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溶栓疗法在下肢动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守俊 徐霖 +2 位作者 陈平友 周选民 李小力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评价介入溶栓治疗在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行动脉内导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肢体血管复通情况。结果:治疗后复查DSA造影,患者24h内即获完全复通15例,48h内完全溶通7例,部分溶通7例,但造... 目的:评价介入溶栓治疗在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行动脉内导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肢体血管复通情况。结果:治疗后复查DSA造影,患者24h内即获完全复通15例,48h内完全溶通7例,部分溶通7例,但造影证实血栓平面均有所下降,病人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肢体动脉血栓定位准确、疗效肯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 介入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守俊 陈平有 徐霖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静脉给药 全身化疗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守俊 徐霖 武谦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烟雾病 诊断
下载PDF
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守俊 徐霖 张海波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急诊 子宫动脉栓塞术 治疗 产后出血
下载PDF
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5
作者 杨守俊 徐霖 武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6-486,490,共2页
目的 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HHCH)的介入治疗与疗效。方法 经导管注入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 (PYM )混合乳剂 ,再用明胶海绵颗粒适量栓塞肿瘤周围小血管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12例。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肝动脉造影显示“枝上挂... 目的 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HHCH)的介入治疗与疗效。方法 经导管注入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 (PYM )混合乳剂 ,再用明胶海绵颗粒适量栓塞肿瘤周围小血管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12例。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肝动脉造影显示“枝上挂果、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 ;术后肿瘤均有缩小 ,其中 10例明显缩小 ,异常血管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介入栓塞治疗 肝肿瘤 HHCH 疗效
下载PDF
乳腺错构瘤钼靶X线特征分析
6
作者 杨守俊 吴德红 徐霖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临床表现及钼靶X线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及钼靶X线资料。结果:32例患者右乳病变20例,左乳12例;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23例,无症状9例;钼靶X线片表现混合型21例,致密型7例...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临床表现及钼靶X线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及钼靶X线资料。结果:32例患者右乳病变20例,左乳12例;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23例,无症状9例;钼靶X线片表现混合型21例,致密型7例,脂肪型4例,以混合型最具特征。结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错构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错构瘤 钼靶摄影术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盆腔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7
作者 杨守俊 陈平有 徐霖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盆腔出血 栓塞治疗 血管造影术 介入技术
下载PDF
肌骨肿瘤局部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
8
作者 杨守俊 徐霖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肌骨肿瘤 局部动脉灌注化疗 生存率 局部复发率 远隔转移率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探讨
9
作者 杨守俊 徐霖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介入治疗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平有 仇俊华 +1 位作者 杨守俊 徐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的DSA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DSA诊断的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 2 1例 ,8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 ,13例采用血管加压素灌注。结果 出血原因为肠血管发育不良 14例 ,结肠憩室 2例 ,原因不明 5例。...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的DSA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DSA诊断的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 2 1例 ,8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 ,13例采用血管加压素灌注。结果 出血原因为肠血管发育不良 14例 ,结肠憩室 2例 ,原因不明 5例。全部病例获得止血。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 5~ 74个月 ,4例肠血管发育不良出血复发。结论 DSA对下消化道非肿瘤性出血的诊断很有价值。介入方法对其治疗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原因 下消化道 非肿瘤性 DSA诊断 介入治疗 血管发育 根治 原因不明 严重并发症 结肠憩室
下载PDF
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平有 仇俊华 +1 位作者 杨守俊 徐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后出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5例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BAE治疗,以明胶海绵(GS)颗粒和(或)GS条栓塞37例,PVA微粒联合GS(PVA+GS)条多重栓塞48例。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后出血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5例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BAE治疗,以明胶海绵(GS)颗粒和(或)GS条栓塞37例,PVA微粒联合GS(PVA+GS)条多重栓塞48例。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对复发病例复查造影明确原因后进行第二次栓塞。结果咯血复发17例,复发率20.00%。其中GS栓塞复发13例,复发率35.14%(13/37),原因为栓塞血管再通(8例),肺内病变供血血管漏栓(2例),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漏栓(1例)和病变侧支循环形成(2例);PVA+GS栓塞复发4例,复发率8.33%(4/48),原因包括基础疾病进展新生血管形成(3例)和病变侧支循环形成(1例)。结论咯血患者BAE治疗后复发出血与栓塞剂的选择、栓塞技术及基础疾病有关。采用多重栓塞技术、合理选择栓塞剂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能有效降低咯血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咯血 支气管动脉 复发
下载PDF
