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丹 李江 +3 位作者 蒋莉 涂彩霞 杨妙琳 程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6期681-682,共2页
关键词 IGG血型抗体 微柱凝胶法 抗体效价 孕妇 检测 IGG抗A(B) 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系统 早期辅助诊断 微柱凝胶技术
下载PDF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指标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程琼 杨妙琳 +1 位作者 张竞文 蔡安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5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适用于本实验室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的方法,随机收集120例新生儿的新鲜血清,通过化... 目的:探讨适用于本实验室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的方法,随机收集120例新生儿的新鲜血清,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依据C28-A3的方法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建立相应的生物参考区间,另外随机抽取LIS系统60份新生儿科的标本结果对新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4、FT3)的生物参考区间分别为0.606~13.863 mIU/L、9.29~23.05 pmol/L、2.75~5.60 pmol/L,经过与60份参考个体的对比,结果验证是相符合的。结论:通过验证,初步建立的生物参考区间基本符合本实验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参考区间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标本保存条件对性激素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丹 张健华 +2 位作者 杨妙琳 高旭红 程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性腺甾类激素/分析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丹 张然蓉 +1 位作者 杨妙琳 程琼 《生物磁学》 2004年第4期7-8,共2页
目的 :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ELSIA方法同时检测 2 1 0 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2 9例HBsAg( + )、HBeAg( + )标本中 ,有 2 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96.5 5 % ;784例HBsAg( + ... 目的 :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ELSIA方法同时检测 2 1 0 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2 9例HBsAg( + )、HBeAg( + )标本中 ,有 2 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96.5 5 % ;784例HBsAg( + )、HBeAg( + )、抗HBc( + )标本中 ,有 679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86.61 % ;2 76例HBsAg( + )、抗HBc( + )标本中 ,有 1 97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71 .38% ;1 0 1 2例HBsAg( + )、抗Hbe( + )、抗HBc( + )标本中 ,有 46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46.2 5 %。结论 :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又具有其独立的检测价值 ,可弥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1抗原 HBV血清标志物 阳性率 抗HBC 标本 同时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指标 病毒复制
下载PDF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然蓉 龙寿斌 +1 位作者 程琼 杨妙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9期61-61,63,共2页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诊断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43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生化检验结果及其差异。结果:观察组ALT、ALP、AST、TP、TBIL及D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CHE及ALB水平比对照...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诊断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43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生化检验结果及其差异。结果:观察组ALT、ALP、AST、TP、TBIL及D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CHE及ALB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多项生化指标同健康者有明显差异,临床生化检验对肝硬化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生化检验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竞文 杨妙琳 程琼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120例患者检测结果均不准确,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放射免...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120例患者检测结果均不准确,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的原因。结果 120例患者中,因个人因素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有72例(60.0%),其中因吸烟导致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有24例(20.0%),因检测前服用了对检测结果会产生影响的药物而导致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有19例(15.83%),因患有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疾病而导致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有17例(14.17%),因其他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有12例(10.0%);因院方因素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有48例(40.0%),其中因护理人员采血不当而导致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有33例(27.5%),因对血液标本保存、运输方法不当而导致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有15例(12.5%)。结论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影响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准确性的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对提高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咽三针联合中药膏摩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牛丽芸 冯卫星 +2 位作者 杨妙琳 唐晨 闫菲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3期3683-3687,共5页
目的观察咽三针联合中药膏摩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60例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摩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针摩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咽三针联合中药膏摩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60例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摩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针摩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咽三针(舌三针、咽后壁、金津、玉液)联合中药膏摩(化痰祛瘀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吞咽功能评估表(GUSS)评分评估2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根据MBI量表评分和SWAL-QOL量表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2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评分、GUSS评分、MBI评分和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USS评分、MBI评分和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针摩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针摩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三针联合中药膏摩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 咽三针 中药膏摩
下载PDF
针刺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卫星 杨妙琳 +2 位作者 唐丽娟 闫菲菲 张慧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目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PD)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PD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 目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PD)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PD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穴取风府、百会、神庭、印堂、咽三针、风池(双侧),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01);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针刺可改善PD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 针刺 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妙琳 冯卫星 闫菲菲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10期1192-1195,共4页
吞咽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本病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中枢改变和外周改变2个层面,针灸疗法干预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和中枢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对于外周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有所欠缺;临床主要运用针刺、电针、温针灸... 吞咽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本病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中枢改变和外周改变2个层面,针灸疗法干预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和中枢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对于外周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有所欠缺;临床主要运用针刺、电针、温针灸及针刺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均具满意疗效,其中常规针刺取穴多用廉泉、风池、哑门、翳风,点刺放血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有金津、玉液。但现有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操作方案不统一、疗效评价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 机制 针灸 进展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