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远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贝 区广鹏 +4 位作者 肖军 郑佐勇 刘伟 杨康胜 李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2-1203,共2页
目的评价随访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患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对老年非创伤性ANFH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评价及术后长期随访,采用自身对照,评... 目的评价随访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患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对老年非创伤性ANFH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评价及术后长期随访,采用自身对照,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示,术后总体评分及优良率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不同病因之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SF-36量表评分,在总体水平上,总体健康(GH)、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三个维度中术后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在心理健康维度,术后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非创伤性ANFH患者疗效较好,且对不同病因的疗效没有差异;心理状况可能是影响术后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功能恢复的一个因素,应注重术后患者的心理疏通及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 随访
下载PDF
肝素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堵管的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贝 刘伟 +5 位作者 杨康胜 严志强 肖军 区广鹏 黄瑞良 余斌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331-233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素钠盐水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引流管阻塞的效果。方法将80例大面积软组织损伤采用VSD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肝素钠冲洗管道,3次/d;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3次/d... 目的探讨肝素钠盐水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引流管阻塞的效果。方法将80例大面积软组织损伤采用VSD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肝素钠冲洗管道,3次/d;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3次/d。对两组VSD的使用时间、疼痛评分、引流管道通畅率、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VSD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引流管通畅率、病理学评分较对照组高,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钠盐水冲洗可有效降低VSD堵管发生率、减轻创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生理盐水 肝素 引流管
下载PDF
应用小腿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损伤术后感染创面缺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伟 杨康胜 +5 位作者 麦海妙 夏坚祯 杨文娜 区广鹏 黄瑞良 余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84-288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腿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损伤术后感染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小腿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跟部损伤术后创面反复不愈合,彻底清除坏... 目的:探讨应用小腿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损伤术后感染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小腿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跟部损伤术后创面反复不愈合,彻底清除坏死组织、VSD护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修复缺损的患者16例,年龄40~75岁,平均60.5岁,皮肤坏死缺损时间3个月~2年,平均10个月,缺损面积4.0 cm×5.5 cm^10.5 cm×5.5 cm,术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皮瓣的成活及外观,抗磨抗压性,穿鞋及负重行走及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创面愈合情况、皮瓣成活情况、功能活动以及满意度等。所有患者感染有效控制,皮瓣移植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边缘1个窦道,边缘有点发黑坏死,经换药后痊愈。皮瓣外观良好,色泽正常,随访1~12个月,随访发现均正常穿鞋,无皮瓣磨损、溃烂,抗压良好,行走步态正常,皮瓣两点辨别觉恢复至5~8 mm,供皮区植皮全部成活,轻度色素沉淀,瘢痕不明显,对行走无任何影响,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显示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3%,患者满意。结论:应用小腿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跟损伤术后皮肤坏死缺损提供了良好的覆盖,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宜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 足跟损伤术后感染 皮肤坏死缺损
下载PDF
Acutrak螺钉微创治疗Herbert-FisherB、C型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伟 夏雄超 +5 位作者 李贝 肖艳 杨康胜 区广鹏 黄瑞良 余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1期23-23,共1页
2008年9月~2014年6月,我们采用Acutrak螺钉微创治疗22例不稳定Herbert-Fisher B、C型腕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18~65岁。骨折按Herbert-Fisher分类:B1型6例,B2型10例,B... 2008年9月~2014年6月,我们采用Acutrak螺钉微创治疗22例不稳定Herbert-Fisher B、C型腕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18~65岁。骨折按Herbert-Fisher分类:B1型6例,B2型10例,B3型3例,C型3例。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Acutrak螺钉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经皮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Arthrex线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贝 杨康胜 +4 位作者 严志强 刘伟 詹铁军 陈海强 叶团飞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Arthrex线四股双线四骨道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复位,利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在骨床或骨块上准确确定钻孔位置,Arthrex编织缝线四股双线十字交...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Arthrex线四股双线四骨道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复位,利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在骨床或骨块上准确确定钻孔位置,Arthrex编织缝线四股双线十字交叉法横穿前交叉韧带基底并经骨床或骨块上的钻孔及骨隧道引出关节外打结、固定。