DSA和介入栓塞术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平有 周选民 +3 位作者 仇俊华 杨守俊 李小力 徐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术对急性动脉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急性出血患者22例,包括肝脏损伤出血4例,产后大出血7例,人流术后出血2例,大咯血6例,消化道出血3例。对出血部位行选择性DSA,明确诊断及出血动脉后在超选择...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术对急性动脉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急性出血患者22例,包括肝脏损伤出血4例,产后大出血7例,人流术后出血2例,大咯血6例,消化道出血3例。对出血部位行选择性DSA,明确诊断及出血动脉后在超选择插管基础上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和/或聚乙烯醇颗粒。结果所有病例DSA均显示出血阳性征象,表现为造影剂外溢。22例栓塞治疗后出血均立即停止,随访3~24个月,1例大咯血患者在治疗后第4个月出血复发,遂行二次栓塞止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对诊断急性出血有较高的价值;介入栓塞术微创、并发症少,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出血,宜作为急性出血治疗的首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等离子射频结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霖 杨守俊 +5 位作者 李小力 周选民 彭力 王俊华 王刚 李海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装置射频消融结合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其疗效。资料与方法对4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射频消融结合盘内臭氧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和评价。椎间盘穿刺后,先经穿刺针管行低剂量髓核消融,...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装置射频消融结合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其疗效。资料与方法对4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射频消融结合盘内臭氧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和评价。椎间盘穿刺后,先经穿刺针管行低剂量髓核消融,然后经穿刺针管向髓核内注入60μg/ml的臭氧4~8ml。术后1天、1周和3个月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的中长期有效率为97.8%~100%,优良率达93.5%,部分患者术后有轻微反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射频结合盘内臭氧注射,利用低温消融和臭氧溶核的不同作用,直接靠近颈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治疗,综合疗效较高,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等离子 椎间盘突出 臭氧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外伤性肝脏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平有 周选民 +2 位作者 杨守俊 李小力 徐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脏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肝脏外伤出血患者行急诊动脉DSA检查和介入栓塞止血治疗,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和(或)聚乙烯醇(PVA)微粒。结果18例DSA检查出血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均获得了明确...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脏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肝脏外伤出血患者行急诊动脉DSA检查和介入栓塞止血治疗,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和(或)聚乙烯醇(PVA)微粒。结果18例DSA检查出血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均获得了明确诊断。18例栓塞治疗后出血均立即停止,1例在治疗后24h内出血复发,遂行二次栓塞止血成功。随访3个月,无复发出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能及时、准确的发现肝脏出血的部位,是诊断外伤性肝脏出血的可靠方法。介入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肝脏出血安全、迅速、有效,并能最大限度保护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外伤 血管造影术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DSA类CT成像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霖 杨守俊 +2 位作者 陈平有 周选民 李小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旋转DSA技术中DSA类CT成像技术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对1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分别在穿刺针进入椎弓根后和骨水泥注射成形后使用血管机的3D-DSA程序进... 目的:探讨三维旋转DSA技术中DSA类CT成像技术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对1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分别在穿刺针进入椎弓根后和骨水泥注射成形后使用血管机的3D-DSA程序进行摄影采集。然后采用DSA类CT成像程序分别观察穿刺针在椎体和椎弓根内的位置、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和椎体外泄漏情况等,并结合患者疼痛缓解的情况和并发症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穿刺针位置完全符合操作需要,椎体内骨水泥注射量3.5~9.0ml,椎体骨髓腔内骨水泥分布范围平均大于椎体体积的60%。较明显的椎体旁骨水泥泄漏3例,椎旁静脉泄漏2例,椎管内静脉泄漏1例,但均无神经压迫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的治疗有效率100%,优良率83%。结论:椎体成形时利用DSA类CT成像技术可以更直观地监测穿刺过程,准确评判骨水泥的分布和泄露情况,可及时明确治疗预后和处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多椎体病变一次性经皮穿刺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31例(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霖 杨守俊 +2 位作者 李小力 周选民 杜恩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5784-5788,共5页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骨髓瘤和转移性肿瘤时往往发生多个椎体的病变和压缩,但文献对多发性椎体病变的成型治疗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多椎体胸腰椎病变一次性经皮穿刺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的治疗效果和相关材料与宿主反应的注意事项。设计...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骨髓瘤和转移性肿瘤时往往发生多个椎体的病变和压缩,但文献对多发性椎体病变的成型治疗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多椎体胸腰椎病变一次性经皮穿刺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的治疗效果和相关材料与宿主反应的注意事项。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试验,病例来自2004-11/2008-10十堰市太和医院脊柱外科、康复科和肿瘤科等。对象:选择十堰市太和医院脊柱外科、康复科、肿瘤科等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多发性骨髓瘤和溶骨性转移性肿瘤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56~82岁。方法:对31例2个以上椎体异常的患者进行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局麻下先后采用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体,在严密监测下依次向各病变椎体内加压注射骨水泥,术后观察椎体内骨水泥注入情况和患者的反应,术后1周评价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一次性椎体成形的数目,椎体穿刺成功率,骨水泥注射量、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骨水泥向椎旁软组织和静脉泄漏情况,疼痛缓解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共进行33次75个椎体的成型治疗,最少1次2个椎体,最多1次5个椎体,平均1次进行2.27个椎体成型;各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4~12mL,平均7.5mL,椎体内骨水泥均匀充填49个,部分充填椎体者26个;注入骨水泥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其中明显缓解或消失者20例,部分缓解者11例。结论:经皮穿刺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是治疗椎体病变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多椎体一次性成形治疗要求合理的骨水泥注射方法和剂量以及严密的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肿瘤 经皮穿刺椎体 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水泥
