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和随访主动脉壁内血肿及伴发病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4 位作者 苏华伟 冯卫华 胡海波 吴文辉 金敬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探讨MSCTA在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伴发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12年12月,224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或慢性病史就诊并接受主动脉MSCTA检查,其中37例诊断为IMH。分析IMH及其伴发病变的CT表现,并... 目的探讨MSCTA在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伴发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12年12月,224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或慢性病史就诊并接受主动脉MSCTA检查,其中37例诊断为IMH。分析IMH及其伴发病变的CT表现,并进行连续性定期随访。结果37例IMH中,StanfordA型12例(12/37,32.43%),StanfordB型25例(25/37,67.57%);保守治疗21例,介入治疗10例,外科治疗6例。首次CT扫描IMH最大厚度6~27mm,平均(12.3±4.9)mm,1MH处主动脉最宽外径32~73mm,平均(40.7±7.6)mm。结论MSCTA能够反映IMH及伴发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可作为诊断及治疗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0-1213,共4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局限于主动脉壁的出血,与主动脉夹层(AD)、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合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本文主要对IMH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壁内血肿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4 位作者 吴文辉 徐仲英 王青 赵玉红 王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21例主动脉疾病患者,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3例(65%),真性动脉瘤3例(15%),假性动脉瘤2例(10%),弓降部穿透性溃疡1例(5%),胸主动脉瘤合并局限性夹层1例(5%),胸主...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21例主动脉疾病患者,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3例(65%),真性动脉瘤3例(15%),假性动脉瘤2例(10%),弓降部穿透性溃疡1例(5%),胸主动脉瘤合并局限性夹层1例(5%),胸主动脉瘤合并Stanford B型夹层1例(5%),全部接受TSGP。共应用3种类型大动脉覆膜支架,分别为:美国锐乐(10例)、国产先健(10例)及COOK公司血管支架(1例)。结果:17例分别置入1个支架,2例分别置入2个支架,2例分别置入主体支架1个、短支架2个,所有支架释放成功率100%。患者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支架释放后即刻造影复查,19例无明显渗漏和假腔显影(90%);2例少许内漏,其中1例术后7 d CTA复查内漏消失,1例为Ⅱ型内漏,建议随访观察;1例术后8月随访,支架近端新发内漏并逐次增多。结论:TSGP治疗主动脉夹层、真性及假性动脉瘤、穿透性溃疡成功率高、创伤小,近中期效果良好,但远期随访及效果评价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覆膜血管内支架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HUA)不仅是痛风的主要致病因素,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HUA还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HU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进程中起直接和(或)间接作用,大多数研究表明HUA是CAS、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HUA)不仅是痛风的主要致病因素,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HUA还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HU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进程中起直接和(或)间接作用,大多数研究表明HUA是CAS、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HUA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MS)、糖尿病及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HUA与MS各指标间存在密切联系,HUA可能是糖代谢紊乱、血脂代谢异常的一个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囊状复杂型肺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5 位作者 吴文辉 徐仲英 徐伟 王青 赵玉红 王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7-1178,共2页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介入栓塞治疗 复杂型 囊状 肺部疾病 异常血管 引流静脉 供血动脉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右室瘘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呈伟 李炯佾 +2 位作者 陆敏 宋会军 徐仲英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2期1408-1409,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入院前1个月感冒后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当地医院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心率76次/分,律齐,胸骨右缘3/4肋间连续性杂音,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右室瘘 心脏杂音 病例资料 医院诊断 感冒后 右房瘘 连续性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7 位作者 冯沁 吴文辉 闫朝武 徐伟 张浩 宋会军 曹文娟 杨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形态学特征、密度、体积进行分析,将病变分为管壁增厚、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结果 195例患者390处颈动脉分叉部血管纳入分析。MSCTA:正常血管71处(18.21%);CAWT增厚87处(22.31%);斑块232处(59.49%),其中稳定斑块140处(35.90%),易损斑块92处(23.59%)(包括溃疡型斑块5处)。CDFI:正常血管80处(20.51%);IMT增厚86处(22.05%);斑块224处(57.44%),其中稳定斑块136处(34.87%),易损斑块88处(22.56%)(包括溃疡型斑块4处)。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评价的一致性为72.60%(Kappa=0.63,P<0.05)。结论 MSCTA与CDFI对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颈动脉CDFI应作为首选检查,经CDFI检查存在血管病变者应常规接受MS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造影在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术后随访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7 位作者 胡海波 曹文娟 徐伟 张浩 张维明 王青 赵玉红 顾立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8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row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接受TSG...