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病4.5h内给予静脉溶栓,8h内...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病4.5h内给予静脉溶栓,8h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发病3.0~4.5h内行静脉溶栓,8h内行机械取栓术治疗。①治疗后3周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h、3d、3周NIHSS评分;③治疗后3周比较两组血管开通及取栓后血管狭窄侧支代偿率;④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3周观察两组血管灌注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⑤治疗后3周观察两组再出血率、再闭塞率、病死率。结果①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②治疗后24h、3d、3周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h、3d、3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P<0.05或P<0.01)。③治疗3周后,观察组血管开通率、取栓后血管狭窄侧支代偿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治疗后3周mTICI分级≥2b级比例均较术后即刻升高,且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周观察组mTICI分级≥2b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⑤治疗后3周,观察组再出血率、再闭塞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手术时间、充分术前评估对治疗效果的重要性。展开更多
难治性产后出血主要指胎儿娩出后出血超过1 000 m L,且保守治疗无效,预后较差[1]。以往临床常采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虽然能够提高止血成功率,但会导致产妇失去生育能力,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介入技...难治性产后出血主要指胎儿娩出后出血超过1 000 m L,且保守治疗无效,预后较差[1]。以往临床常采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虽然能够提高止血成功率,但会导致产妇失去生育能力,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逐渐应用于子产后难治性出血中,效果显著。有报道[1]指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成功率高达97%,且能够保留产后生育功能,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错配修复蛋白hMSH2与PTEN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对42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应近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3cm)和远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10cm)及15例...目的:研究错配修复蛋白hMSH2与PTEN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对42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应近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3cm)和远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10cm)及15例正常结直肠组织进行hMSH2与PTEN蛋白表达检测.同时Western blot法检测42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应远端对照组织hMSH2与PTEN蛋白表达.分析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及hMSH2与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与PTEN蛋白失表达率(阴性率)均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及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χ2hM S H2=7.967,χ2PTEN=11.67,均P<0.05).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s=0.727,P<0.05),与Dukes分期、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均呈负相关(rs=-0.727,-0.718,-0.718,-0.535,均P<0.05).hMSH2蛋白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未见明显相关.h M S H2与P T E N蛋白表达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呈正相关(rs=0.679,P<0.05).与远端对照组织相比42例胃癌组织中hMSH2蛋白低表达率为59.52%(25/42),PTEN低表达率为45.24%(19/42).结论:PTEN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错配修复蛋白hMSH2表达缺失伴有PTEN蛋白表达下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病4.5h内给予静脉溶栓,8h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发病3.0~4.5h内行静脉溶栓,8h内行机械取栓术治疗。①治疗后3周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h、3d、3周NIHSS评分;③治疗后3周比较两组血管开通及取栓后血管狭窄侧支代偿率;④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3周观察两组血管灌注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⑤治疗后3周观察两组再出血率、再闭塞率、病死率。结果①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②治疗后24h、3d、3周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h、3d、3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P<0.05或P<0.01)。③治疗3周后,观察组血管开通率、取栓后血管狭窄侧支代偿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治疗后3周mTICI分级≥2b级比例均较术后即刻升高,且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周观察组mTICI分级≥2b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⑤治疗后3周,观察组再出血率、再闭塞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手术时间、充分术前评估对治疗效果的重要性。
文摘难治性产后出血主要指胎儿娩出后出血超过1 000 m L,且保守治疗无效,预后较差[1]。以往临床常采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虽然能够提高止血成功率,但会导致产妇失去生育能力,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逐渐应用于子产后难治性出血中,效果显著。有报道[1]指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成功率高达97%,且能够保留产后生育功能,
文摘目的:研究错配修复蛋白hMSH2与PTEN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对42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应近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3cm)和远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10cm)及15例正常结直肠组织进行hMSH2与PTEN蛋白表达检测.同时Western blot法检测42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应远端对照组织hMSH2与PTEN蛋白表达.分析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及hMSH2与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与PTEN蛋白失表达率(阴性率)均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及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χ2hM S H2=7.967,χ2PTEN=11.67,均P<0.05).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s=0.727,P<0.05),与Dukes分期、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均呈负相关(rs=-0.727,-0.718,-0.718,-0.535,均P<0.05).hMSH2蛋白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未见明显相关.h M S H2与P T E N蛋白表达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呈正相关(rs=0.679,P<0.05).与远端对照组织相比42例胃癌组织中hMSH2蛋白低表达率为59.52%(25/42),PTEN低表达率为45.24%(19/42).结论:PTEN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错配修复蛋白hMSH2表达缺失伴有PTEN蛋白表达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