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及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琦琳 孙明 +5 位作者 杨天■ 李元建 汤参娥 彭振宇 贺石林 陈方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s)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s)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加入AngⅡ10-6mol/L孵育HUVECs24h,观察细胞活力变化的量效关系。选择一个最佳浓度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加入AngⅡ10-6mol/L孵育HU-VECs24h观察TF,AngⅡ1型受体(AT1) mRNA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浓度(NO),并予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再加入通心络含药血浆和AngⅡ,观察孵育24h细胞活力,TF,AT1,NOS及NO变化。结果: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以10%浓度作用最明显,通心络能降低TF及AT1水平及提高NOS活性和NO浓度;L-NAME可明显抑制通心络对血管内皮的作用。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上调NOS-NO通路提高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力及抗血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细胞 细胞活力 组织因子 AngⅡ1型受体 NOS-NO通路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关系的研究
2
作者 李传昶 刘薇 +6 位作者 易军 李振宇 蒲晓群 杨天■ 谢启应 莫龙 陈晓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6-482,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数量、表型、功能状态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数量、表型、功能状态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形成情况分为CCC形成组(A组,n=22)和无CCC形成组(B组,n=18)。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冠状动脉血单个核细胞,行DC体外培养与扩增,观察DC形态,检测收获细胞总数和DC数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与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intensity,MFI),采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计算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结果:(1)冠状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成功培养出典型DC,两组DC形态上无差异;(2)A组收获细胞数为(3.95±1.41)×106,B组收获细胞数为(2.76±0.92)×106,A组收获细胞数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3)A组DC数为(1.54±0.96)×106,B组DC数为(0.99±0.46)×106,A组DC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4)两组CD1a阳性细胞比例;MFI,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及MF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A组SI为4.96±2.30,B组SI为2.66±1.04,A组SI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侧支形成患者DC的数量显著增加,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侧支循环 树突状细胞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3
作者 杨天■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2年第5期12-13,共2页
近年来由于发现了多种新的抗白血病药物,采用强烈联合化学治疗与骨髓移植和有效的支持治疗,急性白血病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CR),而且有不少病例长期生存,甚至治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标危组的CR率可达97%~100%,5年无... 近年来由于发现了多种新的抗白血病药物,采用强烈联合化学治疗与骨髓移植和有效的支持治疗,急性白血病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CR),而且有不少病例长期生存,甚至治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标危组的CR率可达97%~100%,5年无病生存率达85%~90%;高危组5年无病生存率亦可达40%~70%;成人5年无病生存率达50%。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儿童组CR率>75%,5年无病生存率50%;成人CR率也达70%~85%,5年无病生存率35%~40%(Miller1989),因而是可以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