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肌电刺激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观察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幸华 燕铁斌 +4 位作者 彭树秀 黄宝芸 廖曼霞 伍书贤 陈燕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5-718,726,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21例骶段以上SCI患者进行PES治疗8周,并在PES治疗前1周、PES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均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PES治疗...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21例骶段以上SCI患者进行PES治疗8周,并在PES治疗前1周、PES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均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PES治疗8周后患者24h平均排尿次数由11.9±2.8减少至8.4±1.9次/d、漏尿次数由6.2±3.1减少至2.5±1.7次/d,平均单次尿量由188.1±43.3增加至254.1±42.4ml/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盆底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所致的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对于PES治疗参数的选择和PES的长期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电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唐丹 裴国献 +7 位作者 李奎成 刘四文 杨幸华 刘浩 石芝喜 邓小倩 王俊 张志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5-988,共4页
目的:了解装配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情况,证实AGO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5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及装配矫形器类型分为AGO组(27例)、往复式步行矫形器(RGO... 目的:了解装配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情况,证实AGO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5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及装配矫形器类型分为AGO组(27例)、往复式步行矫形器(RGO)组(15例)、膝踝足矫形器(KAFO)组(6例)和对照组(10例)。各组均进行8周常规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轮椅使用训练、ADL训练等,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步行矫形器并进行针对性步行训练6—8周。分别于入院时、装配矫形器前、装配矫形器后8周进行ADL评定和QOL评定。结果:组内比较,各组经常规康复治疗后ADL能力及QOL(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AGO组、RGO组在改善ADL能力和QOL-生理及心理方面优于KAFO组(P<0.05)和对照组(P<0.01),AGO组与RGO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QOL-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方面,各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GO与进口截瘫步行矫形器一样在改善ADL和QOL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其价格便宜,可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 步行矫形器 往复式步行矫形器 日常生活活动 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 日常生活活动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丹 刘四文 +4 位作者 邓小倩 廖麟荣 杨振辉 杨幸华 黄国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4-227,231,共5页
目的观察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对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GO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SCI常规康复训练和处理,... 目的观察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对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GO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SCI常规康复训练和处理,AG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装配AGO及进行步行训练。两组分别在入院时、装配AGO前、装配AGO后8周进行步行能力评定、ADL评定和生存质量评定。结果经4个月的治疗前后,进行组间比较,AGO及训练后,均可借助肘拐或步行器步行,患者10 m步行时间平均87.27s,6 min步行距离平均46.35 m;ADL能力在装配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生存质量评分中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O配合系统的康复治疗对改善胸腰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及生存质量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髓损伤 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 步行能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幸华 阮静 +2 位作者 周信杰 刘晓艳 成慧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1期3455-3456,共2页
目的探讨升降散加味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口服升降散加味及普瑞巴林,对照组单纯口服普瑞巴林,2组疗程均为20 d。观察比较2组... 目的探讨升降散加味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口服升降散加味及普瑞巴林,对照组单纯口服普瑞巴林,2组疗程均为20 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PPI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及PP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VAS及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轻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升降散加味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效果优于单纯普瑞巴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性疼痛 升降散 普瑞巴林
下载PDF
