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生姜不同配伍和炮制对吴茱萸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应勇 李江 李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11期19-21,共3页
目的:考察吴茱萸不同配伍与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吴茱萸与生姜2:1,3:2,4:3三种不同配伍比例与传统姜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回归方程为:Y吴茱萸碱=9000000x+5403,r=0.99... 目的:考察吴茱萸不同配伍与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吴茱萸与生姜2:1,3:2,4:3三种不同配伍比例与传统姜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回归方程为:Y吴茱萸碱=9000000x+5403,r=0.9999,吴茱萸不同配伍与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碱含量影响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配伍 炮制 吴茱萸碱
下载PDF
铁皮石斛通过GLUT4和HK2对肺癌及肺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杨应勇 刘杰 +2 位作者 梁妍 周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04-409,共6页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己糖激酶2(HK2)对肺癌及肺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铁皮石斛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活力的影响,并分析A549细胞中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建立LLC肺癌细胞荷瘤小鼠...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己糖激酶2(HK2)对肺癌及肺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铁皮石斛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活力的影响,并分析A549细胞中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建立LLC肺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设立对照组、灌胃铁皮石斛提取物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和肿瘤生长,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铁皮石斛提取物对A549细胞、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GLUT4、HK2和PKM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0~800.0 mg/L铁皮石斛提取物作用于A549细胞的活力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且能够明显降低A549细胞中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P<0.05);肺癌荷瘤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200.0 mg/kg和400.0 mg/kg铁皮石斛提取物能够抑制肺癌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并且不引起小鼠体重变化,表现出良好的药物安全性;铁皮石斛提取物能够下调A549细胞和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GLUT4和HK2蛋白表达,对PKM2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 铁皮石斛提取物治疗肿瘤的作用,可能与下调GLUT4和HK2、抑制肿瘤组织糖酵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抗肿瘤 GLUT4 HK2 糖酵解 药理机制
下载PDF
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
3
作者 张敬宜 王金华 +3 位作者 熊智 思斯 王凯 杨应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46,共3页
为研究和利用云南省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对从文山地区豆科植物根瘤分离获得的13株根瘤菌株进行16S r DNA全序列分析,并与相关参比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建立13株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 为研究和利用云南省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对从文山地区豆科植物根瘤分离获得的13株根瘤菌株进行16S r DNA全序列分析,并与相关参比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建立13株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发育树状图,初步确定13株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分类地位,为以后石漠化生态修复中种植豆科植物接种适宜的根瘤菌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豆科植物 根瘤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卫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费立刚 陈晓敏 +1 位作者 杨应勇 韩贺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2023年第S02期35-41,共7页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系统所携带的载荷设备更加多样,其承载的任务和功能也愈加广泛,卫星故障监测与诊断也变得更加复杂。针对目前卫星故障诊断中涉及的卫星结构、故障问题报告、诊断手段及其他数据存在数据孤岛,无法系统地...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系统所携带的载荷设备更加多样,其承载的任务和功能也愈加广泛,卫星故障监测与诊断也变得更加复杂。针对目前卫星故障诊断中涉及的卫星结构、故障问题报告、诊断手段及其他数据存在数据孤岛,无法系统地诊断卫星故障,及故障诊断参考历故障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卫星故障诊断系统构建方法,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将卫星相关的多种数据整合起来,建立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可视化和分析能力,为故障诊断和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故障诊断 图数据库 NLP技术 子图查询
下载PDF
边际线损及其应用
5
作者 袁平 杨应勇 +1 位作者 先秀丽 胡永红 《四川电力技术》 2006年第5期4-9,15,共7页
提出“边际线损”概念,简述其在电网运行、经营中的应用,分析在城市配网经济运行中的运用。以“等微增率准则”为基础,推导出多电压级复杂电网全网线损最小的必要条件为:在该电网中各变量在其电气支路上的边际线损相等。应用该原理,利... 提出“边际线损”概念,简述其在电网运行、经营中的应用,分析在城市配网经济运行中的运用。以“等微增率准则”为基础,推导出多电压级复杂电网全网线损最小的必要条件为:在该电网中各变量在其电气支路上的边际线损相等。应用该原理,利用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及县调自动化系统,编制供电局电网经济运行应用软件,对电网进行实时计算,给出最经济的负荷分配,调度员根据计算结果对配网运行方式进行动态调整。应用所提电网经济运行软件,每年为嘉州供电局带来降损效益10万元以上,因投入甚少,故经济效益显著;若在各供电局推广,其意义尤为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线损 城市电网 经济运行
下载PDF
黄芩与生姜相恶配伍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娜 杨应勇 华光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测定黄芩与生姜以不同比例配伍后黄芩苷的溶出量,探讨黄芩与生姜相恶配伍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单煎液及不同比例黄芩与生姜配伍煎液中黄芩苷的溶出量。结果:黄芩与生姜的配伍比例为9∶0(黄芩单煎)、9∶4.5、9∶9、9... 目的:测定黄芩与生姜以不同比例配伍后黄芩苷的溶出量,探讨黄芩与生姜相恶配伍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单煎液及不同比例黄芩与生姜配伍煎液中黄芩苷的溶出量。结果:黄芩与生姜的配伍比例为9∶0(黄芩单煎)、9∶4.5、9∶9、9∶18时,黄芩苷的溶出量分别为50.24mg/g、5.99mg/g、15.79mg/g、8.14mg/g。黄芩单煎时黄芩苷的溶出量最大,黄芩与生姜配伍比例为9∶4.5时黄芩苷的溶出量最小。结论:黄芩与生姜的不同配伍对黄芩苷的溶出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生姜 相恶配伍 黄芩苷
下载PDF
罂粟壳药材质量研究
7
