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萨尔口头传承与民族文化保护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恩洪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期1-10,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对史诗格萨尔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一次是1959年,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通过半个世纪的持续抢救与保护,格萨尔口头传统得到了有效传承并走向了世界。这两次大规模的抢救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对史诗格萨尔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一次是1959年,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通过半个世纪的持续抢救与保护,格萨尔口头传统得到了有效传承并走向了世界。这两次大规模的抢救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关键在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政府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目前这一口头传统正在走向衰弱,因此保护与抢救格萨尔口头传统,是我们继续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为抢救与保护史诗格萨尔口头传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政府层面与学者层面上的认识已经与国际接轨,然而真正的保护是在基层,即只有让基层从事非遗保护的干部认识到位,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及文化自强,才能把民族文化的保护落到实处。目前非遗保护的理论滞后于人们申遗的热情,保护的机制与措施还不够全面与完善,非遗保护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如对口头传统的保护,是将其记录成文字放入博物馆,还是在发展变化中加以保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口头传承 文化保护
下载PDF
《格萨尔》说唱形式与苯教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恩洪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1-156,150,共7页
今天,人们在西藏旅行,耳闻目睹的多是佛教(藏传佛教)的寺院、神坛,以及供奉习俗,人们感受到的也多是这样一种地方化了的佛教氛围。而对于西藏所固有的前佛教时期就盛传于藏民族之中的苯教,人们往往感受不深。只有在远离拉萨的地方才能... 今天,人们在西藏旅行,耳闻目睹的多是佛教(藏传佛教)的寺院、神坛,以及供奉习俗,人们感受到的也多是这样一种地方化了的佛教氛围。而对于西藏所固有的前佛教时期就盛传于藏民族之中的苯教,人们往往感受不深。只有在远离拉萨的地方才能够看到苯教的宙宇、僧众。而苯教在千余年的与佛教的竞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说唱 苯教 佛教传入 民间艺人 西藏研究 生存与发展 史诗 藏民族 铜镜
下载PDF
果洛的神山与《格萨尔王传》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恩洪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人类精神文化的产品毫无例外的缘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他们赖于生活的物质条件.果洛神山崇拜观念习俗的产生即如是。青海果洛藏区(俗称三果洛.即上、中、下果洛)是个雪山林立、河流纵横、湖泊棋布的高原牧区。这里不仅承继着藏民族共... 人类精神文化的产品毫无例外的缘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他们赖于生活的物质条件.果洛神山崇拜观念习俗的产生即如是。青海果洛藏区(俗称三果洛.即上、中、下果洛)是个雪山林立、河流纵横、湖泊棋布的高原牧区。这里不仅承继着藏民族共有的传统文化,同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多种形式在果洛广为流布,有抄本、刻本等文本资料,更拥有以口头说唱形式活跃于民间的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说唱 史诗 人类精神 承继 民间 文本 刻本 物质条件 流布
下载PDF
国内藏学界寄语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 被引量:2
4
作者 强俄巴.次央 巴桑旺堆 +21 位作者 许广智 克珠群佩 陈立明 喜饶尼玛 周润年 张晓明 江嘎 杨恩洪 扎洛 王仁湘 周伟洲 任新建 霍巍 万果 蒲文成 何峰 桑杰 角巴东主 洲塔 道吉任钦 华侃 王晓松 《中国藏学》 CSSCI 2006年第2期21-33,共13页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以示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祝贺!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家们表示...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以示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祝贺!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中心 藏学家 中国 国内
下载PDF
高原之莺——藏族第一位女教授邓珠拉姆讲的故事(之一)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恩洪 《中国西藏》 2008年第6期70-73,共4页
