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6G的卫星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及关键技术
1
作者 杨帅斌 张昱 卢为党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是6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卫星通信感知一体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探讨了卫星通感一体化网络及其关键技术,首先,详细分析了卫星通感一体化网络架构,包含相互协同的天基、空基和地基网络;随后,讨论了卫星通信感知一...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是6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卫星通信感知一体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探讨了卫星通感一体化网络及其关键技术,首先,详细分析了卫星通感一体化网络架构,包含相互协同的天基、空基和地基网络;随后,讨论了卫星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包括通感波束形成、通感波形设计、星间链路技术、星上处理技术和卫星天线技术;最后,探讨了若干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感一体化、空天地通感网络安全和新型天线架构,以推动6G卫星通感一体化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卫星通信 6G网络
下载PDF
不同自然环境和城市功能区的土壤黑碳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恋 杨帅斌 +2 位作者 乔彦松 周鑫 詹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8-667,共10页
黑碳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燃烧产生的一系列含碳物质,长期广泛分布于土壤、大气等多种载体中,且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效应。土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空间和生态基础。土壤... 黑碳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燃烧产生的一系列含碳物质,长期广泛分布于土壤、大气等多种载体中,且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效应。土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空间和生态基础。土壤中的黑碳构成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分,且影响着土壤肥力、结构、有机污染物等多方面。目前,对黑碳的研究集中在其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晚,特别是对土壤中黑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详细分析了土壤黑碳的可能来源(自然火灾、人类农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概括了常见的土壤黑碳来源辨析方法(黑碳形态特征分析、黑碳/有机碳比值分析、黑碳碳同位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土壤黑碳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全球黑碳研究亟待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将来合理制定控制黑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减缓黑碳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生物质源 化石燃料源 自然环境 城市功能区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路径研究
3
作者 杨文静 杨帅斌 《理财(经济)》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异中有同,其工作理念、方法、技巧上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具有契合性。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借鉴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探索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方法和新路径。从社会工作角度介入高校思政育人工... 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异中有同,其工作理念、方法、技巧上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具有契合性。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借鉴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探索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方法和新路径。从社会工作角度介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既能有效拓宽社会工作的应用领域,也能创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育人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路径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异中有同 社会工作介入 应用领域 理念与方法
下载PDF
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黑碳的含量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帅斌 刘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6-855,共10页