结果 21例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1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关节反复肿胀及交锁等机械症状,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四股双线四骨道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棘骨折 Arthrex线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伟 严志强 +5 位作者 肖艳 刘强 李晓菲 杨康胜 区广鹏 余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26例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患者。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与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23例,...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26例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患者。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与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23例,良2例,差1例。结论前外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OTAⅡB型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MIPO技术 前外侧入路 钛板接骨术 老年人
下载PDF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在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贝 区广鹏 +3 位作者 黄瑞良 肖军 刘伟 杨康胜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入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适应证、手术技巧及随访结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应用前外侧单切口治疗Pilon骨折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4例。手术切口在胫骨远端前外侧,上方...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入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适应证、手术技巧及随访结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应用前外侧单切口治疗Pilon骨折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4例。手术切口在胫骨远端前外侧,上方距腓骨前侧约1cm,下方则指向胫骨嵴,切口上段可牵开腓骨长短肌复位固定腓骨。其下段可切开腓骨前侧伸肌支持带,暴露胫骨前外侧Chaput骨块,显露关节面,直视下复位并钢板固定。术后主动锻炼,以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结果所有切口均能一期闭合,3例切口出现部分皮缘浅表干性坏死,予换药10d后痂皮自然脱落,局部瘢痕愈合,无感染发生。随访12~17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功能疗效满意度按Tornetta判断标准评定,优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前外侧单一切口能很好的减少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概率,其软组织覆盖以及血供均好于传统切口,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切口 胫骨 Plion骨折
下载PDF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贝 杨康胜 +2 位作者 彭丹丹 杜广成 詹铁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7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3~54岁,平均31.5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ⅡA型3...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3~54岁,平均31.5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ⅡA型3例,ⅡB型5例,ⅡC型1例),Ⅲ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5例)。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 16例中有1例因关节面中央塌陷而改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余均顺利结束手术。术前B9hler角(16.4±3.7)°,Gissane角(107.3±9.2)°,跟骨宽度(37.8±2.6)mm;术后B9hler角(24.1±2.4)°,Gissane角(117.3±7.2)°,跟骨宽度(33.2±1.2)mm。术后4例失访,12例获得5~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X线片示12足均获得解剖复位,足弓形态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皮肤、软组织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平均86.3分,结果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采用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与传统术式相比显示了微创的优势,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 空心钉 跟骨骨折 关节镜
下载PDF
CT测量S_1骶髂螺钉固定钉道参数安全范围的数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伟 夏雄超 +7 位作者 杨康胜 严志强 李贝 郑佐勇 肖军 区广鹏 黄瑞良 余斌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06-408,412,共4页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寻找一条新的经第一骶椎(S_1)置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安全通道。方法共收集了94例正常成人骨盆CT,并且对骨盆进行三维重建。用Mimics软件对60例骨盆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模拟生成贯穿椎弓根的圆柱体,确定进针路径,包括...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寻找一条新的经第一骶椎(S_1)置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安全通道。方法共收集了94例正常成人骨盆CT,并且对骨盆进行三维重建。用Mimics软件对60例骨盆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模拟生成贯穿椎弓根的圆柱体,确定进针路径,包括理想进针点、进针角度和安全范围的测量。利用剩余34例正常骨盆的CT图像检验此置钉通道的安全性。结果理想进针点均与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大致呈等腰三角形关系,位于与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形成的正三角形的顶点前方,与顶点的距离约12 mm。向腹、头侧方向进针,男性朝与轴状面成(26.3±1.9)°,与冠状面成(19.2±2.3)°方向进针,进针安全范围分别为(21.8±3.6)°和(14.8±2.3)°。女性进针方向与轴状面和冠状面的夹角分别为(25.9±2.1)°和(20.4±1.6)°,进针安全范围分别为(19.7±2.8)°和(12.5±2.3)°。按照以上置钉参数,男性置钉成功率94.4%,女性置钉成功率90.6%。结论这种方法所确定的进针点和进针角度具有较高的验证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 三维重建 CT
下载PDF
