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K信号通路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边寰 徐浩翔 +5 位作者 杨悦凡 赵永博 赵明明 王西玲 罗鹏 费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通路中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通路、JNK通路和p38通路的激活及在TB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TBI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RK1/2、JNK和p38的相...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通路中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通路、JNK通路和p38通路的激活及在TB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TBI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RK1/2、JNK和p38的相对磷酸化水平,确定TBI后MAPK通路的激活情况;分别加入ERK1/2通路抑制剂(PD98059,500μmol/L)、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500μmol/L)和p38通路抑制剂(SB203580,500μmol/L),通过脑干湿重检测、神经功能学评分和TUNEL染色评估不同抑制剂对TBI的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RK1/2、JNK和p38的相对磷酸化水平,明确ERK1/2通路、JNK通路和p38通路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结果 TBI可分别引起ERK1/2通路、JNK通路和p38通路的激活;抑制ERK通路和JNK通路可减轻TBI引起的脑水肿、神经功能损伤和细胞凋亡,而抑制p38通路则加重TBI引起的脑水肿、神经功能损伤和细胞凋亡;抑制JNK通路可减少ERK1/2的相对磷酸化水平,而抑制p38通路可增加ERK1/2的相对磷酸化水平。结论 TBI后,ERK1/2通路和JNK通路的激活发挥促进损伤形成的作用,而p38通路的激活则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ERK1/2通路的激活受到JNK通路的促进和p38通路的抑制,表明MAPK通路之间存在相互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 2 c—Jun氨基末端激酶 脑水肿 凋亡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对神经元机械性损伤诱导的自噬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明明 赵永博 +10 位作者 罗鹏 李三中 徐浩翔 霍恺 张磊 刘文博 屈延 蒋晓帆 杨悦凡 刘藻兵 费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研究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后自噬的发生情况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即PKB)信号通路对其发挥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 w后,采用机械性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定量分析损伤后不... 目的研究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后自噬的发生情况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即PKB)信号通路对其发挥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 w后,采用机械性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定量分析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自噬相关分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Ⅰ/Ⅱ、Beclin-1和Akt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的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神经元1h后给予机械性损伤,通过Western blot来研究自噬相关分子LC3Ⅰ/Ⅱ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自噬相关分子LC3Ⅱ于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后3 h表达开始逐渐增加,而Beclin-1无明显变化;p-Akt的表达于损伤后3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神经元,可以使损伤后神经元的自噬相关分子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上调。结论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可以诱导自噬发生,且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PI3K AKT 机械性神经元损伤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对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文科 罗鹏 +5 位作者 戴舒惠 杨悦凡 饶维 彭程 王玖 费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6000 m海拔高度下,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暴露对小鼠负性情绪、海马神经元损伤、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低压氧舱模拟6000 m海拔高原低氧环境,实验组给予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处理,对照组置饲养于舱外。采用... 目的研究6000 m海拔高度下,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暴露对小鼠负性情绪、海马神经元损伤、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低压氧舱模拟6000 m海拔高原低氧环境,实验组给予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处理,对照组置饲养于舱外。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高原低氧环境对小鼠负性情绪的影响,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自噬标志性蛋白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在海马组织的表达变化。结果高原低氧1、3、14 d暴露明显减少了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和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HE染色显示,高原低氧1、3、14 d组小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变大、胞体不规则、核固缩表现明显,而高原低氧7 d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表现相对较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海马HIF-1α、Beclin-1及LC3-II的表达在高原低氧暴露1 d后即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至高原低氧处理第7天,HIF-1α和LC3-II表达与对照组已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负性情绪的增加与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密切相关,而自噬的激活可能参与了急性高原低氧期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负性情绪 海马神经元 自噬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对胶质瘤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玖 罗鹏 +8 位作者 张磊 郑新瑞 戴舒惠 杨悦凡 饶维 彭程 李娟 马文科 费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查尔酮A(LCA)对人胶质瘤U87、U25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按IC50和100μM不同浓度进行分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 目的探讨甘草查尔酮A(LCA)对人胶质瘤U87、U25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按IC50和100μM不同浓度进行分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及Western Blot从蛋白水平检测凋亡相关分子的改变情况。