随着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土壤性质发生显著变化,不同功能区之间呈现明显差异性。为了深入讨论人为影响方式和程度、污染来源的差别对土壤碳库(特别是黑碳)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市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城区和郊区不同功能区(公园、居民区、道... 随着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土壤性质发生显著变化,不同功能区之间呈现明显差异性。为了深入讨论人为影响方式和程度、污染来源的差别对土壤碳库(特别是黑碳)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市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城区和郊区不同功能区(公园、居民区、道路绿化带)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黑碳(BC)含量以及含量比值(BC/SOC)的特点,并通过BC/SOC指标对土壤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方式和程度进行详细讨论。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区不同功能区的土壤SOC富集程度不同,且公园和居民区土壤在人为管理下SOC含量趋于平均;而郊区不同功能区的SOC含量值接近,表明其受人为影响较小,更接近于自然土壤。城区不同功能区的土壤BC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由大到小是公园(0.60%~2.28%,平均值为1.56%)、道路绿化带(0.12%~2.20%,平均值为0.62%)、居民区(0.11%~1.15%,平均值为0.35%),其中公园内区域性的翻种、施肥使得BC大量聚集,道路绿化带受到来自交通环境的强烈影响;而郊区不同功能区的BC含量值低且接近,代表了区域土壤BC含量背景值。土壤BC/SOC总体介于0.11和0.5之间,且郊区BC/SOC小于城区,指示了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均是城区和郊区土壤BC物质的来源,但所占比重不同,且城区是郊区土壤黑碳的重要来源。另外,城区个别地区BC/SOC显著偏高,反映了BC/SOC不但指示土壤污染程度,同时与城市化时间、特定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 城市土壤 黑碳 北京市
下载PDF
若尔盖风成砂-古土壤序列的古气候与古环境记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綦琳 王燕 +4 位作者 蔡遥 乔彦松 姚海涛 杨帅斌 白文彬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244-251,共8页
通过对若尔盖盆地中部辖曼地区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的粒度分析、孢粉鉴定、磁化率测定以及AMS14C年代测定,探讨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至少在距今16 ka余年的末次冰... 通过对若尔盖盆地中部辖曼地区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的粒度分析、孢粉鉴定、磁化率测定以及AMS14C年代测定,探讨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至少在距今16 ka余年的末次冰消期就已经出现。地层结构、粒度、磁化率皆指示该区古气候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冷暖交替变化,沙地也经历了多次的固定与活化过程,其中16130~6460 aB.P.、3445 aB.P.前后以及700 aB.P.前后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在8170~6460 aB.P.期间有一次极暖事件。自11.3 kaB.P.开始,古土壤中的喜暖型乔木花粉含量明显降低,草本植物、尤其是狐尾藻属和莎草科等沼泽植物孢粉含量明显增多,指示该区古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开始发育沼泽泥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盆地 末次冰消期 风成砂 环境演化 土地沙化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系数与证据权模型的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估:以金沙江龙开口--期纳段流域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杭 张绪教 +3 位作者 乔彦松 梁莹 张昱 杨帅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69-1277,共9页
金沙江流域内滑坡灾害频发,对大型工程及交通设施均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采用确定性系数(CF)与证据权(WOE)模型,选取坡度、坡向、NDVI、海拔、岩石性质、纵剖面曲率、距道路的距离、距河流的距离、距断层的距离与第四纪沉积物类型10个指标... 金沙江流域内滑坡灾害频发,对大型工程及交通设施均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采用确定性系数(CF)与证据权(WOE)模型,选取坡度、坡向、NDVI、海拔、岩石性质、纵剖面曲率、距道路的距离、距河流的距离、距断层的距离与第四纪沉积物类型10个指标,分不同组合进行区域性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估。CF与WOE在多种不同指标组合下经过累积频率曲线下面积(AUC)检验,结果表明10种指标组合下的CF模型表现最佳,相比WOE模型所得的最高准确率(74.52%)与预测率(69.89%),CF的准确率与预测率分别高达83.40%与74.43%。CF计算获得的敏感性指数通过自然间断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滑坡极难发生区、滑坡较难发生区、滑坡较易发生区与滑坡极易发生区4类区域。评估结果指示程海断裂带南北延伸带与金沙江中段主要干支流沿线为区域的滑坡灾害易发区,表明断裂带及河流与该区域的滑坡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敏感性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 确定性系数 证据权 金沙江
下载PDF
一张现场卫星图的诞生
7
作者 杨帅斌 《地球》 2020年第2期64-65,共2页
"最高机位"瞰阅兵!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阅兵刚刚结束,我们国家自己的卫星就从60万米高空传回了阅兵现场的卫星图像,其中的阅兵方阵、装备和空中梯队,甚至连飞机尾部拉出的彩带都清晰可见。卫星距阅兵现场约60万... "最高机位"瞰阅兵!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阅兵刚刚结束,我们国家自己的卫星就从60万米高空传回了阅兵现场的卫星图像,其中的阅兵方阵、装备和空中梯队,甚至连飞机尾部拉出的彩带都清晰可见。卫星距阅兵现场约60万米,如此遥远的距离,是怎样拍出这样清晰的照片呢?我们在电视上面看到的国庆阅兵盛况,都来自于地面摄像机和空中无人机的拍摄,相比于这两种常规的拍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梯队 阅兵 卫星图像 无人机 摄像机
下载PDF
巫家坝不了情
8
作者 杨帅斌 闫坤 +2 位作者 杨观 赵永峰 马宏波 《创造》 2013年第1期19-,共1页
关键词 飞机
下载PDF
小心,地震落石!
