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嘉铭 《民族教育研究》 1997年第2期45-49,93,共6页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杨嘉铭在新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和党的民族政策,结合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杨嘉铭在新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和党的民族政策,结合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实际和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状况,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双语教育 民族教育体系 民族语文 双语现象 少数民族地区 双语制 探讨的问题 受教育者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下载PDF
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综览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嘉铭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3-103,共11页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是我国藏羌地区古碉建筑文化发育的典型地区,笔者从历史发展脉络、数量与分布、类型和功能、古碉与民居及其建筑技术、有关传说与民俗等5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也提出了一...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是我国藏羌地区古碉建筑文化发育的典型地区,笔者从历史发展脉络、数量与分布、类型和功能、古碉与民居及其建筑技术、有关传说与民俗等5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存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巴 古碉建筑
下载PDF
康巴文化综述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嘉铭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16,共8页
康巴文化是我国藏族文化中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既是一个历史话题,又是一个时代命题。文章从"康"和康区的由来和发展作为引子,从康巴文化的基本定位、康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与人文背景、康巴文... 康巴文化是我国藏族文化中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既是一个历史话题,又是一个时代命题。文章从"康"和康区的由来和发展作为引子,从康巴文化的基本定位、康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与人文背景、康巴文化的基本特点等方面对康巴文化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深入浅出的发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巴文化 缘起 文化特质
下载PDF
当代条件下德格印经院保护要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嘉铭 杨艺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6,共7页
德格印经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遗产地,在当代条件下对它的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当代大环境和德格印经... 德格印经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遗产地,在当代条件下对它的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当代大环境和德格印经院的实际,择其重点,对德格印经院开展木刻文物印版的鉴定评估和复制、传承主体的保护盒印版刻制工艺的抢救、建设"中国藏族雕版印刷博物馆"及其数字空间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四川藏区的石刻文化及其保护和利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嘉铭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35-42,共8页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悠久的历史、汉藏石刻并存的格局、典型嘛呢堆、《格萨尔》石刻,以及红军石刻标语5个方面概括了四川藏区石刻的基本面貌;第二部分从对四川藏区石刻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两个方面对这项文化遗产的现实利用及保护...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悠久的历史、汉藏石刻并存的格局、典型嘛呢堆、《格萨尔》石刻,以及红军石刻标语5个方面概括了四川藏区石刻的基本面貌;第二部分从对四川藏区石刻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两个方面对这项文化遗产的现实利用及保护提出了对策提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藏区 石刻 保护利用
下载PDF
藏族贴布脱胎面具制作的传统工艺流程与技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嘉铭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3,共4页
藏族面具在藏族造型文化范畴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多侧重于艺术层面,对其制作工艺尚付诸阙如。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调查,重点对贴布脱胎面具制作的工艺流程和基本技法,以及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地记录和整理。
关键词 藏族 贴布脱胎面具 制作工艺 藏传佛教 藏族造型文化
下载PDF
康区藏传绘画派别和系统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嘉铭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17,共6页
康区是藏族传统的三大地理和文化区域之一,在这一区域中,藏传绘画十分发达。自公元17世纪以来,康区就已是藏传绘画三大画派(门派、钦派和噶玛噶孜画派)中噶玛噶孜画派的传承中心。在这个传承中心中,西藏昌都地区的噶玛丹萨寺、四川甘孜... 康区是藏族传统的三大地理和文化区域之一,在这一区域中,藏传绘画十分发达。自公元17世纪以来,康区就已是藏传绘画三大画派(门派、钦派和噶玛噶孜画派)中噶玛噶孜画派的传承中心。在这个传承中心中,西藏昌都地区的噶玛丹萨寺、四川甘孜州德格的八邦寺和青海玉树州囊谦的奇吉寺是重要的传承场(或称传承分中心),其中,德格八邦是重要的一个分中心。文章重点对这个分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论述。其他一个画派和一个系统分别是门派的分支——新门派和朗卡杰绘画系统。三者之间风格各异,但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区 绘画派别 系统
下载PDF
贵州省德江县傩堂戏及其面具文化考察报告(下)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嘉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4-33,共10页
该调查报告从德江县简况;德江县傩堂戏及戏班;德江县傩堂戏面具;德江县傩堂戏面具制作工艺;德江县傩堂面具制作艺人传承;结语六个部分进行分述。重点为德江县傩堂戏面具、面具制作工艺和面具制作艺人传承。
关键词 德江 傩堂戏 面具文化
下载PDF
藏族面具类型新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嘉铭 杨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关于藏族面具的分类问题,说法各异。笔者采各家所长,对藏族面具的类型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提出了新议。即宏观上将藏族面具分为功能类型、质地类型和造型类型等三个大类;微观上在三大类型的基础上又细分出若干小类,并对...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关于藏族面具的分类问题,说法各异。笔者采各家所长,对藏族面具的类型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提出了新议。即宏观上将藏族面具分为功能类型、质地类型和造型类型等三个大类;微观上在三大类型的基础上又细分出若干小类,并对各类的内涵作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面具 类型 羌姆
下载PDF
解读“嘉绒”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嘉铭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嘉绒”是历史上藏族内部的地理区域概念,而非行政区划。“嘉绒”一词的含义及其地理区域范围,学术界均存在多种不同的论点。本文在全面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意见。
关键词 “嘉绒” 含义 地域范围
下载PDF
德格——雪域藏族文化中心论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嘉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4-28,共15页