来自康区的邓珠拉姆老人有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就像当年跟着马帮走出大山一样,她历尽坎坷也收获成功: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藏族女教授,桃李满天下;精通藏汉两种文字的专家学者,著作和译作颇多;当过国大代表,经历了政治洗礼。她有过一双儿... 来自康区的邓珠拉姆老人有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就像当年跟着马帮走出大山一样,她历尽坎坷也收获成功: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藏族女教授,桃李满天下;精通藏汉两种文字的专家学者,著作和译作颇多;当过国大代表,经历了政治洗礼。她有过一双儿女,晚年与她相伴的却是毫无血缘关系、对她孝敬有加的女儿与外孙;而与之失散50年的亲生女儿却因一篇报道在53年后聚首于成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民歌 翻译工作 女教授 民间故事 藏汉 拉姆 藏文 民族出版 四川省 高原
下载PDF
高原之莺——藏族第一位女教授邓珠拉姆讲的故事(之二)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恩洪 《中国西藏》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来自四川藏区巴塘地方的邓珠拉姆老人有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就像当年跟着马帮走出大山一样,她历尽坎坷也收获成功: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藏族女教授,桃李满天下;精通藏汉两种文字的专家学者,著作和译作颇多;当过国大代表,经历了政... 来自四川藏区巴塘地方的邓珠拉姆老人有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就像当年跟着马帮走出大山一样,她历尽坎坷也收获成功: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藏族女教授,桃李满天下;精通藏汉两种文字的专家学者,著作和译作颇多;当过国大代表,经历了政治洗礼。她有过一双儿女,晚年与她相伴的却是毫无血缘关系、对她孝敬有加的女儿与外孙女;而与之失散50年的亲生女儿却因一篇报道在53年后聚首于成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教授 藏族 故事 高原 四川藏区 民国时期 专家学者 血缘关系
下载PDF
藏族第一位女播音员——记阿里改则本的女儿德庆卓玛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恩洪 《中国西藏》 2010年第3期62-63,共2页
如今,六七十岁以上的藏族老人可能还会记得,50多年前,西藏和平解放的消息是由一位藏族女播音员以其清脆的嗓音播出的。那时,西藏还没有广播电台,这条消息是从位于当时四川重庆的西南广播电台播出的。后来的许多重 要消息,如前苏联领... 如今,六七十岁以上的藏族老人可能还会记得,50多年前,西藏和平解放的消息是由一位藏族女播音员以其清脆的嗓音播出的。那时,西藏还没有广播电台,这条消息是从位于当时四川重庆的西南广播电台播出的。后来的许多重 要消息,如前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等都是这位女播音员播出的。她就是藏族第一位女播音员、阿里改则本的女儿德庆卓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员 藏族 德庆 女儿 阿里 广播电台 和平解放 播出
下载PDF
寻访年轻一代《格萨尔》说唱艺人
8
作者 杨恩洪 《中国西藏》 2008年第3期52-57,共6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史诗发展的规律,许多优秀的仅凭大脑记忆史诗的文盲艺人逐渐离我们而去,扎巴、次旺俊美、阿达尔、卡察扎巴、昂亲多杰、卓玛拉措等老艺人相继辞世,这是否标志着史诗《格萨尔》
关键词 《格萨尔》 年轻一代 那曲镇 口头传统 说唱艺人
下载PDF
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退税
9
作者 杨恩洪 《辽宁财税》 2001年第8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 退税 出口贸易 税收 优惠政策
下载PDF
史诗《格萨尔》说唱艺人的抢救与保护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恩洪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92,共8页
<格萨尔>说唱艺人是史诗的创造者、传承者、传播者,他们用惊人的记忆和创造性的叙事才华铸就了堪称藏民族百科全书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抢救与保护,就是对藏民族独特口头传统的保护,也为保留我国与世界... <格萨尔>说唱艺人是史诗的创造者、传承者、传播者,他们用惊人的记忆和创造性的叙事才华铸就了堪称藏民族百科全书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抢救与保护,就是对藏民族独特口头传统的保护,也为保留我国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史诗《格萨尔》 说唱艺人
原文传递
土族地区《格萨尔》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恩洪 《民族文学研究》 1987年第3期3-8,共6页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绚丽多姿,蕴藏丰富,至今仍伴随着各民族的各项民俗活动广泛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口耳之中。进行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广泛搜集和实地调查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在这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工...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绚丽多姿,蕴藏丰富,至今仍伴随着各民族的各项民俗活动广泛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口耳之中。