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道好八连的第一人
1
作者 杨尧深 《新闻爱好者》 1992年第7期39-39,共1页
当“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个名字一遍遍被人们传颂的时候,我总要想起当年在八连当见习指导员的情景:一分钱的故事、草鞋、针线包,数不清的平凡故事,后来被一个有心人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最后升华成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大文章。这位慧眼识八... 当“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个名字一遍遍被人们传颂的时候,我总要想起当年在八连当见习指导员的情景:一分钱的故事、草鞋、针线包,数不清的平凡故事,后来被一个有心人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最后升华成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大文章。这位慧眼识八连的“伯乐”,至今令我追念不已。1956年10月的一天,我奉命调动,来到某师机关报到。在这里我认识了吕兴臣,他是位摄影爱好者,平时也爱写点报道。一个夜晚,我踏上繁华的南京路,又遇到了他,他向我透露了一个秘密:他在南京路上好八连蹲点。原来,吕兴臣在团机关当俱乐部主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兴臣 一遍遍 南京路上好八连 摇摇头 就这样 人说 《解放日报》 从一 国际饭店 新闻素材
下载PDF
证券投资的技巧
2
作者 杨尧深 《大学科技》 1991年第2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投资 证券投资
下载PDF
魏金斯基中国行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尧深 《党史纵横》 1993年第1期21-22,共2页
1920年4月的一天,春光明媚的上海,显得更加春意盎然.这一天,从火车站走出三男两女,四位高高鼻子的外国人和一位中国模样的汉人.急匆匆地往市中心的永安旅社走去.这就是魏金斯基(有译维丁司克、维经斯基)和夫人库兹涅佐娃、秘书马迈耶夫... 1920年4月的一天,春光明媚的上海,显得更加春意盎然.这一天,从火车站走出三男两女,四位高高鼻子的外国人和一位中国模样的汉人.急匆匆地往市中心的永安旅社走去.这就是魏金斯基(有译维丁司克、维经斯基)和夫人库兹涅佐娃、秘书马迈耶夫和夫人、翻译杨明斋(俄籍华人、俄共(布)党员)等一行五人.下榻后他们就急着去会见陈独秀.他们肩上的重任:一要了解中国,二要帮助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金斯基 维经斯基 共产党组织 库兹涅佐娃 共产主义小组 施存统 李汉俊 迈耶 这一天 外国语学社
原文传递
为无产阶级文学建树丰碑的蒋光慈
4
作者 杨尧深 胡大钧 《上海党史与党建》 1999年第2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蒋光慈 无产阶级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俄罗斯文学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十月革命 陈独秀 瞿秋白 郭沫若 莫斯科
原文传递
蒋纬国与表妹竺培英的书信交往
5
作者 杨尧深 《世纪》 1999年第2期14-16,共3页
蒋纬国先生生前企盼祖国统一,企盼到大陆探访。他对他的亲友说,一个人思念故乡的心,永远不会改变;一个人思念远方亲友的心,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竺培英是蒋介石胞妹蒋瑞莲之女,是蒋纬国先生在大陆唯一的姑亲表妹。他从小就同竺培英生活... 蒋纬国先生生前企盼祖国统一,企盼到大陆探访。他对他的亲友说,一个人思念故乡的心,永远不会改变;一个人思念远方亲友的心,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竺培英是蒋介石胞妹蒋瑞莲之女,是蒋纬国先生在大陆唯一的姑亲表妹。他从小就同竺培英生活、学习在一起,二人情同手足。随着海峡两岸大门的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蒋介石 大陆 书信 台北 交往 蒋经国 亲友 字里行间 照片
原文传递
超越血缘的亲情——上海精神文明之花
6
作者 杨尧深 《中华魂》 1999年第2期30-31,共2页
那一天,我从党的一大会址(上海兴业路76号)漫步到《新青年》杂志编辑部(南昌路100弄2号),我感到,革命的伟人、先驱播下的革命传统,仍然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正向我迎面扑来。就在《新青年》... 那一天,我从党的一大会址(上海兴业路76号)漫步到《新青年》杂志编辑部(南昌路100弄2号),我感到,革命的伟人、先驱播下的革命传统,仍然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正向我迎面扑来。就在《新青年》编辑部隔壁的弄堂里,我遇到这里的淮二居委会主任薛斌。人们称她为"半个党员"。这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委会 老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共产党员 新青年 亲情 血缘 超越 上海 杂志编辑
原文传递
陈毅制止江青批判电影《红日》
7
作者 杨尧深 《世纪》 1998年第5期26-29,共4页
1964年夏,全国文化战线的形势已经很严峻。北京抓住吴晗和他创作的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始掀起批判的浪潮。江青要在上海批判电影《红日》,被路过上海的陈毅得知,制止了江青的这一批判,把她的批判扼杀在"摇篮"里。当时知道... 1964年夏,全国文化战线的形势已经很严峻。北京抓住吴晗和他创作的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始掀起批判的浪潮。江青要在上海批判电影《红日》,被路过上海的陈毅得知,制止了江青的这一批判,把她的批判扼杀在"摇篮"里。当时知道这一件事的人,就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圈子里。如今已经过去三十余年了,知晓这件事的人更是寥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 江青 文化战线 西蒙 上海市 陈毅 老总 电影 历史剧 文艺战线
原文传递
神圣的使命——董健吾送信记
8
作者 杨尧深 《党史纵横》 1995年第8期42-42,共1页
