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成都龙泉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彪山 郑志军 周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通过对龙泉山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区内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并结合野外考察,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为如... 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通过对龙泉山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区内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并结合野外考察,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为如何有效避免或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山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模式创新的思考
2
作者 米卉 陈亚峰 +2 位作者 杨彪山 吴从容 石莉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1期0105-0108,共4页
创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引导大众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范,旨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提升全民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构建人人参与防灾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加强地质灾害防范风险意识,增强人民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等,从而避... 创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引导大众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范,旨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提升全民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构建人人参与防灾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加强地质灾害防范风险意识,增强人民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等,从而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摸清了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通过创新研究以此来改进和完善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调查问卷 宣传培训 创新研究
下载PDF
会东县可河电站4号支洞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3
作者 杨彪山 李连新 《山西建筑》 2012年第12期70-72,共3页
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了滑坡的边界、规模、结构等特征,根据其特点进行了分区,对滑坡变形迹象开展了精细的测量,进而研究了滑坡的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研究成果对电站的安全运营和保护当地居民生命财... 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了滑坡的边界、规模、结构等特征,根据其特点进行了分区,对滑坡变形迹象开展了精细的测量,进而研究了滑坡的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研究成果对电站的安全运营和保护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 滑坡 成因机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成都市红层地下水水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亚峰 杨彪山 +1 位作者 贾志宏 罗永康 《地下水》 2017年第6期33-37,共5页
成都市2009-2014年期间在所辖11个市县红层丘陵区布设专门红层水井,以期查明红层地下水水质状况。通过对184口红层水井进行回访调查,在成都市红层区内不同地貌、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地下水类型区、不同化学分区及可能受污染区域取样6... 成都市2009-2014年期间在所辖11个市县红层丘陵区布设专门红层水井,以期查明红层地下水水质状况。通过对184口红层水井进行回访调查,在成都市红层区内不同地貌、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地下水类型区、不同化学分区及可能受污染区域取样64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红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水为主,其次包括重碳酸硫酸型水、重碳酸氯化物型水以及硫酸型水、硫酸重碳酸型水。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GB 5749-85)评价,红层区农村给水水质在很大程度上达到水质二级标准以上,占总数的81.2%,三级和超三级分别占总数的7.8%和11.0%。在三级水质中,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而在超三级的水质中,超标元素主要为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其次为铁、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地下水 水质特征 成都市
下载PDF
某地下硐室超挖区围岩稳定性评价
5
作者 李连新 杨彪山 《土工基础》 2012年第6期76-79,共4页
四川南部某地下硐室在开挖过程中,形成较大面积的超挖,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方法对边墙、拱顶等不同部位的围岩岩体质量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划分结果,对危岩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地下硐室 超挖 稳定性评价 优化支护
下载PDF
观斗山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6
作者 杨彪山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在对隧道两侧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区地质环境背景,查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不同地层岩性的含水性和富水性,评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赋存特征,预测隧道开挖时可能发生涌突水的位置。采用狭长水平廊道法、大气降水入渗... 在对隧道两侧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区地质环境背景,查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不同地层岩性的含水性和富水性,评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赋存特征,预测隧道开挖时可能发生涌突水的位置。采用狭长水平廊道法、大气降水入渗系数法、比拟法和大气降水入渗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算,为隧道施工开挖预防涌突水灾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水文地质 涌水量
原文传递
震区小流域暴雨泥石流发育特征与防灾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志军 杨彪山 +3 位作者 李虎 罗永康 贾志宏 陈韵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7年第4期13-16,共4页
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的影响,我国西部龙门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入了一轮高发期,特别是震区小流域暴雨泥石流,防范难度之大、破坏性之强,地质灾害的防灾形式前所未有。作者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 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的影响,我国西部龙门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入了一轮高发期,特别是震区小流域暴雨泥石流,防范难度之大、破坏性之强,地质灾害的防灾形式前所未有。作者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域内的几次重大流域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分析研究,总结了震后小流域暴雨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提出震后小流域地质灾害防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小流域 防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