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 CD16^+亚群及HLA-DR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喆娟 董慧慧 +4 位作者 林志益 李世波 李绍佐 刘华生 李红玲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808-810,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1例免疫耐受(IT)患者、29例免疫活化(IA)患者,及31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CD16、HLA-DR的表达。同时调查肝功能、乙肝五项和血清HBV DNA等相应临床资料。结果:免疫活化组(IA)的CD14+CD16+亚群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免疫耐受组(IT)(P<0.01);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HLA-DR表达明显高于CD14++CD16-亚群(P<0.01);乙型肝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比率与ALT呈正相关(r=0.876,P<0.01),与HBV DNA载量成负相关(r=-0.267,P<0.01)。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参与调节针对HBV的免疫反应,CD14+CD16+单核细胞与HBV复制和肝脏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检测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及HLA-DR水平对于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CD14^+ CD16^+ 亚群 HLA-DR 乙型肝炎 流式细胞分析法
下载PDF
高职护生学习障碍的心理学归因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竺静 方海飞 杨喆娟 《中华护理教育》 2006年第2期79-80,共2页
大专(高职)护理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护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本文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职护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认为解决高职护生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加强... 大专(高职)护理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护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本文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职护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认为解决高职护生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加强心理辅导,摆脱不良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加强学习指导,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学习问题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生大黄泡服联合地塞米松穴位注射辅助治疗肝炎黄疸66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绍佐 杨喆娟 李世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5期355-357,共3页
急性病毒性肝炎轻度黄疸患者及胆汁淤积轻型病例有自愈倾向,重度黄疸患者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内胆汁淤积的高胆红素血症者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西医多在综合保肝、退黄、降酶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但易引起感染等并... 急性病毒性肝炎轻度黄疸患者及胆汁淤积轻型病例有自愈倾向,重度黄疸患者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内胆汁淤积的高胆红素血症者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西医多在综合保肝、退黄、降酶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但易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停药后黄疸有反弹现象。我们采用生大黄浸泡饮服为主,并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辅佐治疗各型肝炎肝内胆汁瘀积致重度黄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生大黄 地塞米松 穴位注射
下载PDF
Workshop联合TSP教学对感染性疾病科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徐益女 韩明芳 +4 位作者 林懿 张浙恩 杨喆娟 李红玲 王秋景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3期91-91,93,共2页
目的:探究workshop联合TSP教学对感染性疾病科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实习生70名,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比两组实习生综合能力及带教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综合能力、带教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究workshop联合TSP教学对感染性疾病科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实习生70名,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比两组实习生综合能力及带教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综合能力、带教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orkshop联合TSP教学可明显提高实习生医学理论及技能水平,促进其自主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实习生对该带教模式的满意度评价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shop模式 教师标准化教学法 感染性疾病科 综合能力
下载PDF
紫杉醇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凯 杨喆娟 +4 位作者 袁国裕 顾磊科 王红娜 陈国雄 方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5-618,共4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抗癌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降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贴壁法培养降主动脉外膜AF,分别以0,10,30,90nmol.L-1的紫杉醇干预12h,确定对AF生存活力无影响的紫杉醇浓度。... 目的观察紫杉醇(抗癌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降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贴壁法培养降主动脉外膜AF,分别以0,10,30,90nmol.L-1的紫杉醇干预12h,确定对AF生存活力无影响的紫杉醇浓度。取AF分成2组:AngⅡ组及AngⅡ+9nmol.L-1紫杉醇组,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mRNA及α-SM-actin蛋白表达。结果低于10nmol.L-1时,紫杉醇对成纤维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弱,与未加紫杉醇组无明显差异;低浓度紫杉醇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效降低AngII诱导的AFα-SM-actin表达(P<0.05)。结论微量紫杉醇可抑制大鼠AF的表型转化,可能为紫杉醇支架减缓血管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紫杉醇 表型转化
下载PDF
普通株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毒载量变化的比较
6
