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庚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守纯 《传染病信息》 1997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庚型肝炎病毒是1995年在国际上刚被人发现的人类致肝炎病弯。随着检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建立,使大部分非中非乙型肝炎得以分型诊断,但急、慢性输血后肝炎、散发性或暴发性肝炎中,仍有10~20%的患... 庚型肝炎病毒是1995年在国际上刚被人发现的人类致肝炎病弯。随着检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建立,使大部分非中非乙型肝炎得以分型诊断,但急、慢性输血后肝炎、散发性或暴发性肝炎中,仍有10~20%的患者不能诊断。美国Abbott公司及 Genelab公司的两个独立的研究单位相继成功的用分子生物技术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被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HG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黄病毒科 乙型肝炎 阳性率 分子生物学方法 免疫学 丙型肝炎 检测 分型诊断 血清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人血清抗-HEV IgG与IgM和HEV RNA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戎广亚 孙杰 +2 位作者 周继文 任继明 杨守纯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利用酶联免疫试验(EI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10份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患者血清和40例戊型肝炎(戊肝)病人系列血清。在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血清中,抗-HEVIgG、抗-HEVIgM和HE... 利用酶联免疫试验(EI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10份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患者血清和40例戊型肝炎(戊肝)病人系列血清。在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血清中,抗-HEVIgG、抗-HEVIgM和HEVRNA阳性率分别为62.86%、45.23%和40.48%。在戊肝系列血清检测中,抗-HEVIgG阳性率发病1个月内为92.5%,发病2~6个月100%,12个月94.7%,24个月48.6%。抗-HEVIgM阳性率发病1个月内为80%,发病2个月52.5%,6个月5%。抗-HEVIgG出现早,持续时间长,阳性率高。尽管大部分抗-HEVIgM阳性血清抗-HEVIgG也呈阳性,但也确有少数抗-HEVIgG为阴性的。结果表明,抗-HEVIgG检测是诊断戊肝感染最重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EV IGG 抗-HEV IGM HEVRNA
下载PDF
建立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O_(157):H_7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被引量:4
3
作者 钟彦伟 汪力亚 +2 位作者 周继文 夏光明 杨守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O157:H7型 肠出血性 大肠杆菌 斑点金免疫渗滤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PAI-1 mRNAs的表达与人肝细胞癌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业东 赵景民 +2 位作者 辛少杰 王林杰 杨守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为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抑制剂PAI-1mRNAs的表达变化与人肝细胞癌(HCC)浸润、转移间的关系,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30例新鲜活检肝组织作uPA和PAI-1mRNAs表达的研究。... 为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抑制剂PAI-1mRNAs的表达变化与人肝细胞癌(HCC)浸润、转移间的关系,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30例新鲜活检肝组织作uPA和PAI-1mRNAs表达的研究。结果显示:16例伴肝内浸润和转移癌组织中uPA和PAI-1mRN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14例无肝内浸润和转移肝组织;18例高分化HCC癌组织与12例中、低分化HCC相比,uPA和PAI-1mRNAs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癌组织内uPA和PAI-1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与HCC浸润、转移及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尿激酶 UPA PAI-1 MRNAS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HEV)合成肽及基因重组抗原免疫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戎广亚 孙杰 +7 位作者 周继文 任继明 赵桂兰 雷祖才 张芳 王志杰 王雪飞 杨守纯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用ORF2、ORF3合成肽抗原(1~10号)及基因工程重组的ORF2抗原(1和2号)分别建立了酶联免疫方法(EIA),检测60份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HEVIgG及IgM10个合成肽抗原(Sp1-Sp10)及2个重组抗原... 用ORF2、ORF3合成肽抗原(1~10号)及基因工程重组的ORF2抗原(1和2号)分别建立了酶联免疫方法(EIA),检测60份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HEVIgG及IgM10个合成肽抗原(Sp1-Sp10)及2个重组抗原(Re1、Re2),均和HE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但阳性率和反应强度差别很大。以Re1(ORF2,402~660)检测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6.7%(58/60);Sp6(ORF3,88~123)次之,为93.3%(56/60);以上两种抗原混合使用阳性率为100%(60/60)。Sp6、Re1及这两种抗原混合使用检测抗HEVIgM,阳性率分别为18.3%(11/60)、66.7%(40/60)和66.7%(40/60)。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肽6号(Sp6)及重组抗原1号(Re1)是制备戊肝抗体诊断试剂的理想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合成肽 重组抗原 免疫反应