结果 MTT显示LCA对人胶质瘤U87、U25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LCA对U87、U251细胞48 h的IC50值分别为61.54μM和53.02μM,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密度减少,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LCA可促进胶质瘤U87、U251的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A干预后可显著降低胶质瘤U87、U251细胞内Bcl-2的表达(P<0.01),相反,增加Bax的表达(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LCA对胶质瘤U87、U25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内源性凋亡途径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瘤 甘草查尔酮A 增殖抑制 凋亡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皮层神经元自噬与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文科 戴舒惠 +2 位作者 杨悦凡 罗鹏 费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观察6000 m海拔高度下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暴露对小鼠皮层神经元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及不同时长(1 d、3 d、7 d、14 d)的高原低氧处理组,每组8只。模拟6000 m海拔的高原低氧环境... 目的观察6000 m海拔高度下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暴露对小鼠皮层神经元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及不同时长(1 d、3 d、7 d、14 d)的高原低氧处理组,每组8只。模拟6000 m海拔的高原低氧环境,实验组分别给予1 d、3 d、7d、14 d的高原低氧处理,对照组饲养于舱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自噬标志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在皮层组织的表达;赫斯特荧光染料33342(Hoechst 33342)染色用于观察皮层神经元的凋亡改变。结果与平原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处理增加了小鼠皮层组织HIF-1α、Beclin-1及LC3-II的表达,同时明显增加了皮层神经元的凋亡率。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自噬的激活可能是小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发生的重要原因,而HIF-1α在该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神经元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对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8
6
作者 罗鹏 戴舒惠 +2 位作者 马文科 杨悦凡 李新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74-77,共4页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及其培训的开展,对现有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从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目前存在的临床实践教学问题,结合全国大学生临床...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及其培训的开展,对现有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从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目前存在的临床实践教学问题,结合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得到的教学启示,为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改革带来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教学 临床技能竞赛 教学改革 神经外科
下载PDF
ZL006阻断PSD-95信号途径调节线粒体功能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子剑 杨甜 +4 位作者 马文科 杨悦凡 饶维 彭程 罗鹏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研究ZL006调控PSD-95信号途径在TBI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小鼠TBI模型,加入ZL006(1.0 mg/kg i.p.),通过脑干湿重检测和神经功能学评分评估其对TBI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SD-95和神经元...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研究ZL006调控PSD-95信号途径在TBI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小鼠TBI模型,加入ZL006(1.0 mg/kg i.p.),通过脑干湿重检测和神经功能学评分评估其对TBI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SD-95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的表达;并进一步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蛋白质羰基(PC)、4-羟基壬烯酸(4-H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结果 ZL006可减少TBI后的脑组织含水量,改善神经功能学评分,减少PC和4-HNE的表达,增加SOD和CAT的含量,但对PSD-95和n NOS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TBI后,ZL006可以减轻脑水肿反应并改善神经功能,但与调节PSD-95和n NOS的表达无关,而是减轻其下游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发挥脑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突触后致密物质 氧化应激反应 线粒体功能
下载PDF
Preso调控nNOS在神经元机械性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岳康异 杨甜 +5 位作者 李新 杨悦凡 戴舒惠 马文科 蒋晓帆 罗鹏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研究突触后致密物质(PSD)支架蛋白中的树突棘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相互作用调节蛋白(Preso)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建立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通过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检... 目的通过建立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研究突触后致密物质(PSD)支架蛋白中的树突棘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相互作用调节蛋白(Preso)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建立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通过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神经元损伤程度,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明确Preso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利用Preso慢病毒过表达载体上调Preso在神经元中的表达,通过细胞活力和LDH检测明确上调Preso在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利用神经元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特异性抑制剂ARL 17477,通过细胞活力和LDH检测明确抑制nNOS对上调Preso调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Preso表达无明显改变,而上调Preso表达可加重神经元损伤;利用nNOS特异性抑制剂ARL 17477可显著改善神经元损伤,并抑制上调Preso表达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论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Preso可促进神经元损伤的形成,而nNOS是其重要的下游效应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突触后致密物质 支架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术中经颅超声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程月飞 王洪生 +4 位作者 殷尚炯 杨悦凡 王鹏 王丽丽 王健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经颅超声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经颅超声辅助下内镜手术,对照组不使用超声辅助内镜下清除血肿。