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幸达 段剑 +5 位作者 钟波 邹志斌 朱红 邹国荣 罗庆勇 胡友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1-6,共6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11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的82例垂体瘤患者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n=38,单侧鼻腔入路)、...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11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的82例垂体瘤患者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n=38,单侧鼻腔入路)、一侧半组(n=18,一侧半鼻腔入路)及双侧组(n=26,双侧鼻腔入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参数及住院时间、内分泌激素情况、视力及视野情况、嗅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单侧组<一侧半组<双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一侧半组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双侧组,一侧半组、双侧组巨大腺瘤全切率均高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体肿瘤全切率、术后内分泌激素恢复率、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1个月T&T嗅觉功能测试评分比较单侧组<一侧半组<双侧组(P<0.05),术后3个月单侧组、一侧半组T&T嗅觉功能测试评分均低于双侧组(P<0.05),组间、时间比较及组间与时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一侧半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一侧半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中单侧鼻腔、一侧半鼻腔、双侧鼻腔入路均可实现良好手术切除效果,一侧半鼻腔入路的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风险介于单、双侧鼻腔入路之间,且对巨大腺瘤切除效果也较好,可作为单、双侧鼻腔入路的良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手术入路 垂体瘤
下载PDF
阶梯性减压手术与传统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良事件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2
作者 杨幸达 胡友珠 +3 位作者 邹志斌 朱红 钟波 俞大林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9期44-47,共4页
目的比较阶梯性减压手术与传统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不良事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 目的比较阶梯性减压手术与传统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不良事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阶梯性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弥漫性脑肿胀膨出、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情况、术后7 d不良事件(迟发性血肿、二次手术、病死)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7 d昏迷状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瞳孔状况评分(GCS-P)]及术后7 d、6个月预后状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GCS、GCS-P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GOS、NIHSS评分均高于术后7 d,且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术相比,阶梯性减压手术治疗STBI能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减少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性减压手术 传统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及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幸达 朱红 +2 位作者 邹志斌 钟波 胡友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及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7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及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7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各项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47±1.02)h、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5.07±1.62)d、住院总时间(8.67±3.64)d均短于对照组(3.07±1.22)h、(13.67±1.73)d、(15.74±4.71)d,术中出血量(45.67±14.62)ml、术后血肿残余量(7.42±1.52)ml均少于对照组的(325.43±54.75)、(15.67±2.4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10.97±2.32)分、MRS评分(0.49±0.46)分和GCS评分(13.82±1.2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24±4.19)、(2.38±1.09)、(9.90±2.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CH患者的治疗中,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更具微创优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血肿残余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加强预后水平,值得广大医师和患者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下载PDF
脑室型ICP监测下阶梯性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幸达 胡友珠 +4 位作者 邹志斌 钟波 邹国荣 罗庆勇 熊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2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下阶梯性减压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新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采用传统开颅手术... 目的:分析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下阶梯性减压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新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和观察组(n=32,采用脑室型ICP监测联合阶梯性减压技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瞳孔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二次手术率],不同时间(术后1、3、7 d)脑灌注压和颅内压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患者术后GCS评分较术前升高,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GCS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瞳孔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脑灌注压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术后1、3、7 d,观察组脑灌注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ICP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术后1、3、7 d,观察组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弥漫性脑肿胀、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死亡2例(6.25%),对照组死亡6例(15.79%),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分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型ICP监测下阶梯性减压技术能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脑灌注,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 阶梯性减压技术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对神经系统重症患者组织灌注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幸达 故友珠 +3 位作者 邹志斌 朱红 钟波 俞大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颅内压(ICP)监测对神经系统重症患者组织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神经系统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监测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I... 