四、德格文化对藏族文化的贡献德格,作为藏族文化中心,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对藏族文化作出贡献.现从德格印经院的建立和发展;对藏传佛教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语言文字方面的杰出作用;在藏族文学中所处的位置;藏传绘画中对噶派绘画... 四、德格文化对藏族文化的贡献德格,作为藏族文化中心,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对藏族文化作出贡献.现从德格印经院的建立和发展;对藏传佛教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语言文字方面的杰出作用;在藏族文学中所处的位置;藏传绘画中对噶派绘画的创新所作出的卓越成就;在科技和工艺方面的显著成绩等六个主要方面作以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德格土司 藏族文化 岭·格萨尔 格萨尔王 苯波教 藏医药 中心论 甘孜州 格萨尔史诗
下载PDF
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亮点——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几个常识性概念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嘉铭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文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结合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实际,作了深入浅出的提示。第二部分是对大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比较模糊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了简要说明,以便作好今后的工作。
关键词 甘孜州 非物质文化资源 亮点
下载PDF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藏戏及寺庙神舞面具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嘉铭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藏族面具种类繁多,主要用作藏戏及寺庙神舞,是中国面具艺术中的一个独立的体系。本文是一篇关于甘孜州德格县、新龙县藏族面具艺术的调研报告,内容涉及到藏族面具的现状,面具的制作艺人及其传承方式,面具的制作工艺与变迁等方面。
关键词 藏族 面具 艺人 工艺
下载PDF
走进雪域象征文化的殿堂——《藏族吉祥文化》序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嘉铭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象征文化 《藏族吉祥文化》 凌立 吉祥图案 吉祥物
下载PDF
关于英雄史诗主人公岭·格萨尔王是否有原型的讨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嘉铭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关于英雄史诗《格萨尔》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是否有原型的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笔者在对已有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即《格萨尔》不仅仅是一部藏族民间文学的巨著,而且还是由藏族人民自己创作的一... 关于英雄史诗《格萨尔》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是否有原型的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笔者在对已有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即《格萨尔》不仅仅是一部藏族民间文学的巨著,而且还是由藏族人民自己创作的一部反映本民族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伟大史诗。史诗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是有其原型人物的。这个原型人物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在多元的原型人物中,又是以一个原型人物为主,其他原型人物为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主人公 原型
下载PDF
国外《格萨(斯)尔》图像调查研究综述
16
作者 杨嘉铭 杨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60-67,共8页
国外《格萨(斯)尔》图像的调查研究是从19世纪晚期(公元1883年)开启的,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国外的《格萨(斯)尔》图像研究开创了"格学"中《格萨(斯)尔》图像研究的先河,也为我国在新中国建立后开展这项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 国外《格萨(斯)尔》图像的调查研究是从19世纪晚期(公元1883年)开启的,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国外的《格萨(斯)尔》图像研究开创了"格学"中《格萨(斯)尔》图像研究的先河,也为我国在新中国建立后开展这项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文章从国外学者《格萨(斯)尔》图像调查研究的基本面貌,《格萨(斯)尔》图像调查研究述评以及与我国《格萨(斯)尔》图像调查研究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外《格萨(斯)尔》图像百余年来的调查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格萨(斯)尔图像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藏区黄金开发的几次浪潮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嘉铭 杨环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藏区 黄金开采 经济 浪潮 扩大 四川 发展 吐蕃王朝 中都 疆域
全文增补中
德格——雪域藏族文化中心论要
18
作者 杨嘉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4-20,共7页
德格印经院为德格文化在康区和藏族文化中的中心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定区域或是一定文化范畴的文化中心,从理论上讲至少应具备两大功能,即文化的传播功能和聚合力.德格之所以成为藏族文化中心之一.与德格土司、更庆寺、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为德格文化在康区和藏族文化中的中心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定区域或是一定文化范畴的文化中心,从理论上讲至少应具备两大功能,即文化的传播功能和聚合力.德格之所以成为藏族文化中心之一.与德格土司、更庆寺、印经院,特别是《格萨尔史寺》的聚散力、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的影响力、《藏文大藏经》的聚慧以及精品效应有着密切关系.在德格文化中心的形成过程中,文化交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德格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对德格文化中心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 文化 中心 藏族 地位
下载PDF
贵州省德江县傩堂戏及其面具文化考察报告(上)
19
作者 杨嘉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8-27,共10页
该调查报告从德江县简况;德江县傩堂戏及戏班;德江县傩堂戏面具;德江县傩堂戏面具制作工艺;德江县傩堂面具制作艺人传承;结语六个部分进行分述。重点为德江县傩堂戏面具、面具制作工艺和面具制作艺人传承考察。
关键词 德江 傩堂戏 面具文化
下载PDF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掌握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
20
作者 杨嘉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29-34,共6页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充分证明了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石。一是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三是如何才能学习好邓小平教育思想。文章指出...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充分证明了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石。一是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三是如何才能学习好邓小平教育思想。文章指出: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石,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要做到“一通四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教育思想 学习 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