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喜气吉庆:清代吉服上的喜相逢纹样
1
作者 杨妍均 《服装设计师》 2020年第11期80-84,共5页
喜相逢纹样结构在中国传统纹样中渊源流长。新石器时期智慧的先民创造出了纹样的雏形;经过悠久的发展喜相逢纹样于明清在形式上逐渐繁复,并在清代吉服上大放异彩,将其吉祥寓意根深蒂固于历史长河之中。文章对藏于故宫博物院并饰有喜相... 喜相逢纹样结构在中国传统纹样中渊源流长。新石器时期智慧的先民创造出了纹样的雏形;经过悠久的发展喜相逢纹样于明清在形式上逐渐繁复,并在清代吉服上大放异彩,将其吉祥寓意根深蒂固于历史长河之中。文章对藏于故宫博物院并饰有喜相逢纹样的清代吉服其进行浅析,望对他人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相逢 吉服 吉服袍 吉服褂 清代
下载PDF
明代皇帝服饰上的“华虫”考释
2
作者 杨妍均 陈芳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100,150,共15页
“华虫”为十二章纹之一,饰于帝王最高等级之服饰。作者从博物学视角,探究了“华虫”在明代皇帝玄衣、衮服上的使用情况与造型变化。同时对“华虫”原型进行考释,追溯了其原型为环颈雉、而后变为白腹锦鸡、最后定型为红腹锦鸡的过程,并... “华虫”为十二章纹之一,饰于帝王最高等级之服饰。作者从博物学视角,探究了“华虫”在明代皇帝玄衣、衮服上的使用情况与造型变化。同时对“华虫”原型进行考释,追溯了其原型为环颈雉、而后变为白腹锦鸡、最后定型为红腹锦鸡的过程,并对“华虫”象征涵义的演变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虫 玄衣 衮服 博物学 环颈雉 红腹锦鸡
原文传递
臆想世界:明代犀牛的形象失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妍均 陈芳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84,共7页
商周时期,犀牛曾生活在华夏平原地区,但随着气候、人口等原因逐渐在北方绝迹,其形象也开始失真。然而,明代初期朝贡活动频繁,宫廷曾多次获得域外贡犀,但朝廷官员在极有可能见到真实犀牛的情况下,所绘犀牛仍然出现失真现象。此外,同时期... 商周时期,犀牛曾生活在华夏平原地区,但随着气候、人口等原因逐渐在北方绝迹,其形象也开始失真。然而,明代初期朝贡活动频繁,宫廷曾多次获得域外贡犀,但朝廷官员在极有可能见到真实犀牛的情况下,所绘犀牛仍然出现失真现象。此外,同时期不同类别文本中的犀牛图像完全不同,存在颇多疑惑。本文从博物学角度剖析犀牛图像如何失真、为何失真以及谁使得图像失真等问题,进而探讨图像中的"臆想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失真 犀牛 明代 朝贡
原文传递
从明清笔记小说探析织物上的“喜相逢”纹样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妍均 陈芳 《中国美术研究》 2020年第1期170-174,共5页
喜相逢纹样结构在中国传统纹样中渊源深远,但其文献记载较少。明清世俗文化高度发展,并有大量笔记小说存世,利于深入研究喜相逢纹样,而以往学者尚未涉足此类材料。故本文从明清笔记小说入手进行文献梳理,将之与传世实物相对应,进而浅析... 喜相逢纹样结构在中国传统纹样中渊源深远,但其文献记载较少。明清世俗文化高度发展,并有大量笔记小说存世,利于深入研究喜相逢纹样,而以往学者尚未涉足此类材料。故本文从明清笔记小说入手进行文献梳理,将之与传世实物相对应,进而浅析喜相逢纹样背后含义,望对他人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相逢 织物 明清笔记小说 传统纹样
原文传递
灵芝纹:走下“神坛”的仙草纹样
5
作者 杨妍均 陈芳 《中国美术研究》 2021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灵芝自古便被认为是可以延年益寿的"仙草",灵芝纹自然也含有长寿寓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灵芝的了解逐渐深入,使其走下"神坛",进入寻常百姓家,灵芝纹出现"世俗化"倾向。文章以明代服饰上的灵芝... 灵芝自古便被认为是可以延年益寿的"仙草",灵芝纹自然也含有长寿寓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灵芝的了解逐渐深入,使其走下"神坛",进入寻常百姓家,灵芝纹出现"世俗化"倾向。文章以明代服饰上的灵芝纹为研究主体,首先溯源其长寿涵义,继而揭示其清雅贤逸涵义,最后探究灵芝身份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纹样使用的影响,以展现一个别样的明代灵芝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纹 长寿 明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