作者 王璐 丁明 +5 位作者 杨喆娟 于姜标 夏培华 王秋景 张浙恩 李世波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2468-2471,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与2020年普通株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毒载量变化等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24日经舟山海关检测某国际航船上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12例,2020年1月舟山本地(8例)及...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与2020年普通株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毒载量变化等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24日经舟山海关检测某国际航船上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12例,2020年1月舟山本地(8例)及舟山病例关联地区(3例)SARS-CoV-2普通株感染患者11例,比较两种毒株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毒载量(Ct值)变化等的差异。结果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轻型及普通型8例(中位年龄35.5岁),重型4例(中位年龄39.5岁);主要症状有发热7例、咳嗽6例、嗅味觉减退或消失6例、视力下降5例、关节痛5例;暴露至第1次核酸检测阳性的时间为23.0(21.3,24.0)d;住院时间为54.5(45.8,69.5)d。普通株感染患者轻型及普通型10例(中位年龄40.0岁),重型1例(中位年龄65.0岁);主要症状有咳嗽10例、发热6例、腹泻1例、咽痛1例、咯血1例;暴露至第1次核酸检测阳性的时间为14.0(5.0,15.0)d;住院时间为14.0(10.0,20.0)d。Delta变异株、普通株感染患者入院时胸部CT检查阳性分别为9、10例,两者多表现为双肺下叶周围带斑片状影。与普通株感染患者相比,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7 d内Ct值升高更慢[β=-4.10(SE,1.27),P<0.01]。Delta变异株、普通株感染患者第7、21天核酸转阴率分别为16.7%、33.3%和72.7%、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2020年SARS-CoV-2普通株感染患者比较,国际船员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暴露至第1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病毒载量下降更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elta变异株 船舶 病毒载量 传染病 传播
下载PDF
“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救治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秋景 张浙恩 +5 位作者 杜晓红 杨喆娟 郑迪 谢海波 杜文杰 李世波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探讨"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救治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舟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危重型SFTS并接受"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14例患者,收集... 目的探讨"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救治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舟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危重型SFTS并接受"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14例患者,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联合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预后的差异;并将14例患者分为早期联合治疗组8例和晚期联合治疗组6例,比较两组患者转归情况。结果14例患者中有明确蜱虫叮咬史4例(28.6%),来自岱山岛12例(85.7%),农民12例(85.7%);联合治疗后ALT、AST、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淀粉酶、脂肪酶、乳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联合治疗前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14例患者联合治疗前后体温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早期联合治疗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病死率与晚期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好转出院者8例,死亡6例。结论"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救治疗危重型SFTS患者时可改善其实验室指标,早期实施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危重型 血液净化 预后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NAFLD肝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黎运呈 曾芳 +2 位作者 王秋景 郑迪 杨喆娟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037-1040,1053,1150,共6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肝L-02细胞诱导NAFLD模型,分为正常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4组,采用不同浓度HLF进行干预,低剂量组HLF100μg/ml,高剂量组HLF400μg/ml。观察...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肝L-02细胞诱导NAFLD模型,分为正常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4组,采用不同浓度HLF进行干预,低剂量组HLF100μg/ml,高剂量组HLF400μg/ml。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 s te rn b lot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HLF药物干预后,高剂量组细胞形态学改变明显好于低剂量组及模型组;模型组与HLF高剂量组早期凋亡率[(14.63±1.82)%、(6.75±1.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HLF高剂量组中晚期凋亡率[(11.36±2.94)%、(3.49±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F高、低剂量组中晚期凋亡率[(3.49±1.03)%、(8.79±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HLF高、低剂量组总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ax、Cyt-C和Caspase-9促凋亡蛋白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增高,Bcl-2、Mitochondria Cytochrome C抗凋亡蛋白在高剂量组及正常组中高表达;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Bax/Bcl-2的比值[(1.999±0.376)、(0.144±0.023)、(0.399±0.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Cytosolic/Mitochondria Cytochrome C的比值[(0.287±0.037)、(0.041±0.006)、(0.097±0.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0.060±0.005)、(0.030±0.003)、(0.030±0.