目的探讨持续性颅内压(ICP)监测对神经系统重症患者组织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神经系统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监测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ICP,监测组采用持续性ICP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灌注压(CPP)、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及预后结局等情况。结果两组监测后的ICP均低于监测前,CPP均高于监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监测后的ICP低于对照组,CP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后,两组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评分均高于监测前,且监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的预后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系统重症患者持续ICP监测,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加强患者脑组织灌注,改善患者的预后,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持续性颅内压监测 组织灌注 预后影响
下载PDF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参数联合检测在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6
作者 杨幸达 胡友珠 +3 位作者 邹志斌 朱红 钟波 俞大林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1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技术参数联合检测在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确诊的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患者67例作为研...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技术参数联合检测在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确诊的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A组(烟雾病,n=32)和B组(烟雾综合征,n=35)。患者接受HR-MRI检查,比较两组的管腔最大横截面积、管腔最小横截面积、血管最大横截面积、血管最小横截面积、管壁最大厚度、管壁强化概率、基底节区小血管强化概率及管腔增厚概率。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HR-MRI技术参数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的价值。结果两组的管腔和血管横截面积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管壁最大厚度为(1.13±0.22)mm小于B组的(1.25±0.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0,P<0.05);A组管壁强化、基底节区小血管强化及管腔增厚概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管壁最大厚度、管壁显著强化、基底节区小血管强化、管壁偏心性增厚及其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5、0.584、0.619、0.618、0.693。结论临床上可优先选择HR-MRI技术参数联合检测进行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联合检测 烟雾病 烟雾综合征
下载PDF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邹志斌 邹国荣 +3 位作者 罗庆勇 胡友珠 杨幸达 钟波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分析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探讨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时机,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间脑期组34例和非间脑期组28... 目的分析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探讨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时机,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间脑期组34例和非间脑期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4,P=0.002),间脑期组好于非间脑期组。结论早期识别脑中心疝间脑期并积极开颅手术,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脑挫裂伤 脑中心疝 间脑期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球囊辅助夹闭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8
8
作者 钟波 邹国荣 +5 位作者 熊志强 罗庆勇 杨幸达 胡友珠 张冬根 廖艺玮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夹闭技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球囊辅助夹闭术治疗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夹闭技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球囊辅助夹闭术治疗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复合手术室应用球囊辅助临时阻断颈内动脉近端或封堵瘤颈,然后夹闭动脉瘤。收集人口统计学、术前症状、动脉瘤特征、球囊放置位置、术中造影情况、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共纳入12例直径>2 cm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均在复合手术室应用球囊辅助顺利夹闭。其中,位于眼动脉段1例,床突上段3例,后交通段4例,脉络膜前动脉段2例,颈内动脉分叉部2例。9例球囊置于颈内动脉近端,3例置于动脉瘤颈。术中造影显示12个动脉瘤均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重度狭窄1例,轻度狭窄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脑梗死1例,暂时性尿崩症1例并在术后1周时恢复正常,偏瘫1例,癫痫1例。出院时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显示,5分9例,4分2例,3分1例。术后随访2.3~12个月(中位数7.5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显示无一例动脉瘤复发,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分5分11例、4分1例。结论在复合手术室应用球囊辅助夹闭技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巨大型动脉瘤安全且有效,患者远期转归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成形术 球囊 手术室
原文传递
伴脑内血肿形成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9