进行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广泛搜集和实地调查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在这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工作者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做过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本刊在这一期里,集中刊登了杨恩洪、孟慧英、杨丽珍、穆塔里甫、降边嘉措以及宋和平和魏北旺等同志近期于青海、黑龙江、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实地调查后撰写的有关调查报告。通过实地调查,杨恩洪同志在青海地区发现一种用双语(土、藏语)演唱英雄史诗《格萨尔》的特殊传承方式,而这一特殊传承方式,目前仍为史诗研究界所鲜知;杨丽珍同志的调查,弄清了广为流传于云南德宏、景谷地区傣族长诗《海罕》与《厘俸》的渊源关系;穆塔里甫同志则从歌手和演唱方式这一角度出发对新疆哈萨克地区史诗流传方式的演变作了广泛的调查;而孟慧英、降边嘉措以及宋和平、魏北旺等同志的调查报告,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赫哲、藏、满等民族民间文学的现状及其有关的文化背景等珍贵材料。当然,我们还不能说这几位同志的调查工作已经很深入,收获已经很大,我们之所以刊发这一组文章,其目的是期望由此而促进这一方面的工作更加深入开展,使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挖掘和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土族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调查报告 民间说唱 流传情况 英雄史诗 艺人 地区 藏语
原文传递
一九八二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恩洪 《民族文学研究》 1983年第0期137-144,136+52,共10页
一九八二年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在一九八一年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发表论文近700篇(包括用民族文字撰写的论文),其中关于民间文学的论文约300篇,关于作家文学的论文400篇左右。不仅在... 一九八二年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在一九八一年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发表论文近700篇(包括用民族文字撰写的论文),其中关于民间文学的论文约300篇,关于作家文学的论文400篇左右。不仅在数量上较之一九八一年有了明显的增长,而且在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涉及的领域也有所扩大。研究队伍中,除了一些有声望、有经验的学者、专家外,又涌现了一批各民族的中、青年专业或业余研究工作者。我们欣慰地看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队伍正在迅速成长,日趋成熟。现将一九八二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况概述如下。一九八二年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论文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这是多年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者经常探讨的课题之一。王松的《开创民族民间文学的新局面》及《山茶》编辑部记者的文章《贯彻十二大精神,开创民族民间文学的新局面》等较为全面集中地论及了这一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民族特色 新局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各民族 文章 蒙古族文学 作家文学 研究工作
原文传递
超越时空的艺术传承——揭开《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田野调查的新篇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恩洪 《艺术评论》 CSSCI 2008年第6期5-12,共8页
民间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是研究史诗《格萨尔》产生、发展、流传、变异的关键,是打开鸿篇巨制的史诗《格萨尔》传承之谜的一把钥匙。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中,那些民间艺人是如何世代相传并使这一史诗不胫而走,... 民间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是研究史诗《格萨尔》产生、发展、流传、变异的关键,是打开鸿篇巨制的史诗《格萨尔》传承之谜的一把钥匙。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中,那些民间艺人是如何世代相传并使这一史诗不胫而走,传遍雪域高原的,这是史诗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艺术传承 田野调查 说唱艺人 民间文化 篇章 时空 人民群众
原文传递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恩洪 《寻根》 2006年第5期19-27,共9页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英雄史诗 藏族 人民群众 民间文化 青藏高原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略论《格萨尔王传》的流布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恩洪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7-41,共5页
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版本,并仍在群众中口传的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不仅在国内藏、蒙古、土等民族中广泛流传,而且流传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卡尔梅克蒙古地区,以及喜玛拉雅山南麓的邻近国家,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史诗 民间说唱 民间艺人 流传 文学作品 宗教信仰 蒙古地区 藏族地区 传播途径
原文传递
