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烷基与氨基共改性硅油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光亮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大昆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46-47,共2页
以N-环己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低分子羟基硅油、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等为原料,平衡共聚得到十二烷基、环己基氨丙基和羟基共改性的光亮剂硅油。研究了时间、温度、原材料的配比... 以N-环己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低分子羟基硅油、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等为原料,平衡共聚得到十二烷基、环己基氨丙基和羟基共改性的光亮剂硅油。研究了时间、温度、原材料的配比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光亮剂原油的最佳合成工艺,且对其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亮剂 十二烷基 环已基氨丙基 改性硅油
下载PDF
高效环保固色剂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大昆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63-64,15,共3页
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DOA和DMDAAC等原料通过聚合、缩合反应,制备高效环保固色剂。通过正交实验对中间体P2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DMDAAC∶DOA=100∶45,pH为4.5,0.15%的偶氮二异丁腈反应6 h;对比选定了P1∶... 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DOA和DMDAAC等原料通过聚合、缩合反应,制备高效环保固色剂。通过正交实验对中间体P2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DMDAAC∶DOA=100∶45,pH为4.5,0.15%的偶氮二异丁腈反应6 h;对比选定了P1∶P2=70∶30,环氧氯丙烷的滴加时间为2 h,得到了金黄色透明粘稠液体;通过应用实验,研究了该固色剂对织物的磨擦牢度、耐洗色牢度和色差等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色剂 聚合反应 缩合反应 偶氮二异丁腈
下载PDF
低碳时代纤维染色皂洗处理工艺的革新
3
作者 杨大昆 李武 李嫦娥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7期65-66,59,共3页
以新型节能皂洗剂为技术支撑,对印染加工工艺的皂洗处理工艺进行节能减排工艺的探讨。通过正交实验对皂洗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新型节能皂洗剂10 g·L-1,纯碱1 g·L-1,60℃×30′;在工厂进行了工业化大生产,取得了... 以新型节能皂洗剂为技术支撑,对印染加工工艺的皂洗处理工艺进行节能减排工艺的探讨。通过正交实验对皂洗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新型节能皂洗剂10 g·L-1,纯碱1 g·L-1,60℃×30′;在工厂进行了工业化大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皂洗剂 工业化
下载PDF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措施探析
4
作者 杨大昆 《华东科技(综合)》 2020年第3期215-215,共1页
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桥梁设计和施工有了很大的促进,本文主要从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各道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与研究,提出了预应力梁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控制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指导。
关键词 预应力 混凝土桥梁 施工控制 措施
下载PDF
贵州省2001年统计科研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5
作者 杨大昆 《贵州统计》 2001年第12期34-34,共1页
2001年贵州省统计局统计科研项目,经过项目申报,科研领导小组评议,已确定9个项目为科研主项,2个项目为定期资助,目前科研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到2002年6-8月各项目可望结果。
关键词 贵州 统计科研项目 统计科研工作
下载PDF
坦克排长在缅北战场
6
作者 杨大昆 戴克宁 《黄埔》 2018年第1期72-75,共4页
1943年,抗战进入最艰苦的第六年,大中学校学生纷纷走出课堂,投笔从戎。一批批知识青年乘坐飞机经喜马拉雅山的驼峰,从昆明到印度蓝姆伽,由中国驻印军军长郑洞国(黄埔1期)分别编入新38师(师长孙立人)和新22师(师长廖耀湘,黄埔6期)... 1943年,抗战进入最艰苦的第六年,大中学校学生纷纷走出课堂,投笔从戎。一批批知识青年乘坐飞机经喜马拉雅山的驼峰,从昆明到印度蓝姆伽,由中国驻印军军长郑洞国(黄埔1期)分别编入新38师(师长孙立人)和新22师(师长廖耀湘,黄埔6期),以及炮兵团、汽车兵团和新建立的7个战车营。当时,陆军机械化学校教育长徐庭瑶和中印缅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商定,在印度成立中美合作的坦克训练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战场 坦克武器 陆军机械化学校 大中学校 炮兵团 史迪威 戴慎 孙立人 排长 徐庭瑶
原文传递
黄埔机校受训记
7
作者 杨大昆 《黄埔》 2020年第6期61-64,共4页
