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前降钙素在新生儿重症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杨在东 高平明 +2 位作者 麦丽珊 刘卫东 戴怡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86-10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在新生儿重症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115例重症感染新生儿(细菌感染组75例,病毒感染组40例)和30例无感染征象患儿(对照组)入院时进行血清PCT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和WBC计数,...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在新生儿重症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115例重症感染新生儿(细菌感染组75例,病毒感染组40例)和30例无感染征象患儿(对照组)入院时进行血清PCT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和WBC计数,检测结果分为PCT〈0.5μg/L,0.5~2.0μg/L,2.0~10.0μg/L,≥10.0μg/L4个等级,PCT〉0.5μg/L为阳性,〉2.0μg/L为强阳性。对明确细菌感染的新生儿复查PCT及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6%(72/75例),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为35%(14/40例),对照组PCT阳性率为6.67%(2/30例)。3组间PCT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PCT强阳性率为44%(33/75例),与病毒感染组(10%)和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a〈0.01);病毒感染组PCT强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a〈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CRP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5例PCT≥10.0μg/L,2例死亡,3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结论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预后判断及治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感染 前降钙素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胸腺增生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
2
作者 杨在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9-759,762,共2页
关键词 胸腺 上腔静脉压迫 儿童
下载PDF
小麦NPR1-like基因的克隆及赤霉菌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在东 马信 +5 位作者 吴世文 王宏伟 孙鑫 冀宪领 李安飞 孔令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75-1782,共8页
AtNPR1是拟南芥系统获得性抗病反应中的关键基因,对拟南芥的广谱抗性起重要调控作用。从赤霉菌诱导的小麦抗、感赤霉病近等基因系RNA差异表达谱中获得3个与AtNPR1类似的EST片段,据此检索相应序列信息并设计引物,从小麦中克隆得到3个cDN... AtNPR1是拟南芥系统获得性抗病反应中的关键基因,对拟南芥的广谱抗性起重要调控作用。从赤霉菌诱导的小麦抗、感赤霉病近等基因系RNA差异表达谱中获得3个与AtNPR1类似的EST片段,据此检索相应序列信息并设计引物,从小麦中克隆得到3个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TaNPR1、TaNPR2和TaNPR3,其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580、607和60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表明,这3个小麦NPR1-like蛋白都含有保守的BTB/POZ、ANK和NPR1_like_C结构域及功能氨基酸,但仅TaNPR1具有2个对NPR1寡聚体形成十分必要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蛋白质聚类分析表明,TaNPR1与TaNPR2和TaNPR3的同源性均较低,其中TaNPR1与NPR1蛋白聚为一类,而TaNPR2和TaNPR3均与NPR1同源蛋白聚为一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TaNPR1、TaNPR2和TaNPR3基因都可被植物抗病相关信号分子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诱导。与感病材料Apogee相比,抗病近等基因系Apogee73S2中TaNPR1和TaNPR3能够更早地响应赤霉菌的诱导并显著上调表达;而TaNPR2在感、抗材料中对赤霉菌侵染的响应都较为缓慢且变化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TaNPR1和TaNPR3可能在小麦对赤霉菌的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PR1-like基因 赤霉病 基因表达分析
下载PDF
96例婴幼儿腭裂整复术后的复苏体会
4
作者 杨在东 李志斌 《青海医药杂志》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腭裂整复术 手术 呼吸道 婴幼儿 气管导管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志彬 程仕伟 +4 位作者 缪静 张玉香 王芹芹 杨在东 朱应普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0-44,共5页
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1株γ聚谷氨酸的生产菌株yt10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以此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进行复合诱变,获得1株γ聚谷氨酸高产突变株,突变株连续传代10次,发酵性能稳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 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1株γ聚谷氨酸的生产菌株yt10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以此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进行复合诱变,获得1株γ聚谷氨酸高产突变株,突变株连续传代10次,发酵性能稳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组成,在最优条件下,γ聚谷氨酸的平均产量可达28.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优化培养 Γ-聚谷氨酸 筛选
下载PDF
碳源对γ-聚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缪静 杨在东 +2 位作者 冯志彬 张玉香 程显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2,共3页
以γ-聚谷氨酸生产菌yt102为供试菌株,研究了碳源对γ-聚谷氨酸发酵的影响。首先通过摇瓶实验确定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柠檬酸,二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更有利于聚谷氨酸的产生,进一步利用10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确定碳源的最佳用量为40... 以γ-聚谷氨酸生产菌yt102为供试菌株,研究了碳源对γ-聚谷氨酸发酵的影响。首先通过摇瓶实验确定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柠檬酸,二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更有利于聚谷氨酸的产生,进一步利用10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确定碳源的最佳用量为40g/L,继续优化培养条件,确定采用溶氧控制的脉冲补料方式可有效延续γ-聚谷氨酸的合成。在最优发酵条件下,通过10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50h,γ-聚谷氨酸产量可达34.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碳源 枯草芽孢杆菌 优化培养
下载PDF
