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天然
李岱昕
+2 位作者
杨思七
陶占良
陈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5-242,共8页
本文综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包括锂离子在负极材料上的吸附和相互作用、结构稳定性、锂离子的扩散、电池反应过程的模拟及实验现象的解释.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和设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别是其容量、电...
本文综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包括锂离子在负极材料上的吸附和相互作用、结构稳定性、锂离子的扩散、电池反应过程的模拟及实验现象的解释.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和设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别是其容量、电压、反应过程、扩散、倍率充放电、结构与性能对应关系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一性原理计算将更深刻地反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可逆嵌/脱锂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锂电池
负极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金属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思七
张天然
+1 位作者
陶占良
陈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近来尖晶石相LiNi0.5Mn1.5O4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其相对较差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限制了LiNi0.5Mn1.5O4的大规模应用.金属掺杂被认为是一种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然而,还急需深层次地理解掺杂对材料...
近来尖晶石相LiNi0.5Mn1.5O4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其相对较差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限制了LiNi0.5Mn1.5O4的大规模应用.金属掺杂被认为是一种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然而,还急需深层次地理解掺杂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金属掺杂的LiM0.125Ni0.375Mn1.5O4(M为Cr,Fe和Co)电极体系的结构与电子性质.计算结果显示,少量的过渡金属M取代LiNi0.5Mn1.5O4晶格中的Ni,能够有效抑制材料在电化学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锂化相到脱锂相,体积变化率约为4%,而未掺杂的情况为4.7%),提高材料循环性能.体系态密度表明金属掺杂能够减小体系的带隙,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子传导.另外,通过Li离子的扩散计算,我们发现与未掺杂的LiNi0.5Mn1.5O4相比,Co掺杂使得Li在材料中两条不同扩散路径的扩散能垒分别降低了约90 meV和140 meV,表明Co掺杂有利于Li在材料中的快速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尖晶石相LiNi0
5Mn1
5O4
掺杂
体积变化率
锂扩散能垒
原文传递
题名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天然
李岱昕
杨思七
陶占良
陈军
机构
南开大学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5-242,共8页
基金
国家973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2011CB935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076108)
+3 种基金
教育部创新团队(No.IRT0927)
天津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No.10JCYBJC08400
No.10SYSYJC276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文摘
本文综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包括锂离子在负极材料上的吸附和相互作用、结构稳定性、锂离子的扩散、电池反应过程的模拟及实验现象的解释.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和设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别是其容量、电压、反应过程、扩散、倍率充放电、结构与性能对应关系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一性原理计算将更深刻地反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可逆嵌/脱锂本质.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锂电池
负极材料
Keywords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金属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思七
张天然
陶占良
陈军
机构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1231005)
科技部973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No.2011CB935900)
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No.B12015)资助~~
文摘
近来尖晶石相LiNi0.5Mn1.5O4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其相对较差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限制了LiNi0.5Mn1.5O4的大规模应用.金属掺杂被认为是一种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然而,还急需深层次地理解掺杂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金属掺杂的LiM0.125Ni0.375Mn1.5O4(M为Cr,Fe和Co)电极体系的结构与电子性质.计算结果显示,少量的过渡金属M取代LiNi0.5Mn1.5O4晶格中的Ni,能够有效抑制材料在电化学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锂化相到脱锂相,体积变化率约为4%,而未掺杂的情况为4.7%),提高材料循环性能.体系态密度表明金属掺杂能够减小体系的带隙,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子传导.另外,通过Li离子的扩散计算,我们发现与未掺杂的LiNi0.5Mn1.5O4相比,Co掺杂使得Li在材料中两条不同扩散路径的扩散能垒分别降低了约90 meV和140 meV,表明Co掺杂有利于Li在材料中的快速扩散.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尖晶石相LiNi0
5Mn1
5O4
掺杂
体积变化率
锂扩散能垒
Keywords
first-principles
spinel LiNi0.5Mn1.5O4
doping
volume variation
Li diffusion barriers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张天然
李岱昕
杨思七
陶占良
陈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金属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杨思七
张天然
陶占良
陈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