《格萨尔》艺人论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恩洪 《民族文学研究》 1988年第4期76-81,共6页
如果说“荷马的艺术才能是座熔炉,通过它,民间故事、诗歌和诗的片断的粗矿石炼成了纯金”(别林斯基语)的话,那么,我国众多的藏、蒙古、土等族《格萨尔》艺人则是一个巨大的熔炉群,通过他们冶炼出了世界民族文化的真金——史诗《格萨尔》。
关键词 民间故事 藏族地区 各民族 青海省 西藏 神秘色彩 格萨尔 抄本 藏语 蒙古族
原文传递
史诗与民间文化传统——果洛藏区《格萨尔王传》的实地考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恩洪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34,共4页
青海省果洛地区是历史上较为封闭而又独具特色的藏族聚居区之一。它位于中华文明之摇篮——黄河的源头。世代生息繁衍其间的果洛藏族人民,以其强健、剽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及质朴淳厚的品格而闻名。就在这片土地上,果洛人用... 青海省果洛地区是历史上较为封闭而又独具特色的藏族聚居区之一。它位于中华文明之摇篮——黄河的源头。世代生息繁衍其间的果洛藏族人民,以其强健、剽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及质朴淳厚的品格而闻名。就在这片土地上,果洛人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开发了黄河源头地区,创造了独特的黄河河源文化。其中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当之无愧地成为黄河河源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果洛藏族人民在黄河源头广阔的舞台上,导演了一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剧,而目前仍在这里存世的《格萨尔王传》正是这一宏伟剧目的脚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民间文化传统 果洛州 史诗 黄河源头 实地考察 藏族人 风物传说 玛沁 德尔文
原文传递
《格萨尔》说唱艺人的社会地位及贡献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恩洪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9-226,264,共9页
今天,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已经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中国无史诗论”(黑格尔语)得以彻底纠正。藏族,蒙古族《格萨尔王传》已经跃上了国际学术论坛,引起各国藏学,蒙古学家的广泛重视。特别是1983年以来,《格萨尔》的抢救工... 今天,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已经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中国无史诗论”(黑格尔语)得以彻底纠正。藏族,蒙古族《格萨尔王传》已经跃上了国际学术论坛,引起各国藏学,蒙古学家的广泛重视。特别是1983年以来,《格萨尔》的抢救工作连续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的重点项目后,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它的多种文艺改编形式,诸如歌舞剧、京剧、藏戏、电视剧等的相继问世,令国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对这部英雄史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的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承认。格萨尔学作为藏学中的一个热点已经在格萨尔的故乡——中国形成。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一部劳动人民创作的史诗得到如此的重视和赞誉,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只有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才能成为可能。这是在旧中国、旧西藏所不可想象的。 目前,如果说人们对于史诗的价值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的话,那么,对于参与创作并直接传承了这部史诗的民间说唱艺人的历史功绩和作用的认识和评价却远远不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轻视民间作品及其创造者的传统观念的存在。虽然人们承认民间艺人对史诗的贡献和创造,但是,若将他们与作家相提并论,又总觉得难于接受,似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人 说唱 《格萨尔》 史诗 《格萨尔王传》 藏族 民间说唱 社会地位 手抄本 民间艺人
原文传递
论格桑多杰诗作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恩洪 《民族文学研究》 1985年第4期53-59,共7页
翻开藏族诗人格桑多杰的诗集《牧笛悠悠》,一股股清新而浓郁的藏族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诗人以他的五十篇诗作,把你带到青藏高原那巍巍的雪山脚下、无垠的草滩上、叮咚的泉水边;送你到勤劳、朴实的藏族人民中;带你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
关键词 民族特色 藏族人 青藏高原 民族地区 文学作品 民族精神 少数民族作家 文学语言 各民族 新生活
原文传递
传唱千年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恩洪 《国际博物馆》 2010年第1期28-38,共11页
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9卷中,英雄阿基琉斯曾有这样的预言:关于他的歌将一直沿传下去,永不凋零。的确如此,直到今天,我们通过文学经典,通过电影大片,甚至通过卡通和游戏,依然能够在想象中聆听古希腊行吟歌手唱颂的英雄歌,依然被"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说唱艺人 史诗 叙事诗 藏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