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PiCCO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蒋丰智 覃铁和 +1 位作者 王首红 杨在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首次置管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数据中具有临床预后判断意义的项目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年龄均〉75岁),初次行PiCCO监测时测得数值,按其28d住院病死率分为存活组... 目的探讨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首次置管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数据中具有临床预后判断意义的项目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年龄均〉75岁),初次行PiCCO监测时测得数值,按其28d住院病死率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感染来源、APACHEII评分、一般血流动力学资料[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和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数据,并对其中有意义指标行诊断试验的研究和评价。结果两组在APACHEII评分、HR、EVLWI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描绘EVLWI的ROC曲线,发现以≥10.0mlMkg为界点,预测死亡发生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66.7%;阳性预测值73.8%,阴性预测值45.9%。结论①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脏输出能力(CI)轻重症者无差别,但由于高龄患者心脏本身功能储备有限,重症患者仅以提高心率维持不同疾病状态时所需;②高龄患者对肺水耐受较差,以EVLWI≥10.0mlMkg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PiCCO) 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 脓毒症 休克 高龄 预后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相关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江毅 张蔓丽 +4 位作者 杨在东 陆美琼 熊甲赛 罗树宁 唐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行为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自编问卷调查2005年11月~2008年11月儿童保健门诊的556名患儿及其家长,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按照年...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行为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自编问卷调查2005年11月~2008年11月儿童保健门诊的556名患儿及其家长,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1∶1配对。结果:病例组比对照组更多见的是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而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的分值较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父亲吸烟、母亲怀孕期间吸烟或酗酒、母乳喂养、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父母离异、家庭环境不和谐(家庭亲密度低、情感表达少、矛盾多),其OR值及可信区间分别为2.200(1.474~3.283)、3.423(0.232~0.770)、2.174(1.340~3.527)、0.331(4.863~6.025)、0.450(0.294~0.690)、0.085(1.511~2.878)、2.598(2.134~5.698)和0.145(1.865~6.041)。结论:加强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对减少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行为相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室-动脉偶联在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成伟 杨在东 宁浩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709-3711,共3页
目的探讨心室-动脉偶联在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脓毒性休克患儿60例。记录0 h及24 h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Lac)、心率(HR)、血压(BP)、超声监测有效动脉弹性/左心... 目的探讨心室-动脉偶联在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脓毒性休克患儿60例。记录0 h及24 h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Lac)、心率(HR)、血压(BP)、超声监测有效动脉弹性/左心室收缩末弹性(Ea/Ees)、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评分)及28 d生存状况。根据28 d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0 h及治疗24 h后两组间各感染炎症指标、Lac、乳酸清除率(r Lac)、PCIS评分及Ea/Ees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对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24 hΔEa/Ees及24 hΔLac均高于存活组,0 h及24 h点PCIS评分、r Lac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Ea/Ees、PCIS评分是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降低Ea/Ees可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组织灌注,促进Lac清除,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脓毒性休克 心室动脉偶联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O、TNF-a、cTnI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成伟 刘美兰 +2 位作者 彭景添 杨在东 蒋丰智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802-804,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NO、TNF-a、cTnI浓度的影响,研究其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不拘雌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组),I/R组和UTI组,每组8只。分别于缺血前、缺血30mi...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NO、TNF-a、cTnI浓度的影响,研究其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不拘雌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组),I/R组和UTI组,每组8只。分别于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120min等4个时间点抽动脉血送做分离血清测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TNF-a、cTnI浓度。结果经30min缺血、120min再灌注后,UTI组与I/R组血清SOD、NO均下降,MDA、TNF-a、cTnI均升高。UTI组与I/R组比较,SOD、NO下降减少,MDA、TNF-a、cTnI升高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UTI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SOD、NO的下降,减少MDA、TNF-a、cTnI的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内源性一氧化氮的含量,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表达,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达到心肌细胞保护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缺血再灌注 NO TNF-A