伤残患者的心理障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幸华 欧阳亚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9-219,共1页
目的探讨伤残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有关治疗。方法通过检索有关残疾人心理问题的文献资料和观测临床上伤残患者的心理障碍,总结病患致残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由于自理能力的部分缺失和社会歧视等因素,伤残患者通常存... 目的探讨伤残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有关治疗。方法通过检索有关残疾人心理问题的文献资料和观测临床上伤残患者的心理障碍,总结病患致残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由于自理能力的部分缺失和社会歧视等因素,伤残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致残”是一项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反应的大小、持续时间和影响,既取决于个体的应付策略,也取决于周围的支持系统。结论伤残患者的心理障碍不仅妨碍了他们身体机能的恢复,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回归社会。因此,了解患者对意外伤残的反应并针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作相应治疗,对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障碍 伤残患者 负性生活事件 心理问题 文献资料 社会歧视 自理能力 不同程度 应激反应 持续时间 应付策略 支持系统 身体机能 回归社会 重要意义 残疾人 等因素 治疗 致残 严重
下载PDF
下肢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ADL和行走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廖哲安 欧阳亚涛 +4 位作者 唐丹 杨幸华 黄宝芸 汪波 李奎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装配下肢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行走能力的影响程度。方法19例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应用下肢矫形器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训练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并测定行走距离,再进行比... 目的观察装配下肢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行走能力的影响程度。方法19例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应用下肢矫形器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训练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并测定行走距离,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装配矫形器后ADL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移动和行走能力,装配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19例患者中8例达到社区功能性步行,6例达到家庭功能性步行,5例达到治疗性步行。结论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装配下肢矫形器可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器 下肢 脊髓损伤 患者 步行 ADL 功能独立性评测 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 结论
下载PDF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冼庆林 刘晓艳 +8 位作者 杨幸华 刘忠义 林倩敏 沈建生 刘秋玲 黄宝芸 成慧慧 陈燕颜 肖喜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肉毒毒素注射对脊髓损伤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脊髓损伤后慢性便秘经系统肠道功能康复训练无效的86例患者,应用结肠传输试验、肛肠动力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出口梗阻型并肛管压力过高的便秘患者25例,选择在肛... 目的:研究肉毒毒素注射对脊髓损伤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脊髓损伤后慢性便秘经系统肠道功能康复训练无效的86例患者,应用结肠传输试验、肛肠动力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出口梗阻型并肛管压力过高的便秘患者25例,选择在肛门的1、5、7、11共4点将肉毒毒素注入肛门直肠环内,肉毒毒素用量32—48U;注射后1个月、3个月分别观察排便情况,注射后1个月复查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分析其疗效。结果:25例患者的排便频率由注射前1.72±0.24次/周增加到第1个月的4.00±0.25次/周(P<0.01)、第3个月的3.36±0.25次/周(P<0.01);每次排便耗时由注射前29.60±1.83min减少到第1个月的15.52±1.29min(P<0.01)、第3个月的21.20±1.77min(P<0.01),需要栓剂及手掏大便等辅助排便方式的病例减少;肛管最大收缩压由注射前的171.34±27.09mmHg降至第1个月的112.09±31.09mmHg(P<0.01);直肠-肛管弛缓反射异常例数由24例减为13例(P<0.01),球囊迫出成功例数由3例增至16例(P<0.01)。结论:肉毒毒素肛门直肠环注射对脊髓损伤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肠道 出口梗阻型排便障碍 肉毒毒素
下载PDF
一位母亲的病史
8
作者 杨幸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6期26-26,共1页
新收一位患者,女,78岁,胸10完全性脊髓损伤,重度肾积水,双肾结石。这位老婆婆已经瘫痪50多年了。当她怀孕两个月的时候,为了生计还在工地帮工挣钱,结果一条木桩倒下,压在她的腰背上,导致胸腰椎骨折,完全性脊髓损伤,这意味着... 新收一位患者,女,78岁,胸10完全性脊髓损伤,重度肾积水,双肾结石。这位老婆婆已经瘫痪50多年了。当她怀孕两个月的时候,为了生计还在工地帮工挣钱,结果一条木桩倒下,压在她的腰背上,导致胸腰椎骨折,完全性脊髓损伤,这意味着她胸部以下从此将丧失所有的运动能力和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胸腰椎骨折 病史 母亲 重度肾积水 双肾结石 运动能力 意味着
下载PDF
增液承气汤联合定时直肠刺激法治疗上运动神经源性脊髓损伤后便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宝芸 何征 +1 位作者 杨幸华 许素香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增液承气汤联合定时直肠刺激法治疗上运动神经源性脊髓损伤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48例脊髓损伤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增液承气汤联合定时直肠刺激法治疗上运动神经源性脊髓损伤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48例脊髓损伤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直肠刺激定时排便管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增液承气汤,疗程均为3周。