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row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接受TSGP主动脉疾病患者,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3例,真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2例,弓降部穿透性溃疡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局限性夹层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Stanford B型夹层1例,术后采用MDCTA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24个月)。采用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来显示支架形态、术前术后主动脉管腔情况的变化和有无并发症。结果:13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后:所有患者均真腔扩大,假腔减小或消失并伴血栓形成,支架未发现移位或断裂;共3例(14%)随访中发现内漏,1例Ⅱ型内漏,建议随访观察;1例术后8个月复查新发现支架近端Ⅰ型内漏,密切随访2个月后患者出现胸痛,复查CT内漏增多,转外科治疗。1例腹主动脉瘤术后1月复查发现Ⅲ型内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CT随访图像均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MDCTA对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较其他检查手段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及时观察术后疗效、发现并发症,对主动脉疾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16层螺旋CT减影成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2 位作者 张浩 张维明 曹文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CTA减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行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CTA检查,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减影和三维图像后处理。图像由2名观察者对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显影情况进行评分,数据应用SPSS11.0进...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CTA减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行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CTA检查,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减影和三维图像后处理。图像由2名观察者对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显影情况进行评分,数据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减影和非减影的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图像的观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CTA减影血管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优良,在显示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完整性方面明显优于常规CTA血管重建。减影图像对于显示管壁钙化效果欠佳,需结合平扫和非减影图像进行钙化斑块评估。结论:CTA减影成像技术改善了对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复杂解剖及异常管壁结构的显示,结合非减影图像,可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椎基底动脉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减影技术
下载PDF
Ⅰ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文辉 杨呈伟 +5 位作者 刘光锐 李铁铮 蒲俊舟 李炯佾 徐仲英 黄连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60-163,170,共5页
目的:探讨Ⅰ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PDA Occluder I)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pm VSD)封堵术的安全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5月,18例(男性6例,女性12例)pm VSD患者接受封堵治疗,14例单独应用1枚PDA封堵器,4例同时应用1枚PD... 目的:探讨Ⅰ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PDA Occluder I)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pm VSD)封堵术的安全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5月,18例(男性6例,女性12例)pm VSD患者接受封堵治疗,14例单独应用1枚PDA封堵器,4例同时应用1枚PDA封堵器和1枚VSD封堵器。患者年龄3.5~51岁,中位数17岁,随访时间3~72个月。对封堵成功率,术后相关并发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pm VSD均合并膜部瘤,13例右心室面单发破口,5例2处或多发破口。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2例封堵术后少量残余分流,1例随访至第12个月残余分流消失。结论:Ⅰ代PDA封堵器应用于部分选择性合并膜部瘤的pm VSD,短-中期随访效果满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心脏外科手术 随访
下载PDF
2023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二届专委会换届选举暨成立大会在沪召开
11
作者 杨呈伟 秦凯 黄连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3-1183,共1页
2023年11月24日至25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二届专委会换届选举暨成立大会在上海德达医院召开。24日专委会召开选举会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郝瑞生副秘书长主持,第一届心血管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上... 2023年11月24日至25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二届专委会换届选举暨成立大会在上海德达医院召开。24日专委会召开选举会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郝瑞生副秘书长主持,第一届心血管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德达医院副院长黄连军教授做工作报告,他总结回顾了专委会过去5年的工作情况。根据选举办法和会议议程,提交大会审议并通过第二届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名单,名誉主委和顾问名单,秘书长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届选举 医院副院长 会议议程 专委会主任 研究型医院 学术年会 总结回顾 学会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主动脉术后难治性乳糜腹水1例
12
作者 杨呈伟 刘浩 +3 位作者 彭明亮 高琦 李欣 黄连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3-555,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半年前因主动脉弓部穿透性溃疡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术后2个月曾因泌尿系感染,双侧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狭窄行经尿道双侧输尿管支架植入术。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伴咳嗽及阵发性胸痛。
关键词 主动脉手术 并发症 淋巴瘘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髋关节标准正位X线摄片及CT扫描辅助系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强 王其军 +2 位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刘红光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7期731-732,共2页
