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CDK11与RNPS1和9G8相互作用的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倩 刘太行 +5 位作者 董小龙 吴云飞 杨基贵 周亮 潘彩霞 潘敏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398-4407,共10页
【目的】鉴定家蚕(Bombyx mori)CDK11与RNPS1和9G8的相互作用,为解析其是否参与前体RNA的剪接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家蚕基因组数据库Silk DB找到本研究克隆的家蚕基因序列,采用Primer 5.0进行引物设计,通过PCR技术克隆获得家蚕的两个... 【目的】鉴定家蚕(Bombyx mori)CDK11与RNPS1和9G8的相互作用,为解析其是否参与前体RNA的剪接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家蚕基因组数据库Silk DB找到本研究克隆的家蚕基因序列,采用Primer 5.0进行引物设计,通过PCR技术克隆获得家蚕的两个重要剪接因子RNPS1和9G8,并构建具有不同抗原标签的过表达载体,采用NCBI检索并获得其他物种的相关序列,利用在线预测软件SMART进行结构域预测,采用Clustal X 1.83和GENEDOC 3.2预测同源序列,利用软件MEGA 6.0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免疫荧光验证家蚕CDK11两种剪切体CDK11A和CDK11B分别与RNPS1和9G8的共定位情况,进一步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CDK11A、CDK11B分别与RNPS1和9G8的相互作用。【结果】RNPS1的开放阅读框长为882 bp,编码293个氨基酸;9G8的开放阅读框长为531 bp,编码176个氨基酸;RNPS1和9G8都属于SR蛋白家族,具有该蛋白家族成员的一个富含丝氨酸/精氨酸(S/R)重复序列的RS结构域。同源序列比对表明,RNPS1和9G8都具有典型的RRM结构域,此外9G8还含有一个锌指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RNPS1聚类于无脊椎动物一支,与同为鳞翅目昆虫的斑点木蝶、黑脉金斑蝶等亲缘关系较近;9G8也聚类于无脊椎动物一支,与同为鳞翅目昆虫的黑脉金斑蝶、金凤蝶等关系较近。荧光共定位证明,RNPS1分别与CDK11A和CDK11B共定位于细胞核中,且具有点状共聚集现象;同时发现,RNPS1还具有胞质定位,点状聚集于核外周。而9G8分别与CDK11A、CDK11B在细胞核中也具有共定位现象。进一步通过免疫共沉淀发现,在所有的总蛋白和细胞裂解离心后的上清液样品中,均能检测到对应目的条带的表达,表明共转染的细胞均能正常表达目的蛋白,并且蛋白溶于上清。同时,在所有的共沉淀条带中,均能检测到对应目的条带,以上结果表明CDK11A、CDK11B均与RNPS1和9G8具有相互作用。【结论】家蚕RNPS1和9G8具有典型的RRM结构域,属于SR家族。CDK11A和CDK11B能够与RNPS1和9G8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CDK11 RNPS1 9G8 pre-RNA剪接
下载PDF
家蚕Sox家族基因BmDichaete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
作者 杨基贵 彭丽娜 +5 位作者 刘太行 吴云飞 杜国玉 张倩 王炜 潘敏慧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目的】Sox家族是一类转录调控因子,在多细胞动物的发育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获得家蚕Bombyx mori Sox家族基因,并分析其在幼虫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方法】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rapid amplif... 【目的】Sox家族是一类转录调控因子,在多细胞动物的发育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获得家蚕Bombyx mori Sox家族基因,并分析其在幼虫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方法】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家蚕Sox家族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原核表达并得到其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以Western blot验证其蛋白在家蚕胚胎发育时期(产卵后24,48,72,96,120,144,168,192和216 h)和蚁蚕的表达特征。同时,使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这一基因在家蚕整个发育过程以及5龄第3天幼虫不同组织(精巢、卵巢、神经节、头部、丝腺、脂肪体、马氏管、中肠、后肠、表皮、血液、气管)中的表达谱。【结果】克隆获得一个家蚕Sox家族基因,将其命名为BmDichaete(Gen Bank登录号:KY914554),其cDNA序列全长为1 541 bp,开放阅读框长741 bp,编码24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27.3 kD,等电点为9.89。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mDichaete具有Sox家族的典型HMG结构域,并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的Dichaete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对其表达模式分析发现,BmDichaete在家蚕整个发育时期都有表达,从胚胎发育后期到蛹前期持续高表达,在蛹后期及成虫期表达量有所下降,并且该基因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卵巢、头部、丝腺及后肠组织中显著高表达。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BmDichaete在家蚕胚胎发育过程中持续而稳定地表达。【结论】家蚕BmDichaete具有典型HMG结构域,属于Sox家族成员。BmDichaete在家蚕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该基因在家蚕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Dichaete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表达谱 胚胎发育
下载PDF
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娜 胡楠 +3 位作者 蕫战旗 杨基贵 周亮 潘敏慧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1-368,共8页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了解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特征以及家蚕微孢子虫在家蚕原种不同龄期的感染规律是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基础。选取12个现行家蚕品种原种的3龄起蚕和其中8个原种的5龄第3天幼...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了解现行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特征以及家蚕微孢子虫在家蚕原种不同龄期的感染规律是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基础。选取12个现行家蚕品种原种的3龄起蚕和其中8个原种的5龄第3天幼虫,分别添食不同剂量的家蚕微孢子虫,统计分析微孢子虫对2个时期各家蚕原种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半数感染剂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变化情况,并对ID50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12个家蚕原种均可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其感染率和感染程度与感染剂量呈正相关;12个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均不具有显著抗性,但部分家蚕原种对家蚕微孢子虫表现出相对抗性或相对敏感性,其中苏菊、云7表现出相对抗性,871表现出相对敏感性;5龄第3天幼虫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抗性强于3龄起蚕,感染率与龄期有关,感染程度和龄期无密切关系。以上结果可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原种 家蚕微孢子虫 抗性 正态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