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演义》关羽形象所表现出的忠义观念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彭荔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9-81,84,共4页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的颂扬,主要是通过成功塑造关羽这一被清人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关羽主要是尽忠义于某一个人,就是他“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还有较浓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当关羽的忠与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的颂扬,主要是通过成功塑造关羽这一被清人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关羽主要是尽忠义于某一个人,就是他“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还有较浓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当关羽的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时,往往是朋友之义、兄弟之义高于一切的。所以,关羽的忠义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麻醉人民,使他效忠于统治者。而下层群众看重的则是关、张、刘三人“誓同生死,祸福共之”的义气,表现了人们要求摆脱世俗生活中“重利轻义”的偏见而追求真情实谊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关羽 “义绝”形象 忠义观念 人物形象 罗贯中 古典小说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宋江“忠”、“义”思想的矛盾性与历史局限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彭荔 《榆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7-39,共3页
《水浒传》宋江形象的忠义思想主要是:宣扬或向往对君对国的忠和对友对民的义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宋江很想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却不能超越历史的、阶级的局限。
关键词 《水浒传》 宋江形象 忠义思想 矛盾性 历史局限性 施耐庵 古典小说 中国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忠义观念再认识——对关羽、宋江忠义观之比较与扬弃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彭荔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40,共3页
忠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深植于中国文化沃土,更以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影响着每一时代每一民众的行为取向。《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和《水浒传》中的宋江历经明清已成为大众形象默化于国人心中。本着文化促进并服务社会的精神,以辩证的、历史的、... 忠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深植于中国文化沃土,更以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影响着每一时代每一民众的行为取向。《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和《水浒传》中的宋江历经明清已成为大众形象默化于国人心中。本着文化促进并服务社会的精神,以辩证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和谐社会的视角下萃取其有益的文化品质,构建新的当代需要的忠义观已成为整合目前正在转型的价值观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形象 宋江形象 忠义观念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悠悠千古觅易安——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浅谈
4
作者 杨彭荔 陈凤平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2-54,共3页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纤细敏感,加之个人一生的坎坷,创作了不少美丽动人的诗词,被称为“婉约之宗”。让我们在寻寻觅觅中感受其词抒情艺术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 李清照 抒情艺术 无穷魅力
下载PDF
背离与超越——论温庭筠词的意义
5
作者 杨彭荔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94,共2页
与传统言志载道的诗歌相比,温庭筠的词无疑是对政教文化的背离,对物质生活的肯定,对人性的张扬,在传统社会是一种背叛,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禁锢人性的一种修补,然而与主流文化碰撞也使温庭筠在政治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关键词 温庭筠 背离 意义
下载PDF
悠悠千古觅易安——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6
作者 杨彭荔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纤细敏感,加之个人一生的坎坷,创作了不少美丽动人的诗词,被称为“婉约之宗”。让我们在寻寻觅觅中感受其词抒情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 李清照词 抒情艺术 无穷魅力
下载PDF
含蓄与晦涩——李商隐诗歌艺术浅谈
7
作者 杨彭荔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的诗精于用典,善于象征比托,结构回环,意象奇特,意境朦胧幽深。含蓄深沉的內涵与婉曲隐晦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是李商隐诗歌最基本的特征。
关键词 李商隐 晦涩 诗歌艺术 含蓄 中国文学史 晚唐诗人 隐晦 婉曲 回环 用典
下载PDF
高中古诗文教学方法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党月玲 杨彭荔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9-121,128,共4页
古诗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和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占比例都比较重,必修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也是大小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试题。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热情不高,古代文化常... 古诗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和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占比例都比较重,必修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也是大小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试题。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热情不高,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也明显不足,文言文阅读能力呈下降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探究古诗文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学习兴趣,重视文言知识积累和文言阅读能力提升,感悟古代文学的魅力,传承借鉴古代文化都是学习古诗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文 教学方法 分析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