9
作者 杨帅斌 《地球》 2020年第5期20-23,共4页
山上的田野中,伫立着一块块大石头,是哪个隐居的高人搬上来的吗?还是传说中的飞来之石?其实,它是大自然的远古遗产,记录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地动山摇、沧海桑田的故事。特点一:我不圆也不方山上的石头各种各样,有的圆有的方。一些球形风... 山上的田野中,伫立着一块块大石头,是哪个隐居的高人搬上来的吗?还是传说中的飞来之石?其实,它是大自然的远古遗产,记录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地动山摇、沧海桑田的故事。特点一:我不圆也不方山上的石头各种各样,有的圆有的方。一些球形风化后的石头外形浑圆,一些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掉落的石头有棱有角,但还有一些石头,比如地震落石,它们不圆也不方,或者说近圆又近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下载PDF
基于CNN的手写中文数字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先雷 杨帅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提高手写中文数字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TensorFlow平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使用反阈值二值化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高运算速度;通过调整卷积神经网络中的超参,以优化该模型的识别性能;使用多分类交叉熵损失函数对模型... 为提高手写中文数字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TensorFlow平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使用反阈值二值化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高运算速度;通过调整卷积神经网络中的超参,以优化该模型的识别性能;使用多分类交叉熵损失函数对模型的损失函数进行度量,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识别手写中文数字的整体准确率达到99.58%、召回率达到99.53%,因此该模型在手写中文数字自动识别场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写中文数字 识别 TensorFlow平台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可折叠FDM 3D打印机的创新设计
11
作者 施乃瑞 李标 +3 位作者 杨松淼 杨梦莹 杨帅斌 李坤鑫 《信息记录材料》 2020年第3期9-10,共2页
采用L型折叠机构,对FDM 3D打印机的打印空间、折叠便携性进行改进。使用整个上顶面作为打印台增大打印空间,采用触屏面板以及加装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使安卓设备或电脑可通过蓝牙、WiFi与其连接实现远程操控打印。
关键词 L型折叠机构 3D打印机 WiFi模块 蓝牙模块 打印台
下载PDF
施工测量技术使用莱卡TS-09PLUS全站仪的实际应用要点
12
作者 付振明 王玉 +2 位作者 付斌 庞东雄 杨帅斌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第17期198-200,共3页
针对莱卡TS-09PLUS全站仪在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要点进行总结,对单体较多、测量点较多、地势复杂、落差较大、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莱卡TS-09PLUS全站仪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该设备在技术应用中的优缺点,总结了莱卡TS-09P... 针对莱卡TS-09PLUS全站仪在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要点进行总结,对单体较多、测量点较多、地势复杂、落差较大、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莱卡TS-09PLUS全站仪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该设备在技术应用中的优缺点,总结了莱卡TS-09PLUS全站仪在施工测绘中应考虑的天气、温度、风速等条件,提出了各控制要点与关键节点的保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测量 莱卡TS-09PLUS全站仪 技术要点
下载PDF
舍生忘死追火山 火山学家在干些什么
13
作者 杨帅斌 晓风 《博物》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前段时间,影院上映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火山挚恋》:一对法国夫妇,因火山结缘,走遍世界去追逐喷发中的“最新”火山。他俩既是迷恋奇观的爱侣,也是研究火山的科学家。通过影片,不但能感知他俩对彼此、对人类、对自然的深爱,还能一... 前段时间,影院上映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火山挚恋》:一对法国夫妇,因火山结缘,走遍世界去追逐喷发中的“最新”火山。他俩既是迷恋奇观的爱侣,也是研究火山的科学家。通过影片,不但能感知他俩对彼此、对人类、对自然的深爱,还能一窥“火山科研”的日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纪录片 科学家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风化强度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帅斌 乔彦松 +6 位作者 彭莎莎 李朝柱 綦琳 韩超 谭元隆 程瑜 刘宗秀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陇西黄土高原地处我国东亚季风、西南季风、西风环流及高原季风等多个大气环流的交汇部位,同时处在沙漠-黄土的边界带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广泛分布于该区的风尘堆积是研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古气...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陇西黄土高原地处我国东亚季风、西南季风、西风环流及高原季风等多个大气环流的交汇部位,同时处在沙漠-黄土的边界带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广泛分布于该区的风尘堆积是研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古气候演化及高原隆升环境效应的理想材料。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的甘肃会宁黄土进行常、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并与陇东黄土高原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陇西和陇东黄土的地球化学组成相似,与上部陆壳(UCC)平均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说明两者都是复杂的源岩风化物质经过高度混合堆积而成。