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WTO环境下档案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杨屹梅 《云南档案》 2003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WT0环境 档案法制建设 中国 档案法 档案行政执法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屹梅 梁红妃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单一组25例,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25例,应用依达拉奉与早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单一组25例,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25例,应用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对比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4±3.42)分,相比单一组明显更低(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04.24±3.25)分,相比单一组明显更高(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相比单一组(64.00%)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马尾松剪顶容器苗造林生长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兴龙 易利龙 杨屹梅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2000年5月,在贵州省荔波县进行了马尾松剪顶容器苗造林试验,2003年1月调查结果,剪顶马尾松容器苗造林与对照比较,树高生长提高39 74%;地径生长提高34 4%;胸径生长提高89 11%;幼树保存率提高0 91%;冠径生长提高34 74%。
关键词 容器苗造林 马尾松 生长效果 冠径 树高生长 胸径生长 地径生长 对照比较 调查结果 荔波县
下载PDF
马尾松百日容器苗培育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兴龙 杨屹梅 王德智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1期32-33,共2页
以每m3 松林土分别加入过磷酸钙 10kg、15kg、2 0kg和饼肥 2 5kg、5kg、7 5kg配制成马尾松容器苗培育基质 ,并待马尾松种子发芽出土全苗后 ,间隔 7d、15d、30d分别喷洒浓度 5× 10 -3 kg/L、10× 10 -3 kg/L、15× 10 -3k... 以每m3 松林土分别加入过磷酸钙 10kg、15kg、2 0kg和饼肥 2 5kg、5kg、7 5kg配制成马尾松容器苗培育基质 ,并待马尾松种子发芽出土全苗后 ,间隔 7d、15d、30d分别喷洒浓度 5× 10 -3 kg/L、10× 10 -3 kg/L、15× 10 -3kg/L的尿素水溶液 ,并把其因素和水平安排到L9(34)正交表中。经过 8次生产应用重复试验 ,结果表明 :以 2 0kg过磷酸钙和 7 5kg饼肥配制基质 ,并每间隔 7d喷洒 1次浓度为 10× 10 -3 kg/L的尿素水溶液对马尾松百日苗的早期生长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百日容器苗 培育技术 基质配制 叶面施肥
下载PDF
荔波兰鼎山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方案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姚炳矾 周春松 杨屹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154-156,共3页
本文介绍了兰鼎山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管理协调机制缺乏、基础研究薄弱、资质匮乏、宣传教育不足等问题,并分别对该项目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阐述,提出了建设方案的总目标、总布局和保障措施... 本文介绍了兰鼎山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管理协调机制缺乏、基础研究薄弱、资质匮乏、宣传教育不足等问题,并分别对该项目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阐述,提出了建设方案的总目标、总布局和保障措施,以期为兰鼎山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基地 建设 方案 荔波兰鼎山森林公园
下载PDF
风险分级标签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屹梅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13期195-196,共2页
目的:评估风险分级标签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的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的7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评估和转运,观察组则运用转运风险标签进行转运。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并发症与护理纠纷发... 目的:评估风险分级标签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的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的7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评估和转运,观察组则运用转运风险标签进行转运。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并发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用转运风险标签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对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的转运中,运用风险标签使得更加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保障了患者转运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级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 安全转运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