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漢代的更卒--試論徭役、兵役制度
1
作者 杨振() 《简帛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182-205,共24页
漢代通過掌握、支配每一個百姓建立國家物質的、人的基礎。官府依靠百姓的負擔,獲得必要的物資和勞動力,而百姓以各種方式提供的負擔分爲兩種,即繳納各種物品和金錢的賦税,以及直接以自身提供勞動力的徭役。根據宫崎市定的研究,賦本来... 漢代通過掌握、支配每一個百姓建立國家物質的、人的基礎。官府依靠百姓的負擔,獲得必要的物資和勞動力,而百姓以各種方式提供的負擔分爲兩種,即繳納各種物品和金錢的賦税,以及直接以自身提供勞動力的徭役。根據宫崎市定的研究,賦本来是指兵役,租指百姓耕作公田的收穫物,因此租賦徭役等百姓的負擔均可以看做是提供勞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役制度 宫崎市定 漢代 徭役 百姓
下载PDF
關於漢代材官、騎士的身份 被引量:1
2
作者 楊振紅(譯) 《简帛研究》 2004年第1期449-463,共15页
前言漢代兵制研究在日本、中國都有很多積累,但是,眾所周知,兵制研究的基本史料存在很多問題,很難對它們作出一致的解釋。本文涉及的材官、騎士身份的討論就是其中之一。對此學界意見分爲兩派,一派認爲他們是經過特殊選拔的,和其他兵士... 前言漢代兵制研究在日本、中國都有很多積累,但是,眾所周知,兵制研究的基本史料存在很多問題,很難對它們作出一致的解釋。本文涉及的材官、騎士身份的討論就是其中之一。對此學界意見分爲兩派,一派認爲他們是經過特殊選拔的,和其他兵士(正卒)不同,有的甚至認爲他們是官吏;一派認爲他們雖然是經過選拔的精兵,但本質上和其他兵士没有區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制 材官 漢代 精兵 身份 研究
下载PDF
從簿籍的制作與管理看臨湘侯國——以名籍類爲中心
3
作者 楊振紅(譯) 《简帛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323-337,共15页
前言關於長沙吴簡,我曾經將其理解爲一種史料群,以此爲目的,除了從形制和内容外,還嘗試從性質和功能等方面對其進行分類。①這篇文章是在除大木簡外,竹簡剛剛公布時所寫,現在來看極不成熟。即使在近十年後的今天,公布的簡牘也衹是一部... 前言關於長沙吴簡,我曾經將其理解爲一種史料群,以此爲目的,除了從形制和内容外,還嘗試從性質和功能等方面對其進行分類。①這篇文章是在除大木簡外,竹簡剛剛公布時所寫,現在來看極不成熟。即使在近十年後的今天,公布的簡牘也衹是一部分。由於出土情况的具體細節逐漸清楚,以占長沙吴簡多半的簿籍爲中心的優秀成果相繼出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情况 簿籍 名籍 簡牘 竹簡 吴簡 史料
下载PDF
日本的中國簡帛研究的課題與展望——以中國思想史研究爲中心
4
作者 池田知久撰 楊振紅(譯) 《简帛研究》 2011年第1期203-218,共16页
一首先想做一下自我介紹。筆者是將出土資料(簡牘與帛書)作爲資料使用,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學者。雖然寫的是“將出土資料作爲資料使用”,但準確地説,是以并用出土資料與通行文獻爲旨趣(關於這一問題見後述)。以這一方法爲基礎,筆者出... 一首先想做一下自我介紹。筆者是將出土資料(簡牘與帛書)作爲資料使用,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學者。雖然寫的是“將出土資料作爲資料使用”,但準確地説,是以并用出土資料與通行文獻爲旨趣(關於這一問題見後述)。以這一方法爲基礎,筆者出版了若干著作,并主編或編集了若干叢書、譯注集和論文集(詳見後文)。1995年4月,筆者爲了推進日本的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的興盛,和數位同道一起創立了“中國出土資料學會”。該學會現在擁有約260名會員(包括45名外國會員),主辦了學術雜誌《中國出土資料研究》15期(1997年3月——2011年3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思想史 思想史研究 簡牘 簡帛研究 中國 文獻 日本
