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献通考·经籍考》“诸评具载”的独特方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寄林 董文武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81,共10页
“诸评具载”构成了《文献通考·经籍考》所创立的“辑录体解题”的基本特征,而作者马端临独辟蹊径地综合采用五种方式来进行:高频率突出名流谛论,披沙式处断一家之说,整合性施用缀集技巧,网络化增立重要条目,双轨型创设编列格式。... “诸评具载”构成了《文献通考·经籍考》所创立的“辑录体解题”的基本特征,而作者马端临独辟蹊径地综合采用五种方式来进行:高频率突出名流谛论,披沙式处断一家之说,整合性施用缀集技巧,网络化增立重要条目,双轨型创设编列格式。由此便确有保证地实现了欲使世人对文化典籍“殚见洽闻”的辑录目的,更理想地完成了《经籍考》在《文献通考》全书中所承担的学术文化史、意识形态史的使命,并为历史编纂学注入了有益的因子。这样导致文献提要学在宋末元初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质的飞跃,从而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广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通考·经籍考》 诸评具载 独特方式 历史编纂学 文献提要学
下载PDF
《文献通考·经籍考》广纳群说的文化取向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寄林 董文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6-141,共6页
《文献通考·经籍考》通过广纳群说而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完整地创立起辑录体解题。它把诸家书目所评尤其是名流议论纳入既定的对四部群书“纪著作本末 ,考流传真伪 ,订文理纯驳”的内容层面与轨道上 ,锐意对儒家经典辨惑证真 ,对史林... 《文献通考·经籍考》通过广纳群说而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完整地创立起辑录体解题。它把诸家书目所评尤其是名流议论纳入既定的对四部群书“纪著作本末 ,考流传真伪 ,订文理纯驳”的内容层面与轨道上 ,锐意对儒家经典辨惑证真 ,对史林要籍指瑜摘瑕 ,对诸子名著括要发覆 ,对文坛杰作抉奥阐幽 ,藉此径为读者、学人提供了丰实的导读之资和学术依凭 ,实现了传统文献提要学的重大突破 ,显示出异常鲜明的文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纳群说 辑录体解题 文化取向 文献提要学
下载PDF
四部群书“纪著作本末”的深层内涵——《文献通考·经籍考》辑录体解题探微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寄林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4,共5页
辑录体解题由马端临于宋末元初通过《文献通考·经籍考》得以创立,而其中收录的四部群书"纪其著作之本末"则为撰者既定的首要之务。其深层内涵被环环相生地拓展到十个方面,相对形成了一个因书究学的内在逻辑结构,由此将... 辑录体解题由马端临于宋末元初通过《文献通考·经籍考》得以创立,而其中收录的四部群书"纪其著作之本末"则为撰者既定的首要之务。其深层内涵被环环相生地拓展到十个方面,相对形成了一个因书究学的内在逻辑结构,由此将古典文献提要学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著作本末 辑录体解题 深层内涵
下载PDF
《文献通考·经籍考》摘瑕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寄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3年第3期6-9,共4页
我国典制史巨匠马端临在宋末元初撰就的《文献通考·经籍考》,首开辑录体解题目录之局,颇有资格赢得五顶桂冠——书目帜垒、学术门户、考据玉府、校勘他山,辑佚渊薮。但草创者难为功,势必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对此,本文试作初探如下: ... 我国典制史巨匠马端临在宋末元初撰就的《文献通考·经籍考》,首开辑录体解题目录之局,颇有资格赢得五顶桂冠——书目帜垒、学术门户、考据玉府、校勘他山,辑佚渊薮。但草创者难为功,势必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对此,本文试作初探如下: 定类例综录群籍,以考历代著述之胜概,这是《经籍考》所确定的编撰义例之一。为此,马氏努力贯彻自家提出的“节目明备说”,遥承近袭,因中求革,锐意于类目的增设、组合、离析及更移,构筑了四部五十五目的分类体系。与此同时,致力于编次上的调配、改隶和缀附,究心于互著法的自觉运用。经过这番厝置,四千多种“存于近世而可考”的文化典籍遂绳贯珠联,缩聚一编,不仅使自古迄宋华夏著述之大观得以概见,也使封建学术的横向分支和立体格局突兀而立,无怪乎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特向诸生指点说:“《文献通考》中《经籍考》,虽非专书,尤为纲领。” 尤为纲领的《经籍考》,在类例区定及落实上,并非尽善尽美。一是著录有明显的遗漏现象。如宋敏求《唐大诏令集》、龚明之《中吴纪闻》、朱熹《伊洛渊源录》、陈揆《文则》,即失载。 二是存在徒事更张的情况。《新唐书·艺文志》首立诏令一门,原本附于起居注。马氏认为:“古左史记言,右史记动,后官制中起居郎、起居舍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 《文献通考·经籍考》 起居注 史部 类例 《崇文总目》 日历 辑录体解题 艺文志 《隋志》
下载PDF
《文献通考·经籍考》广纳群说的极致所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寄林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5-127,共3页
