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射艺“身体素养”论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庭颂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90,共10页
运用文献梳理法比较和阐释了"Physical Literacy"与"身体素养"的殊异,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典籍中"身体素养"的涵义和哲学意蕴,得出其本然含有身心一元论与具身认知理论,继而提出"身体素养"是中国... 运用文献梳理法比较和阐释了"Physical Literacy"与"身体素养"的殊异,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典籍中"身体素养"的涵义和哲学意蕴,得出其本然含有身心一元论与具身认知理论,继而提出"身体素养"是中国古代体育教育的题中之意。以中国传统射艺为中心视角,梳理出其身体素养蕴藏了:(1)气力与心志相统一;(2)精神修养与形体历练并行不悖;(3)仪礼与德艺整体发展;(4)日用之间、内外交养、日新至臻的身体素养论。察其要旨,古人修身强调道艺双修、德美育成,重视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审美性质,在仪式性场域中实践社会伦常,融洽群己行为,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体育特色。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在素养教育与体格培育两方面与现代体育理念遥相契应,深化中国传统射艺价值研究不仅能够建构凸显中国特质的身体素养理论,亦有助于重新定位传统射艺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射艺 身体素养 精神修养 体格培育 身心一元 具身认知 生活礼仪化 礼仪生活化
下载PDF
取消“博士论文发表要求”的再审思——基于“三角协调模式”的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庭颂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1,共9页
“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引起的争议使其成为联结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现实论题。其根本价值在于提升培养质量、促进知识生产创新,但在教育实务中的运行机制表现为:目标置换、学术竞争、行政管理和功能锁定。究其机理,评价路径的过度依赖... “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引起的争议使其成为联结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现实论题。其根本价值在于提升培养质量、促进知识生产创新,但在教育实务中的运行机制表现为:目标置换、学术竞争、行政管理和功能锁定。究其机理,评价路径的过度依赖、评价标准的“学术GDP主义”、评价结果的“利害攸关”强化了内卷现象。实践表明:“一刀切”地废除“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并不可取。基于“三角协调模式”提出因应之方在于三方协调推进:学术层面需要科学确定多维度评价标准,健全多层次、差别化评价体系;市场层面需加强学术评议指导,落实第三方主体职责;行政层面落实分流疏导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论文发表要求 学术评价 三角协调模式 量化标准 破“五唯”
下载PDF
《列子》“自生”思想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庭颂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34-39,146,共7页
对《列子》"自生"思想的研究,不应将视角局限在对"道"的解析。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列学名家是在物的层面开启对"自生"的注解。从道家思想的价值旨趣上看,"自生"的主体应该是万物,强调万物生长之... 对《列子》"自生"思想的研究,不应将视角局限在对"道"的解析。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列学名家是在物的层面开启对"自生"的注解。从道家思想的价值旨趣上看,"自生"的主体应该是万物,强调万物生长之自然性,因此自然是"自生"的内在之义。如果将老子"自生"思想概括为"道自然而万物生",将庄子"自生"思想概括为"道在物中而物自然生",那么《列子》"自生"思想则明确了"生物者不生",提出"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的生成路线,是其卓然于诸子自生论的精彩所在。解析寓言故事中的隐匿线索,《列子》内蕴着一幅完整自恰、一以贯之的"自生"画卷。梳理、提炼、阐释"自生"哲学思想,对于万物视野的树立、因循个体特性促进社会管理等问题现实问题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自生 万物 因循 自然
下载PDF
承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因应对策研究——基于四地高校调研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庭颂 《武陵学刊》 2016年第2期10-14,77,共6页
文化是文明的核心,美德是文化的核心,弘扬中华文化、承袭传统美德,将中华传统美德这一文明样态提升到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度是实现中国梦实践工程的题中之义,也是全球软实力竞赛中的当有之举。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华传统美德在日常... 文化是文明的核心,美德是文化的核心,弘扬中华文化、承袭传统美德,将中华传统美德这一文明样态提升到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度是实现中国梦实践工程的题中之义,也是全球软实力竞赛中的当有之举。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华传统美德在日常实践中被忽视,社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因此,确立美德生态的袭常原则、美德思想的诸子坐标系、完善现有语文课本的选文编制、确立承扬传统美德实功性和生活性的价值取向是承扬中华传统美德实践工程中切合实际的机制性因应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德 文化战略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基于哲学思辨的教育实践——评《当代教育的哲学省思》