作者 钟波 邹国荣 +5 位作者 罗庆勇 熊志强 杨幸达 邹志斌 张冬根 胡友珠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伴有脑内血肿形成患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新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至2016年收治的伴有脑内血肿形成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Hunt-Hess...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伴有脑内血肿形成患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新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至2016年收治的伴有脑内血肿形成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影像学资料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应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进行转归评价,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将Hunt-HessⅡ~Ⅲ级作为低分级组,Ⅳ~Ⅴ级为高分级组,按照GO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36例患者,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32例,单纯脑内血肿4例;Hunt-Hess分级为Ⅱ级2例、Ⅲ级18例、Ⅳ级14例、Ⅴ级2例;责任动脉瘤分布:大脑中动脉18例,前交通动脉9例,大脑前动脉6例,后交通动脉3例,其中多发动脉瘤4例.全部患者均在发病36 h内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术,其中24例行偏侧颅骨切除减压术.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致术后严重脑肿胀死亡1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死亡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合并糖尿病放弃进一步治疗后死亡1例.对生存的33例患者随访1年,转归良好29例(80.5%),转归不良7例(19.5%).Hunt-Hess低分级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与高分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转归良好组Hunt-Hess分级、基线GCS评分和接受偏侧颅骨切除减压术的患者比例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unt-Hess分级、基线GCS评分和偏侧颅骨切除减压术是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形成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应尽早行血肿清除+动脉瘤夹闭术,必要时偏侧颅骨切除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破裂 脑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经脐入路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234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良 杨健 +2 位作者 张文元 谢文虎 杨幸达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采用经脐入路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的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4例。于脐缘左右侧皱褶处分别戮孔置入...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采用经脐入路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的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4例。于脐缘左右侧皱褶处分别戮孔置入微型腹腔镜和操作钳,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剌入带线雪撬针,在器械钳配合下超高位缝合关闭疝囊;同一孔再次剌入带线疝针缝合腹横筋膜和脐内侧皱襞修补内环;各自体外打结,线结埋在皮下。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疝手术时间10~20min,平均15min,双侧疝22min。患者术后12~18h肛门排气,2~4d出院,住院时间平均2.5d。除9例出现阴囊小气肿(24h后消失)外,未发现其他并发症。术后门诊随访2周~19个月,无疝复发、肠粘连、医源性隐睾和其他并发症发生,脐缘皱褶内瘢痕线状很难辨出。结论经脐入路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疗效确切,更加微创、美观,特别适合年长儿、婴幼儿巨大型和反复发作的普通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微创
原文传递
经脐双通道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健 张良 +2 位作者 张文元 罗丹 杨幸达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双孔通道径路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脐缘左右侧皱褶处分别戮孔置入微型腹腔镜和操作钳,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剌入带线雪撬针,器械钳配合下超高位缝合关闭疝囊和修补内环。体外打结,线结埋在皮下... 目的探讨经脐双孔通道径路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脐缘左右侧皱褶处分别戮孔置入微型腹腔镜和操作钳,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剌入带线雪撬针,器械钳配合下超高位缝合关闭疝囊和修补内环。体外打结,线结埋在皮下。结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64例,单侧139例,双侧25例。单侧疝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12 min),双侧疝22 min。无阴囊血肿和感染,平均住院时间2.5 d。随访1~12个月,脐缘皱褶内瘢痕线状很难辨出。无疝复发、肠粘连、睾丸萎缩和医源性隐睾。结论经脐双通道行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很难辨认出手术戳口瘢痕,更具微创性,美容效果可满足腹壁无疤痕化手术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儿童
原文传递
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部外科疾病336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健 张良 +5 位作者 张文元 刘云 方谦 罗丹 谢文虎 杨幸达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部常见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间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36例小儿腹部外科疾病,包括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237例,阑尾切除术35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33例,触及不...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部常见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间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36例小儿腹部外科疾病,包括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237例,阑尾切除术35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33例,触及不到睾丸的隐睾探查术17例,胆囊切除术6例,新生儿阻塞性黄疸胆道探查2例,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术2例,辅助性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小肠憩室肠切除术各1例,两性畸形性腺探查2例。结果 329例获得成功,1例肠套叠证实为阑尾嵌入的复杂性套叠改开腹手术,另6例因后位阑尾或局部严重粘连改开放阑尾切除,术中发现伴随有其他病变而行相应联合手术151人次。3岁以下婴幼儿232例(69%)。手术时间9~85min,出血2~15ml,无副损伤。平均住院时间2.5d(1~6d),术后阴囊或皮下气肿22例(2d后自然吸收消失)。所有患儿均获门诊随访,3例斜疝患儿分别在术后2个月、3个月和14个月出现皮下痛性结节,前2例经抗炎治愈消失,后1例脓肿形成经挟出线头换药数次后愈合,曲张的精索静脉团块2个月内逐渐消失。无疝复发、肠粘连、医源性隐睾、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型腹腔镜手术创伤微小,恢复快,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切口瘢痕小而美观,同时具有多种疾病联合治疗的优势,适合大部分小儿腹部外科疾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微创伤 小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