下载PDF
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大咯血54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平有 余刚 +2 位作者 周选民 杨守俊 徐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90-2891,共2页
目的:探讨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54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咯血病灶后,采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结果:54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后咯血完... 目的:探讨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54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咯血病灶后,采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结果:54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后咯血完全停止,即时止血率100%。BAE术后2周内复发咯血1例,3个月后复发咯血2例,近期复发率1.9%(1/54),中远期复发率3.7%(2/54),总有效率94.4%(51/54)。结论: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采用多重栓塞技术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支气管动脉 聚乙烯乙醇 明胶海绵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联合经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杰 徐霖 +2 位作者 杨守俊 李小力 周选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经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TA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应用初步效果。方法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8岁。因肿瘤压迫...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经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TA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应用初步效果。方法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8岁。因肿瘤压迫或侵蚀胆总管/肝总管合并梗阻性黄疸。在影像诊断明确病变部位和梗阻程度后,先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PTC),明确肝胆管侵犯和梗阻细节,酌情置入引流导管行外引流或胆管支架行内引流;术后1周患者黄疸减轻后常规进行肝动脉内介入灌注化疗与栓塞。结果 10例置入外引流管,10例置入胆道支架,5例同时置入外引流管和胆道内支架。引流术后全部外引流病例引流通畅,内引流患者大便色泽改变;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下降明显,患者全身状况明显改善。5例出现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其他未出现明显并发症。TAE术后肝脏肿块均不同程度缩小(t=10.00,P<0.01)。随访患者最长生存期为3年。结论 PTCD联合TAE治疗原发性肝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疗效可靠,应根据胆管梗阻部位及程度确定治疗方案,及时施行手术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阻塞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经动脉内栓塞术
下载PDF
水化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防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选民 曹政 +3 位作者 徐霖 陈平友 杨守俊 李小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92-293,共2页
目的观察水化治疗能否降低高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方法 105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随机分为水化组(n=53)和对照组(n=52)。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检测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手术前后... 目的观察水化治疗能否降低高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方法 105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随机分为水化组(n=53)和对照组(n=52)。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检测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肌酐血水平、肌酐清除率及术中造影剂用量无明显差异,术后水化组CIN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IN的发生率(23.0%,P=0.03)。结论水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高龄患者CIN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造影剂/副作用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补液疗法 老年人
下载PDF
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后椎间盘内外注射小剂量胶原酶的溶核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霖 彭力 +3 位作者 黄翘胜 杨守俊 李小力 周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6323-6326,共4页
背景:胶原酶溶核是通过对胶原的溶解和消除周围水肿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应用往往采用单一的方案。目的:评估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后盘内外小剂量注射胶原酶对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的溶核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2005-12/2006-12... 背景:胶原酶溶核是通过对胶原的溶解和消除周围水肿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应用往往采用单一的方案。目的:评估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后盘内外小剂量注射胶原酶对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的溶核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2005-12/2006-12湖北省郧阳医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46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病程9.5个月。纳入标准:腰腿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经过2~4周常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CT或MRI扫描证实椎间盘病变存在,突出程度超过椎管前后径50%或压迫椎间孔;病变椎间盘周围无明显椎管骨性狭窄;胶原酶由辽宁味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System2000型等离子发生装置为美国ArthroCare公司产品。方法:椎间盘穿刺后,先经穿刺针管向髓核内置入射频电极作髓核消融,然后将胶原酶600u溶解于2mL生理盐水中,经穿刺针管向髓核内注入0.5mL,将穿刺针退至纤维环外,经造影或利多卡因试注证实针尖位于硬膜外腔后,再注入1.5mL胶原酶溶液,拔针包扎后严格卧床休息6h。疗效判定优为症状完全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为症状基本消失,能作轻工作或坚持工作。主要观察指标:注射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6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胶原酶注射后1周疗效较差,优良率仅为80.4%(37/46);注射后1个月和3个月的疗效基本接近,优良率分别达91.3%(42/46)和93.5%(43/46),均未发生出血、腰肌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结合盘内外小剂量胶原酶溶核治疗可明显提高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胶原酶 介入放射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