5
作者 杨庭颂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05-I0005,共1页
21世纪,"互联网+"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探索当代教育实践路径,回应新问题、新机遇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丹尼尔·科顿姆为代表的"教育无用论"卷土... 21世纪,"互联网+"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探索当代教育实践路径,回应新问题、新机遇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丹尼尔·科顿姆为代表的"教育无用论"卷土重来,教育教条主义和实用性之问甚嚣尘上;二是应试教育观念视知识传授为教学唯一目标,极易造成教育本质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教育本质 哲学思辨 当代教育 实践路径 教育无用论 互联网 实用性
下载PDF
庄子哲学及其教育思想论——评《庄子的心灵教育》
6
作者 杨庭颂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求知是人的天性,教育基于人的求知天性得以确立。对"人是什么"的探索与思考是贯穿古今的哲学和教育学领域所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庄周不仅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还是道家教育的集大成者,他以"不言之教"为... 求知是人的天性,教育基于人的求知天性得以确立。对"人是什么"的探索与思考是贯穿古今的哲学和教育学领域所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庄周不仅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还是道家教育的集大成者,他以"不言之教"为法,提出"法天贵真""齐是非"等思想,对后世教育思想具有重要影响。在开展东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视域下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项目编号:14ZDA010)过程中,笔者对《庄子的心灵教育》一书进行了研读。该书作为探讨庄周教育思想的出新之作,不仅对庄周的教育思想体系予以解构,还对庄周思想的内核与现代价值进行了深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体系 中华传统美德 心灵教育 不言之教 庄周 庄子哲学 贯穿古今 法天贵真
下载PDF
何谓善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庭颂 刘冬丽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7期48-50,共3页
苏格拉底指出,人要行善,必要首先知善。公正客观地认识"善"概念及其道德体系,是在现实生活中避恶行善的基础。本文首先指出善是对事物效用性的价值判断及善的多义性,其次对善与伪善进行道德分析,最后再以善的道德标准体系论... 苏格拉底指出,人要行善,必要首先知善。公正客观地认识"善"概念及其道德体系,是在现实生活中避恶行善的基础。本文首先指出善是对事物效用性的价值判断及善的多义性,其次对善与伪善进行道德分析,最后再以善的道德标准体系论述社会的公正与善之何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善 价值体系 公正
下载PDF
职业道德规则还是职业伦理原则——伦理学视域中的传媒操守
8
作者 杨庭颂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69-73,110,共5页
基于伦理与道德、规则与原则问题的分殊,本文探讨了传媒操守中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文章认为在当下传媒业深刻影响社会的时代,许多传媒问题充满了伦理争议,一部成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规范,既要包括执业者实现自我的... 基于伦理与道德、规则与原则问题的分殊,本文探讨了传媒操守中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文章认为在当下传媒业深刻影响社会的时代,许多传媒问题充满了伦理争议,一部成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规范,既要包括执业者实现自我的工作观,又要包括服务社会的伦理观。既要求执业者完成本职工作,做到具有一般道德标准的合格员工,又要求执业者排除外在干扰,做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媒体执业人通过伦理学视角反思传媒操守的讨论,至少可达成如下共识:伦理思考是一种极好的职业道德思维训练和职业伦理自我评判,它对媒体执业人人格的完善、行业职业伦理以及社会公德的养成和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道德 职业伦理 传媒 伦理
下载PDF
太极拳品牌推广刍议
9
作者 杨庭颂 《少林与太极》 2015年第9期40-42,共3页
经过多年的发展,太极拳已成为中国健身"第一品牌",因而提升太极拳品牌宣传是弘扬国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问题域。现阶段,太极拳在推广自身品牌宣传的过程中出现了重武轻文、主观倾向化等误区。通过分析太极拳品牌宣传的途径笔... 经过多年的发展,太极拳已成为中国健身"第一品牌",因而提升太极拳品牌宣传是弘扬国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问题域。现阶段,太极拳在推广自身品牌宣传的过程中出现了重武轻文、主观倾向化等误区。通过分析太极拳品牌宣传的途径笔者认为,使太极拳更广泛地走进校园,积极借助大众媒介,与大众运动和学术研究相结合,是提升现有品牌宣传力度的可行方式,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太极拳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教学 品牌宣传 学术研究 武术文化 品牌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文化 文化战略 拳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