应用自主研发的"新型髋关节影像学检查固定系统"(简称固定架)[1],对接受髋关节X线摄片和(或)CT检查的患者进行辅助体位固定,以获得更标准的检查体位,为影像学诊断和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详实的影像信息。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 应用自主研发的"新型髋关节影像学检查固定系统"(简称固定架)[1],对接受髋关节X线摄片和(或)CT检查的患者进行辅助体位固定,以获得更标准的检查体位,为影像学诊断和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详实的影像信息。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使用固定架进行检查的患者10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系统 X线摄片 髋关节 CT扫描 标准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诊断 体位固定
下载PDF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青 李炯佾 +3 位作者 杨呈伟 赵玉红 曹文娟 王芳 《交通医学》 2011年第1期99-100,共2页
主动脉疾病是累及主动脉全程或局部的一组大血管疾病,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1]。目前,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瘘一例
15
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金敬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瘘 冠状动脉造影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冠状动脉瘘结扎术 超声心动图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导联ST段 阻塞性病变
下载PDF
Ⅲ型右位主动脉弓并孤立性左锁骨下动脉一例
16
作者 张浩 李炯佾 +1 位作者 吴文辉 杨呈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期114-114,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10岁。小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轻度发绀.哭闹后加重。体检:发育羞,心率12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州可闯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音亢进。心电图:右心审肥厚,心房扩大。胸片示两肺血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194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17
作者 曹文娟 李炯佾 +4 位作者 赵玉红 王青 刘秀英 王芳 杨呈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5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94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颈动脉成像检查,对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192例检查成功,成功率99.0... 目的:探讨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94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颈动脉成像检查,对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192例检查成功,成功率99.0%;2例因检查中患者头颈部活动造成CT减影后处理无法进行。结论: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为临床提供丰富可靠的诊断信息,精心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提高图像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颈动脉 椎基底动脉 护理
下载PDF
心包内支气管囊肿一例
18
作者 孙伟 李炯佾 +4 位作者 杨呈伟 张浩 张维明 曹文娟 徐依强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48-48,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9岁,因反复发热伴心慌、憋气10d入院,入院时即出现胸闷、憋气、精神差,伴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给予多巴胺静脉泵入症状缓解不明显。胸部CT提示心包囊性占位(图1~3),考虑囊肿可能性大。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彭明亮 刘浩 +2 位作者 程赛明 杨呈伟 黄连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在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诊断的12例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分析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的临床特征及CTA的影像表现等。结果...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在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诊断的12例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分析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的临床特征及CTA的影像表现等。结果:11例男性,1例女性,中位年龄57(51,70)岁,腔内修复术后支架感染9例,主动脉人工血管感染3例,术前CTA确诊为感染性动脉瘤6例,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肠瘘,术后至确诊移植物感染的间隔中位时间为1(0.75~10)个月;术前CTA确诊为非感染性动脉瘤6例,术后至确诊移植物感染的间隔中位时间为36(1~156)个月,感染性动脉瘤移植物感染的发病时明显短于非感染性动脉瘤的时间(P<0.05),血培养或脓液培养阳性9例(75%),CTA影像表现为移植物周围血管壁外不规则渗出影和(或)移植物周围少许气泡影9例;移植物周围不规则动脉瘤伴周围模糊渗出3例。10例患者术前做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PET-CT)检查,与CTA确定的是否存在移植物感染及感染范围、程度均高度一致。结论:CTA能直观显示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的征象及明确感染的范围,是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临床评价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感染性动脉瘤的腔内治疗要慎重选择且需要更加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感染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Ⅱ型内漏并迟发瘤体破裂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呈伟 薛玉国 +6 位作者 关济 彭明亮 蒲维荣 奚娟 李欣 孙立忠 黄连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84岁。4 d前无诱因腹部剧烈疼痛,无腹胀及腹泻,无意识丧失,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对症保守治疗,病情无好转,转至我院。入院查体:神志清,体温36.5℃,P97次/min,R20次/min,BP175/95 mmHg(1 mmHg=0.133 kPa)。RBC 3.03×10^... 临床资料患者女,84岁。4 d前无诱因腹部剧烈疼痛,无腹胀及腹泻,无意识丧失,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对症保守治疗,病情无好转,转至我院。入院查体:神志清,体温36.5℃,P97次/min,R20次/min,BP175/95 mmHg(1 mmHg=0.133 kPa)。RBC 3.03×10^12/L,HGB 96 g/L,HCT 29.7%,PLT 101×10^9/L。既往史:患者4年前诊断为“腹主动脉瘤”,行“腹主动脉支架腔内隔绝术(EVAR)”,术后即刻造影,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未见内漏。术后3个月复查,支架近端Ⅰ型内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Ⅱ型内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