下载PDF
伴髓系抗原表达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毅 张蔓莉 +2 位作者 李志斌 杨在东 陆美琼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分析伴髓系抗原表达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特点与临床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EGIL)标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对98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分为My-ALL和My+... 目的分析伴髓系抗原表达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特点与临床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EGIL)标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对98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分为My-ALL和My+-ALL组,My+-ALL包括My+B-ALL和My+T-ALL组,给予正规治疗,对其预后进行观察。结果My+-ALL患儿25例发生率为25.5%(25/98),其中My+B-ALL18例,占72.0%(18/25),My+T-ALL7例,占28.0%(7/25)。My+B-ALL和My+T-ALL患儿中,髓系表达指标CD13阳性率最高,其次为CD33,而CD117均未表达。My+B-ALL与My-B-ALL、My+T-ALL与My-T-ALL患儿CR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y+B-ALL组患儿达缓解所需的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表型的研究为儿童急性白血病亚型提供了临床诊断的依据。My+-ALL的预后没有因髓系抗原的表达而与My-ALL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髓系抗原 急性淋巴白血病 儿童 缓解率
下载PDF
成功抢救严重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暴发性紫癜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艳军 潘少伦 杨在东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4-1424,共1页
患儿,男,9个月,既往体健。因发热2 d,皮肤瘀点瘀斑半天于2015年8月12日入院。2 d前出现发热,最高39.5℃,无咳嗽、鼻塞、抽搐、腹泻,外院给予“喜炎平、地塞米松”等治疗后仍反复高热。半天前出现双下肢瘀点瘀斑、四肢冰凉、烦躁不安、气... 患儿,男,9个月,既往体健。因发热2 d,皮肤瘀点瘀斑半天于2015年8月12日入院。2 d前出现发热,最高39.5℃,无咳嗽、鼻塞、抽搐、腹泻,外院给予“喜炎平、地塞米松”等治疗后仍反复高热。半天前出现双下肢瘀点瘀斑、四肢冰凉、烦躁不安、气促,急诊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 暴发性紫癜 皮肤瘀点 脓毒性休克 皮肤水疱 脏器功能障碍 降钙素原 液体复苏 皮肤紫癜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婴幼儿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及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成伟 杨在东 +1 位作者 张小芹 陈源浩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4期8-9,13,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婴幼儿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休克和病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婴幼儿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休克和病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万U·kg-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静脉滴注,q8h。2组均5 d为1个疗程。2组患儿分别于入住ICU时及治疗5 d后采集静脉血4 mL,测定TNF-α、IL-1及PCT,观察治疗前后TNF-α、IL-1及PCT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IL-1、TNF-α和PCT水平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5 d后IL-1、TNF-α和PCT分别为(86.48±17.29)pg·L-1、(105.86±20.79)pg·L-1和(5.33±0.85)ng·mL-1,对照组治疗5 d后IL-1、TNF-α和PCT分别为(112.34±18.54)pg·L-1、(189.04±28.36)pg·L-1和(8.54±1.43)ng·mL-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婴幼儿IL-1、TNF-α及PCT有明显降低作用,从而能改善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婴幼儿 脓毒性休克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镇静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小芹 覃珠玲 +4 位作者 索冬梅 杨在东 傅瑶 陈汉斌 彭荷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联合硫酸镁治疗,25例)和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硫酸镁治疗,2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心率(HR)...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联合硫酸镁治疗,25例)和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硫酸镁治疗,2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24 h,两组的CRP、IL-6、TNF-α、HR、M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右美托咪定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右美托咪定镇静,可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重度子痫前期 炎性反应
下载PDF
紫外辐射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荷玲 杨在东 +1 位作者 刘宏涌 李卫 《内科》 2016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紫外线(UV)照射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合适的UV照射方法和照射量。方法以HL-60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并设置对照组和UV照射组(简称UV组),对照组为不接受UV照射的HL-60细胞,UV组细胞用波长为254 nm的UV照射,...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紫外线(UV)照射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合适的UV照射方法和照射量。方法以HL-60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并设置对照组和UV照射组(简称UV组),对照组为不接受UV照射的HL-60细胞,UV组细胞用波长为254 nm的UV照射,照射量分别为2 m Joules(m J)、6 m J、10 m J和15 m J;将UV组和HL-60对照组细胞置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死亡率。结果未接受照射的对照组HL-60细胞增殖未受影响,未出现明显凋亡;用2~10 m J UV照射1次,可对HL-60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细胞部分凋亡;经15m JUV照射1次或2~10 m J照射2次(每次间隔5 d),多数HL-60细胞出现裂解或细胞完全死亡,不能再恢复增殖;10 m J组细胞UV照射1次后第1天开始出现死亡,细胞死亡率在照射后第3天达最高值,随着培养的继续,细胞死亡率逐渐降低,照射后第3天细胞死亡率与其他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照射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效果,与高剂量UV照射治疗相比,较低UV照射剂量的重复照射也能杀伤HL-60细胞,诱导HL-60细胞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HL-60细胞株 紫外线 细胞死亡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分析