下载PDF
CHAK:一种新型的免疫杀伤细胞 被引量:3
6
作者 成军 杨守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2-283,共2页
趋化因子分为CXC、CC、C和CX3C4种。CC趋化因子可以诱导具有免疫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称为CHAK。CHAK的诱导与激活过程,与趋化因子受体介导的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有关。CHAK 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杀伤细胞... 趋化因子分为CXC、CC、C和CX3C4种。CC趋化因子可以诱导具有免疫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称为CHAK。CHAK的诱导与激活过程,与趋化因子受体介导的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有关。CHAK 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杀伤细胞,在免疫调节、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杀伤细胞 免疫调节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嵌合抗体红细胞免疫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程云 杨守纯 罗清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我们用SPDP法代替传统的戊二醛一步法来制备高效价的嵌合抗体,用稳定性好的SRBC代替酶的底物作指示物,所建立的固相CEIA技术,经初步检测HBsAg.表明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安全简便、价格低廉,尤其适于条件简陋,无特殊设备... 我们用SPDP法代替传统的戊二醛一步法来制备高效价的嵌合抗体,用稳定性好的SRBC代替酶的底物作指示物,所建立的固相CEIA技术,经初步检测HBsAg.表明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安全简便、价格低廉,尤其适于条件简陋,无特殊设备的基层卫生单位作检测和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体 红细胞 细胞 免疫技术
下载PDF
重组抗原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继文 戎广亚 +4 位作者 孙杰 任继明 李红梅 梁克为 杨守纯 《肝脏》 1997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用戊型肝炎病毒(HEV)重组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炎患者和健康供血人群血清中抗戊型肝炎病毒IgM类抗体(抗-HEV IgM),并评价其检测意义。在与合成肽抗原比较检测的77份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有54份(70.1%)由重组抗... 用戊型肝炎病毒(HEV)重组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炎患者和健康供血人群血清中抗戊型肝炎病毒IgM类抗体(抗-HEV IgM),并评价其检测意义。在与合成肽抗原比较检测的77份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有54份(70.1%)由重组抗原捡测抗-HEV IgM阳性。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台成酞抗原(21/77,27.3%)。15例戊型肝炎患者双份血清用重组抗原ELISA检铡,急性期血清有11份抗-HEV IgM阳性,恢复期血清仅1份阳性。抗-HEV IgG阳性的健康供血者(8人)和甲、乙、丙型肝炎患者(11例)无1例IgM抗体阳性。结果表明,抗-HEV IgM可以作为戊型肝炎病毒新近感染的标志。HEV重组抗原检铡抗-HEV IgM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有助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抗原 抗-HEV 戊型肝炎病毒 血清 IGM抗体 IGM阳性 肝炎患者 健康 供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降解片段(MAD2)单抗的制备及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含量检测
9
作者 赵景民 杨守纯 +5 位作者 王业东 王松山 辛绍杰 董时军 王凝芳 刘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纤维连接蛋白 (FN)降解片段MAD2的单克隆抗体 (McAb) ;建立了MAD2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对 2 2 7例肝细胞癌 (HCC)、76例肝转移癌 (HMC)、98例消化道癌 (ACC)、15 6例慢性肝病 (CLD)患者和 48例健康人体血浆MAD... 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纤维连接蛋白 (FN)降解片段MAD2的单克隆抗体 (McAb) ;建立了MAD2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对 2 2 7例肝细胞癌 (HCC)、76例肝转移癌 (HMC)、98例消化道癌 (ACC)、15 6例慢性肝病 (CLD)患者和 48例健康人体血浆MAD2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制备的MAD2McAb属IgG1,与FN无交叉反应 ;HCC组血浆MAD2含量均值与CLD组、HMC组、ACC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分别P <0 0 1) ,以HCC患者的最低MAD2值作临界值时 ,仅 13 5 %CLD、6 6 %HMC和 4 1%ACC超过此值 ,而健康人体血浆MAD2含量均低于临界值 ;6 5例血清AFP正常的HCC患者其血浆平均MAD2值仍明显高于非HCC肿瘤、CLD患者和正常对照。结合以前的结果 ,进一步表明 ,血浆MAD2检测可作为HCC诊断的新标志物 ,并可与AFP相互补充 ;MAD2 McAb的制备使MAD2的检测变得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肿瘤 纤维连接蛋白 单克隆抗体 降解片段 MAD2
下载PDF
抗HBV Pre S2 3B9单抗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分离,序列分析及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的构建
10
作者 程云 周继文 +6 位作者 罗清华 杨守纯 韩风连 戌广亚 张建宗 乔小江 曹阳 《传染病信息》 1994年第3期97-98,共2页