机校是陆军机械化学校的简称,毕业学生发给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装甲兵科毕业证书,故简称黄埔机校。1928年,黄埔军校迁到南京,更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内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五科。从1931年起,经当时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建议,... 机校是陆军机械化学校的简称,毕业学生发给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装甲兵科毕业证书,故简称黄埔机校。1928年,黄埔军校迁到南京,更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内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五科。从1931年起,经当时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建议,校长蒋介石批准,1931年在南京丁家桥成立了炮兵学校,1935年9月在南京丁家桥成立通信兵学校,1936年3月在南京丁家桥成立陆军交通、辎重兵学校(简称交辎学校),校长均由蒋介石兼任,通信兵学校和交辎学校的教育长为徐庭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辎重兵 张治中 陆军机械化学校 军校教育 黄埔军校 通信兵 徐庭瑶 毕业证书
原文传递
台湾的陆军装甲兵学校
8
作者 杨大昆 《黄埔》 2010年第2期58-59,共2页
台湾有海、陆、空三军军官学校。在陆军方面,《黄埔》杂志2002年第6期曾介绍过位于高雄凤山的陆军军官学校。此外,还有工兵学校、化学兵学校、炮兵导弹学校、陆军通信学校、装甲兵学校等。这些专业兵种学校都按凤山陆军官校的学制和... 台湾有海、陆、空三军军官学校。在陆军方面,《黄埔》杂志2002年第6期曾介绍过位于高雄凤山的陆军军官学校。此外,还有工兵学校、化学兵学校、炮兵导弹学校、陆军通信学校、装甲兵学校等。这些专业兵种学校都按凤山陆军官校的学制和期别,招收的学生都要送到凤山的陆军官校入伍生总队进行入伍训练,然后在各兵种学校实施专业训练。本文向读者介绍台湾的装甲兵学校历史沿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官学校 陆军通信 装甲兵 台湾 专业训练 学校历史 化学兵 兵种
原文传递
黄埔情 师生情
9
作者 杨大昆 《黄埔》 2009年第3期63-63,共1页
我们亲爱的老师皮天铎队长(黄埔十一期,曾任黄埔军校十七期学生队附,十九期少校队长兼汽车和坦克驾驶训练教官,后在台任装甲兵参谋长,退役后定居美国)不顾94岁高龄,于2008年10月13日,从美国来到北京。当日下午2时,在其60岁儿... 我们亲爱的老师皮天铎队长(黄埔十一期,曾任黄埔军校十七期学生队附,十九期少校队长兼汽车和坦克驾驶训练教官,后在台任装甲兵参谋长,退役后定居美国)不顾94岁高龄,于2008年10月13日,从美国来到北京。当日下午2时,在其60岁儿子的陪同下,找到我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情 黄埔军校 驾驶训练 参谋长 装甲兵 队长 美国 教官
原文传递
战车第一营血战瓦鲁班
10
作者 杨大昆 《黄埔》 2003年第5期38-39,共2页
1943年11月,在印度蓝姆伽,中国驻印战车训练班办了两期,训练坦克官兵1000多名,其中有黄埔十七期、十八期战车兵科学生160多人。以这些黄埔学生为基干,成立了三个战车营。战车第一营的各级军官大都是黄埔学生,营长赵振宇上校,黄埔八期,... 1943年11月,在印度蓝姆伽,中国驻印战车训练班办了两期,训练坦克官兵1000多名,其中有黄埔十七期、十八期战车兵科学生160多人。以这些黄埔学生为基干,成立了三个战车营。战车第一营的各级军官大都是黄埔学生,营长赵振宇上校,黄埔八期,副营长赵志华,黄埔十期;黄埔学生赵际昌、詹海蝉、孙明学担任三个战车连连长;其他排长、排附、坦克车长、修理组长、油料组长等均由黄埔十七期学生担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迪威 陆军机械化学校 田中新一 坦克连 渡河点 步兵营
原文传递
黄埔机校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举办
11
作者 杨大昆 《黄埔》 2006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纪念活动 南京 抗日战争 同学
原文传递
我的黄埔老师皮天钊
12
作者 杨大昆 《黄埔》 2021年第6期74-78,共5页
皮天钊来看杨大昆2008年10月13日上午,门铃响,我开门,见来人陌生,但有些面熟。他说:"我是皮天钊(黄埔11期),你还认识我吗?"我一听,原来是队长来了,热情握手说:"皮老师,请进。"几个月前,通过同学联系,得知皮天钊老... 皮天钊来看杨大昆2008年10月13日上午,门铃响,我开门,见来人陌生,但有些面熟。他说:"我是皮天钊(黄埔11期),你还认识我吗?"我一听,原来是队长来了,热情握手说:"皮老师,请进。"几个月前,通过同学联系,得知皮天钊老师在美国,没有直接联系,也没有听说他要来北京。今天突然见到相别60多年的皮老师,真是意外之喜。他是在60多岁的儿子陪同下,一路打听找到我家的。94岁的皮老师来看84岁的学生,真是十分亲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门铃 握手
原文传递
征人万里旧江山
13
作者 杨大昆 林儒生 《兵器知识》 2013年第7期78-81,共4页
在北京机床研究所密云家属区,一幢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红砖楼里,住着一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老人。他毕业于国民党军的机械化学校,修过坦克打过仗。但又是共产党的离休干部,为我国的机床工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暮春的一个上午,记者乘... 在北京机床研究所密云家属区,一幢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红砖楼里,住着一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老人。他毕业于国民党军的机械化学校,修过坦克打过仗。但又是共产党的离休干部,为我国的机床工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暮春的一个上午,记者乘了几个小时的郊区公共汽车,七拐八绕才见到杨大昆老先生。杨老今年八十有八,有点耳背,记力却忆很好,在他老伴儿张培元的"翻译和扩音"帮助下,开始了采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军官 徐庭瑶 机床工业 二营 北京机床研究所 炮兵团 副营长 坦克乘员 国民党军 自动车
原文传递
可歌可泣的古北口长城抗战
14
作者 崔行之 杨大昆 《黄埔》 2003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纪念校庆79周年,本刊开辟专栏,选编了几篇军校学习生活和参加抗战的回忆文章。历史不会忘记黄埔同学在峥嵘岁月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未来必将铭记在祖国统一和中华振兴中发扬光大的黄埔精神。
关键词 古北口 长城抗战 南天门 日军 中国军队 伤亡 戴安澜 阵地 密云县 飞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