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排便周期、排便速度、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不良反应,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排便周期、排便所需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大便性状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便周期、排便所需时间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大便性状正常比例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联合定时直肠刺激排便法可有效改善上运动神经源性脊髓损伤后便秘,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定时直肠刺激排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上运动神经源性 便秘 中西医结合疗法 增液承气汤 直肠刺激法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ICF康复组合评定量化标准功能分级算法模型构建及其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佳妮 贾西平 +14 位作者 马先盛 谢莉 沈威 李涛 赵嘉培 李浩 杨幸华 黄伟新 董红琳 贺灵慧 刘晨 江潭耀 吕媛浩 罗倩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7-1353,1370,共8页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式构建ICF康复组合(ICF-RS)评定量化标准总体及三个维度(身体功能、活动、参与)功能分级的算法模型,为应用ICF-RS评定量化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及功能分级提供解决方案。方法:本研究利用中文版ICF-RS评定量化标...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式构建ICF康复组合(ICF-RS)评定量化标准总体及三个维度(身体功能、活动、参与)功能分级的算法模型,为应用ICF-RS评定量化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及功能分级提供解决方案。方法:本研究利用中文版ICF-RS评定量化标准,通过多中心合作,采用分层比例抽样的方法收集了6家已开展ICFRS评定量化标准临床应用的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ICF-RS数据,以多个专家对同一患者的方式获取ICF-RS评定量化标准三个维度及整体功能状况的等级评价结果。借助于神经网络算法构建ICF-RS评定量化标准的各维度及整体功能分级模型,采用计算机k折交叉验证法选择最优模型参数,并计算模型预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准确率(accuracy,ACC)和F1分数(F1-score)。模型构建后,再通过专家和患者一对一的方式收集100例ICF-RS数据用于对已建立的模型进行临床再测试,通过计算ROC、AUC、ACC和F1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584例住院患者的ICF-RS数据,其中484例数据用于构建及验证模型,100例数据用于测试模型的预测性能。根据k折交叉验证法结果显示,身体功能维度、活动维度、参与维度及整体ICF-RS功能分级模型的AUC分别是89.00%、92.00%、87.00%和87.00%,ACC分别达到75.19%、78.10%、72.91%和73.53%,F1分别是73.68%、77.04%%、69.28%、58.95%。在模型建立后将重新收集到的100例ICF-RS数据输入模型计算,发现各模型ROC曲线良好,AUC分别是89.04%、91.81%、86.85%、86.89%,ACC分别是64.00%、72.00%、61.00%、65.00%,F1分别是48.30%、59.95%、64.06%、49.35%。结论:基于神经网络建立的ICF-RS整体及各维度功能分级算法模型对ICF-RS数据的功能等级预测准确率良好,预测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功能分级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rTMS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小霞 杨晓毅 +2 位作者 黄天海 杨幸华 王楚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1期48-49,共2页
目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 目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rTMS治疗方案,统计分析两组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AM-UE评分、ARAT评分、M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rTMS治疗方案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对其上肢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强制性运动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电针调节骶3神经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及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燕颜 刘德清 +1 位作者 杨幸华 肖喜辉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7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及尿失禁采用电针调节骶3神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脊髓损伤逼尿肌过度活动及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及尿失禁采用电针调节骶3神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脊髓损伤逼尿肌过度活动及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及充盈末期逼尿肌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每周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量、24 h排尿次数、每日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电针调节骶3神经治疗脊髓损伤,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尿失禁的症状,减少了患者尿失禁的次数、排尿急迫次数及急迫程度,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治疗 逼尿肌活动过度 尿失禁
下载PDF
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燕颜 刘德清 +1 位作者 杨幸华 肖喜辉 《临床研究》 2016年第7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患者采取普瑞巴林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8例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患者采取普瑞巴林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8例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1w、2w、3w、4w,两组VAS评分均出现显著下降,而实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1w、2w、3w、4w,两组24h睡眠时间均显著提高(P<0.05),而实验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1w、2w、3w、疗程结束时,实验组QOL评分显著增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患者采取普瑞巴林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改善睡眠,药物安全性相对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脊髓损伤 普瑞巴林