对比2组患者血肿清除... 目的探讨术中经颅超声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经颅超声辅助下内镜手术,对照组不使用超声辅助内镜下清除血肿。对比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和远期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血肿清除率(95.5±6.3)%,对照组(94.1±5.0)%,观察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远期临床疗效较好。结论术中经颅超声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可行,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高血肿清除率,较传统的经内镜手术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经颅超声 内镜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经颅超声辅助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程月飞 王洪生 +4 位作者 殷尚炯 杨悦凡 王鹏 王丽丽 王健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辅助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诊断及手术标准,出血量20~50 mL,1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采用经颅超声辅助内镜经侧方清除血肿。结果...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辅助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诊断及手术标准,出血量20~50 mL,1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采用经颅超声辅助内镜经侧方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术中超声精准定位血肿,准确率100%,15例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在超声监测下清除脑室内血肿。结论经颅超声辅助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具有定位精确、对脑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的优点,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丘脑出血 经颅超声 神经内镜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文科 戴舒惠 +2 位作者 罗鹏 杨悦凡 费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6期1176-1179,共4页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指细胞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多余或损伤线粒体的过程,对于线粒体质量控制以及细胞生存具有重要作用。在线粒体自噬的过程中,线粒体自噬受体FUNDCl、Nix、BNIP3,接头蛋白OPTN、NDP52以及去泛素化酶UPS30、UPS8...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指细胞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多余或损伤线粒体的过程,对于线粒体质量控制以及细胞生存具有重要作用。在线粒体自噬的过程中,线粒体自噬受体FUNDCl、Nix、BNIP3,接头蛋白OPTN、NDP52以及去泛素化酶UPS30、UPS8等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脑损伤以及胶质瘤相关。因此,研究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与哺乳动物相关的线粒体自噬分子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颅脑创伤后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及其调节
12
作者 费舟 杨悦凡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6-788,共3页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常常伴有水与电解质的失衡,对于多数临床医师,如何恰当地纠正患者水与电解质失衡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迅速和准确诊断各种水电解质失衡状态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水...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常常伴有水与电解质的失衡,对于多数临床医师,如何恰当地纠正患者水与电解质失衡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迅速和准确诊断各种水电解质失衡状态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概念可追溯到1854年,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首先开始使用“内环境”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电解质失衡 颅脑创伤后 调节 创伤性脑损伤 临床医师 治疗效果 生理学家
原文传递
ADAR1 shRNA对人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藻滨 蒋晓帆 +8 位作者 张磊 饶维 杨悦凡 戴舒惠 陈涛 李三中 罗鹏 李娟 费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7期3232-3235,共4页
目的:研究ADAR1 shRNA对人胶质瘤细胞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ADAR1-shRNA的干扰质粒,经脂质体法转染胶质瘤U87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选择转染效率最高的细胞系。取转染48h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b... 目的:研究ADAR1 shRNA对人胶质瘤细胞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ADAR1-shRNA的干扰质粒,经脂质体法转染胶质瘤U87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选择转染效率最高的细胞系。取转染48h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ADA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经ADAR1-shRNA转染48h后的转染效率最高,此时U87细胞系中ADA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被显著抑制,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均明显降低(P<0.05)。②在转染ADAR1-shRNA后,细胞凋亡率为(28.14%±3.7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3.20%±1.57%)和空白组(2.80%±1.49%),细胞增殖率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shRNA抑制ADAR1的表达能明显促进人胶质瘤细胞U87细胞的凋亡和抑制其增殖,ADAR1基因可能成为治疗治疗胶质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R1 胶质瘤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