3B9单抗是一株抗HBV PreS2抗原的单抗,为从分子水平分析,了解389单抗进而为制备新一代基因工程抗体奠定基础。本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389杂交瘤细胞总RNA,经反转录,PCR分离获得了389单抗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利用PCR及双脱氧核苷... 3B9单抗是一株抗HBV PreS2抗原的单抗,为从分子水平分析,了解389单抗进而为制备新一代基因工程抗体奠定基础。本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389杂交瘤细胞总RNA,经反转录,PCR分离获得了389单抗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利用PCR及双脱氧核苷酸链末端终止法对389单抗的可变区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89单抗轻链隶属小鼠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链可变区基因 HBV PRE S2 3B9 基因工程抗体 杂交瘤细胞 双脱氧核苷酸 核苷酸序列 反转录 RNA 末端终止法 轻链
下载PDF
抗HBV PreS2单链噬菌体抗体基因在噬菌体载体中的克隆及初步表达
11
作者 程云 罗清华 +5 位作者 周继文 杨守纯 韩风连 戌广亚 曹阳 季伟 《传染病信息》 1994年第3期97-97,共1页
本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成功构建抗HBV PreS2 3B9mAb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基因的基础上,在389 ScFv基因中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克隆的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噬菌粒中。
关键词 单链噬菌体抗体 HBV PRES2 噬菌粒 PRES 可变区 转染 SCFV 亲和筛选 表达效率 上清
下载PDF
HGV感染患者肝组织病理及病毒RNA和NS_3、NS_5抗原检测
12
作者 赵景民 王松山 +9 位作者 王林杰 辛少杰 程云 貌盼勇 李远志 刘平 王业东 李安信 杨守纯 陈菊梅 《传染病信息》 1997年第4期154-154,共1页
为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肝组织病变特征,HGV RNA及其病毒蛋白的表达状况,对42例血清HGV RNA和(或)抗HGV抗体阳性患者活检肝组织作光、电镜、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8例单纯HGV感染肝组织呈急性或轻度慢性病... 为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肝组织病变特征,HGV RNA及其病毒蛋白的表达状况,对42例血清HGV RNA和(或)抗HGV抗体阳性患者活检肝组织作光、电镜、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8例单纯HGV感染肝组织呈急性或轻度慢性病毒性肝炎改变,表现为肝细胞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病理 庚型肝炎病毒 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蛋白 感染病例 核酸原位杂交 抗体阳性 肝细胞 免疫组化 病变特征
下载PDF
抗HBV Pres2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克隆、表达及鉴定
13
作者 程云 汪力亚 +5 位作者 杨守纯 罗清华 韩凤连 曹阳 张建宗 周继文 《传染病信息》 1997年第2期79-79,共1页
3B9是一株分泌HBV Pres2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为了构建基因工程抗体并从分子水平分析3B9株McAb,我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3B9杂交瘤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离获得了3B9McAb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 3B9是一株分泌HBV Pres2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为了构建基因工程抗体并从分子水平分析3B9株McAb,我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3B9杂交瘤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离获得了3B9McAb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VL/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重链可变区基因 克隆及表达 分子生物学技术 杂交瘤细胞系 高效表达载体 单链抗体基因 水平分析 基因重排 抗原
下载PDF
脲酶阳性副溶血弧菌实验研究
14
作者 黄上媛 刘永福 +2 位作者 周志江 张维国 杨守纯 《传染病信息》 1997年第2期78-78,共1页
1980年以来,国外文献有报道脲酶阳性副溶血弧菌可致腹泻,但国内报道多为脲酶阴性的副溶血弧菌的研究,近年来我们在腹泻病原菌的检测中,发现了脲酶阳性的副溶血弧菌的存在,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了探讨该菌的致病性及与急性腹泻的关系,... 1980年以来,国外文献有报道脲酶阳性副溶血弧菌可致腹泻,但国内报道多为脲酶阴性的副溶血弧菌的研究,近年来我们在腹泻病原菌的检测中,发现了脲酶阳性的副溶血弧菌的存在,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了探讨该菌的致病性及与急性腹泻的关系,我们于1993年从急性腹泻患者中分离到42株副溶血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急性腹泻 脲酶 腹泻病原菌 致病性 阳性 国外文献 实验研究 生化特性 患者
下载PDF
检测乙肝病毒新的血清学标志——PreS_2蛋白EIA试剂的研制
15
作者 曹阳 任继明 +4 位作者 程炳立 马洪滨 陶陵 周继文 杨守纯 《传染病信息》 1994年第1期18-18,共1页
前S<sub>2</sub>(PreS<sub>2</sub>)蛋白是乙肝病毒(HBV)外壳蛋白的一个部分,它是由HBV基因前S<sub>2</sub>区所编码的产物,近年来已成为HBV研究的新课题。国内研制检测PreS<sub>2</s... 前S<sub>2</sub>(PreS<sub>2</sub>)蛋白是乙肝病毒(HBV)外壳蛋白的一个部分,它是由HBV基因前S<sub>2</sub>区所编码的产物,近年来已成为HBV研究的新课题。国内研制检测PreS<sub>2</sub>蛋白的试剂报道尚少,为满足广大患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我们研制成检测HBV新的特异的血清学标志—PreS<sub>2</sub>蛋白的EIA试剂盒。它是由单克隆抗体包被物和单克隆抗体酶标记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2 血清学标志 EIA试剂 单克隆抗体包被 试剂盒 乙肝病毒 酶标记物 乙型肝炎 体内病毒 特异性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初步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李振甲 杨梅芳 +3 位作者 陈素娟 杨守纯 曹阳 张建宗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16-219,共4页