下载PDF
秦、西漢初期里的内與外--牢獄建立前史
5
作者 飯尾秀幸 楊振紅(譯) 《简帛研究》 2007年第1期300-312,共13页
以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社會分工爲基礎,是前近代國家統治的特徴之一。筆者曾證明中國古代也存在這一特徴①。該文主要以戰國末到統一時期的秦的法律關係文書——睡虎地秦簡爲材料提出如下假説:國家對全社會實行政治上的統治,特别是對... 以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社會分工爲基礎,是前近代國家統治的特徴之一。筆者曾證明中國古代也存在這一特徴①。該文主要以戰國末到統一時期的秦的法律關係文書——睡虎地秦簡爲材料提出如下假説:國家對全社會實行政治上的統治,特别是對農民、手工業者、商人,以他們各自的存在形態和性質爲基礎分别進行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 法律 手工
下载PDF
從河西簡牘看漢晋時期的對外貿易——兼論先秦時貿易的起源、水平及方式
6
作者 楊振紅() 《简牍学研究》 2019年第1期-,共17页
一、序論不論是哪個地方的人,都會對其他擁有獨特物産的地方産生濃厚的興趣。如果這些特産對自己有用,擁有的慾望就會愈加强烈。如果這個地方離自己很近,就會想盡辦法去獲取,這便是交流産生的根本動因。此外,因自然環境的不同而産生的... 一、序論不論是哪個地方的人,都會對其他擁有獨特物産的地方産生濃厚的興趣。如果這些特産對自己有用,擁有的慾望就會愈加强烈。如果這個地方離自己很近,就會想盡辦法去獲取,這便是交流産生的根本動因。此外,因自然環境的不同而産生的文化差异,也衍生出對先進文化的需求,這也是古代各地區之間交流頻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簡牘 文化差异 交流 地方
原文传递
秦漢時期罰金刑和贖刑的演變及性質
7
作者 楊振紅() 楊旭審(校) 《简牍学研究》 2019年第1期-,共13页
據《嶽麓書院藏秦簡[貳]》,可得出如下公式:(貲一盾的錢價+貲二盾的錢價)×1/2=576錢=罰金一兩的錢價。罰金一兩不等於貲一盾。以贖耐爲4馬甲,贖死爲12馬甲爲依據,可推算贖劓、贖黥爲6馬甲,贖斬、贖腐爲8馬甲,贖城旦舂、贖鬼薪白粲... 據《嶽麓書院藏秦簡[貳]》,可得出如下公式:(貲一盾的錢價+貲二盾的錢價)×1/2=576錢=罰金一兩的錢價。罰金一兩不等於貲一盾。以贖耐爲4馬甲,贖死爲12馬甲爲依據,可推算贖劓、贖黥爲6馬甲,贖斬、贖腐爲8馬甲,贖城旦舂、贖鬼薪白粲爲10馬甲。漢代的罰金刑和贖刑無疑繼承秦律而來,藤田高夫主張罰金刑的來源與秦律無關,以及冨谷至主張貲罰和罰金刑分屬不同系統的觀點不能成立。贖刑在秦、漢律中以多種形態存在,包括正刑、换刑以及兩者兼而有之的性質。筆者不贊成冨谷至認爲漢文帝刑制改革後贖刑被吸收到勞役刑、水間大輔認爲被吸收到罰金刑的觀點。漢文帝刑制改革後的贖刑是在繼承秦至漢初刑罰體系的基礎上形成的。"罰金一斤"和"罰金二斤"不屬於罰金刑體系,而應屬於贖刑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漢律 刑罰 罰金刑 贖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