下载PDF
应用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器步行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丹 裴国献 +7 位作者 杨幸华 刘四文 刘浩 石芝喜 邓小倩 王俊 张志杰 李奎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6-608,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器(AGO)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方法 完全性胸腰段SCI患者12例,入院后进行8周综合康复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装配AGO并进行针对性步行训练8周;分别于步行... 目的 探讨应用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器(AGO)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方法 完全性胸腰段SCI患者12例,入院后进行8周综合康复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装配AGO并进行针对性步行训练8周;分别于步行训练前及步行训练8周后进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感觉和运动评定及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流率测定;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步行训练前、后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步行训练后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增加,平均单次尿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应用AGO进行步行训练有助于改善截瘫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使单次尿量增加及残余尿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步行训练 矫形器
原文传递
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晖 谢克基 +8 位作者 杨幸华 黄马平 黄天海 杨晓毅 李青青 刘秋玲 郭梦霞 刘静 吴淑卿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评估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8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采用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 目的评估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8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采用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治疗43例成年男性脊髓损伤伴NDO和尿失禁患者的资料。年龄(29.1±10.7)岁,术前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QOL)(39.0±4.8)分,每日尿失禁(11.9±2.6)次,每次排尿量(170.7±20.1)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81.4±19.6)cmH_(2)O(1cmH_(2)O=0.098kPa),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169.1±40.0)ml。经尿道将300 U BTX-A分30个点注射于包括膀胱三角区的逼尿肌内。留置尿管1~3 d后改为间歇导尿。间隔6~9个月重复注射,共注射4次。记录每次注射12周后I-QOL、排尿日记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并观察不良事件。结果患者4次BTX-A注射间隔时间分别为(220.6±27.4)、(222.8±24.2)、(224.4±39.0)d(P=0.13)。与首次注射前基线值比较,第1、2、3、4次注射后患者I-QOL分别增加至(54.9±9.1)、(56.1±7.9)、(61.7±9.1)、(68.8±8.9)分;尿失禁例数分别降至36、35、35、33例;每日尿失禁次数分别减少至(4.4±0.6)、(3.8±0.4)、(2.2±0.5)、(2.1±0.3)次;每次排尿量分别增加至(288.3±40.2)、(300.0±38.6)、(316.8±46.8)、(319.5±36.7)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分别降至(29.4±11.0)、(26.1±8.7)、(20.3±5.9)、(18.5±6.0)cmH_(2)O;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分别增加至(270.0±48.7)、(284.9±51.3)、(287.7±47.9)、(303.0±46.2)ml。4次注射后患者I-QOL、尿失禁例数、每次排尿量、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和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注射后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无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前2例一侧Ⅱ级VUR于第1次注射后消失。术后1周内,9例出现尿管内重度肉眼血尿,予延长留置尿管时间或膀胱冲洗后血尿消失。12例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予留置尿管并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继续间歇导尿。结论含膀胱三角区逼尿肌内BTX-A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能显著降低男性脊髓损伤伴NDO和尿失禁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压力,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减少尿失禁,提高生活质量;重复注射与首次注射效果相似,且安全性未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过度活动性 膀胱三角区 A型肉毒毒素 神经源性 尿失禁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电刺激治疗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幸华 燕铁斌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5-646,共2页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常见并发症,由此诱发的泌尿系统并发症是患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正确地处理神经源性膀胱,可以积极改善膀胱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尿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SCI患者的...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常见并发症,由此诱发的泌尿系统并发症是患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正确地处理神经源性膀胱,可以积极改善膀胱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尿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SCI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间歇导尿仍然是处理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方法,但其操作会给患者造成不便及有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药物治疗有一定副作用。电刺激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该疗法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就电刺激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方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电刺激治疗 脊髓损伤 泌尿系统并发症 INJURY 药物治疗 常见并发症 尿路并发症