广纳群说是《文献通考·经籍考》所创立的辑录体解题的基本特征,而对收录的文化典籍“订其文理 之纯驳”,则又构成了该《考》广纳群说的极致所在,具体投射到颇有深层次探索意义的8个学术支点上,内在地 组成了同条共贯的学术链条,由... 广纳群说是《文献通考·经籍考》所创立的辑录体解题的基本特征,而对收录的文化典籍“订其文理 之纯驳”,则又构成了该《考》广纳群说的极致所在,具体投射到颇有深层次探索意义的8个学术支点上,内在地 组成了同条共贯的学术链条,由此开拓出古典文献提要学前所未有的深广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通考·经籍考》 广纳群说 古典文献 文献提要 辑录体解题
下载PDF
评《文献通考·经籍考》辑录式的解题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寄林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辑录式的文献解题在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得到创造性运用。《经籍考》对收录的四部群书“考其流传之真伪”,显示出马氏史学通识。
关键词 马端临 辑录式解题 《文献通考》 史学通识
下载PDF
《文献通考·经籍考》马氏按语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寄林 《晋阳学刊》 1988年第5期75-78,113,共5页
《文献通考·经籍考》是我国辑录体史志目录开山作。作者马端临在宋末元初编撰这部煌煌巨著的过程中,非仅“篇题之下,晋迻序跋,目录之外,采证群书”而且提孤军与前贤对垒,附按语折以己见,多达52条。这52条按语主要针对文化典... 《文献通考·经籍考》是我国辑录体史志目录开山作。作者马端临在宋末元初编撰这部煌煌巨著的过程中,非仅“篇题之下,晋迻序跋,目录之外,采证群书”而且提孤军与前贤对垒,附按语折以己见,多达52条。这52条按语主要针对文化典籍和学术流别的某些具体问题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语 经籍 文献 史志目录 宋末元初 文化典籍 辑录体 马端临
下载PDF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成书与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寄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9年第6期5-8,共4页
《文献通考·经籍考》是我国辑录体解题目录的开山名著.这部名著由马端临在14世纪初叶结撰而成,非出偶然.究其成书条件,略有四端:第一,元移宋祚的历史嬗变,呼唤着《通考》包括《经籍考》的脱颖而出.1279年,蒙古铁骑踏平了南宋王朝... 《文献通考·经籍考》是我国辑录体解题目录的开山名著.这部名著由马端临在14世纪初叶结撰而成,非出偶然.究其成书条件,略有四端:第一,元移宋祚的历史嬗变,呼唤着《通考》包括《经籍考》的脱颖而出.1279年,蒙古铁骑踏平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亡国之痛的强烈刺激下,马端临隐居故里,慨然以保存华夏文献为己任,把毕生精力倾注在实与治乱兴衰相表里的典章经制的再考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通考·经籍考》 马端临 辑录体解题 马氏 辨伪学 古典目录学 书目 艺文志 伪书 朱嘉
下载PDF
试论两宋进士前三名遴选中的异常现象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寄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1-45,共5页
在两宋对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遴选过程中 ,其他诸多因素也掺杂渗透进来 ,造成了 12种异常现象 ,彼此间还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糅合状态与互动关系。这些既从最高层面上体现出个别做法的可取性 ,更在终极范围内暴露出科举取... 在两宋对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遴选过程中 ,其他诸多因素也掺杂渗透进来 ,造成了 12种异常现象 ,彼此间还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糅合状态与互动关系。这些既从最高层面上体现出个别做法的可取性 ,更在终极范围内暴露出科举取士的严重弊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 进士前三名 遴选 科举制度
下载PDF
试论明清进士前三名遴选中的异常现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寄林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67,共7页
明清对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遴选与确定,基本上由当朝天子及各科主考官依照凭文而取、兼及形貌的准则在周而复始地运作,但其他诸多因素也同时掺杂渗透进来,造成了13种异常现象,彼此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正面功... 明清对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遴选与确定,基本上由当朝天子及各科主考官依照凭文而取、兼及形貌的准则在周而复始地运作,但其他诸多因素也同时掺杂渗透进来,造成了13种异常现象,彼此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正面功用之发挥低于负面效应之浸渍的态势。凡此正是皇权至上的逻辑产物,政治支配的必然结果,传统思想和世俗观念驱动下的典型表现,不仅折射出明清诸帝执政期间的特定历史状况,映现出两朝各阶段政治局势的主要特点及其国势盛衰变化的总体进程,还带出周期性的嬗变规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进士前三名 遴选 13种异常现象