本文通过建立HBsAg的检测,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单克隆抗体包被12孔微量滴定条,以二乙烯三胺五醋酸酐两步法将Eu^(3+)和单克隆抗体结合,制备示踪物。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简便,灵敏度较酶联法高,标记物有效期长... 本文通过建立HBsAg的检测,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单克隆抗体包被12孔微量滴定条,以二乙烯三胺五醋酸酐两步法将Eu^(3+)和单克隆抗体结合,制备示踪物。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简便,灵敏度较酶联法高,标记物有效期长,无污染环境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荧光抗体技术 HBSAG
下载PDF
抗HFRSV血凝素3G1单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的表达及初步鉴定
17
作者 程云 张劲翼 +4 位作者 汪力亚 汪美先 阎岩 李以莞 杨守纯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成功地克隆抗HFRSV血凝素抗原3G_1单抗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基础上,对其在原核表达单域抗体进行了初步尝试。将3G_1单抗重链可变区基因亚克隆到原核高效表达质粒pBV220中,经转化E coli DH5a受体菌,42℃诱导6h后,在E... 本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成功地克隆抗HFRSV血凝素抗原3G_1单抗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基础上,对其在原核表达单域抗体进行了初步尝试。将3G_1单抗重链可变区基因亚克隆到原核高效表达质粒pBV220中,经转化E coli DH5a受体菌,42℃诱导6h后,在E、coli中有分子量约15kD的3G_1重链可变区基因产物表达。经测得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0%。IFA和ELTSA阻断试验表明,重组菌裂解上清对亲本鼠3G_1完整单抗与HFRSV抗原的结合有较明显的阻断作用。从而初步表明3G_1单抗重链可变区基因在E、co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链可变区 克隆表达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一种新的、敏感的检测HBsAg方法-嵌合抗体红细胞免疫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
18
作者 程云 杨守纯 罗清华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33-37,共5页
近年来,随着生物检验技术及单克隆抗体的进展,建立了各种检测HBsAg的方法,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已接近放射免疫试验(RIA)。但由于酶和底物易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条件等影响,ELISA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较大;而且传统的... 近年来,随着生物检验技术及单克隆抗体的进展,建立了各种检测HBsAg的方法,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已接近放射免疫试验(RIA)。但由于酶和底物易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条件等影响,ELISA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较大;而且传统的血凝方法和补体方法等敏感性又较低,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既敏感特异又简便快速的免疫学方法,以弥补其不足。80年代初,Guesdon等用红细胞作为指示物来替代酶和底物,但又基于ELISA技术,建立了嵌合抗体红细胞免疫技术(CE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HBsAg方法 嵌合抗体红细胞免疫技术 单克隆抗体 红细胞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及其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振甲 杨梅芳 +3 位作者 陈素娟 杨守纯 曹阳 张建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4-26,共3页
通过建立HBsAg检测方法,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作了实验研究。采用McAb包被微量反应孔条,以二乙烯三胺五醋酸酐两步法将铕(Eu^(3+))和McAb结合制备示踪物。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简便,灵敏度较酶联法高,标记物有效期长,无污染环境... 通过建立HBsAg检测方法,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作了实验研究。采用McAb包被微量反应孔条,以二乙烯三胺五醋酸酐两步法将铕(Eu^(3+))和McAb结合制备示踪物。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简便,灵敏度较酶联法高,标记物有效期长,无污染环境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荧光免疫 测定技术 铕标记物
下载PDF
从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成份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孝元 蔡瑞康 +3 位作者 赖进祥 赵广 杨守纯 曹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14-416,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HBV-DNA原位杂交技术,从银屑病皮损处活检组织中检出了乙型肝炎病毒成份。观察组75例,检出HBsAg12例,HBeAg4例、HBcAg7例,HBV-DNA1例。总检出阳性病例为15例,占20%。乙型肝炎病毒成份分布在皮肤各层中。角化... 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HBV-DNA原位杂交技术,从银屑病皮损处活检组织中检出了乙型肝炎病毒成份。观察组75例,检出HBsAg12例,HBeAg4例、HBcAg7例,HBV-DNA1例。总检出阳性病例为15例,占20%。乙型肝炎病毒成份分布在皮肤各层中。角化层、粒细胞层各3例、棘细胞层9例、基底细胞层7例,真皮层3例。此结果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银屑病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乙型肝炎病毒 皮损组织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