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FLD细胞模型存在凋亡现象,HLF药物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Cytochrome C、Caspase-9等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干预肝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凋亡 线粒体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曾庆球 王秋景 +4 位作者 张剑静 杨喆娟 黎运呈 朱慧敏 李世波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6-340,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东部沿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高发区舟山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致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降低该病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收治的107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通过对中国东部沿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高发区舟山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致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降低该病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收治的107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SFTS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采用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两组分类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107例患者中死亡17例,病死率为15.9%。SFTS死亡组患者2种及以上基础疾病、意识障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CK、乳酸脱氢酶(LDH)、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5);死亡组患者Ca2+、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5)。将上述各组计量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出其截断值(cut-off值),将其作为最佳诊断阈值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2+〈1.625 mmol/L、APTT〉73.45 s、SOFA评分〉9是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947、8.459和11.770,均P〈0.05)。结论血Ca2+、APTT、SOFA评分是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死亡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的量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贤君 李世波 +5 位作者 黎运呈 杨喆娟 李绍佐 刘华生 林志益 黄建荣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间的量化关系.方法 用循环酶法检测172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活检,以确定炎症分级.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析tba与肝组织炎症分级之间的量化对应关...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间的量化关系.方法 用循环酶法检测172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活检,以确定炎症分级.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析tba与肝组织炎症分级之间的量化对应关系.结果 血清tb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275,p<0.01);当tba达到20 μmol/l时,肝组织炎症分级达到g2水平.结论 血清tba水平在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serum total bile acid (tba) levels with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methods cyclophorase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tba levels in 172 patients with various chronic liver diseases,and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liver biops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tba levels and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was evaluated using spss 12.0 software.results serum tba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flammation grade of liver tissue ( r =0.275,p < 0.01 ).the inflammation grade reached g2 when serum tba was 20 μmol/l.conclusion serum tba level may be useful for evaluating the inflammation grade of liver tissu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类和盐类 炎症 慢性肝病
原文传递
中药辨证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色素氧化酶Ⅰ、Ⅱ、Ⅲ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黎运呈 曾芳 +2 位作者 丁贤君 郑迪 杨喆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取SPF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物组、药物...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取SPF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物组、药物A方组、药物B方组。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制作NAFLD模型,4周后对照药物组、药物A方组、药物B方组每天分别予相应组方中药1 mL/100 g灌胃给药,第12周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实验组肝细胞COXⅡ、COXⅢ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肝细胞COXⅠ蛋白表达。结果各组NAFLD大鼠肝细胞COX表达均降低,经过药物干预后,各药物治疗组COX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对照药物组、药物B方组COXⅡmRNA表达增高(P<0.01);且药物B方组COXⅡmRNA表达高于药物A方组及对照药物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药物组、药物A方组、药物B方组COXⅠ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药物B方组COXⅠ蛋白表达高于药物A方组及对照药物组(P<0.01)。结论在NAFLD病程的后期阶段,运用化痰消瘀、清热利湿、补益肝肾的中药,可提高大鼠肝细胞COX表达水平,并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肝细胞色素氧化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原文传递
2011—2018年舟山海岛岱山县新型布尼亚病毒相关病媒生物监测及防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秋景 李世波 +5 位作者 叶凌 王璐 王艳 杨喆娟 郑迪 郑培永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舟山海岛岱山县新型布尼亚病毒相关病媒生物监测情况,探讨防控策略效果。【方法】2012—2014年采用鼠笼法监测鼠形动物;2015—2018年在岱山县有确诊病例的乡镇采用布旗法监测游离蜱密度,采用体表梳检法监测寄生蜱,所... 【目的】了解浙江省舟山海岛岱山县新型布尼亚病毒相关病媒生物监测情况,探讨防控策略效果。【方法】2012—2014年采用鼠笼法监测鼠形动物;2015—2018年在岱山县有确诊病例的乡镇采用布旗法监测游离蜱密度,采用体表梳检法监测寄生蜱,所有蜱和鼠类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2011—2015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2016—2018年,实施精准健康教育,化学药剂消杀等综合防控措施。【结果】捕获鼠类5种327只,其中臭鼩鼱172只,占52.60%,黄毛鼠92只,占28.13%。捕获蜱类以长角血蜱为主,占94.20%。其中寄生蜱3种135只,为长角血蜱、镰形扇头蜱和微小牛蜱;游离蜱6种382只,为长角血蜱、镰形扇头蜱、血红扇头蜱、卵形硬蜱、粒形硬蜱和中华硬蜱。2015年5—10月野外蜱密度≥50只/布旗,2016年5月—2018年采用化学药剂消杀后,蜱密度≤50只/布旗。所有蜱和鼠类标本经RT-PCR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核酸均为阴性。经精准健康教育后,农村地区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知晓率由32.05%提高到83.33%;预判疫情,提前发布疫情预警告知书70余份。2017年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人数逐年下降,2018年仅为8例。【结论】该地区野外环境中臭鼩鼱为优势鼠种,长角血蜱为优势蜱类。政府牵头、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健康教育、降低居住环境周边蜱密度、适时发送风险预警告示书等综合防控策略取得一定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病媒生物监测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血浆氨基酸水平在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13