下载PDF
《续文献通考·选举考·金登科总目》订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寄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5期55-58,共4页
《续文献通考·选举考·金登科总目》堪称金代科举史纲要,简括清楚为其特点。但也存在着诸如遗漏、舛误、浑漫之类的问题,凡18处。对此予以订补,自会使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得到进一步开掘和利用。
关键词 《续文献通考·选举考·金登科总目》 订补 18处
下载PDF
《文献通考·选举考·宋登科记总目》校订补遗
12
作者 杨寄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33-136,共4页
在现存史籍中仅由《文献通考·选举考》开列的《宋登科记总目》 ,堪称两宋科举史纲要 ,但在各科录取人数和状元省元姓名两个方面存在着诸如歧异、讹误、遗漏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亟需择要加以补正者至少有 3 2条 ,如此剔除其翳障后 ,... 在现存史籍中仅由《文献通考·选举考》开列的《宋登科记总目》 ,堪称两宋科举史纲要 ,但在各科录取人数和状元省元姓名两个方面存在着诸如歧异、讹误、遗漏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亟需择要加以补正者至少有 3 2条 ,如此剔除其翳障后 ,方能使该《总目》固有的史料价值得到进一步开掘和更好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通考》 《宋登科记总目》 校订
下载PDF
《续文献通考·选举考·辽登科总目》补正
13
作者 杨寄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续文献通考·选举考·辽登科总目》 清朝 科举制度 宋朝 明朝
下载PDF
《太平经》:旨在“经世”的道教开山巨著
14
作者 杨寄林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8-29,共2页
提起道教,人们往往会认为:它只是遁世修仙的,出世炼丹的,超世逍遥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例如,鲁迅曾说过:"中国根底全在道教."毛泽东也引"五斗米道"作为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前鉴"等等,似乎... 提起道教,人们往往会认为:它只是遁世修仙的,出世炼丹的,超世逍遥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例如,鲁迅曾说过:"中国根底全在道教."毛泽东也引"五斗米道"作为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前鉴"等等,似乎涉及到"道教"进入社会政治领域的一些情况.而这些现代个案则折射了道教的一个"入世"的侧面.把这个侧面全面显示出来,诉诸读者,便是本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道教著作 书评 古代 君王 政治制度 社会环境
下载PDF
《太平经合校》识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寄林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太平经合校》是对道教原始经典进行全面整理的一部字数超过 38万言的精品力作 ,久已蜚声国内外学术界 ;但毋庸讳言 ,书中也有比照明正统《道藏》底本而转生讹误之处 ,共 2 6条。从校勘学与训诂学相结合的视角上看 ,它们或与全经文例不... 《太平经合校》是对道教原始经典进行全面整理的一部字数超过 38万言的精品力作 ,久已蜚声国内外学术界 ;但毋庸讳言 ,书中也有比照明正统《道藏》底本而转生讹误之处 ,共 2 6条。从校勘学与训诂学相结合的视角上看 ,它们或与全经文例不符 ,或同经文原意相左 ,这关系到对中国道教史、思想史乃至语言史特别是俗语史上某些重要问题的理解和判定 ,影响到结论的获取 ,不可等闲视之。文章就此予以胪举辨析 ,识其转生讹误之处 ,究其负面效果及根由所在 ,以便这部力作能在国内外研究者业已普遍使用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太平经合校》 识误
原文传递
张英家训二书校记
16
作者 杨寄林 董文武 《古籍研究》 2005年第2期238-244,共7页
<正>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圃翁,安徽桐城人,不仅是与康熙朝相始终的宰辅重臣,也是清初重要的经学家、诗人和著名的书法家。'自英后,以科第世其家,四世皆为讲官。'~①而'当雍正之时,桐城张氏之贵显,震惊天下。... <正>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圃翁,安徽桐城人,不仅是与康熙朝相始终的宰辅重臣,也是清初重要的经学家、诗人和著名的书法家。'自英后,以科第世其家,四世皆为讲官。'~①而'当雍正之时,桐城张氏之贵显,震惊天下。'~②这种家族荣誉和家族声势的获得,实际上是同张英别具一格的家训密不可分、互为因果的。张英生前共有六子八孙,~③鉴于膝下子孙生长在名门望族,供职于朝廷要地,遂用'四纲十二目'一以贯之地训导他们。'立品、读书、养身、择友',是为'四纲';'戒嬉戏,慎威仪,谨言语,温经书,精举业,学楷字,谨起居,慎寒暑,节用度,谢酬应,省宴集,寡交游',是为'十二目'。~④换言之,就是'四语: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太平经》“书有三等”析义
17
作者 杨寄林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太平经》 道教 “书有三等” “神道书” “核事文” “去浮华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