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结合内侧皱缩术治疗髌股关节外侧挤压综合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贝 杨康胜 +2 位作者 詹铁军 杜广成 谭安琦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结合内侧皱缩术治疗髌股关节外侧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17-2018年共收治髌股关节外侧挤压综合征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37~54岁,平均(40.0±1.3)岁。技术要点为关节镜下髌股外侧支持带囊...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结合内侧皱缩术治疗髌股关节外侧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17-2018年共收治髌股关节外侧挤压综合征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37~54岁,平均(40.0±1.3)岁。技术要点为关节镜下髌股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内侧支持带皱缩术。患者病程10~28个月,平均(16.0±1.5)个月,手术前后根据Lysholm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6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0±1.5)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64.53±3.25)分,末次随访评分为(90.75±4.1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结合内侧皱缩术治疗髌股关节外侧挤压综合征与传统术式相比显示了微创的优势,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髌股内侧支持带 髌股关节 挤压综合征
下载PDF
经皮微创解剖锁定板在Pilo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贝 区广鹏 +2 位作者 肖军 杨康胜 刘亚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解剖锁定板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优势和手术要求。方法:选取35例Pilon骨折先行跟骨牵引,2期经皮微创解剖锁定板内固定为治疗组,随机选取同时期切开复位内侧解剖锁定板内固定为对照组,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解剖锁定板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优势和手术要求。方法:选取35例Pilon骨折先行跟骨牵引,2期经皮微创解剖锁定板内固定为治疗组,随机选取同时期切开复位内侧解剖锁定板内固定为对照组,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按Tornetta判断标准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远期功能疗效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内侧解剖锁定板治疗Pilon骨折均取得满意的术后疗效,但采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的方法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骨折愈合,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亦可节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经皮微创 锁定板
下载PDF
踝关节镜下后侧入路切除跟距骨桥与[母]长屈肌腱减压松解术治疗跟距骨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佐勇 杨康胜 麦海妙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在跟距骨桥患者中采用踝关节镜下后侧入路切除跟距骨桥与[母]长屈肌腱减压松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跟距骨桥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 目的:探讨在跟距骨桥患者中采用踝关节镜下后侧入路切除跟距骨桥与[母]长屈肌腱减压松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跟距骨桥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踝关节镜下后侧入路切除跟距骨桥与[母]长屈肌腱减压松解术。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距骨桥患者采用踝关节镜下后侧入路切除跟距骨桥以及[母]长屈肌腱减压松解术治疗,其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距骨桥 踝关节镜 后侧入路 [母]长屈肌腱减压松解术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颜面部挫擦伤疗效观察
13
作者 李贝 区广鹏 +3 位作者 肖军 刘伟 杨康胜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8期3101-3102,共2页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颜面部皮肤挫擦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比方法分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和红汞对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挫擦伤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创面的愈合方式、感染发生率、局部治疗反应、止痛效果及毒...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颜面部皮肤挫擦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比方法分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和红汞对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挫擦伤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创面的愈合方式、感染发生率、局部治疗反应、止痛效果及毒副作用等。结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颜面部挫擦伤,创面色素沉着少,创面感染率低,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颜面部挫擦伤方法简单,有利于创面的修复和愈合,并能有效地减少色素沉着、减轻创面疼痛及瘢痕形成并方便护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皮肤 挫擦伤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下载PDF
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1例报告
14
作者 李贝 严志强 +4 位作者 杨康胜 刘伟 詹铁军 陈海强 叶团飞 《微创医学》 2015年第1期89-91,共3页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全切术在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的1例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全切术,观察患者的疼痛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关...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全切术在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的1例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全切术,观察患者的疼痛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关节镜下行内侧盘状半月板全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 内侧盘状半月板 损伤
下载PDF
应用自体游离骨塞技术急诊修复截肢残端骨创面
15
作者 李贝 黄瑞良 +4 位作者 区广鹏 肖军 刘伟 杨康胜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7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截肢后废弃肢体的游离骨组织修复残端创面的疗效。方法:2010牟3月一2012年3月我们利用残肢游离骨塞技术急诊修复截肢后残端6例。确定截骨平面后,在其内及外侧保留骨膜瓣,用摆动锯截骨至骨面渗血,常规打磨处理残骨边... 目的:研究利用截肢后废弃肢体的游离骨组织修复残端创面的疗效。方法:2010牟3月一2012年3月我们利用残肢游离骨塞技术急诊修复截肢后残端6例。确定截骨平面后,在其内及外侧保留骨膜瓣,用摆动锯截骨至骨面渗血,常规打磨处理残骨边缘。在清创后的离断肢的正常骨质上设计骨塞大小。剔除骨膜后制备成类圆锥型骨塞,其底面为骨皮质,4周为松质骨。其基底部则按截骨的横截面修整成一略带弧形的骨垫,塞入残端髓腔,修整骨塞基底部后,用骨膜瓣闭合残端骨髓腔。将事先设计好的软组织瓣依次包埋残端,皮下放置胶片引流,大量棉垫包扎,并石膏固定(硬包扎)处理。结果:4例患者创面甲级愈合,拆线出院。2例患者术后出现创缘下积液,予扩创换药后伤后20~25天创面愈合。患肢随访3~6个月,残端无窦道形成,伤后1年装配假肢残端皮肤无溃疡压疮,外形良好。结论:应用截肢肢体游离骨塞技术修复残端骨创面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游离骨塞 截肢 残端骨创面
下载PDF