1936年1月的一天,宋庆龄把一封加盖火漆印的信交给董健吾说:“这封信非常重要,你要马上动身到陕北瓦窑堡去,当面把信交给毛泽东、周恩来。” 董健吾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特科”成员,经常执行十分重要的任务。此时,他受党的安排,担任... 1936年1月的一天,宋庆龄把一封加盖火漆印的信交给董健吾说:“这封信非常重要,你要马上动身到陕北瓦窑堡去,当面把信交给毛泽东、周恩来。” 董健吾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特科”成员,经常执行十分重要的任务。此时,他受党的安排,担任宋庆龄的机要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庆龄 周恩来 共产党领导人 毛泽东 国共合作 瓦窑堡 使命 中共中央 相信自己的耳朵 西安
原文传递
曙光从这里升起——记上海老渔阳里二号寓所
9
作者 杨尧深 《党史纵横》 1994年第7期15-15,共1页
1920年2月19日(除夕),寒冷的北风,不时侵袭着上海。在北京被警方追捕的陈独秀,经李大钊秘密护送至天津,乘船悄然来到了上海,住进了不显眼的惠中旅社。不久,搬到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居住。 老渔阳里2号,是一幢一... 1920年2月19日(除夕),寒冷的北风,不时侵袭着上海。在北京被警方追捕的陈独秀,经李大钊秘密护送至天津,乘船悄然来到了上海,住进了不显眼的惠中旅社。不久,搬到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居住。 老渔阳里2号,是一幢一楼一底普通的石库门房子,原来是安徽都督柏文蔚居住,人称“柏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代表 南昌路 中央局 共产主义小组 劳动界 维经斯基 法租界 李汉俊 魏金斯基 俄国十月革命
原文传递
他留给戏曲舞台的辉煌——沈西蒙的创作与战斗生活
10
作者 杨尧深 《传记文学》 2017年第7期69-76,共8页
2006年4月28日下午,我去医院看望沈西蒙,他已经驾鹤西去了。刹时间,我手里拎的西瓜和眼泪几乎同时落下。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11年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他。沈西蒙,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部长,一生从事文艺工作。'文革'... 2006年4月28日下午,我去医院看望沈西蒙,他已经驾鹤西去了。刹时间,我手里拎的西瓜和眼泪几乎同时落下。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11年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他。沈西蒙,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部长,一生从事文艺工作。'文革'后,他被调到总政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又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他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由他执笔参与创作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和电影《南征北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西蒙 《霓虹灯下的哨兵》 电影剧本 战斗生活 戏曲舞台
原文传递
坚持“两个务必”几十年 艰苦奋斗谱新篇——南京路上好八连继事
11
作者 杨尧深 《中华魂》 2003年第5期12-15,共4页
今年4月25日,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40周年。40年来,好八连始终牢记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把连队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谱写了艰苦奋斗新的篇章。好八连的第三任指导员、上海警备... 今年4月25日,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40周年。40年来,好八连始终牢记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把连队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谱写了艰苦奋斗新的篇章。好八连的第三任指导员、上海警备区原政委王传友在总结好八连建设经验时,用很形象的语言说:"八连是靠‘两个务必’起家,靠‘两个务必’当家,也是靠‘两个务必’发家。这就是好八连不断前进的基本原因。"党的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和强调牢记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路上好八连 “两个务必” 科技练兵
原文传递
难忘叶挺陈毅的教诲——访著名剧作家沈西蒙
12
作者 杨尧深 《中华魂》 2001年第12期26-28,共3页
在建党80周年前夕,上海市有关方面将沈西蒙40年前执笔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重新排练作为献礼作品再度隆重公演。沈西蒙是著名的剧作家。他担任过大军区文化部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但他的兴趣,在剧本创作事业上。1978年,他被选为中... 在建党80周年前夕,上海市有关方面将沈西蒙40年前执笔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重新排练作为献礼作品再度隆重公演。沈西蒙是著名的剧作家。他担任过大军区文化部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但他的兴趣,在剧本创作事业上。1978年,他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不久前我采访他时,他称自己是党的"宣传员",不是什么作家、剧作家。他最深刻的感受是创作来自生活,来自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他说:"如果我不是出生在上海,不是对旧上海有深切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西蒙 剧作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