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巧仪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2年第5期64-64,共1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对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对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交往能力 科学实验 学生 培养 互助性学习 责任分工 教学形式
下载PDF
关注科学探究中的安全问题
2
作者 杨巧仪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第8期191-192,共2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在内容解读中指出:"安全教育应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个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在内容解读中指出:"安全教育应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个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因此,科学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及早洞悉安全隐患,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实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让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都成为孩子们美好的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 洞悉安全隐患 培养安全意识 提高自救能力
下载PDF
赋权增能,受家暴妇女重生
3
作者 杨巧仪 《中国社会工作》 2021年第12期12-13,共2页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侵犯人身权利的现象。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施行,结束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无法可依的局面,但现实中,家暴问题依然严重,对家暴受害者的支持仍显乏力。近些年社会工作...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侵犯人身权利的现象。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施行,结束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无法可依的局面,但现实中,家暴问题依然严重,对家暴受害者的支持仍显乏力。近些年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实务实践也不断深入,广东省东莞市、佛山市的社会工作者对家暴受害者及家庭进行救助、构建起反家暴的社区支持网络、发动反家暴的社区舆论、发起相应的社区行动等,同时,在探索将重心移向预防和建立长效社会工作干预机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人身权利 反家庭暴力法 赋权增能 反家暴 家庭暴力 社会工作干预 社会工作介入 社区行动
原文传递
失智老人走失,社工的介入与反思
4
作者 杨巧仪 《中国社会工作》 2014年第24期42-43,共2页
近年来,失智症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而老年失智症患者已成走失高危人群,这些老人或在和家人出门时走散,或独自出门后杏无音讯……”每位走失老人的背后,都承载了一个家庭的悲伤。
关键词 老人 反思 社工 身体健康 生活质量 高危人群 老年人
原文传递
科学课更需要诚信
5
作者 杨巧仪 《中小学电教(下)》 2011年第5期108-108,共1页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唯真理是从的精神。它要求研究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记录问题、研究问题。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中要教育学生诚实,培...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唯真理是从的精神。它要求研究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记录问题、研究问题。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中要教育学生诚实,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观察或实验中。没有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 诚信 科学精神 科学兴趣 课程标准 教学实践 学生 培养
原文传递
一例疫情期间抑郁症患者危机介入个案
6
作者 杨巧仪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10期40-41,共2页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地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隔离措施:少出门、不聚会、不游玩……活动范围和人际交往大幅缩减,长时间待在一个空间里,每天接收疫情信息,人们普遍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而对于抑郁症患者人群来说,面对疫情,惊慌、不安、...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地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隔离措施:少出门、不聚会、不游玩……活动范围和人际交往大幅缩减,长时间待在一个空间里,每天接收疫情信息,人们普遍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而对于抑郁症患者人群来说,面对疫情,惊慌、不安、焦虑等情绪更容易被放大,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抑郁症状,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患者 慢病患者 危机介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