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齿苋-益生菌联用对热毒证小鼠腹泻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翠艳 陈四玉 +4 位作者 孙桃桃 尚莉莉 明川 杨孜生 韩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9,共9页
为探讨中药马齿苋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动物腹泻的预防作用,以马齿苋、益生菌为试验对象,将144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包括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组、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 为探讨中药马齿苋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动物腹泻的预防作用,以马齿苋、益生菌为试验对象,将144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包括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组、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益生菌组(2×10~6cfu·g^(-1)BW·d^(-1))、益生菌组(2×10~6cfu·g^(-1)BW·d^(-1))、模型组和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喂饲普通饲料,空白组不造模;其他各组小鼠或喂饲含药饲料或/和灌胃益生菌10 d后,采用灌服干姜水提液结合腹腔注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的方法构建小鼠腹泻模型。攻菌后密切观察小鼠腹泻发生情况;试验结束时,采集小鼠血液进行生化检查,采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TNF-α、IL-1β、IL-6、IL-10、TGF-β1、IFN-γ等炎症因子表达检测。结果表明:(1)模型组小鼠在攻菌后24 h的腹泻率高达87.5%,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的腹泻率仅为12.5%;(2)模型组肠道组织中TNF-α、IL-1β、IL-10、IL-6、TGF-β1、IFN-γmRNA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3)模型组小鼠小肠绒毛断裂、部分坏死脱落,肠腺变形明显,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肠绒毛基本完整、肠道组织结构趋于正常;(4)模型组小鼠血清中Cl^-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Ca^(2+)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血清中Cl^-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Ca^(2+)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可见,高剂量马齿苋与益生菌联用能有效预防造模小鼠腹泻的发生,其机制是,通过下调肠道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肠道炎症反应,调节血液Cl^-、Ca^(2+)含量恢复其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益生菌联用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小鼠 腹泻模型
下载PDF
黄精多糖的提取及其对CCl_4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春 明川 +2 位作者 杨孜生 冯伉梨 刘翠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7-547,共11页
对黄精多糖(PSP)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对影响PSP提取率的3个主要因素(液料比、时间和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以PSP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 对黄精多糖(PSP)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对影响PSP提取率的3个主要因素(液料比、时间和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以PSP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将提取的PSP用于CCl_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保护实验。动物试验共分5组:对照组,模型组,PSP低、中、高剂量用药组(75、150、300 mg·kg^(-1)),3个用药组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PSP,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连续7 d。末次灌药1 h后,模型组和用药组大鼠按1 m L·kg^(-1)的剂量腹腔注射50%CCl4油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油溶剂,注射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液和肝脏,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含量。结果显示,PSP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9.13∶1,时间3.49 h,温度73.33℃。在此条件下,PSP的实际提取率为10.107%。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的PSP能显著降低(P<0.05)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及DBIL、TBIL含量,各剂量PSP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大鼠肝脏病理学和组织学病变,以高剂量PSP效果最好。可见,黄精多糖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提取 大鼠 肝损伤
下载PDF
7种常用抗生素与清开灵配伍前后体外抑菌作用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四玉 明川 +4 位作者 杨孜生 孙桃桃 徐仲 韩春 刘翠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与清开灵配伍前后联合抑菌效应的变化。方法以清开灵及7种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盐酸恩诺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为试验药物,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清开灵及... 目的探讨抗生素与清开灵配伍前后联合抑菌效应的变化。方法以清开灵及7种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盐酸恩诺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为试验药物,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清开灵及7种抗生素联用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联合抑菌指数(FIC),比较不同配伍的FIC值大小。结果清开灵及7种抗生素的MIC依次为5 000,0.5,1.0,1.0,0.06,0.06,0.25,0.25μg·ml^(-1);清开灵与阿莫西林、盐酸恩诺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头孢氨苄联用后0.5<FIC≤1,表现为相加作用;清开灵与头孢拉定联用后1<FIC≤2,为无关作用;清开灵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后FIC>2,呈拮抗作用。结论中西药配伍后的作用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临床应用时最好以系统的试验数据作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清开灵 配伍 联合抑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