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明锴 杜航 +4 位作者 张丹丹 王睿 宋豆豆 潘鹏宇 杨宵鹏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患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有效率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损伤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8-04-2020-12-04收治的107例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患...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患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有效率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损伤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8-04-2020-12-04收治的107例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损伤类型、文化程度组间均衡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给予奥拉西坦胶囊,观察组54例在此基础上增加果糖二磷酸钠。治疗2周后,对比2组患者有效率及认知功能、脑损伤因子、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9.25%,χ^(2)=4.179,P=0.041;治疗后观察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为(0.36±0.20)μg/L,低于对照组的(0.62±0.28)μg/L,t=5.518,P<0.001;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为(281.39±31.62)μg/L,低于对照组的(315.41±34.90)μg/L,t=5.286,P<0.001;Tau蛋白水平为(254.13±31.65)pg/mL,低于对照组的(306.45±35.78)pg/mL,t=8.015,P<0.001。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为(25.42±1.87)分,高于对照组的(22.69±1.29)分,t=8.804,P<0.001;血清IGF-1水平为(26.07±1.25)nmol/L,高于对照组的(23.14±0.93)nmol/L,t=13.773,P<0.001。治疗后观察组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为(23.86±2.71)μg/L,低于对照组的(32.49±3.23)μg/L,t=14.983,P<0.00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为(112.09±14.63)%,低于对照组的(136.34±17.87)%,t=7.687,P<0.001。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减轻脑损伤程度,提高认知功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钠 奥拉西坦 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脑损伤因子
原文传递
人Notch1受体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
作者 王晓辉 罗芸 +3 位作者 吕同德 杨宵鹏 唐瑜 哈小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5期2846-2851,共6页
目的:构建人特异性受体Notch1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1表达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Notch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设计合成Notch1序列干扰序列,插入到pGenesil-1.1上构建重组质粒,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及DN... 目的:构建人特异性受体Notch1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1表达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Notch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设计合成Notch1序列干扰序列,插入到pGenesil-1.1上构建重组质粒,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通过同源重组,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载体pGsadeno-Notch1-shRNA。经Pac I线性化后脂质体介导转染到HEK 293细胞,包装后得到腺病毒颗粒。产生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shRNA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1蛋白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效果。结果:经酶切及DNA测序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 d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可显著下调细胞内Notch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对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70.31%和86.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人Notch1受体sh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Notch1在肿瘤学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腺病毒载体 RNA干扰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柳文科 杨宵鹏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1期83-85,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39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18例患者纳入单纯抗凝组,将在低... 目的评价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39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18例患者纳入单纯抗凝组,将在低分子肝素治疗基础上进行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的21例患者纳入血管内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疗效。结果①两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管内治疗组有1例(5.6%)术中出现并发症;出院时,血管内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单纯抗凝组(/9〈0.05),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比例较单纯抗凝组少(P〈0.05),mRS评分〉3分的患者也较单纯抗凝组少(P〈0.05);GCS评分较单纯抗凝治疗组高(P〈0.05)。结论血管内机械再通技术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对于抗凝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尝试血管内再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 血栓 抗凝 机械碎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