原文传递
蔓越梅胶囊、西番莲对预防脊髓损伤并神经原性膀胱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杨幸华 陈燕颜 +5 位作者 苏小霞 曾伟彬 肖喜辉 杨晓毅 黄马平 陈晖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6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蔓越莓胶囊、西番莲对预防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所致泌尿系感染的效果。方法:对59名脊髓损伤神经原性膀胱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膀胱类型、脊髓损伤平面等进行分层后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3组均进行综合康... 目的:探讨蔓越莓胶囊、西番莲对预防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所致泌尿系感染的效果。方法:对59名脊髓损伤神经原性膀胱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膀胱类型、脊髓损伤平面等进行分层后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3组均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及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A同时服用蔓越莓胶囊,观察组B同时服用西番莲。记录患者实验前后尿常规检查及尿培养结果、症状性泌尿系感染次数及发生情况,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感染例数比较,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但3组患者症状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的患者泌尿系定植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暂未发现连续2个月服用蔓越莓胶囊或西番莲能有效降低症状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泌尿系感染 蔓越莓胶囊 西番莲
原文传递
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膀胱管理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杨幸华 陈晖 +1 位作者 刘晓艳 陈燕颜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颈段脊髓损伤并手功能障碍患者可行的膀胱管理方案及其可能预后,为防治肾积水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3月~2015年12月,我科对48名颈段脊髓损伤并手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基于尿流动力学的膀胱管理方案制定并进行出院后随访,... 目的:探讨颈段脊髓损伤并手功能障碍患者可行的膀胱管理方案及其可能预后,为防治肾积水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3月~2015年12月,我科对48名颈段脊髓损伤并手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基于尿流动力学的膀胱管理方案制定并进行出院后随访,分析其可行的膀胱管理方案、预后及相应处理方案。结果:46例患者尿动力学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伴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2例患者脊髓休克期过后仍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但1年后再入院复查显示逼尿肌过度活动伴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17名患者伤后采用非自主反射性排尿或不定时漏尿的排尿方式,其中10人入院或再入院中发现肾积水,采用留置导尿至肾积水缓解或消失后选择留置导尿、间歇导尿或膀胱造瘘,随访除1例持续轻度肾积水外其余患者未再发现肾积水。其余患者伤后采用留置导尿、间歇导尿或膀胱造瘘的排尿方式,1例随访发现尿路结石并肾积水,其余患者随访均未发现肾积水。结论:颈段脊髓损伤并手功能障碍患者膀胱管理方案的正确选择对预防肾积水有重要意义,留置导尿、膀胱造瘘及间歇导尿均能起到防治肾积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脊髓损伤 肾积水 膀胱管理
原文传递
升降散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阮静 杨幸华 +2 位作者 周信杰 黄伟添 成慧慧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升降散加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口服升降散加味及普瑞巴林,对照组单纯口服普瑞巴林,疗程均为20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升降散加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口服升降散加味及普瑞巴林,对照组单纯口服普瑞巴林,疗程均为20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现存疼痛强度(PPI)评分,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PI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降散加味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可有效减轻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普瑞巴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性疼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升降散 普瑞巴林
原文传递
肉毒毒素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冼庆林 杨幸华 +1 位作者 刘晓艳 刘秋玲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s,BT)是一种由厌氧的梭状芽孢肉毒杆菌产生的细菌外毒素,是已知最强的生物毒素之一,以其抗原不同分A、B、c、D、E、F、G等7个亚型,其中A型毒力最强。BT是一种作用强大的神经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 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s,BT)是一种由厌氧的梭状芽孢肉毒杆菌产生的细菌外毒素,是已知最强的生物毒素之一,以其抗原不同分A、B、c、D、E、F、G等7个亚型,其中A型毒力最强。BT是一种作用强大的神经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导致化学去神经作用及局部肌肉麻痹。除了强烈阻滞骨骼肌神经外,BT还抑制平滑肌的活动度,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 肉毒毒素 胃肠道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