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破坏生态事件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探讨
1
作者 杨学巧 闫晗 +2 位作者 董继斌 罗亚飞 沈浩松 《环保科技》 2024年第4期43-47,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人类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典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退化,生态环境损害事件频发。本文以山东省某破坏生态事件为例,针对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中生态损害调查、损害确认、因果关系分析、损害实物... 随着社会经济、人类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典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退化,生态环境损害事件频发。本文以山东省某破坏生态事件为例,针对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中生态损害调查、损害确认、因果关系分析、损害实物量化、恢复方案制定及损害价值量化等环节进行了探讨,构建了一套挖损土地破坏生态行为对生态系统环境损害的鉴定评估方法。并用该方法从生态服务功能期间损害、生态环境恢复费用等方面量化了该事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环境损害 环境恢复 损害鉴定评估
下载PDF
衡山云水总过氧化氢的浓度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
2
作者 杨学巧 徐丽 +4 位作者 潘光 邹康 孙秀莲 丁君 王艳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于2009年3月11日—5月29日在衡山采集云雾水样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总过氧化氢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衡山云雾水中总过氧化氢的浓度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衡山云雾水中总过氧化氢平均浓度为8.46μmol/L,呈现出明显... 于2009年3月11日—5月29日在衡山采集云雾水样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总过氧化氢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衡山云雾水中总过氧化氢的浓度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衡山云雾水中总过氧化氢平均浓度为8.46μmol/L,呈现出明显的日夜浓度差异。分析风向、风速、辐射强度和温度对云雾水总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发现总过氧化氢浓度与风速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风向主要来自海洋时,其浓度较高,来自陆地时则较低,这与来自陆地的气流携带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有关。此外,总过氧化氢浓度随温度的升高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当辐射强度大于50 w/m2时,总过氧化氢与辐射强度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3,说明总过氧化氢的浓度分布与光化学反应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水 总过氧化氢 影响因素 衡山
下载PDF
庐山酸性降水的化学特征及致酸因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厚勇 孙雷 +3 位作者 刘春花 孙潇 杨学巧 王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3-137,161,共6页
为了解庐山降水的化学特征和酸化趋势,于2011年夏季及2012年春季在庐山进行降水采集,对降水的p H、主要阴阳离子和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性降水出现频率为100%,p H均值为4.44。降水中SO_4^(2-)、NH_4^+、NO_3^-和Ca^(2+)占总离子... 为了解庐山降水的化学特征和酸化趋势,于2011年夏季及2012年春季在庐山进行降水采集,对降水的p H、主要阴阳离子和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性降水出现频率为100%,p H均值为4.44。降水中SO_4^(2-)、NH_4^+、NO_3^-和Ca^(2+)占总离子的70.1%,降水酸度主要贡献为H_2SO457%、HNO_325%及有机酸19%。降水的相对酸度较高,在2011年夏季和2012年春季分别为0.47和0.32。而SO_4^(2-)/NO_3^-则分别为2.28和2.63。相对于1993年春季,庐山降水酸度趋于降低,SO_4^(2-)、Ca^(2+)浓度水平下降明显,而NH_4^+、NO_3^-略有升高,HNO_3对酸度的贡献增加,降水已由硫酸型污染转成混合型污染。相对于国内其他背景站点,庐山降水酸度较高,但总离子浓度水平较低,因此庐山作为研究中国东南酸雨区的背景站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化学特征 致酸因子 庐山
下载PDF
研究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
4
作者 杨学巧 冷艳秋 高辅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0年第11期253-254,共2页
大气污染问题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点问题,与其他污染现象相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一些生产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为此应将其作为重点的污染治理内容。为了实现对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控制,应积极开... 大气污染问题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点问题,与其他污染现象相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一些生产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为此应将其作为重点的污染治理内容。为了实现对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控制,应积极开展环境检测工作,了解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源,有针对性的实行环境监管工作,从源头上降低大气污染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监测 问题 改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