16
作者 孙鑫 崔正勇 +6 位作者 李新华 杨在东 刘颖 孙明柱 张天雨 李鹏 宋华东 《农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类胡萝卜素是影响小麦面粉及面制品颜色和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具有抗氧化、防癌症、预防夜盲症等功能。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用‘19Q1121’‘鲁原502’‘济麦22’‘鲁研128’‘鲁原309’为实验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 类胡萝卜素是影响小麦面粉及面制品颜色和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具有抗氧化、防癌症、预防夜盲症等功能。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用‘19Q1121’‘鲁原502’‘济麦22’‘鲁研128’‘鲁原309’为实验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串联质谱(MS/MS)的方法,测定类胡萝卜素的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主要成分有叶黄素、玉米黄质类、角黄素、叶黄素棕榈酸酯、叶黄素二棕榈酸酯、叶黄素油酸酯等。其中,‘鲁原309’叶黄素的含量为7.45μg/g,明显高出其他品种。本试验获得了培育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为小麦营养品质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类胡萝卜素 含量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肺部超声与胸部CT诊断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源浩 杨在东 +1 位作者 张小芹 陈汉斌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对比肺部超声与胸部CT诊断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收治的肺炎婴幼儿(1个月~3岁)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肺部超声检查,并在诊断重症肺炎24 h内进行胸部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 目的对比肺部超声与胸部CT诊断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收治的肺炎婴幼儿(1个月~3岁)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肺部超声检查,并在诊断重症肺炎24 h内进行胸部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同时以胸部CT为金标准,评估肺部超声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儿中超声呈低、等或混合回声,其内可见支气管征或含液支气管征,部分见腺泡实变影、斑片影、结节影、间质浸润病变、肺纹理增粗、胸腔积液,观察B线见其呈位于胸膜、向屏幕底部延续的条状强回声,出现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A线消失、胸膜线模糊或消失分别36例(36.00%)、93例(93.00%)、44例(44.00%);胸部CT确诊为重症肺炎87例,排除重症肺炎13例,肺部超声诊断婴幼儿重症肺炎时,检出腺泡实变影、腺泡斑片影、结节影、间质浸润病变、肺纹理增粗、胸腔积液与胸部CT的符合率分别为80.00%、60.53%、87.50%、83.33%、76.19%、66.67%;以胸部CT为金标准,肺部超声诊断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0.80%、69.23%、88.00%、95.18%、52.94%、0.531。结论肺部超声诊断婴幼儿重症肺炎有较高应用价值,与胸部CT相比,其诊断符合率、一致性均较高,应用肺部超声有助于提高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诊疗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婴幼儿 重症肺炎 胸部CT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邵兰 杨在东 张小芹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对症标准化治疗及营养支持,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对症标准化治疗及营养支持,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连续用药5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IgA、 IgG、IgM)与炎性因子(TNF-α、 IL-6、 IL-8)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A、IgG、 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TNF-α、 IL-6、 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能够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IgA、 IgG、 IgM)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 IL-6、 IL-8)水平,临床疗效较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重症肺炎 血清炎性因子 影响
下载PDF
安尔碘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源浩 杨在东 陈汉斌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本文总结安尔碘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的临床资料,起病先表现为典型荨麻疹,继而出现循环衰竭、意识障碍,经及时、迅速的抗休克、抗过敏治疗存活,提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安尔碘不仅可引起过敏,而且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需高... 本文总结安尔碘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的临床资料,起病先表现为典型荨麻疹,继而出现循环衰竭、意识障碍,经及时、迅速的抗休克、抗过敏治疗存活,提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安尔碘不仅可引起过敏,而且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需高度警惕其引起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尔碘 过敏性休克
下载PDF
RAG1基因新发突变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刘婉文 杨在东 叶文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9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探讨人重组激活基因1(RAG1)变异引起的联合免疫缺陷病(CID)患儿的临床、免疫特征及基因表型。方法对2020年3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的1例CI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因巨细胞病毒及耶氏肺孢子菌感染导致重症... 目的探讨人重组激活基因1(RAG1)变异引起的联合免疫缺陷病(CID)患儿的临床、免疫特征及基因表型。方法对2020年3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的1例CI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因巨细胞病毒及耶氏肺孢子菌感染导致重症肺炎。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减少,为(0.95~2.81)×10^(9)/L,CD3^(+)细胞、B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基因检测结果显示RAG1存在一处纯合子突变c.3074dupT(重复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p.L1025Ffs*40(移码突变40位后蛋白翻译提前终止)。这个新型变异未被报道过。结论 CID患儿易被条件致病源引发严重感染;RAG1基因变异可致CID;新发现RAG1基因纯合子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G1基因 基因突变 新发突变 联合免疫缺陷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