作者 杨喆娟 林志益 任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酸水平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变化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86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并根据Child-pugh分级进一步分为A级组34例,B级组31例和C级组21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835...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酸水平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变化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86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并根据Child-pugh分级进一步分为A级组34例,B级组31例和C级组21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835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血浆中的氨基酸水平。结果肝癌组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和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水平分别为(235.6±29.8)、(125.2±39.6)、(58.7±19.3)、(45.2±18.7)、(148.2±25.6)、(113.2±25.3)、(54.3±13.8)、(49.2±16.5)、(2.1±0.7)μmol/L,而对照组分别为(278.2±37.6)、(164.2±54.6)、(94.5±26.2)、(92.5±29.2)、(112.9±18.5)、(79.7±18.2)、(19.3±8.9)、(23.4±7.2)、(3.3±1.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和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水平逐渐降低(P<0.05),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水平逐渐升高(P<0.05);而两组牛磺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和谷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血浆中存在严重的氨基酸代谢紊乱,通过了解氨基酸代谢在肝癌中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对肝癌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肝癌 Child—pugh分级
原文传递
自然病程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不同孕期HBV载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运呈 曾芳 +1 位作者 郑迪 杨喆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8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分析自然病程下HBV-DNA呈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孕妇在孕早期、中期及晚期时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功能检测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医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31例CHB合并HBV-DNA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T1期(孕早... 目的分析自然病程下HBV-DNA呈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孕妇在孕早期、中期及晚期时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功能检测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医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31例CHB合并HBV-DNA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T1期(孕早期)、T2期(孕中期)及T3期(孕晚期)的CHB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病毒载量及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谷氨酰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T1、T2、T3期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自然病程下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在T1、T2、T3期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期CHB孕妇的血清肝功能指标GGT、ALP、ALT等水平均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上升,并伴随了整个妊娠过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期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功能检测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自然病程下CHB孕妇不同孕期的HBV-DNA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未接受相关抗病毒治疗则可能存在肝功能损害现象,但HBV-DNA载量的多少不能用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舟山海岛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流行情况及感染者IgG抗体持续时间分析
15
作者 王秋景 叶凌 +7 位作者 张浙恩 杨喆娟 王艳 毛岱文 王璐 李世波 吴飞跃 郑培永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462-466,共5页
目的分析舟山海岛地区人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隐性感染状况及既往感染者SFTSV-IgG抗体持续时间。方法收集2019年8月浙江省舟山市健康人群1122名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 目的分析舟山海岛地区人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隐性感染状况及既往感染者SFTSV-IgG抗体持续时间。方法收集2019年8月浙江省舟山市健康人群1122名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来自非流行区641名,流行区481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人群血清SFTSV-IgG抗体,并与2013年舟山市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人群SFTSV-IgG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选择2011年7月至2018年6月确诊的SFTS患者19例,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SFTSV-IgG抗体滴度。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流行区人群SFTSV-IgG抗体阳性率为1.5%(7/481),高于非流行区(0/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7,P<0.01);且SFTSV-IgG抗体阳性率均低于2013年流行区(11.7%)和非流行区(2.5%),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556和10.352,P<0.01)。既往确诊患者中18例血清SFTSV-IgG抗体仍为阳性,最长者可达8年。结论舟山海岛地区存在SFTSV隐性感染,SFTSV感染后患者体内SFTSV-IgG抗体可长期存在,具有一定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流行病学 隐性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