825,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实施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实施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双节段DLSS患者47例,其中男20例,女27例;年龄23~81岁,平均(58.1±10.7)岁。病程1~129个月,平均(27.7±31.0)个月。临床表现:腰痛35例,双侧神经根压迫症状10例,单侧神经根压迫症状37例,马尾神经综合征2例,间歇性跛行35例。47例均为双节段DLSS,Schizas分型B型10例,Schizas分型C型15例,Schizas分型D型22例。其中合并神经根管狭窄35例,椎间孔狭窄19例,黄韧带骨化16例,椎间盘突出25例。节段分布:L3~4及L4~512例,L4~5及L5S135例,均行MIS-TLIF治疗。记录住院天数、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融合率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Bridwell方法评价末次随访时腰椎融合情况,Ⅰ、Ⅱ级为融合,Ⅲ级为未融合。结果手术时间为191~267 min,平均为(232.5±15.9)min;术中出血量50~315 mL,平均(107.4±66.1)mL;术后引流量19~550 mL,平均为(68.9±88.6)mL;住院时间5~21 d,平均为(8.1±3.5)d;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为(16.8±5.1)个月。术后各随访时段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与其他随访时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术前2例马尾综合征有1例完全恢复(病程较短,椎间盘突出压迫所致),1例部分恢复。末次随访时以Bridwell椎间融合分级标准对融合情况进行分级,Ⅰ级31例,Ⅱ级13例,Ⅲ级3例,融合率94%。围术期并发症:术区切口并发症1例,内植物并发症2例,神经并发症2例。结论MIS-TLIF治疗双节段DLSS可获得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但存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术前应仔细研究患者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做好术前规划,避免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通道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术中类三维CT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上胸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超 孙函林 +2 位作者 杨启远 李英博 杨雯栋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评估术中DSA类三维CT辅助下经肋横突区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术中DSA类三维CT辅助下经单侧肋横突区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上段胸... 目的评估术中DSA类三维CT辅助下经肋横突区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术中DSA类三维CT辅助下经单侧肋横突区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32例(35椎)。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72.3±2.6)岁。病变椎体分布:T31个,T44个,T52个T68个,T710个,T810个。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百分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2例35椎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未出现骨水泥渗漏至椎管、血气胸、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2.88±0.94)分,术后6个月(2.36±0.83)分,与术前(6.91±1.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ODI评分(25.84±5.63)%,术后6个月(23.81±5.23)%,与术前的(67.84±9.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百分比(77.29±8.42)%,术后6个月(76.63±8.65)%,与术前的(64.06±10.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与术后6个月随访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DSA类三维CT辅助下经单侧肋横突区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性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椎体前缘高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体层摄影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椎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马尾松生态林套种枫香的生长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启远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在马尾松间伐林地采用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3种不同类型的枫香苗木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3种枫香苗木造林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以2年生容器苗造林... 在马尾松间伐林地采用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3种不同类型的枫香苗木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3种枫香苗木造林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以2年生容器苗造林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最大,造林保存率达91.75%,树高达9.7m,胸径达8.48cm,单位面积蓄积量达29.75m3/hm2,这说明容器苗造林保存率高,2年生苗恢复生长快,可在生产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枫香 种植 生长分析
下载PDF
厦门市坂头国有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启远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5期200-201,203,共3页
通过对坂头林场1996年以来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坂头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主要是在2005年进行的山脊主林带的拓宽改造,在市、区、镇、村各行政界都建设了防火林带;2008年开展以道路两侧为主的防火林带建设,造林密度为2... 通过对坂头林场1996年以来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坂头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主要是在2005年进行的山脊主林带的拓宽改造,在市、区、镇、村各行政界都建设了防火林带;2008年开展以道路两侧为主的防火林带建设,造林密度为2505株/hm^2,造林树种以木荷、火力楠为主,还有油茶、杨梅、榕树、香樟等。共建设防火林带37条130.76km,面积为249.3hm^2,网络密度达5.2%,造林质量全部达标,生物防火林带网络已初具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坂头林场 生物防火林带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19
作者 杨启远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91-91,共1页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所以,在数学教...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 引导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知识 联系生活 新知识 抽象概括 形成方法
下载PDF
海南蒲桃与木荷防火林带生长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杨启远 《河南农业》 2018年第17期35-36,共2页
通过在机耕道路旁边营造木荷、海南蒲桃防火林带,调查其林木保存率、树高、树冠、胸径和地表层持水量,分析营造木荷、海南蒲桃防火林带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种植8 a的海南蒲桃树高达9.48 m,是木荷的1.43倍;树冠平均达3.58 m,是木荷的1.... 通过在机耕道路旁边营造木荷、海南蒲桃防火林带,调查其林木保存率、树高、树冠、胸径和地表层持水量,分析营造木荷、海南蒲桃防火林带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种植8 a的海南蒲桃树高达9.48 m,是木荷的1.43倍;树冠平均达3.58 m,是木荷的1.6倍;胸径达9.64 cm,是木荷的1.59倍;海南蒲桃的径阶分布在5~13 cm,以8~10 cm为主,占64.9%。这说明海南蒲桃的生长竞争激烈,但造林后能迅速郁闭、迅速成林,营造海南蒲桃防火林带能较快形成建设效果。海南蒲桃防火林带的地表层总持水量是木荷防火林带的1.12倍,说明海南蒲桃防火林带的地表层更能阻隔火灾的蔓延。木荷胸径较小,以4~6 cm占73.1%为绝对优势,说明林分生长比较整齐,可以形成林带,但木荷防火林带前期生长缓慢,防火能力弱,因此建议在建设防火林带时能采用木荷与海南蒲桃株间混交模式,这样能在短期和长期都能形成隔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林带 海南蒲桃 木荷 生长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