作者 杨应勇 胡颂煜 +1 位作者 吕如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92-293,共2页
关键词 罂粟壳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天然化合物色胺酮的抗肿瘤药理机制
8
作者 杨应勇 +4 位作者 梁妍 宋辉 张晓燕 陈岩勤 周威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310,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观察天然化合物色胺酮的抗肿瘤药理机制。方法通过ADMETlab 2.0数据库对色胺酮分子的类药性进行评估,运用PharmMapper、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色胺酮的作用靶点,借助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收集...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观察天然化合物色胺酮的抗肿瘤药理机制。方法通过ADMETlab 2.0数据库对色胺酮分子的类药性进行评估,运用PharmMapper、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色胺酮的作用靶点,借助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收集肿瘤疾病靶点,筛选出色胺酮抗肿瘤作用潜在蛋白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 3.7软件依次构建蛋白靶点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色胺酮与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现有临床肿瘤数据库,对核心靶点开展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共获得色胺酮抗肿瘤核心靶点158个,GO功能富集分析的生物过程与炎症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关联,细胞组成与胞浆、细胞质、高分子复合物等较为密切,分子功能与MAPK酶活性、ATP绑定、酶结合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癌症的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等是色胺酮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途径,涉及核心靶点AKT1、PI3K、MAPK1、HSP90AA1、JAK2、NFKB1等。色胺酮与5种核心靶点AKT1、HSP90AA1、PI3K、JAK2、MAPK1之间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合能均不超过-8.6 kcal·mol^(-1)。色胺酮抗肿瘤核心靶点的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5种核心蛋白靶点均在人类肿瘤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结论色胺酮通过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抗肿瘤药 植物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原文传递
UPLC-Q-Exactive-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初探金乌骨通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小双 宋信莉 +7 位作者 宋学丽 杨应勇 刘文 胜磊 石佳楠 沈丽 万开龙 刘兴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60-3372,共13页
基于UPLC-Q-Exactive-MS/MS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金乌骨通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UPLC-Q-Exactive-MS/MS对金乌骨通胶囊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 基于UPLC-Q-Exactive-MS/MS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金乌骨通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UPLC-Q-Exactive-MS/MS对金乌骨通胶囊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获取关键靶点及主要活性成分。其次,应用AutoDock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金乌骨通胶囊对关键靶点AKT1、ALB、TNF-α表达的影响。从金乌骨通胶囊中共鉴定出化学成分59个,其中补骨脂甲素、8-异戊烯基柚皮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异补骨脂二氢黄酮、金雀异黄酮等可能为金乌骨通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活性成分。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拓扑分析得到AKT1、ALB、CTNNB1、TNF、EGFR等10个核心靶点。KEGG富集显示金乌骨通胶囊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分子对接显示金乌骨通胶囊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良好,ELISA结果表明金乌骨通胶囊可以下调AKT1、TNF-α水平,上调ALB水平,初步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可靠性。该研究表明金乌骨通胶囊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可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骨通胶囊 骨质疏松症 UPLC-Q-Exactive-MS/MS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基于“四大筋脉”理论浅析贵州苗医骨科用药及组方规律
10
作者 刘如霞 郑燕 +6 位作者 杨应勇 李玉平 林昶 陈云志 朱星 王羿 长福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5-51,共7页
近年来,苗药治疗骨科疾病的显著疗效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下研究的一大热点。苗医“四大筋脉”理论认为筋脉是沟通人体三界和四肢的通道,对人体骨骼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苗医基础理论出发,对四大筋脉理论的内涵及现代医学阐释... 近年来,苗药治疗骨科疾病的显著疗效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下研究的一大热点。苗医“四大筋脉”理论认为筋脉是沟通人体三界和四肢的通道,对人体骨骼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苗医基础理论出发,对四大筋脉理论的内涵及现代医学阐释进行梳理。通过《中华本草苗药卷》及《苗药学》等资料检索贵州常见骨科苗药,结合《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骨伤科分册》收集贵州常用苗药成药。探讨苗医治疗骨科疾病的组方规律及单味苗药的基本性质,寻找骨科苗药的用药规律,以期为骨科苗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筋脉” 骨科疾病 贵州苗药 成药 组方规律 苗医
原文传递
以黄芩苷溶出量探讨黄芩与半夏配伍药性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平 杨应勇 +1 位作者 李江 肖书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6-118,共3页
目的:通过HPLC测定黄芩和半夏不同配伍比例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变化,以探讨中药药性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目的:通过HPLC测定黄芩和半夏不同配伍比例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变化,以探讨中药药性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建立黄芩与半夏配伍[以寒为主(9∶6);寒热各半(9∶9);以热为主(6∶9)]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配伍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大小。结果:黄芩苷质量浓度在0.010 25~0.102 5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21%(n=9),RSD 2.0%;黄芩配伍半夏后[以寒为主(9∶6)、寒热各半(9∶9)、以热为主(6∶9)]和黄芩单煎后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64.018,63.6805,0.581,62.529 mg.g-1。结论:黄芩配伍半夏后黄芩苷的HPLC检测方法可靠、稳定、重复性好。不同比例配伍后黄芩苷的溶出量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以热为主配伍(6∶9)对黄芩苷的溶出影响最大,溶出最低,体现了中药药性配伍中以半夏的温热之性抑制黄芩之寒凉之性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法半夏 黄芩苷 药性配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