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麦海妙 郑佐勇 杨康胜 《护理学》 202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11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医...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11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Bathel指数评分、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3个月,观察组(75.13 &#177;4.06分,93.27 &#177;6.36分)与对照组(68.25 &#177;3.97分,82.19 &#177;7.38分) Ba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60.02 &#177;4.28分、61.34 &#177;5.23分;51.02 &#177;4.28分、53.24 &#177;3.82分)与对照组(63.15 &#177;4.35分、64.52 &#177;5.17分;60.47 &#177;4.69分、62.15 &#177;3.76分) 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医护一体化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Bathel指数评分,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老年 健康教育 家庭–医护一体化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麦海妙 郑佐勇 杨康胜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6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评分、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功能。结果:出院前,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锻炼总依从率(93.88%)高于对照组(7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膝关节置换患者自护能力、依从率及HSS评分,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微信健康教育 术后恢复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麦海妙 郑佐勇 杨康胜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7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探索预防VTE发生的有效方案。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5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患者术后2周内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和非VTE组,分析患者术后VTE发生率及相关...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探索预防VTE发生的有效方案。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5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患者术后2周内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和非VTE组,分析患者术后VTE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引起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2周有52例患者发生下肢VTE,占33.99%。其中,深静脉血栓43例,占28.10%,肺静脉血栓9例,占5.88%。VTE组男性百分比、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百分比、糖尿病患者百分比、高血压患者百分比、冠心病患者百分比与非VT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全身麻醉患者百分比、手术时间、术前D-二聚体(DD)、术后48 h DD均明显高于非V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为自变量,以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是否发生VTE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身麻醉患者比例、手术时间长是髋关节置换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是髋关节置换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软组织Ⅲ度肿胀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分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志强 解绪红 +4 位作者 杨康胜 刘强 李贝 肖军 区广鹏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73-779,共7页
目的:比较分期手术治疗软组织Ⅲ度肿胀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6例软组织Ⅲ度肿胀SandersⅣ型跟骨闭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25~50(38.16±10.24)岁。根据治... 目的:比较分期手术治疗软组织Ⅲ度肿胀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6例软组织Ⅲ度肿胀SandersⅣ型跟骨闭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25~50(38.16±10.2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5~50(36.12±9.56)岁;采用Ⅰ期闭合撬拨牵引复位克氏针固定,Ⅱ期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25~50(38.32±10.67)岁;待皮纹征出现后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通过X线测量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内翻角,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2(9.52±2.01)个月。两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B觟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内翻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71.76±9.84)分与对照组(57.23±10.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皮纹征出现后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比较,采用分期手术治疗软组织Ⅲ度肿胀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未增加软组织并发症风险,可明显缩短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改善患者近期功能,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分期手术 肿胀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贝 彭丹丹 +4 位作者 谭坚毅 谭安琦 杨康胜 刘伟 严志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应用管理。方法: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选取本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 目的:探讨采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应用管理。方法: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选取本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仅对A组患者进行术中控制性降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12 h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病例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下,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中输血机会,使老年患者术后迅速康复,解除患者术后疼痛,可安全地用于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控制性降压 腰硬联合麻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