陇西与陇东黄土的地球化特征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明显不同,反映了两者沉积后化学风化和物源的差异。与陇东黄土相比,陇西黄土具有较高的CaO、MgO、Na2O和较低的Fe2O3含量,说明陇西黄土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低;CIA值也显示,陇西黄土处于初等化学风化阶段,而陇东黄土则处于中等化学风化阶段;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元素中,陇西黄土与陇东黄土相比具有较高的SiO2/Al2O3、SiO2/TiO2、TiO2/Al2O3、U/Pb、Zr、Hf值和较低的Ta、Y、Rb/Sr、Ba/Sr、Ce/Yb、Eu/Yb、LREE/HREE值,反映了两者物源上的差异。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北方戈壁荒漠、青藏高原的冰川及冰缘沉积以及邻近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都有可能成为陇西黄土的潜在物源。进一步研究显示,会宁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大约300ka B.P.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以前磁组构、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风尘物源在该时期可能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化,300ka B.P.以后高原的冰川及冰缘沉积对该区风尘物源的贡献明显增加,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导致的高原季风加强可能是形成风尘物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黄土 地球化学 风化 物源
原文传递
南京下蜀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綦琳 乔彦松 +3 位作者 王燕 彭莎莎 杨帅斌 白文彬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风尘堆积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物源区的环境演化状况、重建古风场强度和古大气环流格局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长江下游地区下蜀土的物质来源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一争议问题,本文以南京泰山新村下蜀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 风尘堆积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物源区的环境演化状况、重建古风场强度和古大气环流格局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长江下游地区下蜀土的物质来源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一争议问题,本文以南京泰山新村下蜀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南京下蜀土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Nd同位素进行测试,并与黄土高原同期黄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对长江下游下蜀土的物源指示意义。南京下蜀土与北方黄土具有相似的常、微量元素UCC标准化曲线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但是它的Zr、Hf含量较高,Tl、Pb含量较低,且具有较高的SiO2/Al2O3、TiO2/Al2O3、Nb/Ta和GdN/YbN,较低的SiO2/TiO2、Zr/Hf、Y/Ho、Lu/Hf和εNd(0)值,说明南京下蜀土的物质来源明显有别于黄土高原黄土。南京下蜀土与长江中游下蜀土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指示其物质来源与中游下蜀土的物质来源相似,主要来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松散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 风尘堆积 物源 地球化学 长江下游
原文传递
角闪石族与辉石族地火生美玉,软硬皆生辉
16
作者 杨帅斌 《博物》 2016年第6期12-15,共4页
生于炽热的岩浆,拥有耀眼的名字,却化身为温润淡雅的中国玉——辉石与角闪石,这两个拥有亿万年历史的矿物家族,在人类社会继续争奇斗艳。作为玉石的它们身价不菲,而作为岩石的它们,却始终低调绽放。
关键词 辉石族 闪石族 美玉 地火 人类社会 角闪石 岩浆 矿物
原文传递
黏土岩 小颗粒抱成团
17
作者 杨帅斌 《博物》 2016年第8期12-15,共4页
在电脑游戏《文明》里,制陶术是最早研发的科技之一,而现实中也是如此。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都是在发明文字、冶炼金属甚至修建房屋之前,就学会了制作陶器。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制作陶器所用的黏土几乎无处不在,而且方便加工。
关键词 黏土岩 小颗粒 《文明》 电脑游戏 人类文明 制陶术 陶器 制作
原文传递
岩浆岩:凝固的热火
18
作者 杨帅斌 《博物》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前几年“石头记”的每期主角,都是各种宝石和矿物。而在构成地球表面的整个地壳中,各种矿物通常是以小块乃至颗粒的形式,组成了雄伟的岩石。今年的“石头记”,就来讲述岩石们的故事。
关键词 岩浆岩 凝固 地球表面 石头记 矿物 岩石 宝石 地壳
原文传递
橄榄石族矿物来自地幔的生命之绿
19
作者 杨帅斌 《博物》 2016年第7期12-15,共4页
清新淡雅的绿色宝石,千百年来象征着宁静与安详,却鲜有人知道它们酷热高压的家乡。本期的主角橄榄石族矿物,在地球表面鲜见踪迹,却在地壳之下的地幔层里担任岩石中坚,它们是来自地球深处的礼物。
关键词 橄榄石 地幔 矿物 生命 地球表面 宝石 酷热 岩石
原文传递
晶形矿物的立体几何
20
作者 杨帅斌 张铁 《博物》 2015年第6期12-15,共4页
棱柱、棱锥、长方体…”立体几何习题上的这些几何体,可不是数学老师假设出来的,自然界中的矿物晶体就能长成这些形状。本期“石头记”讲述的,就是矿物晶体形状的立体几何形态。不过请放心:阅读期间,绝对不会让你求体积、求表面积... 棱柱、棱锥、长方体…”立体几何习题上的这些几何体,可不是数学老师假设出来的,自然界中的矿物晶体就能长成这些形状。本期“石头记”讲述的,就是矿物晶体形状的立体几何形态。不过请放心:阅读期间,绝对不会让你求体积、求表面积或者求某条边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几何 矿物晶体 晶形 晶体形状 数学老师 几何形态 几何体 长方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